首页> 中国专利> 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

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火,将钢锭轻压滚圆至补缩端直径,然后进行第一次镦粗,且锻比为2~2.25;第二火,对钢锭实行上平下V型砧拔长,使得钢锭的截面符合要求,其锻比为1.3~1.7;第三火,对S2加工好的钢锭进行第二次鐓粗处理;第四火,对钢锭进行第三次鐓粗处理,使钢锭鐓粗到冲孔高度,对钢锭冲孔,冲孔完成后返炉加热;第五火,采用芯棒拔长使得钢锭两端平齐;第六火,采用马杠扩孔使钢锭符合成品尺寸;将终锻的钢件进行入水冷却、固溶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满足锻制毛坯的外形和晶粒度要求,提高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效率和锻造质量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637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93103.4

  • 发明设计人 吉昌学;张超杰;何江林;

    申请日2016-10-13

  • 分类号B21J5/00;

  • 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袁英

  • 地址 621700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工业开发区会昌北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5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8

    授权

    授权

  • 2017-05-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J5/00 申请日:2016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4-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该钢种合金含量高,可锻造区间窄,锻造过程易出现表面裂纹,在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加工中,很难保证晶粒度要求,从而导致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困难,锻造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火,将钢锭轻压滚圆至补缩端直径,然后进行第一次镦粗,且锻比为2~2.25,然后返炉加热;

S2:第二火,对钢锭实行上平下V型砧拔长,使得钢锭的截面符合要求,其锻比为1.3~1.7,然后返炉加热;

S3:第三火,对S2加工好的钢锭进行第二次鐓粗,然后返炉加热;

S4:第四火,对钢锭进行第三次鐓粗处理,使钢锭鐓粗到冲孔高度,并对钢锭冲孔,冲孔完成后返炉加热;

S5:第五火,采用芯棒拔长使得钢锭两端平齐,然后返炉加热;

S6:第六火,采用马杠扩孔使钢锭符合成品尺寸;

S7:锻后入水冷却、固溶处理。

所述的钢锭为经过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电渣重熔制作的合格钢锭。

所述的钢锭的锻造加热温度为1190~1230℃,终锻温度控制在920℃。

所述的钢锭的总锻比为4~6。

所述的钢锭为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实现了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加工,并且能够满足锻制毛坯的外形和晶粒度要求,从而提高了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效率和锻造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

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火,将钢锭轻压滚圆至补缩端直径,然后进行第一次镦粗,且锻比为2,然后返炉加热;

S2:第二火,对钢锭实行上平下V型砧拔长,使得钢锭的截面符合要求,其锻比为1.3,然后返炉加热;

S3:第三火,对S2加工好的钢锭进行第二次鐓粗,然后返炉加热;

S4:第四火,对钢锭进行第三次鐓粗处理,使钢锭鐓粗到冲孔高度,并对钢锭冲孔,冲孔完成后返炉加热;

S5:第五火,采用芯棒拔长使得钢锭两端平齐,然后返炉加热;

S6:第六火,采用马杠扩孔使钢锭符合成品尺寸;

S7:锻后入水冷却、固溶处理。

所述的钢锭为经过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电渣重熔制作的合格钢锭。

所述的钢锭的锻造加热温度为1190℃,终锻温度控制在900℃。

所述的钢锭的总锻比为4。

实施例二:

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火,将钢锭轻压滚圆至补缩端直径,然后进行第一次镦粗,且锻比为2.25,然后返炉加热;

S2:第二火,对钢锭实行上平下V型拔长,使得钢锭的截面符合要求,其锻比为1.5,然后返炉加热;

S3:第三火,对S2加工好的钢锭进行第二次鐓粗,然后返炉加热;

S4:第四火,对钢锭进行第三次鐓粗处理,使钢锭鐓粗到冲孔高度,并对钢锭冲孔,冲孔完成后返炉加热;

S5:第五火,采用芯棒拔长使得钢锭两端平齐,然后返炉加热;

S6:第六火,采用马杠扩孔使钢锭符合成品尺寸;

S7:锻后入水冷却、固溶处理。

所述的钢锭为经过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电渣重熔制作的合格钢锭。

所述的钢锭的锻造加热温度为1210℃,终锻温度控制在900℃。

所述的钢锭的总锻比为5。

实施例三:

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火,将钢锭轻压滚圆至补缩端直径,然后进行第一次镦粗,且锻比为2.1,然后返炉加热;

S2:第二火,对钢锭实行上平下V型拔长,使得钢锭的截面符合要求,其锻比为1.7,然后返炉加热;

S3:第三火,对S2加工好的钢锭进行第二次鐓粗,然后返炉加热;

S4:第四火,对钢锭进行第三次鐓粗处理,使钢锭鐓粗到冲孔高度,并对钢锭冲孔,冲孔完成后返炉加热;

S5:第五火,采用芯棒拔长使得钢锭两端平齐,然后返炉加热;

S6:第六火,采用马杠扩孔使钢锭符合成品尺寸;

S7:锻后入水冷却、固溶处理。

所述的钢锭为经过电炉冶炼、炉外精炼、电渣重熔制作的合格钢锭。

所述的钢锭的锻造加热温度为1230℃,终锻温度控制在900℃。

所述的钢锭的总锻比为6。

所述的钢锭为1Mn18Cr18N钢系无磁性高锰奥氏体不锈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