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及终端

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及终端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若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则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采用本发明,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113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25805.7

  • 发明设计人 杨金胜;

    申请日2016-07-04

  • 分类号H04W52/28(20090101);H04B1/3827(20150101);

  • 代理机构44202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52/28 专利号:ZL2016105258057 申请日:20160704 授权公告日:201806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6-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W52/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70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06-29

    授权

    授权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52/28 申请日:201607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公众越来越多的考虑终端对人体的辐射。其中衡量辐射到人体的电磁波能量大小的指标是电磁波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通常用作指示由从终端辐射的电磁波引起的对人体有害影响的程度的数值。

目前大多数的降低SAR的技术,多采用降低终端天线的发射功率、使用吸收波材料、导体反射器、涂敷防辐射和吸收涂层等等,但都降低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及终端,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

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

若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则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终端的听筒是否打开,以及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LTE工作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

判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

功率回退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时,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并且终端同时工作在LTE模式下时,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然后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头靠近,若检测到有人头靠近,则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的电磁波吸收率满足测试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要求。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而不回退终端在LTE的数据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与人头位置关系的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执行上述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执行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冯若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101,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

具体的,当终端接收到测试人员输入的打开听筒工程指令时,开启终端的听筒,以开启终端的语音通路。然后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工作模式下,若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下,则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其中,所述工程指令输入方式可以为测试人员在按键区域进行键入操作,也可以为在终端的触控屏中输入相应的字符串,以使终端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工程指令,此处不作具体限定。而所述检测终端是否处于LTE工作模式的方法可以为检测所述终端是否连接至LTE综测仪。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接近传感器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有感应型、静电容量型、超声波型、光电型和磁力型等。它可以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并将对应的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在转换为电气信号的检测方式中,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引起的检测对象的金属体中产生的涡电流的方式、捕测体的接近引起的电气信号的容量变化的方式、利石和引导开关的方式等多种方式。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近传感器可以为接近光感。

可选的,在连接LTE综测仪之前可在终端中插入白卡、LTE测试卡、4G测试卡、LTE-FDD卡或者LTE-TDD卡等,具体不作限定。这类卡可用于信号测试,通过配合综测仪实现信号至仪器到终端的唯一路径,让测试环境更加简洁,可实现对终端的无干扰综合测试。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应用于测试模式。

步骤S102,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

具体的,当检测对象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即接近所述预设距离范围时,传感器就可以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且迅速发出电气指令,准确反映出检测对象的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为接近传感器与检测对象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mm。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近光感开启时,可以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人头。

步骤S103,若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则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具体的,所述电磁波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当人体暴露于射频(RF)电磁场能量下,人体所吸收能量的比值,即每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单位为W/kg,以公式SAR=d(dW/dm)/dt进行表示,其中,W为终端的信号输出功率,m为单位质量,一个信号输出功率对应一个SAR。

而对于SAR的测试,最常用的是头部SAR测试,头部SAR测试主要针对靠近耳边使用的、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等。通常,手机在头部模型的测试包括“贴脸”和“倾斜”两种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上面一行为终端贴脸时SAR的测试,下面一行为终端倾斜15°时SAR的测试。在这两种位置下分别在头部模型的左侧和右侧进行测试,以使在这4种位置下测试的SAR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通过所述接近光感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2mm)内有人头靠近时,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23dBm)进行功率回退,得到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通常,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为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23dBm)减小1~6dBm。而根据公式SAR=d(dW/dm)/dt,计算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对应的SAR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Head SAR阈值。若是,则将该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作为终端在LTE工作模式的语音通话下的输出功率值,否则,继续在减小1~6dBm的范围内调节,使得最终的信号输出功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Head SAR阈值。其中,所述预设Head SAR阈值在美国标准下为1.6W/kg(1克),在中国及欧洲标准下为2.0W/kg(10克)。

