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家用器具的门、带有门的家用器具

用于家用器具的门、带有门的家用器具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家用器具(1)的门(4),带有:板状的基本部件(7),在所述基本部件(7)处布置有带有能够运动的把手部件(6a)的把手(6);和耦联机构(21),所述耦联机构(21)与所述把手部件(6a)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耦联机构(21)使得所述把手部件(6a)能够取决于所述门(4)的运动地相对于所述基本部件(7)摆动,其中,所述耦联机构(21)包括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其中,所述绳索传动器(22)在其面向所述把手部件(6a)的端部处与布置在把手部件侧的耦联杆(26)连接,在所述耦联杆(26)处布置有回位弹簧(25),其中,所述耦联杆(26)与用于至少运动限制所述耦联杆(26)的锁定件(27)连接。本发明还涉及带有门(4)的家用器具(1)。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370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80042368.7

  • 申请日2015-08-04

  • 分类号F24C1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国治;宣力伟

  • 地址 德国慕尼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9: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6

    授权

    授权

  • 2017-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C15/02 申请日:201508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家用器具(Haushaltsgerät)的门,带有板状的基本部件,在所述基本部件处布置有能够运动的把手。门此外包括耦联机构,所述耦联机构与把手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耦联机构使得把手能够取决于门的运动地相对于基本部件摆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带有这样的门的家用器具。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如下炉灶(Backöfen),其具有用于封闭烹调空间(Garraum)的门。这样的门通常在正侧处具有把手,所述把手能够由用户抓握,以便能够使得门摆动。为了还用户友好地设计门在完全打开的位置时的可接近性,这样的把手能够相对于板状的基本部件摆动,从而所述把手也能够在门的这种打开的位置中容易地被抓握。

在传统的设计方案中为此存在有如下装置,其包括两个张紧线材(Spanndrähte)。把手的摆动机械机构构造有双重的张紧线材引导部,其中,在不能够下沉到家用器具的壳体中的翻转门(Klapptüren)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张紧线材引导部到门铰链处的连结及其传动(Übersetzung)。对于在其中这样的门在完全打开的状态中也下沉到家用器具的壳体中的实施方案,同样在支承上部部件中并且通过在下方的门区域中的能够转动支承的轴来进行两个张紧线材与双重的张紧线材引导部的连结。在门打开时使得把手的摆动运动传递到下方的门轴上。

传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成相对消耗且结构部件密集的。由此还使得装配和关于力传递的运动原理相对复杂。这由此还会较易发生功能失效。

带有用于能够摆动的把手的单线的绳索传动器(einläufigen Seilzug)的家用器具门还由DE 10 2011 084 300 A1已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家用器具的门和这样的家用器具,在所述门中或在所述家用器具中改善把手的、紧凑的和仍然简单构建的并且功能可靠地工作的运动。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门和家用器具来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家用器具的门包括板状的基本部件,在所述基本部件处布置有带有能够运动的把手部件的把手。门此外包括耦联机构,所述耦联机构与所述把手部件连接并且通过所述耦联机构使得所述把手部件能够取决于所述门的运动地相对于所述基本部件摆动。所述耦联机构包括仅仅单线的绳索传动器。本发明的基本的思想可从如下看出,即所述绳索传动器在其面向所述把手部件的端部处与布置在把手部件侧的耦联杆连接,在所述耦联杆处布置有回位弹簧,其中,所述耦联杆与用于至少运动限制所述耦联杆的锁定件连接。由此同样在单道的绳索传动器的情况下改善把手部件的摆动运动。所述摆动运动能够较精密地并且较无间隙地进行,从而防止把手部件的不期望的摇晃。这种改善的运动由机械上稳定的以及还稳定耦联的元件来实现。

优选地,锁定件具有半壳形的容纳部或沟槽,在其中在端部侧来容纳耦联杆,尤其相对于锁定件位置固定地来容纳耦联杆。由此还实现保持耦联杆的卡夹配合(Klemmsitz)。

