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制备聚合物的方法、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

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制备聚合物的方法、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

摘要

提供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制备聚合物的方法、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一种包含具有酞菁结构的单元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高的分散颜料的能力。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均具有高着色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5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08043.0

  • 申请日2016-02-26

  • 分类号C08F212/08;C08F220/18;C08F220/28;C08F8/42;C08F8/30;C09C1/48;C09C3/10;C09B67/20;C09B67/46;G03G9/09;

  • 代理机构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魏启学

  •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4: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30

    授权

    授权

  • 2017-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212/08 申请日:2016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制备所述聚合物的方法、包含所述聚合物的颜料组合物、包含所述颜料组合物的颜料分散体和包含所述颜料组合物的调色剂。

背景技术

已经普遍使用侧链状聚合物(pendant-like polymer)生产高阶官能高分子化合物(High-order functional polymer)。侧链状聚合物是通过向所述聚合物的骨架中引入作为侧基的低分子量化合物而生产,并同时具有低分子量化合物的功能和聚合物的功能。从工程的角度考虑,包含着色物质作为侧基的聚合物是极其有用的,因为它们能使着色物质易于成型和加工,这是要生产的聚合物的优点。

特别地,已经提出包含酞菁结构作为侧基的各种官能聚合物,因为这样的聚合物允许利用酞菁的光谱特性。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07-324170提出利用这样的官能聚合物作为光记录介质。此外,在Laibing Wang等,Polym.Chem.2014,第5卷,第8期,pp.2872-2879,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UnitedKingdom中报道了利用这样的官能聚合物作为用于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的着色物质的实例。国际公开号2009/157536提出利用这样的官能聚合物作为着色剂或颜料分散体的实例。

其中利用侧链状聚合物作为颜料分散体的实例受到关注。通常,具有小直径的颜料颗粒在介质如有机溶剂、熔融树脂等中不太可能分散至足够的程度,因为强大的凝聚力很可能在颜料颗粒之间作用。如果颜料的分散性低且颜料的颗粒凝聚,那么着色力可能降低。

相应地,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组合使用分散剂与颜料用于分散所述颜料,以提高颜料的分散性。特别是,已经提出各种分散剂以提高调色剂颗粒中颜料的分散性。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2012-067285公开了一种分散偶氮颜料的技术,其中包含偶氮骨架结构的化合物与粘结剂树脂和颜料组合使用,以产生具有良好的色调的调色剂。

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使用包含苯乙烯磺酸钠单元的聚合物作为分散剂,以提高酞菁颜料在青色调色剂中的分散性。

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公开了一种调色剂,其包含由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酸酯单体(或者甲基丙烯酸酸酯单体)构成的共聚物,以提高炭黑在黑色调色剂中的分散性。

日本专利公开号07-324170和国际公开号2009/157536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合成包含酞菁结构的可聚合单体,随后聚合以形成侧链状聚合物。然而,由于酞菁骨架的溶解度低,在这种方法中,有必要向所述酞菁骨架中包含的异吲哚啉的芳环中引入可溶性取代基如长链烷基或烷氧基,以增强反应性。此外,为了将酞菁结构在一个位点处键合到聚合物链上,有必要合成在一个位点处包含作为反应性取代基的氨基的酞菁,并且有必要使用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因此,在该方法中,反应产率很可能是低的,并且当作为混合物使用时,可能产生作为副产物的其中酞菁结构在多个位点处键合到聚合物链的化合物。

在Laibing Wang等,Polym.Chem.2014,第5卷,第8期,pp.2872-2879描述的方法中,出于相同的原因,也有必要向酞菁骨架中包含的异二氢吲哚环中引入长链烷氧基可溶性取代基。

在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和06-148927中描述的方法中,有必要增加使用的分散剂的量,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颜料分散性。因此,取决于颜料的应用,存在过量的分散剂可能影响产物性能的风险。

日本专利公开号2012-067285描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包含偶氮骨架结构的化合物作为颜料分散剂,从而能够生产能够将各种颜料的分散性提高到可接受的水平的化合物。然而,已经期望具有更高的提高颜料分散性的能力的颜料分散剂,以满足最近对改进输出图像的质量的需求。

发明概述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包含具有酞菁结构的单元的新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高的分散颜料的能力。本公开内容还提供具有高的着色力的颜料组合物、颜料分散体和调色剂。

具体地,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包含由以下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

在通式(1)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2至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A表示氧原子或NH基团;

L表示亚烷基;和

M表示二价金属、SiX2基团或AlX基团,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或OR5基团,R5是氢原子、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在通式(2)中,R1至R4、A和L分别与通式(1)中的R1至R4、A和L表示相同的基团。

本公开内容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生产上述聚合物的方法。

本公开内容的第三方面涉及包含上述聚合物和颜料的颜料组合物。

本公开内容的第四方面涉及包含上述颜料组合物和非水溶性溶剂的颜料分散体。

本公开内容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包含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所述调色剂颗粒各自包含粘结剂树脂和着色剂,所述着色剂是上述的颜料组合物。

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44)的13C>3,室温,150MHz)。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16)的13C>3,室温,150MHz)。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47)的13C>3,室温,150MHz)。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聚合物(32)的13C>3,室温,150MHz)。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包含由以下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单元。

在通式(1)中,

R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R2至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

A表示氧原子或NH基团;

L表示亚烷基;和

M表示二价金属、SiX2基团或AlX基团,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或OR5基团,R5是氢原子、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在通式(2)中,R1至R4、A和L分别与通式(1)中的R1至R4、A和L表示相同的基团。

在下文中,由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单元的酞菁部分称为“酞菁结构”,而不包含酞菁结构的单元的聚合物链部分称为“骨架部分”。

以下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物。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由对颜料具有高亲和性的在由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单元中包含的酞菁结构和对非水溶性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骨架部分构成。

以下详细描述酞菁结构。

可以用作通式(1)和(2)中的R1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和环己基。

通式(1)和(2)中的R1可以选自上述官能团和氢原子。从构成所述单元的可聚合单体的聚合性的观点考虑,通式(1)和(2)中的R1可以是氢原子或甲基。

可以用作通式(1)和(2)中的R2至R4的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或支链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

通式(1)和(2)中的R2至R4可以选自上述官能团和氢原子。从易于制备的观点考虑,通式(1)和(2)中的R2至R4可以全部是相同的取代基。特别地,从对颜料的亲和性的观点考虑,R2至R4可以全部是氢原子。

通式(1)和(2)中的A为氧原子或NH基团。从原料的可得性的观点考虑,通式(1)和(2)中的A可以是氧原子。

可以用作通式(1)和(2)中的L的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支链或环状亚烷基如亚甲基、亚乙基、三亚甲基、亚丙基、四亚甲基、五亚甲基和1,4-环己烷二亚甲基。

通式(1)和(2)中的L可以选自上述官能团。从与邻苯二甲腈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通式(1)和(2)中的L优选为具有1至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更优选具有2或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并且特别优选亚乙基,这将在以下说明。

可以在通式(1)中用作M的二价金属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u、Zn、Fe、Co、Ni、Ru、Rh、Pd、Pt、Mn、Mg、Ti、Be、Ca、Ba、Cd、Hg、Pb和Sn。

可以用作在通式(1)中的M的SiX和AlX中包含的X表示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或OR5基团。

可以用作在通式(1)中OR5基团中包含的R5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和环己基。

可以用作在通式(1)中OR5基团中包含的R5的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基、1-萘基、2-萘基、4-喹啉基或8-喹啉基。

可以用作在通式(1)中OR5基团中包含的R5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苄基和苯乙基。

通式(1)中的M可以选自上述取代基。从对颜料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通式(1)中的M可以是Zn、Cu、Co、Ni或Fe。从易于制备的角度考虑,通式(1)中的M可以是Zn。

在由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单元中,酞菁结构在一个位点处经由醚键键合到聚合物骨架上。醚键可位于酞菁结构的α-位或β-位处。从与邻苯二甲腈的反应性的观点出发,酞菁结构可以在酞菁结构的β位处经由醚键键合到聚合物骨架,这将在以下描述。

从对颜料的亲和性和易于制备的角度考虑,由通式(1)和(2)的任一个表示的合适的单元是由通式(4)表示的单元。

在通式(4)中,R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以下对聚合物的骨架部分进行说明。请注意,本文所用的术语“骨架部分”指的是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的一部分,其不是酞菁骨架,即,具体地,从聚合物骨架延伸到通式(1)和(2)中的连接基团L的聚合物的部分。骨架部分的分子量可以指其中氢原子键合至氧原子的骨架部分的分子量。

骨架部分可以包括由以下通式(3)表示的单元。

在通式(3)中,R6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和R7表示苯基、含取代基的苯基、羧基、烷氧基羰基和羧酰胺基。

可以用作通式(3)中的R6的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和环己基。

通式(3)中的R6可以选自上述官能团。从构成所述单元的可聚合单体的聚合性的角度考虑,通式(3)中的R6可以是氢原子或甲基。

可以用作通式(3)中的R7的烷氧基羰基[-C(=O)-OR]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支链或环状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仲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壬氧基羰基、癸氧基羰基、十一碳氧基羰基、十二碳氧基羰基、十六碳氧基羰基、十八碳氧基羰基、二十碳氧基羰基、二十二碳氧基羰基(docosoxycarbonyl>

可以用作通式(3)中的R7的羧酰胺基团中包含的氢原子(其键合至氮原子)可以被取代基(-C(=O)-NHR或-C(=O)-NRR)代替。这种含取代基的羧酰胺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直链或支链的酰胺基团如N-甲基酰胺基、N,N-二甲基酰胺基、N-乙基酰胺基、N,N-二乙基酰胺基、N-异丙基酰胺基、N,N-二异丙基酰胺基、N-正丁基酰胺基、N,N-二正丁基酰胺基,N-二异丁基酰胺基、N,N-二异丁基酰胺基、N-仲丁基酰胺基、N,N-二仲丁酰胺基、N-叔丁基酰胺基、N-辛基酰胺基、N,N-二辛基氨基、N-壬基酰胺基、N,N-二壬基酰胺基、N-癸基酰胺基、N,N-二癸基酰胺基、N-二十一烷基酰胺基、N,N-二十一烷基酰胺基、N-十二烷基酰胺基、N,N-二十二烷基酰胺基、N-十六烷基酰胺基、N-十八烷基酰胺基、N-苯基酰胺基、N-(2-乙基己基)酰胺基、N,N-二(2-乙基己基)酰胺基和N-(2-羟乙基)酰胺基。

