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

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包括(1)、围栏禽舍搭建;(2)、选购青年鸡和成年鹅,将鸡按180‑220只/亩放入围栏内;两天后,按照鸡:鹅只数比10‑15:6投放鹅与鸡混养,傍晚补充饲料,饲料量逐渐减少;(3)、补充饲料时,在饲料中添加肠道发酵菌;当家禽配比除草至撂荒地地表裸露大于20%、杂草嫩叶吃光、耸立的杂草全部践踏于地、株高小于5cm、叶片枯黄时,在表层覆盖秸秆,并加入秸秆腐熟剂,同时喷施尿素和葡萄糖水溶液,至秸秆表面湿润;(4)、浅层耙地一遍,耙地后撒播三叶草,待植株高度大于5cm时,每周一次在叶面喷施尿素溶液;(5)、待三叶草高度为10‑15cm时,成行间作玉米。除草效率高,环保、同时饲养出生态家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B79/02 授权公告日:20180824 终止日期:20190830 申请日:201608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8-24

    授权

    授权

  • 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79/02 申请日:2016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撂荒地农田杂草控制与土壤培肥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撂荒农田复垦、杂草控制与土壤培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关系国计民生,支撑千家万户。我国土地本来就存在人多地少的极为尖锐和突出的矛盾,“寸土寸金”在我国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但是由于近年来的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入二、三产业,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闲置撂荒现象。所以农村撂荒闲置地的复垦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迫切需要。

随着农用地的撂荒闲置,杂草率先侵入农地,取代原有的以农作物为主的生物群落,且随撂荒年限的不同,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也存在一定的消长变化,因此撂荒地复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农田杂草的去除。

人工除草方法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非常大,劳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化学除草法虽然具有省事省力,短期效果好,但除草剂难以抵达草根,治标不治本,杂草易卷土重来,不得不多次反复使用除草剂,必然引发除杂成本的攀升,经济上难以承受;除草剂破坏生态平衡,在多次施药短期控制杂草的同时,也使杂草的耐(抗)药性增强,优势种群更加猖獗,并逐渐灭绝多种有益动物和微生物,消耗土壤养分,破坏土壤结构和农田生态平衡;除草剂引发农田环境污染,污染土壤和水体,带来农产品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化学除草法也不适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既达到有效的除去杂草的目的,又变废为宝,饲养出生态家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禽舍围栏及配套设施搭建:在撂荒地围建0.8-2m的围栏,在避风向阳、不积水、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修建畜禽棚和看护房,畜禽棚需配备畜禽休息、吃食、喝水和产蛋的配套设施;

(2)、家禽搭配减量补饲激发除草:选购全程免疫、抗病能力强的青年鸡和成年鹅,将鸡按照180-220只/亩放入围栏内,为保证青年鸡的生长营养需求,傍晚补充饲料,补饲量为每天0.08-0.1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补饲量为每天0.075kg/只鸡;放鸡两天后,按照鸡:鹅数量比10-15:6投放成年鹅与鸡混养,傍晚给鹅补充饲料,补充饲料量为每天0.4-0.5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饲料补充量为每天0.35kg/只鹅;通过减少家禽的补料,激发鹅食草、鸡刨地吃虫、草籽的本能,让鸡和鹅尽快适应撂荒地的生存环境,养成早出晚归巢的规律;

(3)、快速发酵培肥与秸秆覆盖:傍晚补充饲料时,添加肠道发酵菌,加快禽粪发酵速度;当家禽合理配比除草至撂荒地地表裸露大于20%、杂草嫩叶吃光、耸立的杂草全部践踏于地、株高小于5cm、叶片枯黄时,在表层覆盖0.8-1.5cm厚的秸秆,并按0.2-0.4kg/亩的剂量加入秸秆腐熟剂,同时喷施质量浓度为4-6%的尿素和0.05-0.15%葡萄糖水溶液,至秸秆表面湿润;

(4)、浅耕与生态位重建:浅层耙地一遍,耙地后按1.5-2kg/亩撒播三叶草,待植株高度大于5cm时,每周一次在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从1%逐次增加至5%,使三叶草尽快建植,占据生态位,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

