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

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泥底钝化剂施洒在河湖水中,形成位于所述河湖底泥(4)上方的钝化层(5)和位于水体中的水体悬浮物(6);b、将生态纤维网(7)沉降到经过步骤a处理的河湖水中,使生态纤维网(7)将所述水体悬浮物(6)沉降到所述钝化层(5)中,以得到洁净水体(8),并使所述生态纤维网(7)位于所述钝化层(5)上方;其中,所述生态纤维网(7)由上至下包括上天然麻网层(1)、椰子纤维层(2)、沉水植物草种层(3)和下天然麻网层(4)。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保持河湖水的透明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421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38245.0

  • 申请日2016-09-22

  • 分类号C02F9/14;C02F3/32;C02F1/52;

  • 代理机构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伊飏

  •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705号9F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1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 9/14 专利号:ZL2016108382450 申请日:20160922 授权公告日:201905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5-10

    授权

    授权

  • 2017-0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9/14 申请日:201609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河湖等地表水体改善水质、提高透明度并维持较高透明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环境的不断恶化,老百姓对周边环境改善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河湖治理上也是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通过截污纳管、辅助曝气、生态浮岛、微生物制剂、沉水植物等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确实使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等化学指标逐步下降,但是透明度却很难提升,或者提升后难以维持。透明度作为影响水体感官的首要因素,在河湖治理成效评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即使将原本属于劣Ⅴ类水质的河湖水体水质提升到Ⅴ类、甚至Ⅳ类标准,如果透明度达不到50cm以上,老百姓对其治理效果是不予认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以保持河湖水的透明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泥底钝化剂施洒在河湖水中,形成位于所述河湖底泥上方的钝化层和位于水体中的水体悬浮物;b、将生态纤维网沉降到经过步骤a处理的河湖水中,使生态纤维网将所述水体悬浮物沉降到所述钝化层中,以得到洁净水体,并使所述生态纤维网位于所述钝化层上方;其中,所述生态纤维网由上至下包括上天然麻网层、椰子纤维层、沉水植物草种层和下天然麻网层。

优选地,所述泥底钝化剂包括1-50重%的红砖粉末、1-50重%的生物絮凝剂、1-50重%的生石灰和1-50重%的细沙。

优选地,天然麻网层和所述下天然麻网层各自由直径2mm~5mm的麻绳编织成网眼不大于2cm的网片,麻绳则是由麻类植物纤维揉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椰子纤维层厚度为0.40-1cm。

优选地,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金鱼藻、狐尾藻或黑藻。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以生物-生态组合工艺来实现水体透明度的提高并持久稳定。首先用底泥钝化剂将细微悬浮物凝聚后沉积到底泥,再用包裹沉水植物草种的生态纤维网将污染物质长期封锁在底泥中,最后由萌发的沉水植物将其慢慢吸收代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态纤维网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措施改善河湖水体透明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泥底钝化剂施洒在河湖水中,形成位于所述河湖底泥4上方的钝化层5和位于水体中的水体悬浮物6;b、将生态纤维网7沉降到经过步骤a处理的河湖水中,使生态纤维网7将所述水体悬浮物6沉降到所述钝化层5中,以得到洁净水体8,并使所述生态纤维网7位于所述钝化层5上方;其中,所述生态纤维网7由上至下包括上天然麻网层1、椰子纤维层2、沉水植物草种层3和下天然麻网层4。

本研究的生态纤维网由上下两层天然麻网、中间天然椰子纤维层、沉水植物草种组成,形成孔径细微的大面积网片,将施撒底泥钝化剂后聚集成的悬浮颗粒和沉积颗粒全部压制到河床底泥中,大大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强钝化效果,一段时间后,随着生态纤维网上的沉水植物萌发、微生物增殖,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加强对污水中有机物降解、氮磷的吸收、悬浮物的吸附,使水体水质和透明度都能维持长久稳定。

前述底泥钝化剂是由废弃红砖粉末、生物絮凝剂、生石灰、细砂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

前述天然麻网是由直径2mm~5mm的麻绳编织成网眼不大于2cm的网片,麻绳则是由麻类植物纤维揉合而成。

前述天然椰子纤维层是由椰子长纤维经卷曲、轧压成型,其纤维组织无方向性,但均匀分布,形成空隙率很小的薄层织物,一般厚度不超过1cm为宜,因此可以更有效的捕获、压制水体中的悬浮颗粒,且施工方便,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前述沉水植物草种均匀撒布、包裹于椰子纤维层内,一旦铺设于河湖水体之后,植株便开始萌发、生长,并发挥其降解污染物、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作用。

所述上层天然麻网和下层天然麻网都是由直径2mm~5mm的麻绳编织成网眼不大于2cm的网片,而该麻绳则是由麻类植物纤维揉合而成。

所述椰子纤维层由椰子长纤维经卷曲、轧压成型,其纤维组织无方向性,但均匀分布,形成空隙率很小的薄层织物,一般厚度不超过1cm为宜。

所述沉水植物草种均匀撒布、包裹于椰子纤维层内。

如图2-5所示,所述生态纤维网用于提升和维持水体透明度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机理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为底泥钝化阶段,钝化剂主要由废弃红砖粉末、生物絮凝剂、生石灰、细砂按照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均匀撒布于河湖水体后,可以将水体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凝聚成大粒径的絮体;步骤2为悬浮物压制阶段,用生态纤维网平铺于水面,然后让其自然吸水缓慢下沉,下沉过程中只需保持其垂直下降即可,将水体中难沉降的悬浮颗粒压制到底泥中,再将生态纤维网关键点用石块压住;步骤3为生态系统恢复阶段,生态纤维网在河底稳定后,其中的沉水植物会陆续萌发、微生物也会大量增殖,最后形成了具有一定自净能力的生态系统,能保持水体透明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