当通式(3)中的R7表示苯基时,该苯基可以包括取代基。可以使用任何不降低构成所述单元的可聚合单体的聚合性,或者不显著降低包含酞菁结构的上述聚合物的溶解性的取代基。可以在苯基中包含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烷氧基,如甲氧基和乙氧基;氨基如N-甲基氨基和N,N-二甲基氨基;酰基如乙酰基;和卤素原子如氟原子和氯原子。

通式(3)中的R7可以选自上述官能团。从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在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的角度考虑,通式(3)中的R7可以包含选自苯基或烷氧基羰基的至少一个。

通过改变由通式(3)表示的单元的比例可以控制骨架部分对分散介质的亲和性。在使用非极性溶剂如苯乙烯作为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从骨架部分对分散介质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增加由其中R7为苯基的通式(3)表示的单元的比例。在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极性的溶剂如丙烯酸酯作为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从骨架部分对分散介质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增加由其中R7为羧基、烷氧基羰基或羧酰胺基的通式(3)表示的单元的比例。

骨架部分的分子量优选为500至200,000。设置骨架部分的分子量为500以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颜料的分散性。设置骨架部分的分子量为200,000以下,可以进一步提高骨架部分对非水溶性溶剂的亲和性。从易于生产的角度考虑,骨架部分的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2,000至50,000。

如在PCT日文翻译专利公开号2003-531001中公开的,已知其中将支链脂族链在分子末端引入到聚氧化烯羰基分散剂中,以提高分散性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等合成遥爪骨架部分(telechelicbackbone part),将支链脂族链引入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骨架部分的末端。

聚合物中包含的酞菁结构可以在该聚合物中无规地分布(intersperse)。或者,聚合物可以仅在聚合物的一个末端包含一个酞菁结构。在另一种情况下,酞菁结构可以不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中,从而形成酞菁结构的多个嵌段。

从对颜料的亲和性和对分散介质的亲和性之间的平衡的角度考虑,聚合物中包含的酞菁结构占构成骨架部分的单元的摩尔分数优选为0.5-10mol%,更优选为0.5-5.0mol%。

以下详细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的生产方法。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中,酞菁结构在一个位点处键合到骨架部分。通过采用包括下列步骤(i)至(iii)的制备方法,可以以高产率选择性地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

(i)使包含羟基的可聚合单体聚合,以形成包含羟基的聚合物;

(ii)使所述聚合物中包含的羟基与包含离去基团的邻苯二甲腈反应,以将所述邻苯二甲腈经由醚键引入所述聚合物中;和

(ⅲ)使所述聚合物中包含的邻苯二甲腈反应,以形成酞菁环。

以下参照步骤(i)的一个实例方案详细说明步骤(i)。

在上述方案中,通式(5)和(7)中的R6和R7分别与上述通式(3)中的R6和R7表示相同的基团;通式(6)中的R1、A和L分别与通式(1)和(2)中的R1、A和L表示相同的基团;和符号“co”是指构成共聚物的单元以随机顺序排列。

在步骤(i)的方案中,构成由上述通式(3)表示的单元的可聚合单体与包含羟基的可聚合单体(6)共聚,合成包含羟基的聚合物(7)。

由于各种包含羟基的的可聚合单体是可商购的,因而包含羟基的可聚合单体(6)是容易获得的。包含羟基的可聚合单体(6)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容易地合成。

对于上述方案的聚合反应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任何聚合方法(例如,Krzysztof Matyjaszewski等,Chemical Reviews,2001,vol.101,pp.2921-2990,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United States)。

具体地,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或阴离子聚合以合成包含羟基的聚合物(7)。特别是,从易于生产的角度考虑,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可以通过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通过用照射、激光束等进行辐射,通过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与用光辐射,或通过加热来进行。

可以使用引起自由基产生和诱导聚合反应的任何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选自由于热、光、照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无机过氧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其更具体的实例包括偶氮类聚合引发剂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和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有机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叔己基过氧化苯甲酸酯和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无机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例如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和氧化还原引发剂例如过氧化氢-亚铁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二甲基苯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和铈(IV)盐-醇类氧化还原体系体系。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二苯甲酮、安息香醚、苯乙酮和噻吨酮。上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可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的用量可以控制在0.1至20份范围内,使得形成具有所需分子量分布的共聚物。

包含羟基的聚合物(7)也可以通过任何其它聚合方法,如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分散聚合、沉淀聚合或本体聚合来制备。特别是,在聚合物(7)的生产中,可以使用可聚合单体可以溶于其中的溶剂进行溶液聚合。然而,聚合方法并不限于溶液聚合。这样的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极性有机溶剂如醇(例如甲醇、乙醇和2-丙醇),酮(例如丙酮和甲乙酮),醚(例如四氢呋喃和乙醚),乙二醇单烷基醚和它们的乙酸酯,丙二醇单烷基醚和它们的乙酸酯,和二甘醇单烷基醚;以及非极性溶剂如甲苯和二甲苯。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在这些溶剂中,特别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沸点为100℃至180℃的溶剂。

聚合温度根据所用聚合引发剂的类型而变化。具体地,聚合反应通常在-30℃至200℃进行,并优选在40℃至180℃下进行。然而,聚合反应温度并不限于上述温度。

包含羟基的聚合物(7)的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中已知的方法来控制。具体而言,聚合物(7)的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可通过在其中使用加成-裂解链转移剂的方法(参见日本专利号4254292和3721617)、在其中使用氧化胺自由基的解离和结合的NMP方法(例如参见Craig J.Hawker等,Chemical Reviews,2001,Vol.101,pp.3661-3688,AmericanChemical Society,United States)、其中使用金属催化剂和具有卤素化合物的配体作为聚合引发剂进行聚合的ATRP方法(例如参见Masami Kamigaito等,Chemical Reviews,2001,Vol.101,pp.3689-3746,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United States)、其中使用二硫代羧酸酯、黄原酸酯化合物等作为聚合引发剂的RAFT方法(例如参见PCT日文翻译专利公开号2000-515181)、MADIX方法(例如参见国际公开号99/05099)、DT方法(例如参见Atsushi Goto等,J.Am.Chem.Soc.2003,Vol.125,pp.8720-8721,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UnitedStates)或RITP方法(例如参见Patrik Lacroix-Desmazes等,Macromolecules,2005,vol.38,pp.6299-6309)来控制。

以下参照步骤(ii)的实例方案详细描述步骤(ii)。

在上述方案中,通式(7)和(9)中的R1、R6、R7、A和L分别与上述通式(1)至(3)中的R1、R6、R7、A和L表示相同的基团;通式(8)中的X1表示离去基团;和符号“co”是指构成共聚物的单元以随机顺序排列。

在步骤(ii)的方案中,在上述步骤(i)产生的包含羟基的聚合物(7)与包含离去基团的邻苯二甲腈(8)反应,合成包含经由醚键键合到骨架部分的邻苯二甲腈的聚合物(9)。

在步骤(ii)中,从底物的反应性的角度考虑,可以采用已知的Williamson醚合成条件。具体而言,聚合物(7)中包含的羟基在碱的存在下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转化成醇盐,并进行包含离去基团的邻苯二甲腈(8)的亲核取代反应。由此可以生产包含邻苯二甲腈的聚合物(9)。

可以在步骤(ii)中使用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二噁烷和吡啶。

可以在步骤(ii)中使用的碱的具体实例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钾;碱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和氢化钾;和叔丁醇钾。

可以在步骤(ii)中使用的邻苯二甲腈(8)中包含的X1的实例包括卤素原子如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甲苯磺酰氧基(OTs),甲磺酰氧基组(OMs),三氟甲磺酸酯基(OTff),和硝基。由于各种包含这样的离去基团的邻苯二甲腈是可商购的,因而包含所述离去基团的邻苯二甲腈(8)可以很容易获得,并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方法很容易地合成。

在步骤(ii)中使用的邻苯二甲腈(8)中包含的离去基团X1可以位于3-位或4-位。从聚合物(7)的反应性的角度考虑,离去基团X1可以位于4位。

步骤(ii)优选在0℃至200℃下进行,更优选在40℃至120℃下进行。通常,反应在30小时内结束。

从底物的反应性的角度考虑,在步骤(ii)中,所述碱与聚合物(7)中包含的羟基的摩尔当量比可以设定为1.0至5.0,和邻苯二甲腈(8)与聚合物(7)中包含的羟基的摩尔当量比可以设定为1.0至2.5。

以下参照步骤(iii)的实例方案详细地说明所述步骤(ⅲ)。

在上述方案中,通式(9)和(11)中的R1至R4、R6、R7、A和L分别与上述通式(1)至(3)中的R1至R4、R6、R7、A和L表示相同的基团;通式(10)中的R8与上述通式(1)和(2)中的R2至R4表示相同的基团;通式(11)中的M1与上述通式(1)中的M表示相同的基团;和符号“co”是指构成共聚物的单元以随机顺序排列。

在步骤(iii)的方案中,在存在或不存在金属盐下,上述步骤(ii)中生产的包含邻苯二甲腈的聚合物(9)与邻苯二甲腈(10)反应形成酞菁环,由此合成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1)。

可以在步骤(iii)中使用的溶剂的具体实例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1-丙醇、1-丁醇、1-戊醇、1-己醇、二甲基氨基乙醇、喹啉、甲苯、邻二甲苯、混合二甲苯和邻二氯苯。

在步骤(iii)中,可将催化剂加入到反应体系,以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剂的实例包括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和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

在步骤(iii)中,使用金属盐是为了形成通式(11)中的M1。金属盐的实例包括金属卤化物,如金属氯化物和金属溴化物;和金属醋酸盐。

在形成由上述通式(2)表示的单元的情况下,不使用上述金属盐,且反应是在上述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步骤(iii)优选在60℃至200℃下进行,更优选在100℃至165℃下进行。通常,反应在30小时内结束。

在步骤(iii)中,所述反应可以在上述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回流温度下,使用沸点为130℃以上的溶剂进行。

在步骤(iii)中,邻苯二甲腈(10)与聚合物中(9)中包含的酞腈的摩尔当量比优选设置为3.0至5.0,和金属盐与聚合物中(9)中包含的酞腈的摩尔当量比优选设置为1.0至2.0,以便优先生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所述酞菁结构在一个位点处键合到聚合物的骨架部分。

由上述生产方法生产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以及由上述通式(7)和(9)表示的聚合物可通过用于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规方法进行纯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有机溶剂的重结晶和再沉淀,和使用硅胶或聚苯乙烯珠的柱色谱法。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以增加聚合物的纯度。