(5)、撂荒地恢复耕作:待三叶草高度为10-15cm时,成行间作玉米,按正常的农事管理制度进行耕作。

采用上述方案,按照本发明的比例放养鸡和鹅,喂养20天后,撂荒农田平均草量由1.5kg/m2~3.2kg/m2,下降到0.58kg/m2~1.2kg/m2,平均下降了62%,最终杂草去除率达到80%以上,除草效率高。鸡放养超过两天后再放鹅,鸡践踏后的草,鹅便不喜欢吃,除草效率低,因此我们选择放养鸡两天后再放养鹅。鸡鹅比例如果不按照本发明的比例放养,除草的效率也相对较低。鹅群和鸡群对农田杂草的去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鹅食草效果显著。杂草种类主要是油草、革命草、节节草和牛耳大黄,这几类草都比较老,纤维含量较高,将鹅放于该区后,除了牛耳大黄,其余的几类草的地上部分的上半部以及较嫩的叶子全部都吃光了。二是鹅群践踏抑制了农田杂草的生长,在农田中鹅群来回走动,耸立的杂草全部践踏于地,破坏了植被的细胞结构,缺少光合作用,从而抑制了农田杂草的生长。三是鹅粪腐蚀杂草效果显著。鹅粪散落在倒伏的杂草上,氨气和亚硝酸盐等会引起植物组织水势、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导致植物失水,再加上没有腐熟的鹅粪带有大量的病菌、虫卵等会危害植物,两者共同作用使杂草逐渐变黄枯死。

鹅排出的粪便在田里自然腐熟后,必然会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含氮量。不仅环保高效地去除荒地杂草,而且避免了化学除草剂带来的土壤和环境污染,变废为宝,绿色环保,增强地力,为撂荒地的开发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在傍晚给鹅和鸡补充饲料,鹅和鸡由饲料饲养转变为食草的生态鹅和鸡,每天所补充的饲料养分和数量都比不上全营养饲料,会存在一个生理性的体重减轻,但是鹅的体型以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其肉质和风味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肉中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

通过秸秆腐熟,增加土壤肥效。通过三叶草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待三叶草长到10-15cm时,便可挖行种植玉米。

在上述方案中:在禽舍周围配置有醒目标志的陷阱,并设置诱饵和驱避措施,趋避蛇类或诱捕黄鼠狼。陷阱如捕鼠夹、捕鼠笼等诱捕黄鼠狼,驱避措施如撒雄黄趋避蛇类。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2)选购的青年鸡的已饲养时间为3个月,成年鹅的已饲养时间为5个月。

在上述方案中:鹅和鸡的饲料为玉米或谷子。

在上述方案中:鸡:鹅只数比为10:6除草效率最高。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肠道发酵菌的添加量为0.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秸秆为水稻或/和小麦秸秆,切割成长度小于10cm的短节,切短后更容易腐熟。

在上述方案中:浅层耙地采用带齿耙的小型拖拉机,齿耙长度小于10cm,防止激发深层土壤杂草种子库。

本发明通过短时、过载放牧家禽复垦撂荒农田,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一是采用本发明的鸡鹅搭配比例和方式,通过鹅、鸡等家禽取食杂草营养体、捡食杂草种子、践踏等生物手段,试验区杂草去除率达到80%以上;二是家禽在取食田间杂草的同时,大量的排泄物也随之进入农田,培肥了土壤,实验数据表明,试验区表层土壤有机质较放牧前增加6%-13%;三是把无价值的杂草转化成为高端的原生态家禽产品,具有较高经济产出;四是从源头上杜绝了除草剂的使用,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禽舍围栏及配套设施搭建:在撂荒地围建0.8-2m的围栏,在避风向阳、不积水、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修建畜禽棚和看护房,畜禽棚需配备畜禽休息、吃食、喝水和产蛋的设施,在禽舍周围配置有醒目标志的陷阱(捕鼠夹、捕鼠笼等),并设置诱饵和驱避措施(如撒雄黄),趋避蛇类或诱捕黄鼠狼等家禽天敌。

