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及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

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及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屋面上放置与屋面形状相同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B、在每个植物生长模块上铺设一层无纺布;C、在无纺布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有机肥;D、在有机肥上种植5cm‑30cm高的针叶佛甲草;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通过在屋面上设置的绿化植物即植被层,植被层采用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承载,适用性大,适合各种钢结构铁皮铝合金、玻璃、铝塑板屋面的工厂、展馆、体育场馆、车站、机场建筑的立体绿化;填补铁皮屋面、铝塑屋面、钢化玻璃屋面绿化的空白;植被层阻挡了外界风霜风雪的侵蚀,屋面建筑材料不易锈蚀老化,不易漏水,延长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4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49851.9

  • 发明设计人 杨水龙;候甲;

    申请日2016-04-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廉红果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路犀牛角东路7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7: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22/00 专利号:ZL2016102498519 申请日:20160420 授权公告日:201906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6-11

    授权

    授权

  • 2016-09-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6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钢结构建筑以铝合金或铝塑板铁皮或玻璃为屋面材料的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及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尤其是钢结构建筑,更是以其建筑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众多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如车站、工厂、仓库等。

但钢结构建筑也有不足的方面:

1、隔热保温性差,在晴热天,室内温度相比其它建筑高出几度,寒冷天气要低几度;

2、受外界侵蚀影响,表层锈蚀较快,容易漏水,建筑使用年限较短;

3、为防止锈蚀漏水需经常涂刷防腐防锈油漆,造成环境污染;

4、夏天在太阳的暴晒下表面温度高达六、七十度,退温也慢,致使城市热岛效应不断攀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建筑屋面隔热保温性能差、易锈蚀漏水和使用年限短的难题,从而有利于促进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屋面上放置与屋面形状相同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由若干植物生长模块拼接而成,植物生长模块呈凹凸结构,拼接间隙设置为1cm-3cm;

B、在每个植物生长模块上铺设一层无纺布;

C、在无纺布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有机肥;

D、在有机肥上种植5cm-30cm高的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

所述无纺布其规格为50g-100g/m2,无纺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有机肥掉入凹里,影 响凹里储水,同时用作植物根抓粘,起到稳固植物的作用。

所述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每平方种植180-200株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

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所述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其由若干植物生长模块拼接而成,所述植物生长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设置多个下凹种植槽,相邻种植槽之间设有上凸的间隔带,所述间隔带呈W型,模块本体四周设置有便于植物生长模块拼接一起的边扣。

所述间隔带由三个锥型凸台和两个倒锥形凹槽构成,锥型凸台和倒锥形凹槽相错设置形成W型。

所述间隔带底部与两侧的种植槽侧壁形成一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用于将堆积的水分引走。

所述间隔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水小孔,便于将多余的水分排出。

所述种植槽底部呈凹凸不平状,相比现有的种植槽底部呈平面状,凹凸不平状有利于均匀铺设肥料。

所述种植槽四周设置有波浪式突起部,有利于稳固肥料,同时防止肥料抱团结块。

所述植物生长模块为通过注塑或吸塑一次成型的塑料板或塑料盆,制造方便、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

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通过在屋面上设置的绿化植物即植被层,植被层采用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承载,适用性大,适合各种钢结构铁皮铝合金、玻璃、铝塑板屋面的工厂、展馆、体育场馆、车站、机场建筑的立体绿化;填补铁皮屋面、铝塑屋面、钢化玻璃屋面绿化的空白;

2、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屋面上设置的绿化植物即植被层阻挡了外界风霜风雪的侵蚀,屋面建筑材料不易锈蚀老化,不易漏水,延长使用寿命;植物可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固碳放氧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3、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在屋面上进行绿化,有利于隔热保温,节能减排,其次采用针叶佛甲草作为植被层,密度大,覆盖率高,隔热效果好,满足CB50176-93要求;其它景天科植物则稍逊色。