鉴定包含酞菁的结构的聚合物以及由上述通式(7)和(9)表示的聚合物,并测量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通过使用由SHOWADENKO K.K.生产的“GPC-101”的尺寸排阻色谱法(SEC)和使用由JEOL,Ltd.生产的“ECA-400”或由Bruker BioSpin K.K生产的“FT-NMR AVANCE-600”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以下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即,颜料分散剂)和颜料组合物。

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包含上述对颜料具有高亲和性的酞菁结构和对非水溶性溶剂具有高亲和性的骨架部分。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适合用作颜料分散剂。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具有特别高的分散酞菁化合物的能力,所述酞菁化合物包含类似于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的酞菁结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可以单独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作为颜料分散剂。

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包含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即,颜料分散剂)和颜料。颜料组合物可以用作涂布液(coating solution)、油墨、调色剂和树脂成形品。

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可以包含的黄色颜料的实例描述在Organic Pigments Handbook,Isao Hashimoto,2006中。黄色颜料的具体实例包括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多偶氮颜料、异吲哚啉颜料、缩合偶氮颜料、偶氮甲碱颜料、蒽醌颜料和喹喔啉颜料。在上述黄色颜料中,特别是可以使用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多偶氮颜料和异吲哚啉颜料。具体地,优选使用乙酰乙酰苯胺颜料如C.I.颜料黄74、83、93、128、155、175和180,和异吲哚啉颜料如C.I.颜料黄139和185,因为它们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具有高亲和性。具体地,更优选使用C.I.颜料黄139、155、180和185,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使用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分散。

上述黄色颜料可单独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已知的任何不降低颜料分散性的黄色着色剂可以与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作为黄色着色剂的上述黄色颜料组合使用。

可以与上述黄色颜料组合使用的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缩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配合物、次甲基化合物、喹酞酮化合物和芳基酰胺化合物。

这种黄色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黄(C.I.Pigment Yellow)12、13、14、15、17、62、94、95、97、109、110、111、120、127、129、139、147、151、154、168、174、176、181、191、194、213和214;C.I.Vat yellow 1、3和20;矿物坚牢黄(Mineral Fast Yellow);脐黄(Navel Yellow);萘酚黄S(Naphthol Yellow S);耐晒黄(GHansa Yellow G);永固黄NCG(PermanentYellow NCG);C.I.溶剂黄(Solvent Yellow)9、17、24、31、35、58、93、100、102、103、105、112、162和163。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可以包含的品红颜料可以选自例如Organic Pigments Handbook,Isao Hashimoto,2006中描述的品红颜料(例如喹吖啶酮颜料、单偶氮萘酚颜料、双偶氮萘酚颜料、苝颜料、硫靛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颜料、萘酚AS颜料和BONA色淀颜料)。在上述品红颜料中,特别地,优选使用喹吖啶酮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颜料、萘酚AS颜料和BONA色淀颜料。

具体地,更优选使用由通式(12)表示的喹吖啶酮颜料、由通式(13)表示的二酮吡咯并吡咯颜料以及由通式(14)表示的萘酚AS颜料和BONA色淀颜料,因为它们对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具有高亲和性。

在通式(12)中,R9至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或甲基。

在通式(13)中,R17至R2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氯原子、叔丁基、氰基或苯基。

在通式(14)中,R27至R2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氧基、甲基、硝基、氯原子、N,N-二乙基氨基磺酰基、磺酸基、磺酸盐基或CONHR31基;和R30表示氨基、羧酸基、羧酸盐基团或CONHR32基团,其中R31和R3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苯基。

由通式(12)表示的喹吖啶酮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C.I.PigmentRed)202、122、192和209。

在通式(12)中,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R9、R10、R12至R14和R16可以是氢原子,和R11和R15可以是氢原子、氯原子或甲基。

由通式(13)表示的二酮吡咯并吡咯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255、254和264。

在通式(13)中,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R17、R18、R20至R23、R25和R26可以是氢原子,和R19和R24可以是氢原子或苯基。

由通式(14)表示的萘酚AS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2、3、5、6、7、23、150、146、184和269。

由通式(14)表示的BONA色淀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48:2、48:3、48:4和57:1。

在通式(14)中,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选自R27至R29的至少一个可以是CONHR31基团,和R30可以是CONHR32基团。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R32可以是氢原子。

在该实施方案中,特别地,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可以使用喹吖啶酮颜料如C.I.颜料红122和202以及萘酚AS颜料如C.I.颜料红255、264和150。

上述品红色颜料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已知的任何不降低颜料分散性的品红着色剂可以与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作为品红着色剂的上述品红颜料组合使用。

这样品红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缩合偶氮化合物、蒽醌、碱性染料的色淀化合物、苯并咪唑酮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苝化合物。

品红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红81:1、144、166、169、177、185、220、221和238。

以下由通式(15)表示的酞菁颜料可以用作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青色颜料。

在通式(15)中,R33至R3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磺酸基或磺酸盐基;和M2表示金属原子或两个氢原子。

通式(15)表示的酞菁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蓝(C.I.Pigment Blue)15、15:1、15:2、15:3、15:4、15:5、15:6、16、17、17:1、68、70、75、76和79。

在这些颜料中,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特别地可以使用C.I.颜料蓝15、15:1、15:2、15:3、15:4、15:5和15:6。

上述青色颜料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已知的任何不降低颜料分散性的青色着色剂可以与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作为青色着色剂的上述青色颜料组合使用。

这种青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C.I.颜料蓝1、1:2、1:3、2、2:1、2:2、3、4、5、6、7、8、9、9:1、10、10:1、11、12、13、14、18、19、20、21、22、23、24、24:1、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6:1、52、53、56、56:1、57、58、59、60、61、61:1、62、63、64、65、66、67、69、71、72、73、74、77、78、80、81、82、83和84。

也可以使用青色着色剂以外的其他着色剂来控制色调。例如,通过C.I.颜料绿(C.I.Pigment Green)7与C.I.颜料蓝15:3组合使用可以增强青色的色纯度。

可以使用炭黑作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黑色着色剂。

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炭黑可以例如通过热法、乙炔法、槽法、炉法或灯黑法(lamp black method)生产。然而,生产炭黑的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

从色调的角度考虑,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炭黑的一次颗粒的平均直径优选但不限于14至80nm,更优选为25至50nm。

炭黑的一次颗粒的平均直径可以使用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的炭黑粒子的放大图像进行测量。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的炭黑的DBP吸收优选但不限于30至200mL/100g,更优选为40至150mL/100g。设置炭黑的DBP吸收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增加了打印图像的着色力。

炭黑的DBP吸收是100g炭黑吸附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量。炭黑的DBP吸收可以根据JIS K6217来测量。

炭黑的pH值并不限定,只要不显著限制通过使用上述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实现的炭黑的分散性改进即可。炭黑的pH值可以通过用pH电极测量炭黑和蒸馏水的液体混合物进行测定。

炭黑的比表面积优选但不限于300m2/g以下,更优选为100m2/g以下。设置炭黑的比表面积在上述范围内可以减少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量。

炭黑的比表面积以BET比表面积测量。炭黑的比表面积可以根据JISK4652测量。

上述的炭黑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炭黑也可以组合使用。

相关技术已知的任何不降低炭黑的分散性的黑色着色剂可以与该实施方式中上述作为黑色着色剂的炭黑组合使用。

这种黑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C.I.颜料黑(C.I.Pigment Black)1、10、31;C.I.天然黑(C.I.Natural Black)1、2、3、4、5、6和活性炭。

相关技术中公知的品红着色剂、青色着色剂和黄色着色剂可以与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包含的黑色着色剂组合使用。

除了上述颜料,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对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具有亲和性的颜料。优选地,考虑聚合物(颜料分散剂)的色调和对聚合物的亲和性,可以使用青色颜料或炭。

另外的颜料可以是粗颜料,其是从相应于上述颜料的原料生产,并且未通过纯化、晶体形状或粒径控制以及表面处理的加工。另外的颜料也可以是不显著降低上述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有利效果的处理过的颜料组合物。

从颜料分散性的角度考虑,在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中,以质量计颜料与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组成比,即[颜料的质量]:[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质量],优选为100:0.1至100:100,更优选为100:0.5至100:20。

所述颜料组合物可以通过湿法或干法来生产。由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对非水溶性溶剂具有高亲和性,该颜料组合物可通过湿法生产,使得能够很容易地制备均匀的颜料组合物。具体而言,颜料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生产。

将颜料分散剂和如果需要的树脂溶解在分散介质中。搅拌得到的混合物,同时逐渐将颜料粉末加入到所述混合物,以浸渍在分散介质中达到足够的程度。用分散机向混合物施加机械剪切力,使得颜料分散剂吸附到颜料颗粒的表面上,以使分散介质中的颜料以均匀细颗粒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分散机的实例包括捏合机、辊磨机、球磨机、油漆搅拌器、溶解器、超微研磨机、砂磨机或高速磨机(high speed mill)。

生产颜料组合物时可将添加剂添加到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添加剂的实例包括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填料、标准化试剂standardizer)、树脂、蜡、消泡剂、抗静电剂、防尘剂、增稠剂、浓淡着色剂(shading colorant)、防腐剂、防干剂(drying preventive)、流变控制添加剂、湿润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或光稳定剂。上述添加剂可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当制备粗颜料时可以添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颜料分散剂。

以下描述根据本实施分散的颜料分散体。

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分散体包含上述颜料组合物和作为分散介质的非水溶性溶剂。颜料分散体可以通过将颜料组合物分散在非水溶性溶剂中,或将颜料组合物的各成分分散在非水溶性溶剂中而制备。颜料分散体可例如按照以下方式制备。

根据需要将颜料分散剂和树脂在分散介质中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物,同时逐渐将颜料粉末加入到所述混合物,以浸渍在分散介质中达到足够的程度。用分散机如球磨机、油漆搅拌器、溶解器、超微研磨机、砂磨机或高速磨机向混合物施加机械剪切力,以使颜料以均匀细颗粒的形式稳定地分散。

用作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分散剂中包含的非水溶性溶剂的类型可以根据颜料分散体的用途和应用选择,并不对其特别限定。非水溶性溶剂的实例包括酯类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丙酯;烃类如己烷、辛烷、石油醚、环己烷、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含卤素烃类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溴乙烷。