(2)、家禽搭配减量补饲激发除草:选购全程免疫、抗病能力强的青年鸡(已喂养3个月)和成年鹅(已喂养5个月),将鸡按照180只/亩放入围栏内,为保证青年鸡的生长营养需求,傍晚补充饲料,补饲量为每天0.08-0.1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补饲量为每天0.075kg/只;放鸡两天后,按照鸡:鹅数量比10:6投放成年鹅与鸡混养,傍晚给鹅补充饲料,补充饲料量为每天0.4-0.5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饲料补充量为每天0.35kg/只鹅,鸡和鹅的补充饲料喂玉米或/和谷子;通过减少家禽的补料,激发鹅食草、鸡刨地吃虫、草籽的本能,让鸡和鹅尽快适应撂荒地的生存环境,养成早出晚归巢的规律;

(3)、快速发酵培肥与秸秆覆盖:傍晚补充饲料时,按照饲料质量,在饲料中添加0.5%的肠道发酵菌,加快禽粪发酵速度。当家禽配比除草至撂荒地地表裸露大于20%、杂草嫩叶吃光、耸立的杂草全部践踏于地、株高小于5cm、叶片枯黄时,在表层覆盖0.8cm厚的秸秆(小麦、水稻秸秆均可,切割成长度小于10cm的短节),并按0.2kg/亩的剂量加入秸秆腐熟剂,同时喷施质量浓度为4%的尿素和0.05%葡萄糖水溶液,至秸秆表面湿润。

(4)、浅耕与生态位重建:用带齿耙的小型拖拉机浅层耙地一遍,齿耙长度小于10cm,防止激发深层土壤杂草种子库。耙地后按1.5kg/亩撒播三叶草,适当密植,待植株高度大于5cm时,每周一次在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从1%逐次增加至5%,使三叶草尽快建植,占据生态位,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以何种比例递增,可以自行根据长势决定。

(5)、撂荒地恢复耕作:待三叶草高度为10-15cm时,成行间作玉米,按正常的农事管理制度进行耕作。

实施例2

一种撂荒农田生物除杂复垦与土壤培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禽舍围栏及配套设施搭建:在撂荒地围建0.8-2m的围栏,在避风向阳、不积水、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修建畜禽棚和看护房,畜禽棚需配备畜禽休息、吃食、喝水和产蛋的设施,在禽舍周围配置有醒目标志的陷阱(捕鼠夹、捕鼠笼等),并设置诱饵和驱避措施(如撒雄黄),趋避蛇类或诱捕黄鼠狼等家禽天敌。

(2)、家禽搭配减量补饲激发除草:选购全程免疫、抗病能力强的青年鸡(已喂养3个月)和成年鹅(已喂养5个月),将鸡按照220只/亩放入围栏内,为保证青年鸡的生长营养需求,傍晚补充饲料,补饲量为每天0.08-0.1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补饲量为每天0.075kg/只鸡;放鸡两天后,按照鸡:鹅数量比10:6投放成年鹅与鸡混养,傍晚给鹅补充饲料,补充饲料量为每天0.4-0.5kg/只,并逐日递减至7-10天后的饲料补充量为每天0.35kg/只鹅,鸡和鹅的补充饲料喂玉米或/和谷子;通过减少家禽的补料,激发鹅食草、鸡刨地吃虫、草籽的本能,让鸡和鹅尽快适应撂荒地的生存环境,养成早出晚归巢的规律;

(3)、快速发酵培肥与秸秆覆盖:夜间补充饲料时,按照饲料质量,在饲料中添加0.5%的肠道发酵菌,加快禽粪发酵速度。当家禽配比除草至撂荒地地表裸露大于20%、杂草嫩叶吃光、耸立的杂草全部践踏于地、株高小于5cm、叶片枯黄时,在表层覆盖1.5cm厚的秸秆(小麦、水稻秸秆均可,切割成长度小于10cm的短节),并按0.4kg/亩的剂量加入秸秆腐熟剂,同时喷施质量浓度为6%的尿素和0.15%葡萄糖水溶液,至秸秆表面湿润;

(4)、浅耕与生态位重建:用带齿耙的小型拖拉机浅层耙地一遍,齿耙长度小于10cm,防止激发深层土壤杂草种子库。耙地后按2kg/亩撒播三叶草,适当密植,待植株高度大于5cm时,每周一次在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从1%逐次增加至5%,使三叶草尽快建植,占据生态位,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

(5)、撂荒地恢复耕作:待三叶草高度为10-15cm时,成行间作玉米,按正常的农事管理制度进行耕作。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