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和图像效果处理辅助方法

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和图像效果处理辅助方法

摘要

提供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和图像效果处理辅助方法。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用于简单地确认滤镜效果处理的效果,并具备:图像效果处理部,其对图像实施特定的图像效果处理;确认区域判定部,其针对上述图像的各部分,判定上述特定的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并基于判定结果,判定用于确认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的确认区域并进行设定;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在显示部上显示效果显示,该效果显示表示上述确认区域中的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9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95949.5

  • 发明设计人 见盐裕纪;植村有为子;

    申请日2016-06-07

  • 分类号H04N5/217;H04N5/232;H04N9/04;H04N9/64;G06T5/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辉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10: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N 5/217 专利号:ZL2016103959495 申请日:20160607 授权公告日:201906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6-11

    授权

    授权

  • 2017-01-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5/217 申请日:201606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能够进行对图像附加了各种特殊效果处理(滤镜效果处理)的拍摄的拍摄设备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和图像效果处理辅助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码照相机等带拍摄功能的便携设备(拍摄设备)已经普及。在这种拍摄设备中,存在具有显示部、从而具有显示拍摄图像的功能的拍摄设备。而且,还具有在显示部上显示菜单画面、从而使得拍摄设备的操作变得容易的拍摄设备。

此外,还开发了具备对拍摄图像应用规定的滤镜效果处理的拍摄模式的拍摄设备。例如,通过对拍摄图像实施规定的滤镜效果处理,能够对被摄体赋予拍摄者的特色,或者能够进行清晰地显示拍摄图像等的各种图像处理。

另外,在银盐相片中,相片的图像质量的粗度根据使用的银盐胶片的银粒子的特性等而变化,表面的粗感(以下称作粒状感)有时会增大。通常,银粒子的尺寸越大,则越大程度地感觉到粒状感。粒状感存在提高被摄体的存在感和质感等表现上的优点,特别存在对单色图像有效的情况。在数码照相机中,也能够通过滤镜效果处理,对拍摄图像附加这样的粒状感,由此能够改善图像效果。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9617号公报中开发了如下的技术:通过拍摄条件设定拨盘,任意地设定银盐照相机的拍摄条件和显影条件,生成能够得到与用银盐照相机拍摄的相片大致相同的相片那样的图像数据。在日本特开2007-19617号公报的装置中,在通过噪声控制拨盘来设定了粒状性噪声的赋予率时,将表示利用银盐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相片的粒状感的粒状性数据重叠到图像数据,能够根据该图像数据得到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具备:图像效果处理部,其对图像实施特定的图 像效果处理;确认区域判定部,其针对上述图像的各部分,判定上述特定的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并基于判定结果,判定用于确认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的确认区域并进行设定;以及显示控制部,其在显示部上显示效果显示,该效果显示表示上述确认区域中的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方法具备:图像效果处理步骤,对图像实施特定的图像效果处理;确认区域判定步骤,针对上述图像的各部分,判定上述特定的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并基于判定结果,判定用于确认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的确认区域并进行设定;以及显示步骤,在显示部上显示效果显示,该效果显示表示上述确认区域中的上述图像效果处理的效果。

根据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组装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的拍摄设备的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拍摄设备的外观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取横轴为画面水平位置、纵轴为等级来用于说明基于粒状性噪声的粒状感的效果的说明图。

图4是取横轴为输入像信号等级、纵轴为输出像信号等级来示出γ校正的曲线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拍摄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图5中的步骤S6中的粒状感确认区域的设定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粒状拍摄模式时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画面显示的显示例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与粒度的调整操作对应的粒状性噪声的说明图。

图11A~图11C是用于说明在粒状拍摄模式中改变粒度的情况下的图像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组装有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的拍摄设备的电路结构的框图。此外,图2是示出图1的拍摄设备的外观的一例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在拍摄时对拍摄图像赋予粒状感的特殊效果图像处理拍摄(滤镜)模式(以下称作粒状拍摄模式)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中,将拍摄图像中的如粒状感显著的部分那样、容易确认粒状感的效果的区域等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使得用户能够容易、熟练且视觉辨认性良好地迅速确认该粒状感确认区域中的粒状感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户能够用直观的操作来变更使粒状感增减的程度(以下称作粒度),并且用户能够确认变更后的粒状感的效果,由此能够进行有效的粒状感的设定。