可选的,若通过接近传感器未检测到人头靠近,则保持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不变,从而使得在非语音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质量不受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并且终端同时工作在LTE模式下时,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然后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头靠近,若检测到有人头靠近,则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的电磁波吸收率满足测试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要求。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而不回退终端在LTE的数据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20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通话应用程序的听筒打开请求,打开所述终端的听筒。

具体的,终端在接收到安装在所述终端上的通话应用程序的听筒打开请求时,开启所述终端的听筒,以开启终端的语音通路。所述通话应用程序可以为基于IMS的语音业务(VOLTE,Voice over LTE)、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微信电话、QQ语音电话、来电、易信等。

步骤S202,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

具体的,对终端的听筒进行检测,判断所述听筒是否打开,若检测到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网络连接状态,则将终端的接近传感器开启。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接近传感器是代替限位开关等接触式检测方式,以无需接触检测对象进行检测为目的的传感器的总称,有感应型、静电容量型、超声波型、光电型和磁力型等。它可以检测对象的移动信息和存在信息并将对应的信息转换为电气信号。在转换为电气信号的检测方式中,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引起的检测对象的金属体中产生的涡电流的方式、捕测体的接近引起的电气信号的容量变化的方式、利石和引导开关的方式等多种方式。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近传感器可以为接近光感。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应用于实网模式。

步骤S203,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

具体的,当检测对象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即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时,传感器就可以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且迅速发出电气指令,准确反映出检测对象的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为接近传感器与检测对象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mm。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近光感开启时,可以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人头。

步骤S204,若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则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具体的,所述电磁波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当人体暴露于射频(RF)电磁场能量下,人体所吸收能量的比值,即每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单位为W/kg,以公式SAR=d(dW/dm)/dt进行表示,其中,W为终端的信号输出功率,m为单位质量,一个信号输出功率对应一个SAR。

而对于SAR的测试,最常用的是头部SAR测试,头部SAR测试主要针对靠近耳边使用的、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等。通常,手机在头部模型的测试包括“贴脸”和“倾斜”两种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上面一行为终端贴脸时SAR的测试,下面一行为终端倾斜15°时SAR的测试。在这两种位置下分别在头部模型的左侧和右侧进行测试,以使在这4种位置下测试的SAR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使终端处于语音通话中,若通过所述接近光感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2mm)内有人头靠近时,将在测试模式下测得的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用于实网模式下,并在该功率值下对应的SAR满足实网下的Head SAR。同时,将该信号输出功率值作为终端在LTE连接状态的语音通话下的输出功率值。其中,实网模式下的HeadSAR在美国标准下为1.6W/kg(1克),在中国及欧洲标准下为2.0W/kg(10克)。

可选的,若通过接近传感器未检测到人头靠近,则保持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不变,从而使得在非语音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质量不受影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并且终端同时工作在LTE模式下时,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然后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头靠近,若检测到有人头靠近,则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的电磁波吸收率满足实网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要求。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而不回退终端在LTE的数据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终端至少包括:

检测模块410,用于检测终端的听筒是否打开,以及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LTE工作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终端的听筒打开且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时,开启所述终端的接近传感器。

所述检测模块410检测所述终端是否处于LTE工作模式具体用于:检测所述终端是否连接至LTE综测仪,若是则确认所述终端处于LTE工作模式。

具体的,当检测到终端听筒打开,且终端处于LTE模式时,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检测终端是否处于LTE工作模式的方法可以为检测所述终端是否连接至LTE综测仪。

可选的,在连接LTE综测仪之前可在终端中插入白卡、LTE测试卡、4G测试卡、LTE-FDD卡或者LTE-TDD卡等,具体不作限定。这类卡可用于信号测试,通过配合综测仪实现信号至仪器到终端的唯一路径,让测试环境更加简洁,可实现对终端的无干扰综合测试。

