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

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其中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田园冻土2份、腐熟有机肥1份、生物有机肥1份、草炭土2份、蛭石1份、草木灰2份和蓖麻叶1份;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有益菌含量不低于2×109个/g,N‑P2O5‑K2O=2‑3‑5,总含量>10%。本发明采用的栽培基质配方是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来的最佳配方,此栽培基质配方合理,病虫害少,韭菜产量高,品质好。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各种综合措施来提高韭菜的质量和品质,各种措施均是针对韭菜做出来的优选选择,保证韭菜产量的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30

    授权

    授权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1610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栽培所采用的基质,更具体涉及到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盆栽蔬菜发展迅速,利用花盆在阳台种植蔬菜,既可点缀居室,又可绿化环境、美化生活,具有观赏、食用、绿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韭菜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食用蔬菜,它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外,还是大家公认的高纤维素含量蔬菜,由于纤维素对人体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韭菜被称为第七大营养蔬菜。盆栽韭菜既起到绿化观赏价值,又可作为蔬菜食用,是一种无公害食品,深受市民喜爱。韭菜利用花盆栽培,技术简单,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生长快、病虫害较少,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并且可以连续采收,适合家庭阳台栽培。

花盆栽培韭菜因容器容积有限,韭菜根系生长受到限制,因此盆里所用的栽培土必须含有充足的肥力,才能维持韭菜连续生长与连续采收的需要。

然后现有的盆栽韭菜的栽培基质一般采用普通的栽培基质,即使有一些采用了有机基质,但是韭菜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还是存在病虫害易发生,产量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和栽培方法,其中栽培基质中添加了益生菌,并且配比合理,病虫害发生大大减少,并且栽培方法综合各种栽培条件的优化,培育的韭菜产量大大增加,品种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体积份数的原料组成:田园冻土2份、腐熟有机肥1份、生物有机肥1份、草炭土2份、蛭石1份、草木灰2份和蓖麻叶1份;所述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有益菌含量不低于2×109个/g,N-P2O5-K2O=2-3-5,N、P、K总含量>10%。

其中,所述栽培基质含水量为50-60%,总孔隙度为60-80%,有机质含量>30%。

优选地,所述栽培基质还包括微生物菌剂,在上述栽培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光合菌微生物益生菌,并且每克栽培基质中所述微生物益生菌含量不低于10000个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盆栽韭菜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田园冻土、腐熟有机肥、草炭土、蛭石、草木灰按照所述体积份数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不断喷洒0.3%的高锰酸钾溶液,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直至饱和;

(2)喷洒完高锰酸钾溶液后用塑料膜盖严,一周后按照体积份数添加生物有机肥,并喷洒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然后搅拌均匀得营养土;

(3)将蓖麻叶晒干粉碎后与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营养土再次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4)然后对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普通阴干),干燥后进行过筛处理(可以选择10目的筛子)即得盆栽韭菜栽培基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盆栽韭菜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催芽:播种前4-5天将种子放入40-45℃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置于16-20℃的温度下催芽,当60-70%的种子露芽后开始播种;

(2)育苗:采用72孔穴盘或32空穴盘育苗,穴盘内装入所述栽培基质,播种后再用所述栽培基质覆盖进行育苗,每孔到穴盘上沿的距离为1-2cm;

(3)移栽定植:苗龄40-50天时进行移栽定植,盆栽韭菜的花盆深度在15cm以上,移栽前将花盆装入栽培基质至花盆上沿3-8cm处,将穴盘中育好的韭菜苗以每孔为单位整体移栽到花盆中;

(4)采收:移栽定植35-40天后开始第一次采收,然后每隔18-20天收割一次,收割2次后补充一次有机肥10-15g,收割一年后进行换苗,重复催芽、育苗和移栽定植工作。

优选地,穴盘育苗时,出苗以前栽培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75-85%,每天喷水1次,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出苗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栽培基质见干见湿,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

进一步地,72孔穴盘每孔播种7粒露芽后的种子,至少保证5粒成活,32孔的穴盘每孔播种14粒露芽后的种子,至少保证10粒成活。

更优选地,72孔穴盘中所育苗移栽定植的孔距为7-9cm,行距为15-17cm;32孔穴盘所育苗移栽定植的孔距11-13cm,行距15-17cm,所述孔距为每两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采用本方法配制的栽培基质种植盆栽韭菜一年内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一旦发生病害可以采用采取大蒜水溶液(所述大蒜水溶液是将大蒜捣碎后将其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而得)进行初步防治,若无法防治时还可以选择1%的印楝素水剂600-700倍液或者1%的苦参水剂600-7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田园冻土,是普通田园的季节冻土,也就是土壤温度在半月至数月的时间内,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土壤。