粒状拍摄模式是对拍摄图像增加例如随机噪声等规定的信号(以下称作粒状性噪声)或例如磨砂玻璃等的粒状图案(以下称作粒状性图案)等的模式,用于得到与银盐相片中的银粒子的特性所对应的粒状感相同的粒状感。在银盐相片中,能够得到与银粒子的大小等对应的粒度,因此粒状感根据所选择的胶片感光度而不同。还存在由此进行个性化表现的艺术家。仿效于此,在粒状拍摄模式中,改变粒状性噪声的振幅和频率、粒状性图案的振幅(对比度)和空间频率来改变粒度。例如通常,粒状性噪声和粒状性图案的振幅和周期越大,则粒度越大。通过利用这样的特性,能够对拍摄图像赋予个性化表现。

此外,说明为了改变图像表面的粗的感觉、而对拍摄图像附加粒状性噪声或粒状性图案的例子,但作为改变图像的质感的要素,不仅是单纯的点(dot),也可以是规定的花纹等,还可以对拍摄图像附加包含这样的花纹的图案等。在以下的说明中,提及了对拍摄图像附加粒状性噪声的例子,但在附加粒状性图案或规定花纹的图案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应用。

另外,即使在对拍摄图像整体加上了同一粒状性噪声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粒状感在画面整体中也不是均匀的。例如,作为粒状性噪声,将随机噪声均匀地附加到图像信号。另外,随机噪声的等级等随机变化,但使平均的等级恒定。

图3是取横轴为画面水平位置、纵轴为等级来用于说明基于粒状性噪声的粒状感的效果的说明图。图3上段示出要赋予粒状感的拍摄图像,图3中段示出作为粒状性 噪声的随机噪声,图3下段示出附加有粒状性噪声的拍摄图像(合成图像)的粒状感确认区域中的像信号。

图3上段所示的拍摄图像在画面左端侧,像信号的等级较高且产生了死白,在画面中央,存在比较细的图样部分,从该图样部分朝向画面右侧,存在等级平缓变化的部分,在画面右端,像信号的等级较低且发生了死黑。在粒状拍摄模式中,对图3上段所示的拍摄图像附加了图3中段所示的粒状性噪声。

在产生了死白的部分中,即使附加粒状性噪声,死白的状态也不发生变化,因此无法从该部分得到粒状感。此外,在产生了死黑的部分中,即使附加粒状性噪声,死黑的状态也不发生变化,因此也无法从该部分得到粒状感。此外,细的图样部分虽然受到粒状性噪声的影响,但难以根据图像的图样,确认由粒状性噪声引起的图像的变化。即,在细的图样部分,粒状性噪声的效果比较小。

与此相对,对于不产生死白和死黑、且像信号的等级恒定或平缓变化的部分,如图3下段所示,粒状性噪声被附加到平缓变化的信号上从而视觉辨认性良好,且在画面上显著,粒状感的效果比较大。这样,即使在对图像均匀地附加了粒状性噪声的情况下,根据图像的每个部分的特征等,粒状感的效果也不均匀。认为在粒状感的效果比较小的部分中,不容易确认粒状感的效果,用户无法进行有效的设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从图像中判定粒状感显著出的粒状感确认区域,进行表示粒状感确认区域中的粒状感的效果的显示(以下称作粒状感效果显示)。

另外,如后所述,也可以将用户为了确认粒状感的效果而指定的图像中的区域(以下称作粒状感确认指定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来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

在图1中,在拍摄设备10的前表面设置有摄像部12。摄像部12具有由CCD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摄像元件12b。此外,摄像部12具有将被摄体光学像引导至摄像元件12b的镜头部12a。镜头部12a具有用于变焦或对焦的未图示的镜头等,这些镜头通过图像处理控制部11进行驱动控制。摄像部12由图像处理控制部11来控制焦点位置、变焦位置和光圈等。摄像元件12b对来自镜头部12a的被摄体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而得到拍摄图像。

图像处理控制部11例如可以由未图示的CPU等处理器构成,按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来进行照相机控制。图像处理控制部11向摄像部12输出摄像元件的驱动信号来控制快门速度、曝光时间等,并且读出来自摄像部12的拍摄图像。图像处理控 制部11对所读出的拍摄图像进行规定的信号处理,例如颜色调整处理、矩阵转换处理、噪声去除处理及其他各种信号处理。