4、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采用针叶佛甲草作为植被层,针叶佛甲草不用泥土,仅需2-3cm有机肥,每平方米重15-20kg,保水状态下也不超过40kg, 不用浇水(可耐旱200天不死),维护成本低,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可保持与建筑同寿命的长期绿化效果,是最适合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的植物。

5、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所采用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由若干植物生长模块拼接而成,植物生长模块呈凹凸结构,适用于各种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屋面,其次植物生长模块特有的W型间隔带,有利于保护种植槽内的肥料不流失、阻隔均匀,同时起到固定无纺布的作用,其中位于中间的锥形凸台用于防止种植槽内植物根之间的相互串联,便于后期植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植物生长模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植物生长模块的种植槽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植物生长模块的左视图。

图中,100、模块本体;1、种植槽;11、种植槽底部;12、波浪式突起部;2、间隔带;21、锥型凸台;22、倒锥形凹槽;3、边扣;31、连接板;32、插接槽;4、稳固槽;5、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屋面上放置与屋面形状相同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由若干植物生长模块拼接而成,植物生长模块呈凹凸结构,为防止屋面坡度较大,屋面较长及宽,下大雨、暴雨时形成较大径流,冲刷表面草皮及有机肥,植物生长模块之间用扣连接,中间留1cm-3cm缝隙,用于排水;

B、在每个植物生长模块上铺设一层50g-100g/m2无纺布,无纺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有机肥掉入凹里,影响凹里储水,同时用作植物根抓粘,起到稳固植物的作用;

C、在无纺布上铺设厚度为2-3cm的有机肥(有机肥技术指标:①轻质10-15kg/m2,饱水状态10-40kg/m2,②保水、含水率60%,③透气孔隙度70%,④PH值6.5-7.5,⑤无机物含量≧98%);

D、在有机肥上种植5cm-30cm高的针叶佛甲草(也称绿创宝、小创草、中华神草), 每平方180-200株,其它景天科植物种植株数也基本一样。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钢结构建筑屋面绿化防水隔热方法所述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装置,其由若干植物生长模块拼接而成,植物生长模块包括模块本体100,模块本体100设置多个下凹种植槽1,种植槽底部11呈凹凸不平状,相比现有的种植槽底部呈平面状,凹凸不平状有利于均匀铺设肥料;种植槽1内壁四周设置有波浪式突起部12,有利于稳固肥料,同时防止肥料抱团结块;相邻种植槽1之间设有上凸的间隔带2,具体地,间隔带2由三个锥型凸台21和两个倒锥形凹槽22构成,锥型凸台21和倒锥形凹槽22相错设置形成W型,间隔带2的结构设计有利于保护种植槽1内的肥料不流失、阻隔均匀,同时起到固定无纺布的作用,其中位于中间的锥形凸台21用于防止种植槽1内植物根之间的相互串联,便于后期植物处理;间隔带2底部与两侧的种植槽1侧壁形成一排水通道5,排水通道5用于将堆积的水分引走,排水通道5高度为1.0cm-10cm;间隔带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排水小孔(图中未画出),具体地,排水小孔开设在锥型凸台21平面处和倒锥形凹槽22槽底平面处,排水小孔使多余的水分流进排水通道从排水通道排出。

模块本体100四周设置有便于植物生长模块拼接一起的边扣3,边扣包括连接板31和插接槽32,插接槽32一体成型于连接板31上,模块本体100之间通过插接槽32的对接叠合实现拼接。

本发明模块本体100还包括有若干便于取放植物生长模块的稳固槽4,若干稳固槽4分设在模块本体100的两侧和中部。

本发明的模块本体100为用PVCPPPCPEPSAPET等材料,通过注塑或吸塑一次成型与屋面(铝合金、铝塑板、铁皮材料)形状相同的塑料板或塑料盆,宽根据屋面要求为20cm-200cm不等,制造方便、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