优选地,锁定件具有钥匙形的端部部件,所述端部部件具有弓形的运动限制部。通过这种形状使得锁定件能够与其它的构件可靠地并且稳定地耦联并且锁定元件相对于作用的力还是牢固的。

优选地,所述把手具有尤其在所述基本部件处固定的把手元件,所述把手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把手元件摆动。

尤其所述把手元件具有前壁和后壁,其中,所述锁定件至少利用所述运动限制部延伸到在所述前壁与所述后壁之间的自由空间中进去并且贴靠在所述前壁的内侧处或在所述后壁的内侧处以用于运动限制所述耦联杆。由此实现沿围绕所述耦联杆的纵轴线的环绕方向来保持耦联杆并且由此使得所述耦联杆以一定的间隙被锁定。

优选地,所述运动限制部沿垂直地在这两个壁之间定向的连接方向带有间隙地布置于在所述壁之间的自由空间中。

尤其所述把手部件具有止挡部用于沿所述耦联杆的纵轴线的方向来看轴向地止挡所述锁定件。由此耦联杆还沿纵轴线的方向通过简单和并且节约场地的实施方案来在移位方面止动。

优选地回位弹簧围绕耦联杆来卷绕并且存在有回位弹簧的构造在弹簧圈之间的支撑套环(Abstützschlaufe)。由此使得回位弹簧稳定地定位并且通过其特定的形状能够改善地产生和传递弹簧力,从而没有摇晃地进行把手部件的运动。

不再需要双重的张紧线材引导部的广泛的并且复杂的设计方案。通过回位弹簧及其在这两个端部处的特定的连结此外同样在这样简单构建的单线的绳索传动器的情况下保证,如果门又关闭,则把手自动地又返回到其起始位置中。

在把手部件处来布置把手杆和来布置把手架(Griffböcke)。

优选地设置成,回位弹簧的第一端部与保持元件(其与绳索传动器连接)同样固定连接。由此能够没有间隙地进行机械地稳定的连结和非常精确的和直接传递的运动引导。

但还能够设置成,回位弹簧的端部在与绳索传动器的把手部件侧的端部不同的部位处与把手部件连接。

优选地设置成,所述回位弹簧至少在所述门的打开的最终位置和把手部件的与此伴随的摆动位置中来预紧。那么通过这种设计方案能够在门关闭时自动地通过回位弹簧使得把手部件又从摆动位置转移到未摆动的基本位置中。

优选地设置成,所述回位弹簧至少在所述门的关闭的最终位置和所述把手部件的与此伴随的未摆动的基本位置中来预紧。同样这如下地含有优点,即所述基本位置那么还几乎固定地保持并且不进行把手部件的不期望的摇晃。

把手尤其由把手部件和把手元件构建而成。

优选地设置成,绳索传动器利用其背离把手的端部与门的摆动轴连接。这对于在打开的最终位置中布置成下沉在家用器具的壳体中的门是特别有利的。

能够备选地还设置成,绳索传动器利用其背离把手的端部与耦联元件连接,所述耦联元件能够与门铰链的铰链部件的铰链挺杆(Scharnierstößel)接触,并且由此在耦联元件与铰链挺杆之间没有构造出持久固定的连接。这在能够下沉到家庭器具中的门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还能够设置成,在耦联元件与铰链挺杆之间构造出固定的连接。这如下是有利的,即如果门不是能够下沉到家用器具的壳体中的门,而是翻转门。

那么优选地耦联元件能够为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取决于门运动和铰链挺杆的与此相联系的运动地能够在长度上进行改变。还能够设置成,耦联元件为长度稳定的滑块,所述滑块取决于门运动和铰链挺杆的与此相联系的运动地能够在所述滑块的位置中进行改变。尤其门的把手部件通过在把手部件中或直接在把手部件处作用的回位弹簧来置于最终位姿或最终位置中的一个。利用单线的绳索传动器使得门运动从门铰链或门摆动轴来传递到把手和尤其把手部件上。单线的绳索传动器在把手部件的支承上部部件中通过与绳索不可松开地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够被灌注或浇注)或类似的连接件来插塞或夹持。