用作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分散剂中包含的非水溶性溶剂可以是可聚合单体。

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o-甲基苯乙烯,m-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p-甲氧基苯乙烯,p-苯基苯乙烯,p-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p-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p-正丁基苯乙烯,p-叔丁基苯乙烯,p-正己基苯乙烯,p-正辛基苯乙烯,p-正壬基苯乙烯,p-正癸基苯乙烯,p-正十二烷基苯乙烯,乙烯,丙烯,丁烯,异丁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乙烯基溴,乙烯基碘,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酸异丁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酯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氯乙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甲基乙烯基酮,己基乙烯基酮,甲基异丙烯基酮,乙烯基萘,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丙烯酰胺。特别是,从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亲和性的角度考虑,可以使用苯乙烯作为非水溶性溶剂。

可以在非水溶性溶剂中混合的树脂可以根据颜料组合物的用途和应用选择,并不对其特别限定。这种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酯树脂、聚乙烯基醚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和多肽树脂。上述树脂可以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以下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

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包含各自含有粘结剂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颗粒。着色剂是上述颜料组合物。这使得能够保持调色剂颗粒中颜料的高分散性,并使其能够制造具有高着色力的调色剂。

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树脂可以用作粘结剂树脂。

这样的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另外,也可以通过聚合可聚合单体,即通过聚合方法直接制备调色剂颗粒。

可聚合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乙基苯乙烯,o-甲基苯乙烯,m-甲基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o-乙基苯乙烯,m-乙基苯乙烯,和p-乙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酰胺;丙烯酸酯单体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硬脂酸酯、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丙烯腈和丙烯酸酰胺;二十二烷基和烯属单体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和环己烯。

上述可聚合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可通过彼此混合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使得得到的单体混合物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Tg)落入40℃至75℃范围内(参见J.Brandrup,E.H.Immergut,Polymer Handbook,Third Edition,John Wiley&Sons,United States,1989,pp.209-277)。设置单体混合物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进一步提高调色剂的贮存稳定性和耐久稳定性以及全色图像的鲜明度(vividness)。

使用非极性树脂如聚苯乙烯与极性树脂如聚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作为粘结剂树脂,使得能够控制添加剂如着色剂、电荷控制剂和蜡在调色剂中的分布。在调色剂颗粒直接由悬浮聚合法制得的情况下,例如,在分散步骤和聚合步骤之间进行的聚合反应中可以使用极性树脂。考虑构成调色剂颗粒的可聚合单体组合物的极性与使用的水性介质的极性之间的平衡而控制极性树脂的添加量。这使得该极性树脂的浓度在从各调色剂颗粒的表面向其核的方向上连续改变,例如,通过将极性树脂的薄层沉积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使用与上述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相互作用的极性树脂可以改善调色剂颗粒中着色剂的状态。

在此实施方案中,在合成粘结剂树脂中可以使用交联剂,以增强调色剂颗粒的机械强度以及控制粘结剂树脂的分子量。

双官能交联剂和多官能交联剂可以用作交联剂。

双官能交联剂的实例包括二乙烯基苯,双(4-丙烯酰聚乙氧基苯基)丙烷,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400和#600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酯型二(甲基)丙烯酸酯。注意,本文所用的术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

多官能交联剂的实例包括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低聚酯(甲基)丙烯酸酯,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丙烷,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三烯丙基偏苯三酸。

从调色剂的定着性和耐污损性的角度考虑,相对于100质量份可聚合单体,上述交联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05至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至5质量份,。

在此实施方案中,在粘结剂树脂的合成中可以使用蜡,以防止调色剂颗粒附着到定影构件。

蜡的实例包括石油蜡例如石蜡、微晶蜡和凡士林;这些石油蜡的衍生物;褐煤蜡及其衍生物;通过费托法(Fischer-Tropsch)合成获得的烃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如聚乙烯蜡,及其衍生物;和天然蜡例如巴西棕榈蜡和小烛树蜡,及其衍生物。本文所用的术语“衍生物”是指氧化物、与乙烯基单体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改性产物。其可进一步包括醇类例如高级脂族醇、脂肪酸类如硬脂酸和棕榈酸、脂肪酸酰胺、脂肪酸酯、氢化蓖麻油,及其衍生物、植物蜡和动物蜡。上述蜡可单独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树脂,蜡的使用量优选为2.5至15.0质量份,更优选为3.0至10.0份。设置蜡的量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提高了调色剂的定着性和带电能力(chargeability)。调色剂颗粒可进一步包括电荷控制剂,以控制调色剂显影体系的摩擦电荷的最佳量。

可以使用相关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电荷控制剂。特别是,可以使用能够快速进行充电且一致地维持一定量的电荷的电荷控制剂。在调色剂颗粒是直接通过聚合方法如悬浮聚合制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太可能抑制聚合进展且基本上不含在水性介质中可溶的成分的电荷控制剂。

带负电的电荷控制剂和带正电的电荷控制剂可用作电荷控制剂。

带负电的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含磺酸基、磺酸盐基或烷氧基磺酰基的聚合物和共聚物;水杨酸衍生物及其金属络合物;单偶氮金属化合物,乙酰丙酮金属;芳族羟基羧酸,芳族一元羧酸,芳族多元羧酸,它们的金属盐,它们的酸酐以及它们的酯;苯酚衍生物如双酚;脲衍生物;含金属的萘甲酸化合物;硼化合物;季铵盐;杯芳烃;和树脂。

带正电的电荷控制剂的实例包括苯胺黑;用脂肪酸的金属盐改性的苯胺黑;胍化合物;咪唑化合物;鎓盐如季铵盐(例如苄基三丁基-1-羟基-4-萘酚磺酸盐和四丁基铵四氟硼酸盐)和鏻盐,其类似于铵盐;从这些化合物制备的色淀颜料;从三苯基甲烷颜料制备的三苯甲烷颜料和色淀颜料(色淀化剂的实例包括磷钨酸、磷钼酸、磷钨钼酸、单宁酸、月桂酸、五倍子酸、铁氰化物和亚铁氰化物);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二有机锡氧化物如二丁基锡氧化物、二辛基锡氧化物和二环己基锡;二有机锡硼酸盐如二丁基锡硼酸盐、二辛基锡硼酸盐和二环己基锡硼酸盐;和树脂。

这些电荷控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可将作为流化剂的无机细粉末加入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颗粒。无机细粉末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及其双氧化物的粉末;和通过表面处理这些粉末制备的粉末。

可以通过常用的生产方法来生产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颗粒,例如粉碎法、悬浮聚合法、溶解悬浮法或乳液聚合法。在这些生产方法中,从环境负荷的角度考虑,特别地可以采用悬浮聚合或溶解悬浮液生产调色剂颗粒,由于调色剂颗粒的生产和调色剂颗粒的直径。

可以通过悬浮聚合来制备调色剂颗粒,例如以下面的方式。

将含有根据实施方式的颜料组合物的着色剂与可聚合单体、蜡、聚合引发剂等混合,制备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将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形成可聚合单体组合物的颗粒。通过在水性介质中聚合可聚合单体组合物颗粒中包含的可聚合单体而制备调色剂颗粒。

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可以通过在第一可聚合单体中分散上述着色剂并将所得到的分散体与第二可聚合单体混合来制备。具体而言,将颜料组合物分散于第一可聚合单体至足够的程度,并随后与第二可聚合单体和其它调色剂组分混合。这可提高颜料在调色剂颗粒中的分散性。

相关领域中已知的聚合引发剂可以用作上述悬浮聚合方法中的聚合引发剂。这样的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无机过氧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其具体实例包括偶氮类聚合引发剂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和二甲基2,2'-偶氮二(异丁酸);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叔丁基异丙基单碳酸酯,叔己基过氧苯甲酸酯和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无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如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过氧化氢-亚铁氧化还原体系聚合引发剂;BPO-二甲基苯胺聚合引发剂;和铈(IV)盐-醇氧化还原体系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苯乙酮、安息香醚和缩酮。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可聚合单体,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优选为0.1至20质量份,更优选为0.1至10质量份。

在上述悬浮聚合法中所用的水性介质可以包含分散稳定剂。分散稳定剂的实例包括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无机和有机分散稳定剂。

这样的无机分散稳定剂的实例包括磷酸钙、磷酸镁、磷酸铝、磷酸锌、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偏硅酸钙、硫酸钙、硫酸钡、膨润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

这样的有机分散体稳定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明胶、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和淀粉。

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用作分散稳定剂。这样的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十五烷基硫酸钠、辛基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硬脂酸钾和油酸钙。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分散稳定剂中,可以使用溶于酸的非水溶性无机分散稳定剂。当使用非水溶性无机分散稳定剂制备水性介质时,相对于该实施方式中100质量份的可聚合单体,使用的分散稳定剂的量可以设定为0.2至2.0份。将待使用的分散稳定剂的量设置在上述范围内,提高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在水性介质中的液滴的稳定性。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质量份可聚合单体组合物,可使用300至3,000份水用于制备水性介质。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使用市售的分散稳定剂制备包括分散在其中的非水溶性无机分散稳定剂的水性介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高速搅拌的同时在水中形成非水溶性无机分散稳定剂能使分散稳定剂的粒径小且均匀。例如,当磷酸钙用作分散稳定剂时,可以通过混合磷酸钠水溶液与氯化钙水溶液同时进行高速搅拌,形成磷酸钙的细颗粒,从而制备合适的分散稳定剂。

还可以通过溶解悬浮法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的颗粒。由于通过溶解悬浮法生产调色剂颗粒的步骤不包括加热步骤,所以可降低当使用低熔点蜡时可能发生的树脂和蜡之间的相容性。此外,可限制由于树脂和蜡之间相容性的降低而引起的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由于在溶解悬浮法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调色剂组分作为粘结剂树脂,通常认为在定着性方面有利的聚酯树脂可以容易地用作主要组分。因此,在当采用悬浮聚合时不适合使用包含树脂组分的调色剂颗粒的情况下,溶解悬浮法是有利的生产方法。

调色剂颗粒可以例如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溶解悬浮法来制备。将根据实施方式的含有颜料组合物的着色剂与粘结剂树脂、蜡等在溶剂中混合,制备溶剂组合物。将溶剂组合物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形成所述溶剂组合物的颗粒。由此制备调色剂颗粒悬浮液。加热调色剂颗粒悬浮液或进行减压,以除去悬浮液中的溶剂。由此制备调色剂颗粒。

可通过在第一溶剂中分散上述着色剂,并将所得分散体与第二溶剂混合来制备溶剂组合物。具体地,将着色剂分散在第一溶剂至足够的程度,随后与第二溶剂和其它调色剂组分混合。这可提高颜料在调色剂颗粒中的分散性。

