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

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通过放平、对中、标线、切割、套管、拼接、定位和焊接等工艺步骤实现了在现场对自动人行道的缩短改造,改造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地将自动人行道改造后缩小提升高度和跨距,以适应客户变更后的安装条件,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改造成本,提高了改造效率,避免了将自动人行道运回厂里改造的运输成本和因此造成的工期延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670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00508.2

  • 发明设计人 范黎黎;姚烈娜;孙丽晨;

    申请日2016-05-09

  • 分类号B66B21/04(20060101);B66B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仿卫;林传贵

  • 地址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唯新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1: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6B21/04 登记生效日:201804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5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7-04

    授权

    授权

  • 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B21/04 申请日:2016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人行道改造技术,尤其是一种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人行道的普及,目前很多购物商场都安装了自动人行道,以方便顾客带着购物车上、下楼层。这种自动人行道在安装前需要根据使用场所提前进行定制,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客户提前定制了某提升高度和跨度的自动人行道后,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改变使用场所,也就是说,要将已做好的产品,拆解后更改为另一提升高度和跨度的产品后再装起来,譬如说将自动人行道的高度和跨度缩小。这种对自动人行道的改造如果是需要在现场有限的空间和条件中完成,则存在较大困难,往往需要将产品运回生产车间才能进行,于是就造成了巨额的运费和保管费用等额外成本,以及耗费大量的运输时间,使得改造工期较长。

因此,目前亟需开发一种可用于现场紧凑的场地对自动人行道进行简单改造的工艺方法,以降低改造成本,缩短工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一种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用于将一定提升高度和跨度的自动人行道缩短一段长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用于将自动人行道的桁架的倾斜段缩短一段长度L,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平:将所述自动人行道的桁架通过头部支架、尾部支架和中间支架放置在地面,使所述桁架的倾斜段的自身长度方向保持在水平位置;

(2)对中:在所述桁架的尾部上安装尾部中线架,在所述桁架的头部的前方地面安装头部中线架,并在所述尾部中线架和所述头部中线架上架设用于所述桁架对中的中心线;

(3)标线:在所述倾斜段的颈部的桁架外侧分别标记出沿水平方向间距为L的后分割线和前分割线;

(4)切割:按所述后分割线和所述前分割线进行切割,所述桁架被分割成桁架下段、桁架被割段和桁架上段,并取走所述桁架被割段,所述桁架上段在所述前分割线处形成上分割口,所述桁架下段在所述后分割线处形成下分割口;

(5)套管:在所述下分割口的桁架管内套进用于连接桁架上段和所述桁架下段的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部分露出在所述下分割口外;

(6)拼接:保持所述中心线和所述桁架下段不动,移动所述桁架上段靠近所述桁架下段,使所述桁架下段和所述桁架上段对接,所述下分割口上的所述内衬管套进所述上分割口上对应的桁架管内,使所述下分割口和所述上分割口靠紧拼接;

(7)定位:调整所述桁架上段达到与所述桁架下段一致的所述水平位置,并用所述中心线使所述桁架上段对中;

(8)焊接:将所述桁架下段和所述桁架上段在相对应的对接处焊接在一起。

其中,步骤(2)中,中心线以踏板运行轨道对称为标准架设。

优选地,步骤(3)中,在所述下分割线和所述上分割线之间的桁架被割段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桁架被割段的防掉落支架。切割前,拆去桁架被割段对应的内、外盖板、围裙板、上下层 踏板;拆下上段电缆接口,盘到下段去。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前分割线包括位于上弦杆的前上分割线和位于下弦杆的前下分割线,所述后分割线包括位于上弦杆的后上分割线和位于下弦杆的后下分割线,所述前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上分割线之间的间距为L,所述后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下分割线之间的间距为L,所述前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上分割线的位置与所述前下分割线和所述后下分割线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

优选地,步骤(3)还包括:测量出位于所述后分割线后侧的后参考立柱与位于所述前分割线前侧的前参考立柱之间的间距M;所述步骤(7)还包括:测量拼接后所述后参考立柱和所述前参考立柱的间距N,使得N=M-L。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在所述桁架的中部外侧架设光学水准仪,建立作为所述桁架的倾斜段调整至所述水平位置进行参考的水平基准面。

