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

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装式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及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原生土层的夯实找平;二、在原生土层上铺设有支撑作用的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在混凝土块体的空腔内填充碎石,碎石与混凝土块体的上表面相齐平;三、在混凝土块体的上表面铺设水洗米石并整平;四、在水洗米石层上铺设有透水砖,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水洗米石。设置在原生土层上的互锁基层混凝土空心块体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从而起到了代替混凝土基层的支撑作用,并达到路面透水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2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昆山通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29059.1

  • 发明设计人 姚峰元;

    申请日2016-06-16

  • 分类号E01C7/32(20060101);E01C11/22(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勇

  • 地址 21534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灯镇南湾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3: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17

    授权

    授权

  • 2016-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7/32 申请日:2016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基结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配装式透水路面铺装及铺装方法及块体和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建设施工中,路面的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环,公共的路面一般指的是柏油路面、水泥路面或者铺设有透水砖的供行人步行的路面。

而透水砖铺设的路面是其中施工最困难的一种路面,常见的路面铺设方式如公开号为“CN 103553471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路面的铺装方法,其中公开了一种铺设方法,其通过在将天然土层进行夯实,然后在天然土层上铺设混凝土层,然后在混凝土层上铺设有颗粒层,最后在颗粒层上设置有透水砖,从而完成了透水砖的路面铺装;但是这种铺设方式的铺设时间过长,基层混凝土层极其容易堵塞而导致整个路面透水效果的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铺设时间即铺即用、过滤、净化雨水并能保持持久透水效果的装配式路面铺装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生土层的夯实找平;

步骤二、在原生土层上铺设有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与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之间留出空腔,在空腔内填充碎石,碎石与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的上表面相齐平;

步骤三、在互锁混凝土块体的上表面铺设水洗米石并整平形成水洗米石层;

步骤四、在水洗米石层上铺设有透水砖,透水砖缝隙之间填充有水洗米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原生土层进行夯实,从而保证了铺设在原生土层上的铺装结构的最终表面的平整度,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位于原生土层上较好的支撑强度和提供平整度,块体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从而起到了代替混凝土层的作用,路面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块体进行支撑;同时混凝土的找平效果其实不佳,因为其需要设置在碎石层上,虽然可以通过夯实的方式加强碎石层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混凝土在碎石层上发生沉降,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工和设备成本,同时未必能够保证碎石层的所有结构都得到夯实;而通过铺设块体,能够保证在所有铺设块体的位置,平整度也得到保证,起到了代替混凝土层的作用;同时通过铺设下方的块体的作用,无需进行等待,铺设完成,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骤,简化铺设过程,缩短铺设时间;在块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碎石,在块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洗米石,在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米石,透水砖、米石和碎石三者共同起到了路面透水、排水的效果,避免铺设的路面表面积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块体厚度为15-3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块体厚度为15-35cm。块体的厚度视路面使用荷载而定,处于15-35cm的块体其碎石的厚度也为15-35cm,使得碎石之间能够有效容纳雨水,从而加强了透水效果。砖体的厚度大于35cm,将会导致铺设砖体的成本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呈正方形,相邻所述空腔之间的间距等于空腔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起到了减少块体的体积的作用,减少了每平方米的块体的成本,使得铺设的路面性价比更高;其二相邻间隙之间的间距等于间隙的宽度,使得间隙分布的更加均匀、面积更大,提高排水效果和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的底部设有拱形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分别与空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渗透的雨水通过间隙内的碎石进入到排水槽内,排水槽起到了排水的作用,使得该种铺设方法铺设的路面的承载水量增大,使得路面的透水、排水效果更强。

作为优选,所述水洗米石的大小为2-6mm,所述水洗米石层的厚度为3-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2-6mm的米石的结构强度更好,即能够起到支撑相邻的透水砖的作用,3-5cm的间隙大小又正好能使雨水通过,防止一些较大的杂质经过间隙,使间隙堵塞,同时由于米石在透水砖之间受力后还可以移动,可以使得一些被堵塞的间隙重新打开,进一步地增强了透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的大小为5-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的大小为5-20mm,起到了支撑和透水作用,又起到对雨水过滤净化的作用,同时提高了铺设后的路面质量和透水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块体。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的块体,所述块体的上表面中心向内贯穿形成有空腔,所述砖体的每一侧壁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卡接块,所述砖体的卡接块与相邻所述砖体的卡接块相卡接形成所述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砖体之间是相互拼接而成的,所以砖体在水平面内不会发生晃动和左右的移动,同时该种砖体只需要在卡接块位置进行卡接,即可将相邻的砖体连接起来,无需精细的对准,适用于大规模的路面铺设,安装更加方便;在砖体内设置有空腔,通过设置有空腔减少了块体的生产成本,同时空腔可以供积水流入,提高了透水效果,卡接块在拼接过程中能够形成空腔,故而进一步提高了块体的透水效果。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卡接块卡接的位置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呈阶梯设置,所述砖体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阶梯设置的卡接槽,阶梯设置的卡接槽只要有一侧进行贴合,即可实现配合,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块体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排水槽,使得块体的底部具有储水的效果,从而该种块体拼接而成的路基具有更好的储水效果,使得路面的吸水量更大,透水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一种透水效果好的铺装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装配式路面铺装方法形成的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水洗米石层和透水砖层,所述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厚度为15-35cm,所述水洗米石层的厚度为3-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砖层起到了良好的透水效果,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对透水砖层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防止透水砖层的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问题,同时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厚度为15-35cm,如果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厚度小于15cm,将会导致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支撑效果变差,以及容纳积水的效果变差,如果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厚度大于35cm,将会导致铺装结构的成本大大上升;米石层的厚度为3-5cm,3-5cm的米石层起到了平整的作用,同时米石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防止积水中的杂质进入到碎石层内。