可以在溶解悬浮法中使用的溶剂的实例包括烃如甲苯,二甲苯和己烷;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醇如甲醇,乙醇,丁醇和异丙醇;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溶纤剂如甲基溶纤剂和乙基溶纤剂;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醚,例如苄醇乙基醚,苄醇异丙醚,和四氢呋喃;和酯,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在这些溶剂中,从易于从调色剂颗粒的悬浮液中除去溶剂的角度考虑,可以使用具有低熔点并且能够将上述粘结剂树脂溶解在其中至足够的程度的溶剂。

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树脂,使用的溶剂的量优选为50至5,00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至1,000份。

在溶解悬浮法中所用的水性介质可以包括分散稳定剂。分散稳定剂的实例包括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无机和有机分散稳定剂。这样的无机分散稳定剂的实例包括磷酸钙、碳酸钙、氢氧化铝、硫酸钙和硫酸钡。这样的有机分散稳定剂的实例包括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钠盐,聚丙烯酸钠,和聚甲基丙烯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油酸钠,月桂酸钠和硬脂酸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月桂胺乙酸盐,硬脂胺乙酸盐和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月桂基二甲基胺氧化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烷基醚,聚乙烯烷基苯基醚,和聚氧乙烯烷基胺。

从溶剂组合物的液滴在水性介质中的稳定性的角度考虑,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剂树脂,分散稳定剂的用量可以为0.01至20质量份,。

调色剂颗粒的重均粒径(以下也称为“D4”)优选为3.0μm至15.0μm,更优选4.0μm至12.0μm。将调色剂颗粒的重均粒径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提高调色剂的带电稳定性,并降低当顺序显影大量图像时可能发生的调色剂的起雾和飞散。此外,可以提高半色调部分的再现性,且可降低图像表面中的凹凸。

调色剂颗粒的重均粒径D4与调色剂颗粒的数均粒径(以下简称为“D1”)的比率(以下称为“D4/D1”)优选设定为1.35以下,更优选设定为1.30以下。设置比率D4/D1在上述范围内可限制起雾的发生和转印效率的降低,这使得易于形成高清晰度图像。

调色剂颗粒的D4和D1可以通过修改生产调色剂颗粒的方法而控制。例如,在采用悬浮聚合法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制备水性分散介质时使用的分散剂的浓度、反应中搅拌的速度以及持续时间等。

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可以是磁性调色剂和非磁性调色剂。在根据实施方式的调色剂用作磁性调色剂时,可以将调色剂中包含的调色剂颗粒与磁性材料混合。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铁氧化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和铁氧体;包含除铁之外的金属氧化物的铁氧化物;金属如Fe、Co和Ni;这些金属与金属如Al、Co、Cu、Pb、Mg、Ni、Sn、Zn、Sb、Be、Bi、Cd、Ca、Mn、Se、Ti、W和V的合金;和上述磁性材料的混合物。在该实施方式中,特别地可以使用四氧化三铁和γ-三氧化二铁的粉末作为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直径优选为0.1至2μm,更优选为0.1至0.3μm。从调色剂的显影性的角度考虑,磁性材料可具有当将795.8kA/m的磁场施加到磁性材料时下列磁特性:1.6至12kA/m的矫顽力;5至200Am2/kg(优选50至100Am2/kg)的饱和磁化强度;和2至20Am2/kg的残余磁化强度。

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树脂的质量,磁性材料的用量优选为10至200质量份,更优选为20至150质量份。

实施例

以下参照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此后,所有的“份”和“%”是基于质量,除非另有规定。

在实施例中,使用下列测量方法。

(1)分子量的测定

通过尺寸排阻色谱法(SEC)以聚苯乙烯换算测定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物的骨架部分的分子量。按照以下方式通过SEC测量分子量。

将样品添加到洗脱液以使样品浓度为1.0%,并在室温下静置得到的溶液24小时。将溶液用孔径为0.2μm的耐溶剂性膜滤器过滤从而制备样品溶液,通过以下条件测量该样品溶液。

设备:高速GPC设备“GPC-101”(由SHOWADENKO K.K.制造)

柱:三个柱“Asahipak GF-1G 7B”(guard columns)、“GF-310HQ”和“GF-510HQ”(由SHOWADENKO K.K.制造)

洗脱液: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20mM LiBr

流速:0.6mL/min

柱箱温度:40℃

样品注入量:0.100mL

使用利用标准聚苯乙烯树脂“TSK标准聚苯乙烯F-850、F-450、F-288、F-128、F-80、F-40、F-20、F-10、F-4、F-2、F-1、A-5000、A-2500、A-1000和A-500(由Tosoh Corporation制造)”制作的分子量校正曲线计算样品的分子量。

(2)羟值的测量

通过以下方法测量骨架部分的羟值。

该方法的基本操作是按照JIS K-0070-1992。

1)将乙酸酐(25g)装入100-mL的容量瓶中。将吡啶加入到该烧瓶中,使得烧瓶中内容物的总量为100mL。通过摇动烧瓶使烧瓶的内容物充分混合,制备乙酰化试剂。

2)精确称量样品的质量(0.5至2.0g),并加入另一个烧瓶中。在下文中,将样品的质量称为M(g)。

3)将上述制备的乙酰化试剂(5mL)加入到该烧瓶中。接着,将烧瓶置于具有95℃至100℃温度的甘油浴中,使得烧瓶底部(约1cm)浸在甘油浴中,加热该烧瓶。一小时后,将烧瓶从浴中取出,并通过辐射冷却冷却。接着,将1mL水加入到该烧瓶中,并摇动烧瓶分解乙酸酐。为了完成乙酸酐分解,将烧瓶在甘油浴中再加热10分钟。烧瓶由辐射冷却冷却后,用5ml乙醇清洗烧瓶壁。

4)使用氢氧化钾(KOH)与投放作为指示剂的酚酞的0.5-mol/L的乙醇溶液来进行滴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在下文中,所使用的KOH溶液的量称为S(mL)。也测量空白值。在下文中,在空白试验中使用的KOH溶液的量称为B(mL)。

6)使用以下表达式计算样品的羟值,其中f表示KOH溶液的系数,A表示样品的酸值。

(3)组分分析

使用以下设备测定包括骨架部分和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结构。

1H>

13C>

13C>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方式制备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

聚合物(16)的制备

按照以下所述方案合成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

在上述方案中,符号“co”是指构成共聚物的单元成随机顺序排列。

在氮气吹扫下加热丙二醇单甲醚(100份)并在120℃以上回流。经3小时向丙二醇单甲醚滴加51.5份苯乙烯(41)、2.68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42)和1.00份过氧苯甲酸叔丁酯(由NOF CORPORATION生产的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Perbutyl Z”)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加入完成后,将所得溶液搅拌3小时。同时将溶液的温度升高至170℃,进行常压蒸馏。该溶液的温度达到170℃之后,在1hPa的减压下进行蒸馏1小时以除去溶剂。由此,形成树脂固体组分。通过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和在正己烷中进行再沉淀纯化所述固体组分。由此制备53.1份骨架部分(P-1)。用上述设备分析骨架部分(P-1)。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骨架部分(P-1)的分析结果

[1]分子量(GPC)的测量结果:

重均分子量(Mw)=21,767

数均分子量(Mn)=8,422

[2]羟值的测量结果:

24.6mgKOH/g

构成骨架部分(P-1)的单元的摩尔分数如下,其由羟值的测量结果计算:

苯乙烯:96mol%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4mol%

在氮气氛中将75.0g上述制备的骨架部分(P-1)溶于708份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3.7份碳酸钾和6.39份4-硝基邻苯二甲腈(43),并将溶液在65℃下搅拌30小时。过滤反应溶液,并随后加入到水和甲醇的混合物(水:甲醇=1:2)中。用甲醇清洗所得沉淀物。由此制备78.1份的聚合物(44)。用上述设备分析聚合物(44)。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聚合物(44)的分析结果

[1]分子量(GPC)的测量结果:

重均分子量(Mw)=22,432

数均分子量(Mn)=9,185

[2]13C>3,室温)(参见图1):δ[ppm]=177.3-174.7(1.9C,>C=O),161.5-161.3(1.0C,邻苯二甲腈ArC),146.0-145.0(37.5C,苯乙烯ArC),135.2(1.0C,邻苯二甲腈ArC),128.0-127.2(苯乙烯ArC),125.6-125.5(苯乙烯ArC),119.6-119.3(2.0C,邻苯二甲腈ArC),117.4-117.3(1.0C,邻苯二甲腈ArC),115.5(1.0C,-C≡N),115.1(1.0C,-C≡N),107.7-107.3(1.0C,邻苯二甲腈ArC),66.5-65.2(1.9C,-CH2O-Ar),61.3-60.4(1.9C,-OCH2-),46.3-38.8,21.9-19.6(1.9C,-CH3)

基于13C>

将35.0份上述制备的聚合物(44)、3.8份邻苯二甲腈(45)和2.5份乙酸锌溶解在616份邻二甲苯中。将所得溶液加热至90℃,并在90℃下将5.2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滴加到该溶液中。DBU加入完成后,将溶液加热至140℃并在140℃下搅拌30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然后过滤,将滤液真空浓缩,溶解在248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在甲醇中再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溶解在248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随后在甲醇中进行再沉淀的步骤重复三次。由此制备26.0份聚合物(16)。

用上述设备分析聚合物(16)。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聚合物的分析结果(16)

[1]分子量(GPC)的测量结果:

重均分子量(Mw)=52,006

数均分子量(Mn)=17,557

[2]13C>3,室温)(参见图2):δ[ppm]=176.5-175.9(2.2C,>C=O),162.3-160.2,153.8,146.0-145.0(37.5C,苯乙烯ArC),140.5,138.4,128.0-127.3(苯乙烯ArC),125.6-125.5(苯乙烯ArC),122.6,65.7(1.6C,-CH2O-Ar),61.7(1.7C,-OCH2-),46.4-38.8,20.9-19.8(2.0C,-CH3)

13C>

聚合物的制备(32)

