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

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它包括炉芯主体,炉芯主体的中空区域为燃烧区,燃烧区的出火端设于该炉芯主体的顶部;该炉芯主体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凹陷,环形凹陷环绕炉芯主体内侧壁布置。本发明的环形凹陷的结构设置能够对火焰流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进而有效降低燃烧炉运行过程的噪音,使得火焰流既能够集中冲出,而噪音又得以控制,保持在50分贝左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0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洪序明;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08187.5

  • 发明设计人 洪序明;

    申请日2014-12-19

  • 分类号F23D11/36;

  • 代理机构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洪渊源

  • 地址 362302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霞美镇杏埔村杏埔新村85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3: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3D11/36 专利号:ZL2016105081875 申请日:20141219 授权公告日:201901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1-18

    授权

    授权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3D11/36 申请日:2014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组成构件,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

背景技术

压缩式燃烧炉属于管式加热炉中的一种,它是通过风机或者压缩机将空气鼓入燃烧池,通过点火器点燃燃料,在空气的鼓动下将火焰快速推出。

现有的压缩式燃烧机主要包括燃烧池、供油机构、点火器、鼓风机构、雾化机构等。现有的压缩式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下述问题:一是,噪音大;二是,部分燃油会在风力的推动下顺着燃烧池内壁向外流动,致使部分燃油被浪费,增大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以克服现有的压缩式燃烧炉存在的噪音大、燃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包括炉芯主体,炉芯主体的中空区域为燃烧区,燃烧区的出火端设于该炉芯主体的顶部;该炉芯主体的内侧壁设有环形凹陷,环形凹陷环绕炉芯主体内侧壁布置。

更进一步地:

上述燃烧区由自下往上依次排布的燃烧池、上述环形凹陷和缩口区构成;燃料于燃烧池燃烧产生火焰。

上述环形凹陷优选下述两种结构方式:一是,环形凹陷的凹面为一弧面,环形凹陷的顶沿和上述缩口区的底沿弧面过渡连接,环形凹陷的底沿和上述燃烧池的顶沿弧面过渡连接。二是,上述环形凹陷由上环形凹面和下环形凹面构成,上环形凹面和下环形凹面均为弧面构造,且上环形凹面的直径大于下环形凹面的直径;上环形凹面的顶沿和上述缩口区的底沿弧面过渡连接,下环形凹面的底沿和上述燃烧池的顶沿弧面过渡连接。

上述燃烧池为上窄下宽构造,燃烧池底部设有用于装配进油嘴的安装孔,燃烧池侧壁沿周向设有均匀排布的进风孔。上述燃烧池由下往上设有至少两行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的数目由下向上逐行递减,所有该第一进气孔均为由下向上且向左侧倾斜延伸布置。

上述燃烧池设有两行上述第一进气孔,燃烧池内壁设有周向分布的环形隔油槽,上一行的该第一进气孔的内端设于该环形隔油槽槽底。

上述燃烧池池底由中部向池壁方向为向下倾斜延伸。

上述缩口区为上、下端大而中部小的构造,缩口区侧壁设有至少一行第二进气孔,每一行均由复数个均匀排布的第二进气孔构成,所有该第二进气孔均为由下向上且向右侧倾斜延伸布置。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环形凹陷的结构设置能够对火焰流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进而有效降低燃烧炉运行过程的噪音,使得火焰流既能够集中冲出,而噪音又得以控制,保持在50分贝左右;另外,该环形凹陷的设置,增大了燃料沿炉芯主体内壁向上爬到的行程,而环形凹陷下半部分的扩大能够减小气流强度,减弱了燃油的推力,进而将部分燃油束缚在该环形凹陷内,从而有效降低燃油随气流的流失量,提高燃油的利用率,降低燃烧炉的使用成本;而缩口区的结构设置能够很好地控制火焰流喷出的垂直度和稳定性,使得火焰流的热量能够集中为待加热体加热,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最后,燃烧池池底的结构设置,使得燃烧炉停止使用时,燃烧池内积蓄的剩油能够停留在池底角落,这能够减少剩油的挥发面面积,而流动的气流也不易经过池底角落,从而使得剩油不易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噪节能炉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炉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炉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图2,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防旋降噪节能炉芯,包括炉芯主体1,炉芯主体1的中空区域为燃烧区10;燃烧区10由自下往上依次排布的燃烧池11、环形凹陷12和缩口区13构成;环形凹陷12环绕炉芯主体1内侧壁布置。燃料于燃烧池11燃烧产生火焰,火焰由燃烧池11依次经过环形凹陷12、缩口区13后由炉芯主体1的顶部的出火端喷出。环形凹陷12的凹面为一弧面,环形凹陷12的顶沿121和上述缩口区13的底沿131弧面过渡连接,环形凹陷12的底沿122和上述燃烧池11的顶沿111弧面过渡连接。本发明的环形凹陷12的结构设置能够对火焰流起到很好的整流作用,进而有效降低燃烧炉运行过程的噪音,使得火焰流既能够集中冲出,而噪音又得以控制,保持在50分贝左右;另外,该环形凹陷12的设置,增大了燃料沿炉芯主体1内壁向上爬到的行程,而环形凹陷12下半部分的扩大能够减小气流强度,减弱了燃油的推力,进而将部分燃油束缚在该环形凹陷12内,从而有效降低燃油随气流的流失量,提高燃油的利用率,降低燃烧炉的使用成本。

继续参照图1、图2,上述缩口区13为上、下端大而中部小的构造,缩口区13侧壁设有一行第二进气孔132,该行由12个均匀排布的第二进气孔132构成,所有该第二进气孔132均为由下向上且向右侧倾斜延伸布置。而上述燃烧池11为上窄下宽构造,燃烧池11底部设有用于装配进油嘴的安装孔110,燃烧池11侧壁沿周向设有均匀排布的第一进气孔112。上述燃烧池11设有两行第一进气孔112,所有该第一进气孔112均为由下向上且向左侧倾斜延伸布置,上一行第一进气孔112的数目为12个,下一行第一进气孔112的数目为24个。通过第一进气孔112和第二进气孔132对立的朝向设置,使得由第二进气孔132进入的空气对旋转的火焰流产生一个校正作用,使得燃烧区10内的火焰流不发生旋转运动,这既降低了噪音,也有效减少了火焰与燃烧室侧壁接触的轨迹面积,降低火焰热能的损耗量,保证冲出燃烧室的火焰温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此外,燃烧池11内壁设有周向分布的环形隔油槽113,上一行的该第一进气孔112的内端设于该环形隔油槽113槽底,该环形隔油槽11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阻止燃油向上爬动,而环形隔油槽113槽底的第一进气孔112会将流至环形隔油槽113的燃油吹出至燃烧池11内进行燃烧,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油的利用率。

继续参照图2,上述燃烧池11池底由中部向池壁方向为向下倾斜延伸的构造。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燃烧炉停止使用时,燃烧池11内积蓄的剩油能够停留在池底角落,这能够减少剩油的挥发面面积,而流动的气流也不易经过池底角落,从而使得剩油不易挥发。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环形凹陷12的结构方式。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环形凹陷12由上环形凹面123和下环形凹面124构成,上环形凹面123和下环形凹面124均为弧面构造,且上环形凹面123的直径大于下环形凹面124的直径;上环形凹面123的顶沿121和上述缩口区13的底沿131弧面过渡连接,下环形凹面124的底沿122和上述燃烧池11的顶沿111弧面过渡连接。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