在尤其能够为烹调器具(Gargerät)、如炉灶的家用器具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门设置成用于封闭烹调空间。

能够在此设置成,门在打开的最终位置中下沉在家用器具中。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有利的是,单线的绳索传动器始终系在门轴处。

对于在其中家用器具具有翻转门和由此不能够下沉到家用器具的壳体中的门的实施方案,用于传递铰链位置的器械能够由铰链挺杆设计成不同的,其中,这取决于绳索引导部。

由此能够在此设置成,绳索耦联到拉力弹簧处,所述拉力弹簧由铰链挺杆来张紧或另一方面系到滑块处,所述滑块由铰链挺杆来运动,其中,在第二提及的解决方案中那么仅仅回位弹簧作为唯一的弹簧位于把手中。那么另一弹簧没有包括用于摆动把手的机械机构。

优选地设置成,门铰链具有铰链壳体和与其能够转动地连接的铰链撑(Scharnierschwert),并且铰链撑能够与门接触并且铰链壳体布置在家用器具壳体中。这在能够下沉的门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这还如下是有利的,因为较大的和结构空间较密集的铰链壳体由此没有布置在门中并且在该处没有浪费不需要的结构空间。此外能够在铰链壳体中容纳另外的构件。铰链运动那么优选地通过铰链挺杆来传递到门中。所述铰链挺杆能够形成铰链撑或与铰链撑耦联。铰链挺杆的线性运动操纵单线的绳索传动器并且将运动相应传递到把手部件上。

如果门为翻转门并且由此不能够下沉到家庭器具中,则在铰链撑与门之间的固定的连接是有利的。

能够在绳索引导部方面构造备选方案。由此这能够一方面直接地在门的门内片之后进行。因为门通常具有至少一个门内片和门外片,它们彼此间隔开并且平行伸延地布置,故这得到关于该布置的备选方案。那么通常构造有至少一个另外的门中间片,从而之前提及的绳索引导部与门外片间隔开地布置。

然而与此相对地,还能够在一种备选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绳索引导部直接地在正玻璃片和由此门外片之后伸延和布置。

优选地,回位弹簧在把手部件摆动时张紧并且在反向运动时使得把手部件自动地由于回位弹簧而置于起始位置中。

这在单线的绳索传动器的概念方面意味着,存在有仅仅一个绳索,其不是双线或多线地平行伸延地布置,而是利用其端部仅仅在把手与门轴或门铰链之间延伸并且由此构造有仅仅一个张紧线材。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由权利要求、图和图说明来得知。上面在说明书中提及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仅仅在图和/或图说明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能够不仅在相应给出的组合中、而且在其它的组合中或单独地使用,而没有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下面按照示意性的附图来进一步阐述。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器具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的图示;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器具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的图示;

图3示出根据图1的家用器具的门的把手的第一透视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的家用器具的门的把手的第二透视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3和4的把手的部分构件的透视的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5的把手的部分构件的另外的透视的视图;

图7示出根据图3和4的把手的构件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8示出根据图3和4的把手的构件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侧视图,其中锁定件具有与在图7中的图示不同的位置;以及

图9示出根据图3和4的把手的构件的实施方案的另一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将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以透视的图示来示出构造为炉灶1的家用器具。炉灶1包括烹调空间2,所述烹调空间2由马弗炉(Muffel)3限制。在正侧,马弗炉3的供料开口能够由门4封闭。门4在实施例中由多个门片(Türscheiben)构建而成,其中,为此构造有门外片以及与所述门外片间隔开地构造有至少一个门中间片,以及又与所述至少一个门中间片间隔开地构造有门内片,所述门内片最靠近烹调空间2地放置。在门4的外侧5处此外布置有把手6,所述把手6相对于板状的基本部件7(所述基本部件7包括所提及的片)能够运动、尤其能够摆动。为此,把手6包括把手部件6a(图3)和把手元件6b。把手部件6a相对于把手元件6b和相对于基本部件7能够摆动。把手元件6b固定地布置在基本部件7处并且由此不能够摆动。