拍摄设备10的各电路被收纳在图2的壳体10a内。在壳体10a的前表面侧配置镜头部12a。在镜头部12a的周围配设有环状操作部21。此外,在壳体10a的上表面配设有快门按钮22和两个拨盘操作部23a、23b。

在图1中,操作部13包含这些环状操作部21、快门按钮22、拨盘操作部23a、23b、未图示的功能按钮以及拍摄模式设定等的各种开关等。图像处理控制部11中的操作判定部11b从这些操作部13被提供基于用户操作的操作信号,从而判定用户操作的内容。图像处理控制部11根据操作判定结果控制各部。

图像处理控制部11能够进行与拍摄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相关的处理。例如,图像处理控制部11能够对信号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后的图像提供给记录部14进行记录。作为记录部14,例如可采用卡接口,记录部14能够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记录到存储卡等记录介质中。

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显示控制部11a执行与显示相关的各种处理。显示控制部11a能够将信号处理后的拍摄图像提供给背面显示部16和取景器显示部(F显示部)17。显示部16、17具有LCD等显示画面,显示从显示控制部11a提供的图像。此外,显示控制部11a还能够使显示部16、17的显示画面进行各种菜单显示等。

图像处理控制部11能够读出记录部14所记录的拍摄图像并进行解压缩处理。显示控制部11a能够通过将解压缩处理后的拍摄图像提供给显示部16、17,进行记录图像的再现。

如后所述,背面显示部16具有显示拍摄图像的显示画面16b。此外,在显示画面16b上设置有触摸面板16a。触摸面板16a能够产生与用户用手指指示的显示画面16b上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被提供到图像处理控制部11。由此,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操作判定部11b在用户触摸了显示画面16b上或进行了滑动的情况下,能够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闭合手指并分开的操作(捏合操作)、滑动操作、以及通过滑动操作到达的位置、滑动方向、进行触摸的期间等各种操作。由此,图像处理控制部11能够执行与用户的触摸面板操作对应的处理。

另外,背面显示部16配置成占据拍摄设备10的壳体10a的例如背面大致整个范围,拍摄者在拍摄时能够确认显示在背面显示部16的显示画面16b上的实时取景图 像,还能够一边确认实时取景图像一边进行拍摄操作。

另一方面,F显示部17被收纳于设置在壳体10a的上表面的取景器部17a中。在取景器部17a的附近设置有眼传感器18,眼传感器18检测用户使眼睛接近取景器部17a的情况,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图像处理控制部11。显示控制部11a也可以根据眼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在背面显示部16与F显示部17之间切换图像的输出目的地。

在图像处理控制部11中设置有图像效果处理部11c。图像效果处理部11c能够对拍摄图像实施规定的图像效果处理。图像处理控制部11不仅将实施图像效果处理后的拍摄图像提供给记录部14进行记录,还将实施图像效果处理后的拍摄图像作为实时取景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部11a,使其进行显示。

在图像效果处理部11c中设置有粒度设定部11d,粒度设定部11d在粒状拍摄模式中,能够设定粒度。例如,粒度设定部11d通过设定要附加到拍摄图像中的粒状性噪声的振幅或周期,改变基于图像表面的浓淡的点的尺寸和密度。对于图像的同一区域,通过粒度设定部11d的设定,使得粒状感增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认是否能得到期望的粒状感,设置有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和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作为确认区域判定部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能够通过以下图像分析处理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分析处理,判定粒状感确认区域:针对来自摄像部12的拍摄图像的图像分析处理;针对通过图像效果处理部11c合成有粒状性噪声的拍摄图像(合成图像)的图像分析处理;以及针对粒状性噪声的合成前后的两个拍摄图像的图像分析处理。

例如,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求出构成图像的黑点的尺寸和每单位面积的黑点的数量,判定粒状感确认区域,此外,也可以根据图像各部分的对比度来判定粒状感确认区域。

例如,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针对合成前的拍摄图像,可以将在规定的曝光等级范围内对比度小于规定值的区域判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作为这样的区域,例如考虑在规定的灰度等级的图像部分中阴影(浓淡)平缓变化的图像部分等。例如,在拍摄范围中包含天空或白墙等的情况下,有时将这些图像部分判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此外,与阴影的变化极小的区域相比,阴影多少有些变化的区域有时在基于粒状感赋予的表现上的优点更大,在粒状感确认区域的判定中可以包含阴影的变化程度。