其中,步骤(3)还包括:在所述桁架上位于所述后分割线的后侧沿横向固定连接后侧防变形工艺杆,在所述桁架上位于所述前分割线的前侧沿横向固定连接前侧防变形工艺杆。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内衬管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塞焊孔,在所述内衬管露出所述下分割口外的部分的塞焊孔里焊接焊条,以防止拼接时内衬管被碰进去。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通过放平、对中、标线、切割、套管、拼接、定位和焊接等步骤实现了在现场对自动人行道的缩短改造,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准确地将自动人行道改造后降低提升高度和跨距,以适应客户变更后的安装条件,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改造成本,缩短了改造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前的桁架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后的桁架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切割前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切割前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切割后的主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切割后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拼接后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中的自动人行道改造过程中拼接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8,一种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用于将自动人行道的桁架100的倾斜段缩短一段长度L。如图1所示,改造前的自动人行道的桁架100的水平跨距是31750mm,提升高度是5676mm,倾斜段长度为26459.09mm,桁架100设有3个中间支撑,3个中间支撑与桁架下支撑的水平间距分别是7274mm、15492mm和23710mm。由于安装的环境改变,经过计算后,需要将自动人行道的水平跨距缩小2362mm,提升高度降低459mm。如图2所示,水平跨距缩小至29388mm,提升高度缩小至5217mm,原来的3个中间支撑去掉1个,并且将剩余2个中间支撑进行移位,2个中间支撑与桁架下支撑的水平间距分别更改为9921mm和19842mm。因此,需要在现场将自动人行道的倾斜段切除掉一段长度L=2405mm长的部分,然后再进行拼接。

本实施例采用的自动人行道现场缩短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平

将自动人行道的桁架100通过头部支架1、尾部支架2和中间支架3放置在地面200,使桁架100的倾斜段的自身长度方向保持在水平位置。其中,中间支架3的数量有4个,头部支架1、尾部支架2和4个中间支架3都是可调节高低的,每个支架都有左、右支点,每个支点都以离其最近的踏板面或导轨撑板面作为测量、监控基点。为了使改造更加精确,在桁架100的中部外侧架设光学水准仪300,建立作为桁架100的倾斜段调整至所述水平位置进行参考的水平基准面301,在放平过程中,边用光学水准仪300监测边调相应的支点的高度,反复调整后可使桁架100的倾斜段准确定位到水平位置。

(2)对中

在桁架100的尾部上安装尾部中线架4,在桁架100的头部的前方地面安装头部中线架5,并在尾部中线架4和头部中线架5上架设用于桁架100对中的中心线6。中心线6以踏板运行轨道对称为标准架设。

(3)标线

在所述倾斜段的颈部的桁架外侧分别标记出沿水平方向间距为L的后分割线和前分割线。

在所述下分割线和所述上分割线之间的桁架被割段120设置用于支撑所述桁架被割段120的防掉落支架7。切割前,拆去桁架被割段120对应的内、外盖板、围裙板、上下层 踏板;拆下上段电缆接口,盘到下段去。

具体地,所述前分割线包括位于上弦杆的前上分割线和位于下弦杆的前下分割线,所述后分割线包括位于上弦杆的后上分割线和位于下弦杆的后下分割线,所述前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上分割线之间的间距为L=2405mm,所述后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下分割线之间的间距为L=2405mm,所述前上分割线和所述后上分割线的位置与所述前下分割线和所述后下分割线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一段距离,如图3所示。

测量出位于所述后分割线后侧的后参考立柱111与位于所述前分割线前侧的前参考立柱131之间的间距M,本实施例中M=2882mm,这个间距M用于拼接后计算使用。

切割前,在桁架100上位于所述后分割线的后侧沿横向固定连接后侧防变形工艺杆112,防止桁架下段110切割后的下分割口变形,在桁架100上位于所述前分割线的前侧沿横向固定连接前侧防变形工艺杆132,放置桁架上段130切割后的上分割口变形,如图3和4所示。

(4)切割

按所述后分割线和所述前分割线进行切割,桁架100被分割成桁架下段110、桁架被割段120和桁架上段130,并取走桁架被割段120以及防掉落支架7,桁架上段130在前分割线处形成上分割口,桁架下段110在所述后分割线处形成下分割口,如图5和6所示。

(5)套管

在所述下分割口的桁架管内套进用于连接桁架上段130和桁架下段110的内衬管8,内衬管8的部分露出在所述下分割口外。内衬管8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塞焊孔,在所述内衬管露出所述下分割口外的部分的塞焊孔里焊接焊条,以防止拼接时内衬管8被碰进去。

(6)拼接

保持中心线6和桁架下段110不动,移动桁架上段130靠近桁架下段110,使桁架下段110和桁架上段130对接,所述下分割口上的所述内衬管8套进所述上分割口上对应的桁架管内,使所述下分割口和所述上分割口靠紧拼接,拼接后如图7和8所示。

(7)定位

拼接后,调整桁架上段130达到与桁架下段110一致的所述水平位置,具体地,用光学水准仪调整桁架上段130达到步骤(1)所测的水平基准面301。然后用中心线6使桁架上段130对中。最后,测量拼接后的后参考立柱111和前参考立柱131的间距N,调整到使得N =M- L,即477mm=2882mm-2405mm。

(8)焊接

最后,述桁架下段110和桁架上段130在相对应的对接处焊接在一起。然后安装其他部件,将自动人行道安装到建筑上并连接电源接线进行试运行。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简易的改造工艺和仪器设备,实现了对自动人行道的现场缩短改造,大大提升了改造效率,降低了改造成本,避免了将自动人行道运回厂里改造的运输成本和因此造成的工期延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