本发明所采用的腐熟有机肥可以是普通的发酵农家肥,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作而成:将霉蛀而不能食用的豆类、花生米、瓜子、蓖麻,拣剩下来的菜叶,豆壳、瓜果皮及过期变质的奶粉等原料敲碎煮烂,和普通田园土按照质量比1:1混合,然后加水拌成泥状,再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发酵腐熟。

本发明所采用的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均属于商品化的产品,均购买自市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栽培基质富含对韭菜生长有利的微生物有益菌群,养分全面,适宜在家庭阳台利用花盆等容器进行盆栽。

本发明的栽培基质中采用了田园冻土,而不是采用普通的田园土,通过实验对比发现,田园冻土的效果比非田园冻土的韭菜长势较好,并且每年收割次数较多,产量较高,通过实验证明了田园冻土对韭菜的产量提高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并且本发明还通过添加益生菌与未添加益生菌的韭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中添加益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韭菜的产量。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益生菌含量,在起到较好效果的同时,减少过多添加益生菌的成本浪费。

并且,本发明还在韭菜的栽培基质中添加了蓖麻叶,通过实验发现添加蓖麻叶后可以有效的减少韭蛆等地下害虫的发生,可见本发明添加蓖麻叶减少了韭菜的地下虫害,从而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且提高产量。

本发明采用的栽培基质配方是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得出来的最佳配方,此栽培基质配方合理,病虫害少,韭菜产量高,品质好。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采用各种综合措施来提高韭菜的质量和品质,各种措施均是针对韭菜做出来的优选选择,保证韭菜产量的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不同田园土第17次收割前韭菜长势对比图;

图2为未添加益生菌栽培基质的第20次收割前盆栽韭菜长势图;

图3为添加益生菌栽培基质的第20次收割前盆栽韭菜长势图;

图4为不含蓖麻叶的栽培基质第16次收割时出现韭蛆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各种试剂及材料均购买自市场。

实施例1

一种盆栽韭菜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2体积份田园冻土、1体积份腐熟有机肥、2体积份草炭土、1体积份蛭石、2体积份混合并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不断喷洒0.3%的高锰酸钾溶液,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直至饱和;

(2)喷洒完高锰酸钾溶液后用塑料膜盖严,一周后按照体积份数添加1体积份生物有机肥(所选用的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70%,有益菌含量不低于2×109个/g,N-P2O5-K2O=2-3-5,总含量>10%),并喷洒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然后搅拌均匀得营养土;所采用的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光合菌微生物益生菌,并且经测定所述微生物益生菌含量不低于10000个/g;

(3)将蓖麻叶晒干粉碎后与步骤(2)搅拌均匀后的营养土再次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

(4)然后对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过筛处理即得盆栽韭菜栽培基质。

经检测,所制得的栽培基质含水量为50-60%,总孔隙度为60-80%,有机质含量>30%。

实施例2

一种盆栽韭菜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催芽:播种前4天将种子放入4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置于16℃的温度下催芽,当70%的种子露芽后开始播种;

(2)育苗:采用72孔穴盘,每孔播种7粒露芽后的种子,穴盘内装入所述栽培基质,播种后再用所述栽培基质覆盖进行育苗,每孔到穴盘上沿的距离为1-2cm;穴盘育苗时,出苗以前栽培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75-85%,每天喷水1次,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出苗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栽培基质见干见湿,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

(3)移栽定植:苗龄40天时进行移栽定植,移栽定植的孔距为7-9cm,行距为15-17cm;盆栽韭菜的花盆深度在15cm以上,移栽前将花盆装入栽培基质至花盆上沿3-8cm处,将穴盘中育好的韭菜苗以每孔为单位整体移栽到花盆中;

(4)采收:移栽定植40天后开始第一次采收,然后每隔18天收割一次,收割2次后补充一次有机肥15g,收割一年后进行换苗,重复催芽、育苗和移栽定植工作;

(5)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采用本方法配制的栽培基质种植盆栽韭菜一年内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一旦发生病害可以采用采取大蒜水溶液(所述大蒜水溶液是将大蒜捣碎后将其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而得)进行初步防治,若无法防治时还可以选择1%的印楝素水剂600-700倍液或者1%的苦参水剂600-7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