此外,例如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针对合成后的拍摄图像,可以将在视觉辨认性高的曝光等级范围中对比度峰值的数量大于规定的阈值的区域判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

此外,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也可以使用合成前后的两个拍摄图像,判定粒状感确认区域。例如,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将在这些图像之间,规定振幅范围的对比度的峰值数量之差或之比大于规定的阈值的区域判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认为在死白区域和死黑区域中,对比度足够小,此外,在视觉辨认性良好的曝光等级时的、花样细的区域中,在合成前后,对比度峰值之差或之比比较小。在规定振幅范围的对比度的峰值数量之差或之比大于规定的阈值的区域中,认为在合成后的图像中,显著点的每单位面积的数量足够多,在该区域中能够得到显著的粒状感。

并且例如,即使是在规定的曝光等级范围中阴影的变化在规定的范围内的区域,在该区域的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也难以得到有效的粒状感,因此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在粒状感确认区域的判定条件中,加上能够得到规定的面积以上的面积的区域的条件。

而且,可以在粒状感确认区域的判定中加上γ校正的值。图4是取横轴为输入像信号等级、纵轴为输出像信号等级来示出γ校正的曲线图。图4的虚线表示通常时的γ校正特性,实线表示粒状拍摄模式中的γ校正特性。在通常时,如图4的虚线所示,图像处理控制部11通过压缩规定的白等级范围和黑等级范围,改善适当的曝光等级范围的图像部分的对比度。但是,在赋予粒状感效果的图像效果处理时,如图4的实线所示,图像处理控制部11增大压缩的白等级范围和黑等级范围。因此,即使附加粒状性噪声,在这些压缩区域中,粒状感也基本察觉不到。因此,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将γ校正的斜率较大的、中央的曝光等级范围的图像部分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

基于上述判定而得到的粒状感确认区域是根据拍摄图像的特征而能够得到显著的粒状感的区域。但是,用户有时想针对想附加粒状感的区域、例如人物的面部部分等确认粒状感。因此,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将规定的曝光等级范围的自动对焦的点(AF point)中对比度低的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并且例如,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可以检测人物的面部,将面部的部分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此外,还可以将图像中央部的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而且,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 部11e还可以将用户通过触摸操作等而指定的图像中的任意的区域(粒状感确认指定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

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将通过上述判定而求出的1个区域或多个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将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所设定的粒状感确认区域的信息提供给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生成表示粒状感确认区域的粒状感的显示。例如,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可以将与粒状感确认区域的点的尺寸和密度相同的图像、且足够面积的图像设为在粒状感效果显示中使用的图像。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可以使用粒状感确认区域的实际图像,生成粒状感效果显示,也可以使用示意性示出粒状感的花纹的图像,生成粒状感效果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将所生成的粒状感效果显示提供给显示控制部11a。显示控制部11a能够在显示部16、17的实时取景图像上显示与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效果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还能够生成得到与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效果显示相同的粒状感的图像(以下称作粒状感设定图像)、得到比粒状感效果显示粗的粒状感的图像(以下简称作粗图像)以及得到比粒状感效果显示细的粒状感的图像(以下简称作细图像)。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将生成的这些粒状感设定图像、粗图像和细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部11a。

显示控制部11a能够基于从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给出的图像,生成用于调整粒状感的显示(以下称为粒度调整显示),并显示在显示部16、17上。在粒度调整显示中,能够显示表示与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当前的粒状感的粒状感设定图像、和在改变了粒状感效果显示的粒度的情况下得到的粗图像和细图像,用户能够通过观察粒度调整显示,在粒度的调整前事先确认能够通过粒度的调整得到怎样的粒状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通过拨盘操作部23a、23b等来进行粒度的调整。该情况下,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使拨盘操作部23a、23b的操作方向、与粒度调整显示中所包含的粒状感不同的多个图像的显示方向对应。由此,用户能够通过直观的操作来指定粒度。例如,采用在画面水平方向上呈直线地排列了粗图像、粒状感设定图像和细图像的粒度调整显示,由此能够将拨盘操作部23a、23b的操作方向、和粒度的调整方向对应起来,能够进行直观的操作。

