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

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其中,该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对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则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当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对热点的流量使用异常。本申请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可靠性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283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05250.9

  • 发明设计人 湛滨瑜;

    申请日2015-01-06

  • 分类号H04W24/00(2009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大威

  • 地址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资本大厦一座四层847号邮箱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5

    授权

    授权

  • 2016-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24/00 申请日:2015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终端以及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热点已经逐步在移动终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的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或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流量转换为稳定的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信号,以供WIFI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其余终端设备连接互联网使用。这虽然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当接入移动热点的终端设备开启在线视频、音频等使用流量很大的应用程序时,会导致提供WIFI信号的移动终端的流量使用过多、造成浪费甚至流量雪崩的后果,因此需要在终端设备接入的无线网络是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也就是通过移动终端将GPRS、2G、3G或4G网络转换后得到的WIFI网络)时,对终端设备的使用流量进行监控,并在终端设备的使用流量异常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目前,可通过以下方式识别接入的无线网络是否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第一种是授信确认的方式。当移动终端接入一个WIFI信号时,可通过人工手动方式授予密码和WIFI类型;第二种是当移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可查询接入的无线网络的IP地址是否属于预收集的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的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如果属于,则说明移动终端接入的是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但是,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当多个连接移动终端建立的热点的终端设备中因开启在线视频或音频而过渡消耗流量时,作为提供热点的移动终端无法实时获取流量的使用消耗情况,无法在流量使用出现异常时对流量自动切断,从而难以达到对流量的保护功能,并且授信过程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无法实现流程的自动化,非常不便。而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由于预收集的IP地址很难包括全部的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的IP地址,并且,无线网络的IP地址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因而会导致对终端设备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是否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的判断不准确,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

本申请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

本申请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终端。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对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则对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当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所述终端对所述热点的流量使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类型;监测模块,用于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所述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所述终端对所述热点的流量使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所述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判定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所述预设的校验规则时,判定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本申请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包括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所述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所述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获取预设流量阈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使用流量的正太分布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终端。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包括:

S101,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具体地,当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可通过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S102,对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在具有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中输入热点名称和热点授信密码建立热点,开启热点功能,为其他终端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用户设置的热点名称(也就是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并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在热点名称中添加校验位,得到新的热点名称,并将新的热点名称作为无线网络的名称提供给其他终端设备。其他终端设备可根据该无线网络名称和对应的授信密码接入该无线网络。由此,可根据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是否有校验位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有校验位,则表明该无线网络时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即通过移动终端的热点功能将GPRS、2G、3G或4G网络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得到的无线网络。

其中,预设规则中包括根据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位的规则(如生成的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生成校验码的算法等)以及生成无线网络的校验名称时,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例如,校验码的数量可设为任意自然数,如3、4、5等,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前后组合(原始名称在前校验位在后)、后前组合(原始名称在后校验位在前)或交叉组合或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其中,如图2所示,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包括:

S201,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从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提取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从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提取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包括: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确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校验位包含的校验码的数量以及校验位与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的位置关系;根据校验码的数量和位置关系确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中非校验码字符序列,并将非校验码字符序列作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

举例来说,预设的校验规则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是前后组合(原始名称在前,校验位在后),则对于无线网络的名称ABCC6R,可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为ABC。

S202,的校验规则和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名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将原始名称中的n个字符依次作为校验名称中的前n个字符,然后通过以下循环校验规则算法计算校验名称中的校验位:

>Rn+k=(Σi=1n+k-1Ri×2i-1)%Q---(1)>

其中,k∈1…N,N为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为原始名称的字符串长度,Rn+k为校验名称中第k个校验位,Q为预设的可用校验码的个数,其中,可用校验码的个数为质数。

举例来说,预设的可用校验码可为表1中所示的37个,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即Q=37,每个可用校验码及其在计算过程中所对应的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0(0)1(1)2(2)3(3)4(4)5(5)6(6)7(7)8(8)9(9)10(*)11(A)12(B)13(C)14(D)15(E)16(F)17(G)18(H)19(I)20(G)21(K)22(L)23(M)24(N)25(O)26(P)27(Q)28(R)29(S)30(T)31(U)32(V)33(W)34(X)35(Y)36(Z)

S203,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是否一致。

S204,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S205,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不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举例来说,以预设的校验规则中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即N=3,且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为前后组合为例:对于一个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上述校验规则中的算法公式(1)可得到校验位C6R,则最终得到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同理,当终端设备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时,可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预设校验规则除去后面3位得到的),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原始名称ABC对应的校验位为C6R,并将校验位与原始名称组合为校验名称ABCC6R,与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一致,则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并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应当理解,上述预设的校验规则一旦设定,所有终端在创建无线网络热点(即WIFI热点)时均按照该校验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热点名称生成一个新的无线网络名称,所有终端在接入一个无线网络时,均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接入的无线网络进行识别。其中,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可设定为任意自然数,N的数值越大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无线网络的类型进行时容错性、可靠性越高。举例来说,如果将N设定为5,即预设校验规则设定5个校验位,则一个随机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该预设校验规则的概率为1/375≈2/100000000。这表明通过此校验规则对将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误识别为移动数据转换类的概率为一亿分之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自动识别出当前接入的无线网络的类型,且容错性非常强、可靠性非常高。