按照以下所述方案合成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32)。

在上述方案中,符号“co”是指构成共聚物单元成随机顺序排列;和符号“n”是指该烷基是线性的。在氮气吹扫下加热丙二醇单甲醚(100份)并在120℃以上回流。经3小时向丙二醇单甲醚中滴加51.5份苯乙烯(41)、11.4份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46)、4.4份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42)和1.00份过氧苯甲酸叔丁酯(由NOF CORPORATION生产的有机过氧化物聚合引发剂“Perbutyl Z”)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加入完成后,将所得溶液搅拌3小时。同时将溶液的温度升高至170℃,进行常压蒸馏。该溶液的温度达到170℃之后,在1hPa的减压下进行蒸馏1小时以除去溶剂。由此,形成树脂固体组分。通过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和在2-丙醇中进行再沉淀纯化所述固体组分。由此制备65.3份的骨架部分(P-7)。用上述设备分析骨架部分(P-7)。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骨架部分(P-7)的分析结果

[1]分子量(GPC)的测定结果:

重均分子量(Mw)=19,185

数均分子量(Mn)=6,620

[2]羟值的测量结果:

33.3mgKOH/g

在氮气氛中将75.0g上述制备的骨架部分(P-7)溶于708份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8.5份碳酸钾和8.65份4-硝基邻苯二甲腈(43),并将混合物在65℃下搅拌16小时。过滤反应溶液,并随后加入到水和甲醇的混合物(1:2)中。用甲醇清洗所得沉淀物。由此制备73.3份的聚合物(47)。用上述设备分析聚合物(47)。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聚合物(47)的分析结果

[1]分子量(GPC)的测量结果:

重均分子量(Mw)=20,200

数均分子量(Mn)=8,491

[2]13C>3,室温)(参见图3):δ[ppm]=177.3-174.8(3.6C,>C=O),161.5-161.3(1.0C,邻苯二甲腈ArC),145.9-145.0(24.9C,苯乙烯ArC),135.2(1.0C,邻苯二甲腈ArC),127.9-127.2(苯乙烯ArC),125.6-125.5(苯乙烯ArC),119.6-119.5(2.0C,邻苯二甲腈ArC),117.4-117.3(1.0C,邻苯二甲腈ArC),115.5(1.0C,-C≡N),115.1(1.0C,-C≡N),107.5-107.3(1.0C,邻苯二甲腈ArC),66.5-65.2(1.8C,-CH2O-Ar),64.2-63.7(1.9C,-OCH2-),61.4-60.3(1.8C,-OCH2-),51.0,49.5-41.6,40.3-39.7,38.8,31.9(1.9C,-CH2-),29.7-29.6(19.0C,-CH2-),29.3(3.8C,-CH2-),28.3-27.6(1.9C,-CH2-),26.0-25.7(1.9C,-CH2-),22.7(1.9C,-CH2-),21.9-19.8(-CH3),14.1(1.9C,-CH3)

基于13C>

将10.0份上述制备的聚合物(47)、1.3份邻苯二甲腈(45)和0.5份乙酸锌溶解在88份邻二甲苯中。将所得溶液加热至90℃,并在90℃下将1.7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滴加到该溶液中。DBU加入完成后,将溶液加热至140℃并在140℃下搅拌30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然后过滤,将滤液真空浓缩,溶解在94.4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在甲醇中再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溶解在94.4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随后在甲醇中进行再沉淀的步骤重复四次。由此制备10.1份聚合物(32)。

用上述设备分析聚合物(32)。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聚合物(32)的分析结果

[1]分子量(GPC)的测量结果:

重均分子量(Mw)=79,040

数均分子量(Mn)=19,153

[2]13C>3,室温)(参见图4):δ[ppm]=177.3-175.3(3.8C,>C=O),162.4-160.4,154.8-154.0,145.9-145.0(24.9C,苯乙烯ArC),140.7,138.6-138.5,132.2,128.9,127.9-127.2(苯乙烯ArC),125.6(苯乙烯ArC),123.8,122.6-122.5,105.8,66.3-65.2(1.6C,-CH2O-Ar),64.2-63.7(1.8C,-OCH2-),62.7-60.2(1.4C,-OCH2-),53.0-52.1,49.6-41.6,40.3,38.8,31.9(2.1C,-CH2-),29.7-29.6(21.3C,-CH2-),29.3(4.3C,-CH2-),28.3-27.6(2.5C,-CH2-),26.0-25.7(2.1C,-CH2-),22.7(1.9C,-CH2-),22.3-19.7(-CH3),14.1(2.1C,-CH3)

13C>

其它聚合物的制备

除了改变聚合物的原料之外,按照聚合物(16)的制备和聚合物(32)的制备,制备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7)至(31)和(33)至(40),其描述在表2中。

表1总结了骨架部分的结构。表2总结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结构。

表1

在表1中,MN-1、MN-2和MN-3表示下列单元;符号“(n)”指的是烷基是线性的;符号“*”表示键合至A的位点;和符号“**”表示键合至OH基团的位点。

在式MN-1,R37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在通式MN-2中,R38表示氢原子或烷基;和R39表示羧酸酯基或羧酸酰胺基。

在通式MN-3中,R40表示氢原子或烷基;A表示O原子或NH基;L表示亚烷基。

表2

在表2中,“键合位点”是指在通式(1)中的取代位点,且在“R2”至“R4”中括号内的数字也是指通式(1)中的取代位点;符号“t-Bu”是指叔丁基;“M”中的符号“2H”指不包括金属,即聚合物包含由通式(2)表示的单元;符号“*”表示键合至A的位点;和符号“**”表示经由氧原子键合到酞菁结构的位点。

比较例1

比较聚合物(48)的制备

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号2012-067285中所述的“偶氮化合物3的合成”来合成以下比较聚合物(48)。

比较聚合物(49)的制备

除了将邻苯二甲腈(45)改变为4-(辛氧基)邻苯二甲腈之外,按照上述聚合物(16)的制备来合成以下比较聚合物(49),其与Laibing Wang等,Polym.Chem.2014,第5卷,第8期,pp.2872-2879,The Royal Society ofChemistry,United Kingdom中所述的化合物(Pc1)和(Pc2)包含相同的酞菁结构。

在通式(49)中,“n”是指该烷基是线性的。

实施例2-1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将18.0份由以下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以下也称为“黄色颜料a”)与1.80份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180份作为非水溶性溶剂的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使用由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超微研磨机将所得混合物分散3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如上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至(Dis-Y25)。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将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分别改变为由以下通式(Pig-B)表示的C.I.颜料黄180(以下,称为“黄色颜料b”)和由以下通式(Pig-C)表示的C.I.颜料黄185(以下,称为“黄色颜料c”)以外,按照如上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6)和(Dis-Y27)。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

通过使用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杂化体系“NHS-0”干混,将42.0份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与4.2份作为颜料分散剂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混合,制备颜料组合物。将颜料组合物(19.8份)与180份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由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油漆搅拌器分散1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8)。

比较例2-1

按照下列方式制备作为评价基准的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和比较黄色颜料分散体。

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9)。

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0)和(Dis-Y31)。

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来制备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2)。

比较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分别制备比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3)至(Dis-Y36),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以下,称为“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以下,称为“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描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以下,称为“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以下,称为“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2-2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品红色颜料分散体。

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将18.0份由以下通式(Pig-D)表示的C.I.颜料红122(以下也称为“品红颜料a”)与1.80份上述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180份作为非水溶性溶剂的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使用由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超微研磨机将所得混合物分散3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

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上述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品红色颜料分散体(Dis-M2)至(Dis-M25)。

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将由通式(Pig-D)表示的C.I.颜料红122(品红颜料a)分别改变为由以下通式(Pig-E)表示的C.I.颜料红255(以下,简称为“品红颜料b”)和由以下通式(Pig-F)表示的C.I.颜料红150(以下,简称为“品红颜料c”)以外,按照上述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品红色颜料分散体(Dis-M26)和(Dis-M27)。

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

通过使用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杂化体系“NHS-0”干混,将42.0份上述由通式(Pig-D)表示的C.I.颜料红122(品红颜料a)与4.2份包含酞菁结构的作为颜料分散剂的聚合物(16)混合,制备颜料组合物。将颜料组合物(19.8份)与180份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由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油漆搅拌器分散1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8)。

比较例2-2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和比较品红颜料分散体。

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制备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9)。

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0)和(Dis-M31)。

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来制备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2)。

比较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品红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3)至(Dis-M36),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例2-3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青色颜料分散体。

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将18.0份由以下通式(Pig-G)表示的C.I.颜料蓝15:3(以下也称为“青色颜料a”)与1.80份上述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180份作为非水溶性溶剂的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使用由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超微研磨机将所得混合物分散3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

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上述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至(Dis-C25)。

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将上述由通式(Pig-G)表示的C.I.颜料蓝15:3(青色颜料a)分别改变为由以下通式(Pig-H)表示的C.I.颜料蓝16(以下,简称为“青色颜料b”)和由以下通式(Pig-I)表示的C.I.颜料蓝17:1(以下,简称为“青色颜料c”)以外,按照上述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6)和(Dis-C27)。

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

通过使用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杂化体系“NHS-0”干混,将42.0份上述由通式(Pig-G)表示的C.I.颜料蓝15:3(青色颜料a)与4.2份包含酞菁结构的作为颜料分散剂的聚合物(16)混合,制备颜料组合物。将颜料组合物(19.8份)与180份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由Toyo Seiki Seisaku-sho,Ltd.制造的油漆搅拌器分散1小时,然后通过网筛过滤。由此制备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8)。

比较例2-3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和比较青色颜料分散体。

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9)。

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0)。

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来制备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2)。

比较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以下述以外,按照青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3)至(Dis-C36),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2-4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黑色颜料分散体。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将30份炭黑(比表面积65m2/g,平均粒径:30nm,pH值:9.0;以下简称为“黑色颜料a”)与3.0份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150份作为非水溶性溶剂的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使用由Nippon>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上述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至(Dis-Bk25)。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上述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6)和(Dis-Bk27),分别将炭黑(比表面积:65m2/g,平均粒径:30nm,pH值:9.0;黑色颜料a)改变为炭黑(比表面积:77m2/g,平均粒径:28nm,pH:7.5;以下简称为“黑色颜料b”)和炭黑(比表面积:370m2/g,平均粒径:13nm,pH:3.0;以下简称为“黑色颜料c”)。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

通过使用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的杂化体系“NHS-0”干混,将42.0份炭黑(比表面积:65m2/g,平均粒径:30nm,pH值:9.0;黑色颜料a)与4.2份作为颜料分散剂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混合,制备颜料组合物。将颜料组合物(33.0份)与150份苯乙烯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将所得混合物用由Toyo>

比较例2-4

以下面的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和比较黑色颜料分散体。

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9)。

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0)和(Dis-Bk31)。

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4来制备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2)。

比较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黑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3)至(Dis-Bk36),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3