用户对粒度的调整操作由操作判定部11b进行判定。操作判定部11b将基于用户的调整操作的操作信号提供给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控制粒 度设定部11d,以设定与用户的粒度调整操作对应的粒度。粒度设定部11d由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控制来变更粒度。另外,在由用户进行了粒度的调整操作的情况下,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更新粒状感效果显示,在显示部16、17上显示调整后的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度调整显示。

接着,参照图5至图10说明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动作。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照相机控制。此外,图6是用于说明拍摄的情形的说明图。

在接通拍摄设备10的电源后,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图5的步骤S1中判定是否指示了粒状拍摄模式。在未指示粒状拍摄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21中,判定是否指定了其它拍摄模式,在指定了的情况下,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22,执行所指定的拍摄模式。此外,在指定了再现模式的情况下,从步骤S23转移到步骤S24,进行所指定的图像的再现。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指示了再现图像的变更的情况下,在步骤S26中变更图像来进行再现。此外,在步骤S23中未指示再现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27中,进行图像文件的取得。

如图6所示,用户例如在用左手25的手指夹住环状操作部21的部分,用左右的手25、26支撑壳体10a的同时朝向被摄体摆放镜头部12a。在指示了粒状拍摄模式时,图像处理控制部11使摄像部12拍摄被摄体,并且在步骤S2中,判定粒状感效果显示是否正在显示中。在粒状拍摄模式刚刚开始之后,不实施对拍摄图像赋予粒状感的滤镜效果处理,也不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因此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3中,通过粒度设定部11d设定初始粒度。由此,通过图像效果处理部11c,对拍摄图像实施以初始粒度得到粒状感的图像效果处理。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4中,基于眼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进行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即,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眼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表示用户的眼睛正在窥视取景器部17a的情况下,使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F显示部17上,在并非如此的情况下,使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背面显示部16上。

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接下来的步骤S5中,判定是否已设定了粒状感确认区域。在未设定粒状感确认区域的情况下,图像处理控制部11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在步骤S6中,判定并设定粒状感确认区域。

图7是示出图5中的步骤S6中的粒状感确认区域的设定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在步骤S41中,判定在拍摄图像中是否存在粒状感显 著的区域。如上所述,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例如可以求出在规定的曝光等级范围内对比度比较低的区域,作为粒状感显著的区域。另外,这样的部分在曝光调节或焦点对准时发生变化,但可以加上那样的操作的结果。此外,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将存在粒状感的变化的部分判定为“粒状感显著的部分”。具体而言,根据图3中段那样的图案的信号的起伏有无等进行判定。也可以不观察图案,而观察泛白的粒状图案的数量。当存在这样的区域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在下一步骤S42中,判定该区域的面积是否比规定的阈值大。这是考虑到视觉辨认性、效果的显著性以及大胆的效果赋予的意图,并不拘泥于此。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在该区域的面积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在该区域中是否存在阴影平缓地变化的部分(步骤S43)。当存在阴影平缓地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将该部分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步骤S44)。此外,当不存在阴影平缓地变化的部分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将在步骤S41中检测出的区域中的、基本没有阴影变化的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步骤S45)。这也是根据拍照意图,有时想仅对某个区域赋予效果,不需要拘泥于此。即,这里的判定可以根据使用场景或设备设计的概念进行取舍选择或变更顺序。

在判定为粒状感显著的区域的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不容易确认粒状感,因此当不存在粒状感显著的部分的情况以及存在粒状感显著的部分但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46,判定是否存在视觉辨认性良好的AF点。当存在视觉辨认性良好的AF点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将该AF点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步骤S44)。当不存在视觉辨认性良好的AF点的情况下,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在步骤S47中,将图像的中央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

另外,图7是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其它设定流程来设定粒状感确认区域。例如,可以使视觉辨认性良好的AF点的条件优先,即使存在粒状感显著的部分,也将视觉辨认性良好的AF点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并且例如,也可以将人物的面部的区域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

将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的判定结果提供给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在步骤S7中,生成与所设定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度调整显示。即,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生成与粒状感确认区域的点的尺寸和密度相同的图像、且足够面积的图像,作为粒状感效果显示。此外,粒 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生成得到与所生成的粒状感效果显示相同的粒状感的粒状感设定图像、粗图像和细图像,并提供给显示控制部11a。显示控制部11a基于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的输出,使显示部16、17中的一方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出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度调整显示。

