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

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属于除尘装置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除尘器(过滤器)结构复杂,除尘效果差的问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酸过滤系统、碱过滤系统、吸湿系统、喷雾系统、除液管、除尘器,所述的喷雾系统包括喷雾器、加热器,加热器通过管道和喷雾器连接,所述的加热器连接进水管,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生产车间的玻璃纤维除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788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创慧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18587.6

  • 发明设计人 李游平;

    申请日2016-09-13

  • 分类号B01D50/00;B01D53/78;B01D53/68;

  • 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房云

  •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高攀路64号1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59: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4

    授权

    授权

  • 2018-08-2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D50/00 登记生效日:201808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9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50/00 申请日:2016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玻璃纤维粉尘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但是在玻璃纤维作用原料或者生产玻璃纤维的车间中,车间内空气中会充满大量的玻璃纤维粉尘,人体吸入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会对生产设备造成影响。

现有的玻璃纤维除尘主要通过水过滤的除尘技术,如申请号为201521044633.9的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纤维除尘装置”(公告日2016.5.11)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除尘装置,包括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内设有玻璃纤维下料通道,玻璃纤维下料通道上部为剪切机罩,剪切机罩上部设有管道Ⅰ,玻璃罩右侧设置的管道Ⅱ与管道Ⅰ相连,管道Ⅰ和管道Ⅱ内均设有风机,管道Ⅰ与管道Ⅲ相连,管道Ⅲ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内设有过滤网,水箱底部设有一喷管,喷管与管道Ⅲ相连,喷管上连接有水泵。

但是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看来,除尘装置复杂,设备投资高,除尘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除尘装置复杂、玻璃纤维除尘率低、设备投资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酸过滤系统、碱过滤系统、吸湿系统、喷雾系统、除液管、除尘器。

作为改进,所述的喷雾系统包括喷雾器、加热器,加热器通过管道和喷雾器连接,所述的加热器连接进水管。

作为改进,所述的喷雾器上设有储水器,储水器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喷头储水器连接。

作为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

作为改进,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10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1-10mm,深度为1-3mm。

作为改进,所述的除尘器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所述的风叶叶轮下端设有电机。

作为改进,所述的风叶叶轮上设有搅拌齿。

作为改进,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5-20份,表面活化剂0.2-10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60-100℃反应2-4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100-200份、在常压60-100℃下反应1-5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作为优选,所述的磺酸R-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活化剂为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二(二甲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甲基乙烯基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二苯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4-乙烯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气泵等具有吸力的装置的作用下,本发明的粗过滤网首先对较大的纤维(通常情况下位丝长为100微米以上的玻璃纤维)进行初步过滤,通过后的玻璃纤维通过算过滤系统,其中酸过滤系统的算采用氢氟酸溶解,出去丝长较小的玻璃纤维(主要为1微米以下的)具有浓度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实验调整即可,但是不可避免的在过滤后的空气中氢氟酸挥发物,通过碱过滤系统进行出去酸性,其中碱过滤系统的装置可参考酸过滤系统,在碱性的选择上优选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浓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发明的稀释系统主要为降低压力的方式,增大空气中的水分,流经的玻璃纤维具有较大的吸水性,在含水量较大的空气中,玻璃纤维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进而能够在喷雾器中被喷出的水雾混合物进行除去,除液管主要除去粘接在管壁上的液体水分,除尘器中,本发明采用三级的方式,采用不同的湿度、压力 和温度,而在下两层的风叶叶轮搅拌下,附有水膜的玻璃纤维更容易的相互粘接形成更大的凝聚块,但是实际中叶轮的转速不易过大,以防在离心的作用下,相互分离,在此情况下同时在一定离心力的作用下,较大的凝集块会靠近内壁上,本发明采用聚甲醛接枝过的材料作为内壁,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够吸附这些凝聚块,导液槽可以收集这些凝集块,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导液槽下流,最后被排出。

相比而言,本发明提高的装置的玻璃纤维出去可以达到99.99%以上,排出的空气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坏,同时本发明的酸、碱过滤系统使用时间长,在封闭环境下可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之后只需要更换碱性和酸性即可,而本系统可以安置在车间的过大地方,不需要一定要靠着外面,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喷雾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风叶叶轮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粗过滤网,2-酸过滤系统,3-碱过滤系统,4-吸湿系统,5-喷雾系统,51-喷雾器,511-储水器,512-喷头,52-加热器,6-除液管,7-除尘器,71-第一控制器,72-第二控制器,73-第三控制器,74-出口管,75-风叶叶轮,751-搅拌齿,7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1mm,深度为1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5份,表面活化剂0.2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60℃反应2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100份、在常压60℃下反应1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甲基。

所述活化剂为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具体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3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20份,表面活化剂10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 100℃反应4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200份、在常100℃下反应5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乙基。

所述活化剂为乙烯基三氯硅烷。

具体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5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5mm,深度为2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15份,表面活化剂2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80℃反应3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150份、在常压80℃下反应3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正丙基。

所述活化剂为二(二甲氨基)甲基乙烯基硅烷。

具体实施例4: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10mm,深度为1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20份,表面活化剂0.2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100℃反应2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200份、在常压60-100℃下反应1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异丙基。

所述活化剂为二甲基乙烯基甲氧基硅烷。

具体实施例5: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0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1mm,深度为3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5份,表面活化剂10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 100℃反应2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200份、在常压60-100℃下反应1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甲基。

所述活化剂为 (4-乙烯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具体实施例6:如图1-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粗过滤网1、酸过滤系统2、碱过滤系统3、吸湿系统4、喷雾系统5、除液管6、除尘器7。

所述的喷雾系统5包括喷雾器51、加热器52,加热器52通过管道和喷雾器51连接,所述的加热器52连接进水管。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所述的喷雾器51上设有储水器511,储水器511和水管道连接,所述的内壁上设有喷头512,喷头512储水器511连接。

所述的除去生产车间玻璃纤维粉尘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器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圆柱体结构包括上层、中层、下层,相邻两层之间设有隔离网,上层、中层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一控制器71、第二控制器72和第三控制器73进行问的湿度的控制,所述的除尘器的底部设有废液回收装置,所述的废液回收装置由回收槽组成,除尘器的顶端设为出口管74。

所述的除尘器7的内壁粘接有一层导液装置,导热装置上设有上下排布的导液槽,所述相邻导液槽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的导液槽的宽度为5mm,深度为3mm。

所述的除尘器7中间设有分别用于搅拌中层和下层的风叶叶轮75,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下端设有电机76;所述的风叶叶轮75上设有搅拌齿751。

所述的导液装置有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制备,所述的磺酸为R-SO3H,其中R-为烃基,所述的聚甲醛接枝磺酸材料的原料重量份为聚甲醛100份、磺酸5份,表面活化剂2份,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用表面活化剂对聚甲醛POM料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将活化剂与聚甲醛POM料混合均匀,在常压下, 100℃反应2小时进行表面改性;

步骤2:将步骤1后改性聚甲醛POM料与磺酸,水150份、在常压100℃下反应1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干燥制得。

所述的磺酸R-为乙基。

所述活化剂为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