门4通过铰链8和9固定在炉灶1的壳体10处并且能够围绕水平的、处于下方的轴11摆动。

此外仅仅示例性地并且不仅在位置方面而且在数量方面不应理解成起限制作用地还设置有烹饪区12、13、14和15以及操作装置16,带有显示单元17和操作元件18和19。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门4构造为翻转门,所述翻转门于在图1中示出的、完全打开的状态或打开的最终位置中没有沉入到壳体10中。

在图2中示出炉灶1的另一实施例,在其中不同于在图1中的图示,将在打开的最终位置中示出的门4在壳体10中在空间20中沉入地定位。

在门4的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打开的最终位置中,把手6或把手部件6a相应地在摆动位置中,这意味着,把手区域如把手杆布置在正侧并且能够由用户容易地抓握。

如果门4从其示出的打开的最终位置转移到关闭的最终位置中,则把手部件6a此后自动地从其摆动位置引回到未摆动的基本位置中。

为此,根据在图3中的第一实施例设置成,把手部件6a与耦联机构21机械地耦联。耦联机构21包括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所述绳索传动器22利用第一端部23(图5)与把手部件6a固定连接。为此设置成,耦联元件24、如例如插销或套筒布置在把手部件6a处。此外设置有回位弹簧25。

于在图3中的图示中还可看出,优选地两个分别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与把手6连接并且与这相关地耦联在直线的细长的把手6的对置的端部处。

绳索传动器22(其功能上且结构部件特定化地构造成相同)此外在其耦联到把手6处方面仅仅按照一个绳索传动器来进一步阐述。就此而言,绳索传动器22在其面向把手部件6a的端部23处与布置在把手部件侧的耦联杆26(图4、5、6)连接。耦联杆26与能够运动的把手部件6a连接,所述把手部件6a还呈现为把手6的支承上部部件。与此相对地,固定的把手元件6b呈现为支承下部部件。

根据在图3中的图示,把手元件6b部分地包括散开的或空心的型材结构,其中,就此而言形成后壁6c和前壁6d。后壁6c在此在关闭的门4的情况下面向烹调空间2或比前壁6d近地定位。

如对此能够于在图4中的透视的图示中较好地看出的那样,在后壁6c与前壁6b之间还构造有连接接片,从而与这相关地提供一类空心腔室结构。

在耦联杆26处来布置回位弹簧25。回位弹簧25围绕耦联杆26来卷绕并且由此局部地在所述耦联杆26的长度上围绕地包围所述耦联杆26。回位弹簧25包括第一弹簧圈25a和第二弹簧圈25b,它们围绕耦联杆26环绕地来卷绕。沿耦联杆26的纵轴线A(图5)的方向来看,在弹簧圈25a与25b之间构造有回位弹簧25的突出的支撑套环25c。

此外设计方案还包括锁定件27,其构造成用于一方面沿轴向的方向并且另一方面沿围绕纵轴线A的环绕方向地至少运动限制耦联杆26。尤其通过所述锁定件27使得由此限制耦联杆26的和由此还有尤其位置固定地布置在其处的回位弹簧25的运动并且由此还将与绳索传动器22的耦联如下设计,使得把手部件6a能够界定地并且不会摇晃地以及平稳地来摆动。

在图5中以透视的图示来示出根据在图4中的视图的放大的部分局部,然而其中,把手元件6b被拿掉,从而耦联杆26和回位弹簧25以及锁定件27能够较详细地看出,并且此外也可看出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通过耦联元件24到耦联杆26处的连结。

锁定件27(其为尤其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一块的元件)具有半壳形的容纳部27a或沟槽,在其中在端部侧来容纳耦联杆26。就此而言在对置于在其处绳索传动器22通过耦联元件24耦联到耦联杆26处的端部的端部来布置锁定件27。耦联杆26尤其位置固定地容纳在锁定件27中,从而尤其还实现卡夹配合。