作为优选,所述找平层包括若干个纵横设置在水平面内的块体和填充在相邻块体之间的碎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块体的结构强度很高,所以使得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结构加强变高,碎石具有四个作用,其一为碎石起到了支撑水洗米石层的作用;其二为碎石起到了避免左右两侧的砖体相互移动的作用,使得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不会左右发生移动;其三为碎石与水洗米石层配合时,共同起到了排水的效果;其四为碎石为若干个小颗粒,其填充在块体之间时,使得相邻砖体之间的上表面更加平整,起到了使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的表面更加平整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原生土层上的块体,块体是可以直接铺设在原生土层上的,块体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从而起到了代替混凝土的作用,路面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块体进行支撑;

2、通过铺设在下方的块体,无需等待,铺设完成,即可直接进行下一步骤,简化铺设过程,缩短铺设时间;

3、在块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碎石,在块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洗米石,在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米石,透水砖、米石和碎石三者共同起到了透水、过滤、排水的效果,避免铺设的路面表面积水,起到了排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铺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砖体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排水槽的位置;

图4是砖体拼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原生土层;2、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21、碎石;3、水洗米石层;4、透水砖层;41、水洗米石;5、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51、空腔;52、卡接块;53、卡接槽;54、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装配式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确定铺设结构,铺设结构分为三层,即设置在原生土层1上的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2、水洗米石层3和透水砖层4,同时在完成施工准备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按标高填挖土方,填土方应符合路基土填土基本要求,场地根据土质预留虚高后用平碾或夯实直至密实度要求,碾压应自地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每次重叠160—180mm,碾压2-3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轮迹深度不大于5mm,且达到密实度为止,因为需要该种铺装方法采用块体5铺设,其对路面的夯实要求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场地弹软地段采用换填、强夯、预浸、挤密方法进行处理,若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渗水性材料,如有地下管线设施同时施工,做好沟槽换填处理,当管线埋设覆土深度<50cm厚时,为保障地下设施不受毁坏可采用反开槽施工,先整平原生土层1后开槽;

步骤二、在原生土层1上铺设有块体5并在块体5之间留出空腔51,在空腔51内填充碎石21,碎石21与砖体5的上表面相齐平,砖体5可以采用一般的长方形的砖体5,同时在砖体5与砖体5之间留出空腔51,空腔51内可填充有5-20mm的碎石21,相邻碎石21之间的间隙为5-12mm,同时步骤二中采用的块体5的厚度为15-35cm,优选为20-30cm,同时也可优选为15-25cm。

块体厚度保水效果承载能力排水速度施工时间10厘米1.2KG516t6.1S26min15厘米1.6KG523t5.2S28min20厘米2.1KG567t5.3S31min25厘米3.2KG601t5.1S35min30厘米3.6KG632t4.8S40min35厘米4.2KG678t5S42min

保水效果指的是在每平方米内,对积水的最大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指的是每平方米内,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排水速度指的是每平方米内,吸收单位水量的所需的时间;施工时间指的是每平方米块体5的铺设所需的时间。

同时步骤二中的空腔51水平面内的投影呈正方形,相邻空腔51之间的间距等于空腔51的宽度,即块体5可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砖体5,块体5的底部设有凹槽形成排水槽54,排水槽54分别与间隙连通;

碎石21的大小为5-20mm,相邻碎石21之间的间隙为5-12mm。

步骤三、在块体5的上表面铺设米石并整平,米石的厚度为3-5cm左右;

步骤四、在米石层上铺设有透水砖,透水砖之间缝隙填充有米石41,米石41颗粒的大小为2-6mm。

如图2和图4所示,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透水路面铺装方法的砖体5,块体5的横截面呈“井”字形,从而自然在块体5的上表面中心向内贯穿形成有空腔51,空腔51供碎石21等具有结构强度且具有透水效果的颗粒物放置,块体5的每一侧壁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卡接块52,卡接块52即“井”字形的砖体5延伸出来的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卡接块52上设置有卡接槽53,卡接槽53是呈阶梯设置的,为了方便安装,阶梯的形状设置在水平面上,不设置在竖直面上,即块体5向一侧并拢时,能自动实现卡接。

如图4所示,当块体5与块体5拼接好后,块体5的卡接块52与相邻块体5的卡接块52相卡接形成空腔51,空腔51的大小与块体5中间的空腔51大小一致。

块体5的整体厚度采用15-35cm,优选为采用15-25cm,如图3所示,同时在块体5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有截面形状呈半圆形的排水槽54,从便排水。

如图1所示,一种根据以上装配式路面铺装方法铺装成的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2、水洗米石层3和透水砖层4,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2采用若干个纵横设置在水平面内的块体5和填充在相邻块体5的空腔51内的碎石21组成,同时互锁混凝土空心块体稳定层2的厚度为15-35cm;米石层3采用水洗米石铺设至3-5cm厚度;透水砖层4采用申请号为“200610140628.7”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透水砖铺设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