以下列方式评价上述制备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颜料分散体。

颜料分散性的评价

测量由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至(Dis-Y28)、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至(Dis-M28)、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至(Dis-C28)和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1)至(Dis-Bk28)形成的涂膜的光泽度,从而评价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的颜料分散性。下面描述用于评价聚合物的颜料分散性的具体方法。

将每种颜料分散体装入移液管,成一条线布置在一张超级艺术纸(SAkanefuji 180kg 80×160,由Oji Paper Co.,Ltd.制造)的上边缘上,并用绕线棒(#10)均匀地施加到所述艺术纸张的表面上。所得涂膜干燥后,用由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生产的“Gloss Meter VG2000”测量涂膜的光泽度(反射角75°)。根据下述标准评价涂膜的光泽度。颜料的分散程度越高,涂膜的光滑性越高,从而增加了涂膜的光泽度。

参照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9)的光泽度,测定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到(Dis-Y25)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0)的光泽度,测定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6)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1)的光泽度,测定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7)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2)的光泽度,测定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8)的光泽度的增加。

参照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9)的光泽度,测定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到(Dis-M25)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0)的光泽度,测定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6)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1)的光泽度,测定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7)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2)的光泽度,测定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8)的光泽度的增加。

参照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9)的光泽度,测定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到(Dis-C25)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0)的光泽度,测定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6)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1)的光泽度,测定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7)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2)的光泽度,测定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8)的光泽度的增加。

参照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9)的光泽度,测定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1)到(Dis-Bk25)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0)的光泽度,测定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6)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1)的光泽度,测定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7)的光泽度的增加。参照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2)的光泽度,测定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8)的光泽度的增加。

按照以下标准评价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颜料分散体。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评价标准

A:涂膜的光泽度增加10%以上。

B:涂膜的光泽度增加5%以上且小于10%。

C:涂膜的光泽度增加为0%以上且小于5%。

D:涂膜的光泽度降低。

当涂膜的光泽度增加5%以上时,颜料的分散性被认为是高的。

·品红颜料分散体的评价标准

A:涂膜的光泽度增加35%以上。

B:涂膜的光泽度增加20%以上且小于35%。

C:涂膜的光泽度增加为5%以上且小于20%。

D:涂膜的光泽度增加小于5%。

当涂膜的光泽度增加20%以上时,颜料的分散性被认为是高的。

·青色颜料分散体的评价标准:

A:涂膜的光泽度增加50%以上。

B:涂膜的光泽度增加35%以上且小于50%。

C:涂膜的光泽度增加为15%以上且小于35%。

D:涂膜的光泽度增加小于15%。

当涂膜的光泽度增加35%以上时,颜料的分散性被认为是高的。

·黑色颜料分散体的评价标准:

A:涂膜的光泽度为80以上。

B:涂膜的光泽度为50以上且小于80。

C:涂膜的光泽度为20以上且小于50。

D:涂膜的光泽度小于20。

当涂层膜的光泽度为50以上时,颜料的分散性被认为是高的。

比较例3

按照实施例3评价比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3)至(Dis-Y36)、比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33)至(Dis-M36)、比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3)至(Dis-C36)和比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3)至(Dis-Bk36)的光泽度。

比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3)至(Dis-Y36)的光泽度增加是相对于参考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9)的光泽度而测定的。比较品红色颜料分散体(Dis-M33)至(Dis-M36)的光泽度增加是相对于参考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9)的光泽度而测定的。比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3)至(Dis-C36)的光泽度增加是相对于参考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9)的光泽度而测定的。比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3)至(Dis-Bk36)的光泽度增加是相对于参考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9)的光泽度而测定的。

表3总结了黄色颜料分散体、品红颜料分散液、青色颜料分散体和黑色颜料分散体的评价结果。

表3

实施例4-1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悬浮聚合制备黄色调色剂。

黄调色剂的制备1

水性介质的制备

向装有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的高速混合器“T.K.HOMO MIXER”的四颈烧瓶中,装入710份离子交换水和450份的0.1mol/L-的Na3PO4水溶液。接着,将混合器的旋转数设定为12,000rpm,并将烧瓶加热至60℃。向该烧瓶中逐渐加入68份1.0mol/L-CaCl2水溶液。因此,制备含有非水溶性细Ca3(PO4)2颗粒作为分散稳定剂的水性介质。

悬浮聚合步骤

将以下组分加热至60℃并随后溶解,并通过使用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的高速混合器“T.K.HOMO MIXER”以5,000rpm均匀分散。

·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132份

·苯乙烯单体:46份

·丙烯酸正丁酯单体:34份

·极性树脂[饱和聚酯树脂(对苯二甲酸-环氧丙烷改性的双酚A,酸值:15mgKOH/g,峰值分子量:6,000)]:10份

·酯蜡(DSC中观测到的最大吸热峰=70℃,Mn=704):25份

·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生产的水杨酸铝化合物“BONTRONE-108”:2份

·二乙烯基苯单体:0.1份

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10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并将所述混合物与上述制备的水性介质混合。保持所述混合器的旋转数为12,000rpm,同时造粒15分钟。接着,用螺旋桨代替高速搅拌器。聚合反应继续进行5小时,同时将液体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60℃。然后,将液体混合物的温度升高至80℃,并且聚合再继续8小时。在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剩余单体在80℃下减压蒸馏除去,将温度降至30℃。由此制备含有聚合物细颗粒的分散体。

清洗和脱水步骤

将含有聚合物细颗粒的分散体转移到清洁容器,在搅拌下将稀盐酸加入到清洗容器。将所得混合物在pH 1.5下搅拌2小时,以溶解包含磷酸和钙的化合物如Ca3(PO4)2。使用过滤器将所得溶液进行固液分离。由此,制备聚合物细颗粒。将聚合物细颗粒添加到水中并搅拌,再次形成包含聚合物细颗粒的分散体。然后,用过滤器将包含聚合物细颗粒的分散体进行固液分离。重复在水中再分散聚合物细颗粒并进行所得分散体的固-液分离的步骤,直至将包含磷酸和钙的化合物Ca3(PO4)2除去至足够的程度。最后,用干燥机将通过固-液分离制备的聚合物细颗粒干燥至足够的程度。由此制备调色剂颗粒。

使用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Henschel Mixer通过干混,将1.0份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处理过的疏水性二氧化硅细粉末(一次颗粒的数均直径:7nm)、0.1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细粉末(一次颗粒的数均直径:45nm)和0.5份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细粉末(初级颗粒的数均直径:200nm)与100份调色剂颗粒混合5分钟。由此制备黄色调色剂(Tnr-Y1)。黄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分别改变为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至(Dis-Y27)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黄色调色剂(Tnr-Y2)至(Tnr-Y27)。

比较例4-1

以下列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黄色调色剂和比较黄色调色剂。

参考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分别改变为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29)至(Dis-Y31)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28)至(Tnr-Y30)。

比较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分别改变为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33)至(Dis-Y36)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31)至(Tnr-Y34)。

实施例4-2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悬浮聚合制备品红调色剂。

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改变为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制备1来制备品红调色剂(Tnr-M1)。

品红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将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分别改变为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至(Dis-M27)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品红调色剂(Tnr-M2)至(Tnr-M27)。

比较例4-2

以下列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品红调色剂和比较品红调色剂。

参考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分别改变为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29)至(Dis-M31)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28)至(Tnr-M30)。

比较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品红颜料分散体(Dis-M1)分别改变为品红色颜料分散体(Dis-M33)至(Dis-M36)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品红调色剂(Tnr-M31)至(Tnr-M34)。

实施例4-3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悬浮聚合制备青色调色剂。

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改变为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青色调色剂(Tnr-C1)。

青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分别将品红颜料分散体(Dis-C1)改变为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至(Dis-C27)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青色调色剂(Tnr-C2)至(Tnr-C27)。

比较例4-3

以下列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青色调色剂和比较青色调色剂。

参考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分别改变为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29)至(Dis-C31)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28)至(Tnr-C30)。

比较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1)分别改变为青色颜料分散体(Dis-C33)至(Dis-C36)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青色调色剂(Tnr-C31)至(Tnr-C34)。

实施例4-4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悬浮聚合制备黑色调色剂。

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将黄色颜料分散体(Dis-Y1)改变为品红颜料分散体(Dis-Bk1)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制备1来制备黑色调色剂(Tnr-Bk1)。

黑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将黑色颜料分散体(Tnr-Bk1)分别改变为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至(Dis-Bk27)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黑色调色剂(Tnr-Bk2)至(Tnr-Bk27)。

比较例4-4

以下列方式制备用作评价基准的参考黑色调色剂和比较黑色调色剂。

参考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分别将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1)改变为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29)至(Dis-Bk31)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28)至(Tnr-Bk30)。

比较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

除了分别将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1)改变为黑色颜料分散体(Dis-Bk33)至(Dis-Bk36)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1来制备比较黑色调色剂(Tnr-Bk31)至(Tnr-Bk34)。

实施例5-1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溶解悬浮法制备黄色调色剂。

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

黄色颜料分散体的制备

将180份乙酸乙酯、12份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1.2份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和130份玻璃珠(直径:1mm)混合在一起制备黄色颜料分散体,用由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超微研磨机将所得混合物分散3小时,并通过网筛过滤所述混合物。

混合步骤

将以下组分用球磨机分散24小时。由此,制备200份调色剂组合物液体混合物。

·上述制备的黄色颜料分散体:96.0份

·极性树脂[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丙烷改性的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的缩聚物,Tg=75.9℃,Mw=11,000,Mn=4,200,酸值:11)]:85.0份

·烃蜡(费-托蜡,DSC中观察的最大吸热峰=80℃,Mw=750):9.0份

·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生产的水杨酸铝化合物“BONTRONE-108”:2份

·乙酸乙酯(溶剂):10.0份

分散悬浮步骤

用球磨机将下列组分分散24小时,以溶解羧甲基纤维素。因此制备水性介质。

·碳酸钙(涂覆有丙烯酸系共聚物):20.0份

·由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Serogen BS-H”:0.5份

·离子交换水:99.5份

向由PRIMIX Corporation制造的高速混合器“T.K.HOMO MIXER”中装入1,200份水性介质。用转子叶片以20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进行搅拌,同时将1,000份上述制备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混合物装入所述混合器中。然后,进行搅拌1分钟,同时将温度保持在25℃。由此,制备悬浮液。