图8是用于说明粒状拍摄模式时的画面显示的说明图。图8示出了根据在拍摄设备10的取景器部17a的附近配置的眼传感器18的检测结果,将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图像31显示在壳体10a的背面的大致整个范围内设置的背面显示部16的显示画面16b上的状态。在图像31中,包含比较暗的背景的图像32、云等比较亮的背景的图像33和人物的图像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像31上重叠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41和粒度调整显示43。另外,粒状感效果显示41被显示在表示粒状感确认区域的粗框内。在图8的例子中,将以视觉辨认性良好的曝光等级拍摄的人物的图像34的部分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将与该粒状感确认区域的点的尺寸和密度相同的图像作为粒状感效果显示41进行显示。此外,粒度调整显示43在中央配置了得到与粒状感效果显示41相同的粒状感的粒状感设定图像43b,在图像43b的左侧配置了粗图像43a,在图像43b的右侧配置了细图像43c。粗图像43b显示在朝左的箭头的框显示内,细图像43c显示在朝右的箭头的框显示内。

通过该粒度调整显示43,用户能够在对粒度的设定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在粒度的设定变更前,确认粒状感确认区域会成为怎样的粒状感的图像。

用户例如能够通过指定图像中的位置的触摸操作,对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所设定的粒状感确认区域进行变更。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8中判定该触摸操作的有无。该触摸操作由操作判定部11b进行判定,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将图像上的基于触摸操作的位置(触摸点)设定为粒状感确认区域。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与新设定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地,生成粒状感效果显示以及粒状感设定图像、粗图像和细图像。这样,基于更新后的粒状感确认区域,更新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41和粒度调整显示43(步骤S11)。

图9是示出该情况下的画面显示的显示例的说明图。用户用左手手指25a触摸显示画面165上,由此将触摸点设定为通过框显示而示出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在框内显示出粒状感效果显示45。此外,在图像31上,还新显示出包含与基于用户的指定的 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设定图像43a、粗图像43b和细图像43c的粒度调整显示43。

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拨盘操作等,对通过触摸操作指定的触摸点进行修正。例如,当用户用右手26的食指26b旋转了拨盘操作部23时,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使处理从步骤S9转移到步骤S10,使触摸点在画面垂直方向上移动。而且,在用户用大拇指26a来旋转了拨盘操作部23a时,粒状感确认区域判定部11e使触摸点在画面水平方向上移动。这样能够使粒状感确认区域移动,在步骤S11中,显示出与修正后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效果显示41和粒度调整显示43(步骤S11)。

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在步骤S12中,判定是否由用户进行了粒度的调整操作。例如,通过用户用右手26的大拇指26a旋转拨盘操作部23a的操作,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能够判定为用户进行了粒度的调整。例如,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可以在用户使左手大拇指26a朝左侧移动而绕顺时针方向旋转了拨盘操作部23a的情况下,判定为以得到比当前的图像粗的图像的方式进行了粒度的调整操作,在用户使左手大拇指26a朝右侧移动而绕逆时针方向旋转了拨盘操作部23a的情况下,判定为以得到比当前的图像细的图像的方式进行了粒度的调整操作。

在进行了这样的粒度的调整操作时,粒状感效果控制部11g控制粒度设定部11d,根据用户操作而改变粒度(步骤S13)。另外,如前所述,在图7的步骤S41中,可以通过此处的操作,判定粒状感发生变化的部分,该情况下,在此比较操作前后的图像即可。该比较通过在图像上是否以特定的频率产生了图案等来进行判定。这样,图像效果处理部11c以与用户设定对应的粒度,对拍摄图像实施图像效果处理。

图10是示出与粒度的调整操作对应的粒状性噪声的一例的说明图。此外,图11A~图11C是用于说明在粒状拍摄模式中改变了粒度的情况下的图像的说明图。另外,图11A~图11C利用阴影线的种类示出了画质的粗度(粒状感)的变化,图11A的图像31a是最粗的图像,其次,图11B的图像31b较粗,图11C的图像31c表示最光滑的图像。图10的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与图11C~图11A对应。

图10的例子根据粒度调整操作改变了粒状性噪声的振幅,图10上段的粒状性噪声的振幅最小,图10中段的粒状性噪声的振幅比图10下段的粒状性的噪声的振幅大,图10下段的粒状性噪声的振幅最大。