实施例3

一种盆栽韭菜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催芽:播种前5天将种子放入4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置于20℃的温度下催芽,当70%的种子露芽后开始播种;

(2)育苗:采用32空穴盘育苗,每孔播种14粒露芽后的种子,穴盘内装入所述栽培基质,播种后再用所述栽培基质覆盖进行育苗,每孔到穴盘上沿的距离为1-2cm;穴盘育苗时,出苗以前栽培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75-85%,每天喷水1次,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出苗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栽培基质见干见湿,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

(3)移栽定植:苗龄50天时进行移栽定植,苗移栽定植的孔距11-13cm,行距15-17cm,盆栽韭菜的花盆深度在15cm以上,移栽前将花盆装入栽培基质至花盆上沿3-8cm处,将穴盘中育好的韭菜苗以每孔为单位整体移栽到花盆中;

(4)采收:移栽定植35天后开始第一次采收,然后每隔20天收割一次,收割2次后补充一次有机肥10g,收割一年后进行换苗,重复催芽、育苗和移栽定植工作。

(5)病虫害防治:一般情况下,采用本方法配制的栽培基质种植盆栽韭菜一年内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一旦发生病害可以采用采取大蒜水溶液(所述大蒜水溶液是将大蒜捣碎后将其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而得)进行初步防治,若无法防治时还可以选择1%的印楝素水剂600-700倍液或者1%的苦参水剂600-7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

实施例4

一种盆栽韭菜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催芽:播种前4天将种子放入4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置于18℃的温度下催芽,当70%的种子露芽后开始播种;

(2)育苗:采用72孔穴盘,每孔播种7粒露芽后的种子,穴盘内装入所述栽培基质,播种后再用所述栽培基质覆盖进行育苗,每孔到穴盘上沿的距离为1-2cm;穴盘育苗时,出苗以前栽培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75-85%,每天喷水1次,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出苗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栽培基质见干见湿,空气湿度控制在40-60%;

(3)移栽定植:苗龄45天时进行移栽定植,移栽定植的孔距为7-9cm,行距为15-17cm;盆栽韭菜的花盆深度在15cm以上,移栽前将花盆装入栽培基质至花盆上沿3-8cm处,将穴盘中育好的韭菜苗以每孔为单位整体移栽到花盆中;

(4)采收:移栽定植35-40天后开始第一次采收,然后每隔18-20天收割一次,收割2次后补充一次有机肥10-15g,收割一年后进行换苗,重复催芽、育苗和移栽定植工作。

(5)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生病害可以采用采取大蒜水溶液(所述大蒜水溶液是将大蒜捣碎后将其与水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而得)进行初步防治,若无法防治时还可以选择1%的印楝素水剂600-700倍液或者1%的苦参水剂600-700倍液进行喷洒处理。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申请人还进行了如下试验,具体如下:

试验1采用田园冻土和非田园冻土的对比实验

在其它栽培基质配方成分和栽培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田园冻土和普通非田园冻土的栽培基质种植韭菜各3盆,花盆长、宽、高分别为35cm、20cm、15cm,待韭菜可以进行收割时测定每一盆韭菜的产量(所测结果均为3盆产量的平均值),然后测定每两次收割韭菜时的间隔天数并计算一年内平均收割的间隔天数,并在收割5次、10次、15次、16次、17次、18次、19次、20次韭菜以后测定每次收获的韭菜产量,具体见表1。并且对两种韭菜的长势进行了对比,其中,第17次收割前两种韭菜的长势对比见图1,图中左侧为采用非田园冻土的栽培基质培育的韭菜,右侧为采用本发明田园冻土的栽培基质培育的韭菜,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田园冻土的栽培基质培育的韭菜长势明显要好。

表1采用田园冻土和非田园冻土的栽培基质韭菜产量对比

测定产量和次数采用非田园冻土配制采用田园冻土配制第1次收割时的产量(g)200.4199.8第5次收割时的产量(g)352.9369.8第10次收割时的产量(g)381.7402.4第15次收割时的产量(g)325.9452.3第16次收割时的产量(g)316.6455.1第17次收割时的产量(g)287.5450.7第18次收割时的产量(g)276.2457.1第19次收割时的产量(g)257.7456.9第20次收割时的产量(g)256.1456.2