判断模块420,用于通过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检测对象。

具体的,当检测对象接近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即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时,传感器就可以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且迅速发出电气指令,准确反映出检测对象的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距离范围为接近传感器与检测对象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2mm。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近光感开启时,可以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内是否有人头。

功率回退模块430,用于在检测到在所述预设距离范围内存在检测对象时,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对应的电磁波吸收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具体的,所述电磁波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是当人体暴露于射频(RF)电磁场能量下,人体所吸收能量的比值,即每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单位为W/kg,以公式SAR=d(dW/dm)/dt进行表示,其中,W为终端的信号输出功率,m为单位质量,一个信号输出功率对应一个SAR。

而对于SAR的测试,最常用的是头部SAR测试,头部SAR测试主要针对靠近耳边使用的、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等。通常,手机在头部模型的测试包括“贴脸”和“倾斜”两种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上面一行为终端贴脸时SAR的测试,下面一行为终端倾斜15°时SAR的测试。在这两种位置下分别在头部模型的左侧和右侧进行测试,以使在这4种位置下测试的SAR值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磁波吸收率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通过所述接近光感检测到在距离接近光感预设距离范围(2mm)内有人头靠近时,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23dBm)进行功率回退,得到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通常,所述功率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为将所述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23dBm)减小1~6dBm。而根据公式SAR=d(dW/dm)/dt,计算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对应的SAR小于或者等于测试模式下的预设Head SAR阈值。若是,则将该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作为终端在LTE工作模式下的语音通话下的输出功率值,否则,继续在减小1~6dBm的范围内调节,使得最终的信号输出功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Head SAR阈值。其中,所述预设Head SAR阈值在美国标准下为1.6W/kg(1克),在中国及欧洲标准下为2.0W/kg(10克)。

可选的,若通过接近传感器未检测到人头靠近,则保持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不变,从而使得在非语音模式下的信号传输质量不受影响。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听筒打开模块44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打开听筒工程指令,打开所述终端的听筒。

具体的,当终端接收到测试人员输入的打开听筒工程指令时,开启终端的听筒,以开启终端的语音通路。所述工程指令输入方式可以为测试人员在按键区域进行键入操作,也可以为在终端的触控屏中输入相应的字符串,以使终端将输入的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工程指令,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听筒打开模块45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的通话应用程序的听筒打开请求,打开所述终端的听筒。

具体的,在实网模式下,接收所述终端的通话应用程序的听筒打开请求,并开启所述终端的听筒。所述通话应用程序可以为基于IMS的语音业务(VOLTE,Voice over LTE)、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微信电话、QQ语音电话、来电、易信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终端的听筒打开并且终端同时工作在LTE模式下时,开启终端的接近传感器,然后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头靠近,若检测到有人头靠近,则将终端的最大信号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回退,以使在回退后的信号输出功率下的电磁波吸收率满足测试和实网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要求。通过只功率回退终端在LTE的语音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而不回退终端在LTE的数据模式下的信号输出功率,降低了终端对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的同时,提高了终端的通信效率。

图5展示了一种运行上述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的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该计算机系统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具体的,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外部输入接口1001、处理器1002、存储器1003和输出接口1004。其中,外部输入接口1001可包括触控屏10016,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018。存储器1003可包括外存储器10032(例如硬盘、光盘或软盘等)和内存储器10034。输出接口1004可包括显示屏、10042和音响/喇叭10044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本方法的运行基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的程序文件存储于前述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的外存储器10032中,在运行时被加载到内存储器10034中,然后被编译为机器码之后传递至处理器1002中执行,从而使得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10中形成逻辑上的检测模块410、判断模块420、功率回退模块430、第一听筒打开模块440、第二听筒打开模块450。且在上述降低LTE工作模式下的电磁波吸收率的方法执行过程中,输入的参数均通过外部输入接口1001接收,并传递至存储器1003中缓存,然后输入到处理器1002中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数据或缓存于存储器1003中进行后续地处理,或被传递至输出接口1004进行输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