例如,在设图像效果处理后的当前的实时取景图像为附加图10中段的粒状性噪 声而得到的图11B的图像31b时,用户通过绕顺时针方向旋转拨盘操作部23,而附加图10下段的粒状性噪声,实时取景图像变化为更粗的图像31a,反之,通过绕逆时针方向旋转拨盘操作部23a,而附加图10上段的粒状性噪声,实时取景图像变化为光滑的图像31c。

此外,在通过用户的粒度的调整操作,而使得图像效果处理变化时,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生成与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状感设定图像、粗图像和细图像。这样,基于已更新的合成后的拍摄图像中的粒状感确认区域,更新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41和粒度调整显示43(步骤S13)。

图像处理控制部11在步骤S14中判定拍摄操作的有无。例如,通过用户按下操作快门按钮22,图像处理控制部11判定为进行了拍摄操作,进行拍摄和记录(步骤S15)。这样,将由图像效果处理部11c实施了图像效果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记录到记录部14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中的最适合于确认粒状感的效果的区域(粒状感确认区域),例如判定粒状感显著的区域、用户指定的区域、或者画面中央或AF点的关注区域等并进行设定,针对该粒状感确认区域,显示出表示粒状感的粒状感效果显示,即使在比较小型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拍摄图像的情况下等,也能够简单地确认粒状感赋予的效果。此外,还能够显示表示在假设为变更了图像效果处理的设定(粒度)的情况下得到的图像的粒状感的显示(粒度调整显示),从而事先确认设定变更的效果。此外,通过使粒度调整显示中的粒状感不同的图像的排列方向与调整粒度的操作部的移动和移位方向对应,能够通过更直观的操作,进行粒度的调整。

(变形例)

图12是示出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2的变形例以能够得到足够的视觉辨认性那样的较大尺寸,显示出粒状感效果显示。此外,该情况下,为了防止不易观察实时取景图像的情况,图12的变形例不在实时取景图像上重叠显示出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度调整显示。

如图12所示,在显示画面16b上,设置有显示作为实时取景图像的拍摄图像31的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区域16c、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47的区域、和显示粒度调整显示43的区域。此外,在图像31上,显示有表示当前的粒状感确认区域的框显示46。

粒状感效果显示生成部11f生成与由框显示46表示的粒状感确认区域对应的粒 状感效果显示以及粒状感设定图像、粗图像和细图像。这样,在显示画面16b上显示粒状感效果显示47和粒度调整显示43。

另外,在图12的例子中,在粒状感确认区域内,粒状感发生了变化。粒状感效果显示47示出该粒状感的变化,示出了与下侧的画质相比,上侧的画质为粗图像。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存在粒状感效果显示和粒度调整显示容易观察、粒状感的确认容易的优点。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拍摄的设备,使用数码照相机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照相机,可以是数码单反照相机和袖珍数码照相机,可以是摄像机、电影拍摄机这样的动态图像用的照相机,并且当然可以是内置在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等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中的照相机。此外,还可以是内窥镜、显微镜那样的产业用、医疗用的光学设备。此外,在选择提高视觉辨认性的用途的图像处理的应用情形的情况下,能够应用为用于迅速判断以何处为基准来改变图像处理的强度的技术,也可以是内窥镜、显微镜那样的产业用、医疗用的光学设备。在这样的用途中,观察和诊断是非常的重要的,优选迅速得到恰当的记录用图像。该情况下,可以使观察者、诊断者在确认时利用的区域优先而成为确认区域。

本发明不直接限定为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并具体化。此外,能够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删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的几个结构要素。

另外,关于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了说明,但不是指必须按该顺序进行实施。此外,对于构成这些动作流程的各步骤,当然还能够适当省略不影响发明本质的部分。

此外,这里说明的技术中的、主要以流程图说明的控制和功能大多能够通过程序进行设定,能够通过由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该程序而实现上述控制和功能。能够将该程序的整体或一部分记录或存储到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软盘、CD-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可移动介质,或硬盘、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该程序能够在产品出货时,或者经由可移动介质或通信线路进行流通或提供。使用者能够通过经由通信网络下载该程序并安装到计算机,或者从记录介质中将该程序安装到计算机,容易地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效果处理辅助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