从表1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田园冻土进行盆栽韭菜栽培基质的配制和采用非田园冻土进行栽培基质的配制在栽培初期对韭菜的产量并无显著差异,采用非田园冻土配制的栽培基质在第10次收割时韭菜时产量达到最大值,其后开始下降,到19次和20次收割时稳定在256-257g之间;采用田园冻土配制的栽培基质盆栽韭菜在收割15次以后产量稳定在450g以上,另外,采用田园冻土配制的栽培基质栽培的韭菜平均收割间隔天数为18天,采用非田园冻土的平均收割间隔天数为20天,一年内采用田园冻土进行配制的盆栽韭菜栽培基质所种植的韭菜能够比采用非田园冻土的多收割2次,进一步说明采用田园冻土能够促进盆栽韭菜的生长。

实验2生物有机肥中相关益生菌含量的区别实验

在其它栽培基质配方成分和栽培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生物有机肥中含有相关益生菌的有机肥料和同一有机肥料但对益生菌进行灭活后分别种植韭菜各3盆,花盆为圆形上口径为45cm,下口径38cm,高35cm,待韭菜可以进行收割时测定每一盆韭菜的产量,然后测定每两次收割韭菜时的间隔天数并计算一年内平均收割的间隔天数,并在收割5次、10次、15次、16次、17次、18次、19次、20次韭菜以后测定每次收获的韭菜产量。具体对比结果见表2。并且对其长势进行对比,其中第20次收割前无益生菌、有益生菌的韭菜长势分别见图2、图3,从图2和图3的对比可以看出,图3的长势明显比图2好。

表2有益生菌及无益生菌的生物有机肥对韭菜产量的影响

测定产量和次数无益生菌有益生菌第1次收割时的产量(g)400.3402.1第5次收割时的产量(g)402.7495.6第10次收割时的产量(g)401.2602.8第15次收割时的产量(g)403.7692.2第16次收割时的产量(g)401.4735.2第17次收割时的产量(g)399.9849.3第18次收割时的产量(g)401.3907.9第19次收割时的产量(g)401.7906.3第20次收割时的产量(g)401.4908.4

并且从表2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不含有益生菌的栽培基质盆栽韭菜每次收割的产量比较稳定,在399.9g-403.7g之间;含有益生菌的栽培基质盆栽韭菜每次收割的产量是在不断增加的,从第18次收割至第20次收割产量稳定在907g左右,两者对比可以发现,含有益生菌的栽培基质盆栽韭菜可以显著提高每次收割韭菜的产量,从两者第20次收割前的图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长势的差别,这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益生菌配方对于韭菜的生长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

实验3关于采用益生菌浓度的筛选试验

采用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配制的栽培基质,使其每克栽培基质中含有的益生菌浓度梯度为≥1000个/g、≥2000个/g、≥4000个/g、≥6000个/g、≥8000个/g、≥10000个/g、≥12000个/g、≥14000个/g、≥16000个/g,每个浓度栽培3盆,花盆为圆形上口径为45cm,下口径38cm,高35cm,然后待韭菜可以进行收割时测定每一盆韭菜的产量,然后测定每两次收割韭菜时的间隔天数并计算一年内平均收割的间隔天数,并在收割5次、10次、15次、16次、17次、18次、19次、20次韭菜以后测定每次收获的韭菜产量。

表3栽培基质中不同益生菌含量对韭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3的对比结果以看出,当益生菌浓度在≥10000个/g、≥12000个/g、≥14000个/g、≥16000个/g时,他们的盆栽韭菜的产量差异不明显,所以我们选择≥10000个/g的益生菌浓度。

实验4含有蓖麻叶与不含蓖麻叶的栽培基质栽培韭菜后地下害虫对比情况

在其它栽培基质配方成分和栽培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含有蓖麻叶成分的栽培基质和不含有蓖麻叶成分的栽培基质分别栽培3盆韭菜,花盆为圆形上口径为45cm,下口径38cm,高35cm,并在收割5次、10次、15次、16次、17次、18次、19次、20次韭菜以后观察花盆内韭菜有无韭蛆等地下害虫情况。

在收割15次以后,发现不含有蓖麻叶成分的栽培基质栽培的盆栽韭菜出现韭蛆危害症状,在第16次收割时发现了韭蛆,如图4所示。

在含有蓖麻叶成分的栽培基质栽培的盆栽韭菜内,第20次收割时仍没有发现韭蛆等地下害虫,也没有发现害虫危害韭菜的症状。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蓖麻叶可以有效阻止韭蛆等地下害虫对韭菜的侵害,本栽培基质加入蓖麻叶来防治韭菜地下害虫是合适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