溶剂去除步骤

用Kobelco Eco-Solutions Co.,Ltd.制造的混合叶轮“Fullzone”以45m/min的圆周速度搅拌2,200份上述制备的悬浮液,并将悬浮液的温度保持为40℃,使用鼓风机将悬浮液的表面上方的气相强制提取,以去除溶剂。在此溶剂去除步骤中,开始去除溶剂15分钟后,将75份作为离子物质的1%-稀释的氨水加入到该悬浮液;开始去除溶剂1小时后,将25份所述氨水加入到该悬浮液;开始去除溶剂2小时后,将25份所述氨水加入到该悬浮液;开始去除溶剂3小时后,将25份所述氨水加入到该悬浮液。因此,总共将150份所述氨水加入到悬浮液中。开始去除溶剂后将悬浮液保持17小时,同时将悬浮液的温度保持为40℃。由此,制备包括已经去除溶剂(即乙酸乙酯)的悬浮颗粒的调色剂分散体。

清洗和脱水步骤

向300份溶剂去除步骤中制备的调色剂分散体中,加入80份10-mol/L的盐酸。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以中和该混合物。接着,重复四次用离子交换水通过抽滤清洗。由此,制备调色剂滤饼。将调色剂滤饼在真空干燥机中干燥,并将干燥的调色剂滤饼通过具有45μm开口尺寸的筛。由此,制备调色剂颗粒。将调色剂颗粒进行与实施例4-1的黄色调色剂的制备1中相同的处理。由此,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黄色调色剂(Tnr-Y35)。黄色调色剂的制备4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黄色调色剂(Tnr-Y36)至(Tnr-Y59)。

黄色调色剂的制备5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黄色调色剂(Tnr-Y60)和(Tnr-Y61),将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分别改变为由上述通式(Pig-B)表示的C.I.颜料黄180(黄色颜料b)和由上述通式(Pig-C)表示的C.I.颜料黄185(黄色颜料c)。

比较例5-1

按照下列方式制备作为评价基准的参考黄色调色剂和比较黄色调色剂。参考黄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2)。

参考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5来制备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3)和(Tnr-Y64)。

比较黄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比较黄色调色剂(Tnr-Y65)至(Tnr-Y68),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5-2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溶解悬浮制备品红调色剂。

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将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改变为由上述通式(Pig-D)表示的C.I.颜料红122(品红颜料a)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品红调色剂(Tnr-M35)。

品红调色剂的制备4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品红调色剂(Tnr-M36)至(Tnr-M59)。

品红调色剂的制备5

除了将由上述通式(Pig-D)表示的C.I.颜料红122(品红颜料a)分别改变为由上述通式(Pig-E)表示的C.I.颜料红255(品红颜料b)和由上述通式(Pig-F)表示的C.I.颜料红150(品红颜料c)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品红调色剂(Tnr-M60)和(Tnr-M61)。

比较例5-2

按照下列方式制备作为评价基准的参考品红调色剂和比较品红调色剂。参考品红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2)。

参考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5来制备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3)和(Tnr-M64)。

比较品红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品红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比较品红调色剂(Tnr-M65)至(Tnr-M68),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5-3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溶解悬浮制备青色调色剂。

青色调色剂3的制备

除了将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改变为由上述通式(Pig-G)表示的C.I.颜料蓝15:3(青色颜料a)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青色调色剂(Tnr-C35)。

青色调色剂的制备4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青色调色剂(Tnr-C36)至(Tnr-C59)。

青色调色剂的制备5

除了将由上述通式(Pig-G)表示的C.I.颜料蓝15:3(青色颜料a)改变为由上述通式(Pig-H)表示的颜料蓝16(青色颜料b)和由上述通式(Pig-I)表示的C.I.颜料蓝17:1(青色颜料c)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黄色调色剂(Tnr-C60)和(Tnr-C61)。

比较例5-3

按照下列方式制备作为评价基准的参考青色调色剂和比较青色调色剂。参考青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2)。

参考青色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5来制备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3)和(Tnr-C64)。

比较青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青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比较青色调色剂(Tnr-C65)至(Tnr-C68),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5-4

以下面的方式通过溶解悬浮制备黑色调色剂。

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将12份由上述通式(Pig-A)表示的C.I.颜料黄155(黄色颜料a)改变为30份炭黑(比表面积:65m2/g,平均粒径:30nm,pH值:9.0;黑色颜料a),并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的量改变为3.0份以外,按照黄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黑色调色剂(Tnr-Bk35)。

黑色调色剂的制备4

除了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聚合物(17)至(40)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黑色调色剂(Tnr-Bk36)至(Tnr-Bk59)。

黑色调色剂的制备5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根据实施方式的黑色调色剂(Tnr-Bk60)和(Tnr-Bk61),将炭黑(比表面积:65m2/g,平均粒径:30nm,pH值:9.0;黑色颜料a)分别改变为炭黑(比表面积:77m2/g,平均粒径:28nm,pH值:7.5;黑色颜料b)和炭黑(比表面积:370m2/g,平均粒径:13nm,pH值:3.0;黑色颜料c)。

比较例5-4

按照下列方式制备作为评价基准的参考黑色调色剂和比较黑色调色剂。参考黑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62)。

参考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

除了不使用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5来制备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63)和(Tnr-Bk64)。

比较黑色调色剂的制备2

除了下述以外,按照黑色调色剂的制备3来制备比较黑色调色剂(Tnr-Bk65)至(Tnr-Bk68),将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16)分别改变为上述比较聚合物(48)(比较化合物1)、上述比较聚合物(49)(比较化合物2)、日本专利公开号03-113462中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比较化合物3)和日本专利公开号06-148927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比(质量比)=95/5]嵌段共聚物(Mw=9,718)(比较化合物4)。

实施例6

以下列方式评价在实施例4-1至4-4和实施例5-1至5-4中制备的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

调色剂的着色力评价

使用各黄色调色剂(Tnr-Y1)至(Tnr-Y27)和(Tnr-Y35)至(Tnr-Y61)、品红调色剂(Tnr-M1)至(Tnr-M27)和(Tnr-M35)至(Tnr-M61)、青色调色剂(Tnr-C1)至(Tnr-C27)和(Tnr-C35)至(Tnr-C61)以及黑色调色剂(Tnr-Bk1)至(Tnr-Bk27)和(Tnr-Bk35)至(Tnr-Bk61)形成样品图像,并将所述图像的性质与以下所述参考图像的性质相比较。在比较图像性质之前,使用由CANON KABUSHIKIKAISHA制造的“LBP-5300”的变型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在下文,简称为“LBP”),进行通纸耐久性试验。具体地,用8μm厚度的SUS叶片代替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在下文中,称为“CRG”)中包括的显影刮板,并且变型使得,相对于施加到显影辊(作为调色剂载体)的显影偏压为-200V的刮板偏压可以适用于在SUS叶片。

在常温-常湿环境[N/N(23.5℃,60%RH)]下,用0.5mg/cm2的调色剂覆盖在记录纸(75g/m2纸)上形成实心图像。用由GretagMacbeth制造的反射浓度计“Spectrolino”测量实心图像的密度。以实心图像的密度来评价调色剂的着色力的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1)至(Tnr-Y25)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2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26)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3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27)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35)至(Tnr-Y5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3)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6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4)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黄色调色剂(Tnr-Y61)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1)至(Tnr-M25)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2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26)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3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27)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35)至(Tnr-M5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3)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6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4)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品红调色剂(Tnr-M61)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1)至(Tnr-C25)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2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26)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3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27)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35)至(Tnr-C5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3)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6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4)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青色调色剂(Tnr-C61)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1)至(Tnr-Bk25)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2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26)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3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27)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35)至(Tnr-Bk59)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63)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60)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64)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黑色调色剂(Tnr-Bk61)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按照下述标准评价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使用黄色调色剂形成的实心图像密度增加的评价标准

A: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5%以上。

B: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1%以上且小于5%。

C: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0%以上且小于1%。

D:实心图像的密度降低。

当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1%以上时,调色剂的着色力评价为好。

·使用品红调色剂形成的实心图像密度增加的评价标准

A: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20%以上。

B: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10%以上且小于20%。

C: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5%以上且小于10%。

D: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小于5%。

当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10%以上时,调色剂的着色力评价为好。

·使用青色调色剂形成的实心图像密度增加的评价标准

A: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30%以上。

B: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20%以上且小于30%。

C: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10%以上且小于20%。

D: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小于10%。

当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20%以上时,调色剂的着色力评价为好。

·使用黑色调色剂形成的实心图像密度增加的评价标准

A: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60%以上。

B: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40%以上且小于60%。

C: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20%以上且小于40%。

D: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小于20%。

当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为40%以上时,调色剂的着色力评价为好。

比较例6

按照实施例6评价比较黄色调色剂(Tnr-Y31)至(Tnr-Y34)和(Tnr-Y65)至(Tnr-Y68)、比较品红色调色剂(Tnr-M31)至(Tnr-M34)和(Tnr-M65)到(Tnr-M68)、比较青色调色剂(Tnr-C31)至(Tnr-C34)和(Tnr-C65)至(Tnr-C68)和比较黑色调色剂(Tnr-Bk31)至(Tnr-Bk34)和(Tnr-Bk65)至(Tnr-Bk68)的着色力。

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黄色调色剂(Tnr-Y31)至(Tnr-Y34)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黄色调色剂(Tnr-Y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黄色调色剂(Tnr-Y65)至(Tnr-Y68)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品红调色剂(Tnr-M31)至(Tnr-M34)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品红调色剂(Tnr-M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品红调色剂(Tnr-M65)至(Tnr-M68)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青色调色剂(Tnr-C31)至(Tnr-C34)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青色调色剂(Tnr-C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青色调色剂(Tnr-C65)至(Tnr-C68)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28)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黑色调色剂(Tnr-Bk31)至(Tnr-Bk34)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参照使用参考黑色调色剂(Tnr-Bk62)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测定使用比较黑色调色剂(Tnr-Bk65)至(Tnr-Bk68)所形成的实心图像的密度增加。

表4总结了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的着色力的评价结果。表5总结了通过溶解悬浮制备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的着色力的评价结果。

表4

表5

表3中所述的结果证实:使用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增加了颜料组合物和颜料分散体中颜料的分散性;特别是,添加根据实施方式的聚合物显著增加了青色颜料的分散性;且当通式(1)中的R2至R4均为氢原子时,颜料的分散性高。

表4和5所述的结果证实,使用根据实施方式的包含酞菁结构的聚合物改进了颜料在粘结剂树脂中的分散性,并由此能够生产具有高着色力的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

尽管本公开内容已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但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方式。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变型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