锁定件27除了所述半壳形的容纳部27a之外还包括加固肋27b,所述加固肋27b不仅通入到容纳部27a处而且联接到钥匙形的端部部件27c处。在钥匙形的端部部件27c处构造有弓形的运动限制部27d,所述运动限制部27d由此还几乎呈现出鳍形状。于在图5中示出的最终装配的状态中将锁定件27布置成贴靠在止挡部28处,其中,止挡部28在把手部件6a的顶壁处构造成一块。由此将耦联杆26沿轴向的方向来保持。

在图6中以另一透视的图示再次示出在图5中的构件的设计方案,从而锁定件27还能够从面向止挡部28的侧来看出。此外还可看出,耦联杆26直接联接到第一弹簧圈25a处地具有容纳部29,在所述容纳部29中来容纳和因此支承耦联杆26。容纳部29为此包括穿引部,耦联杆26延伸穿过所述穿引部。设置成,根据在图7至图9中的剖面图示,使得回位弹簧25不仅在如下状态(在其中把手部件6a不摆动并且在基本位置中)中而且在把手部件6a的摆动的状态中来相对于把手元件6b预紧。为此支撑套环25c在构造出其弹簧力的情况下机械地贴靠在特定的元件处、尤其在把手部件6a处。

于在图7中的图示中,把手6(如其在图3和图4中示出的那样)以剖面图示来示出。在此可看出,锁定件27至少利用运动限制部27b浸入或延伸到在后壁6c与前壁6d之间的自由空间30中并且此后取决于把手的、尤其把手部件6a的和/或把手元件6b的实施方案和由此特定的形状设计地,和/或取决于把手部件6a相对于把手元件6b的位置地,或者贴靠在前壁6b的内侧处或者(如在图8中示出的那样)贴靠在后壁6c的内侧处并且由此相应地实现运动限制。尤其由此设置成,锁定件27以界定的间隙(所述间隙由运动限制部27d的尺寸和自由空间30的尺寸来获得)来界定。

在图9中示出把手6连同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把手6在自由空间30的和由此壁6c和6d的布置的设计方案方面不同于在图7和图8中的设计方案地构造。能够就此而言还设置成,尤其把手元件6b在其细长的延伸的对置的端部处构造成不同的并且例如在一个端部处具有根据图7和图8的实现方案并且在另一个端部处具有根据图9的实现方案。

如果此时使得门4以门4的关闭的最终位置为出发点转移到在图2中示出的打开的最终位置中,则绳索传动器22围绕门轴11运动。绳索传动器22的背离把手的端部31(图3、4)尤其与位置固定地与门轴11连接的套筒连接。

通过门轴11的转动运动,通过耦联机构21和尤其单线的绳索传动器22还使得把手6摆动到其摆动位置中,由此回位弹簧25被加载并且过渡到较大的预紧的状态中。

那么如果以此为出发点使得门4又转移到关闭的最终状态或最终位置中,则由于回位弹簧25的预紧的弹簧力使得把手部件6a自动地从摆动位置转移到基本位置中。能够设置成,绳索传动器22的绳索引导部直接地布置在门内片之后,所述门内片由此为片组的最靠近烹调空间2放置的门片。

附图标记列表

1 炉灶

2 烹调空间

3 马弗炉

4 门

5 外侧

6 把手

6a 把手部件

6b 把手元件

6c 后壁

6d 前壁

7 板状的基本部件

8、9 铰链

10 壳体

11 门轴

12、13、14、15 烹饪区

16 操作装置

17 显示单元

18、19 操作元件

20 空间

21 耦联机构

22 单线的绳索传动器

23 端部

24 耦联元件

25 回位弹簧

25a 弹簧圈

25b 弹簧圈

25c 支撑套环

26 耦联杆

27 锁定件

27a 容纳部

27b 肋

27c 端部部件

27d 运动限制部

28 止挡部

29 容纳部

30 自由空间

31 端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