S103,如果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则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实时监测终端在每个预设时间内所使用的流量。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是10秒、1秒、1毫秒等,可根据监测精度需求和终端负载需求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104,当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判断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则可进行流量异常提示或断开无线网络连接,能够及时的提示终端的用户,以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断开流量或者关闭大流量应用等),或者自动断开无线网络连接,从而避免了流量的过度使用或浪费,实现了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流量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方法,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授信确认的方式以及与手机无线网络IP地址的方式来识别接入的无线网络是否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的对比可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来说,可自动识别无线网络的类型,且可靠性高、人工参与度低、比较易于实现。

表2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与相关技术中的方案对比关系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获取预设流量阈值的步骤。具体地,如图3所示,获取预设流量阈值包括:

S301,根据预先建立的置信区间监控模型获取终端的流量置信区间。

由于终端在接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时,对流量的消耗通常集中在一个的区间范围内,且使用流量过高等情况极少出现。从整体角度上看,终端在接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时使用流量基本符合一个正态分布。该正态分布的曲线的示意图可如图4所示,其中,横轴x表示终端的使用流量,纵轴f(x)表示终端的使用流量的概率密度,α是该正太分布的尺度参数。

因此,可在正态分布的基础模型之上,利用样本方差和正态分布的总体平均值,根据置信度得到一个置信区间监控模型。然后,根据该置信区间监控模型获取终端的流量置信区间。

具体地,如果终端在第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为Qi,在前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总流量为Ti,则在前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平均流量为则,

当经过n个预设时间,在一个新的预设时间内,存在以下流量关系:

Tn+1=Tn+Qi,且

由上可知,对于n个预设时间内的流量的样本方差为:

>Sn2=1n-1Σi=1n(Ti-Tn)2=1n-1(Σi=1nTi2-nTn2)>

根据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的定义可得,n个预设时间内的流量的样本标准差为:

>Sn=1n-1(Σi=1nTi2-nTn2)>

进而可根据正态分布均值计算关系可得到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然后根据样本均值标准差和正态分布,得到置信区间监控模型为:

>(Tn-Z1-α2Snn,Tn+Z1-α2Snn)>

其中,α为置信度,可以通过查询置信度α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表查询得到。

从而,可根据实际监测到的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的流量使用情况得到终端流量使用的样本均值以及样本均值标准差,并带入上述置信区间监控模型中,得到终端的不同置信度的流量置信区间。

S302,根据流量置信区间的上限确定预设流量阈值。

举例来说,预设流量阈值可为根据实际监测到的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的流量使用情况计算得到的的值。

如果终端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则表明此时的流量使用情况为小概率时间,属于异常情况,因此,可判定为流量使用异常。

由此,根据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的流量阈值判断是否出现流量使用异常,提高了流量使用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

图5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校验模块20、监测模块30和判定模块40。

具体地,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更具体地,当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第一获取模块10可通过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校验模块20用于对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在具有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中输入热点名称和热点授信密码建立热点,开启热点功能,为其他终端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用户设置的热点名称(也就是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并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在热点名称中添加校验位,得到新的热点名称,并将新的热点名称作为无线网络的名称提供给其他终端设备。其他终端设备可根据该无线网络名称和对应的授信密码接入该无线网络。由此,可根据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是否有校验位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有校验位,则表明该无线网络时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即通过移动终端的热点功能将GPRS、2G、3G或4G网络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得到的无线网络。

其中,预设规则中包括根据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位的规则(如生成的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生成校验码的算法等)以及生成无线网络的校验名称时,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例如,校验码的数量可设为任意自然数,如3、4、5等,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前后组合(原始名称在前校验位在后)、后前组合(原始名称在后校验位在前)或交叉组合或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校验模块20可具体包括:判断单元21和判定单元22。

判断单元21用于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判断单元21具体用于执行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所示的步骤。即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从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提取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通过预设的校验规则和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名称;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是否一致;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不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单元21在通过预设的校验规则和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名称时,首先将原始名称中的n个字符依次作为校验名称中的前n个字符,然后通过以下循环校验规则算法计算校验名称中的校验位:

>Rn+k=(Σi=1n+k-1Ri×2i-1)%Q---(1)>

其中,k∈1…N,N为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为原始名称的字符串长度,Rn+k为校验名称中第k个校验位,Q为预设的可用校验码的个数,其中,可用校验码的个数为质数。

举例来说,预设的可用校验码可为表1中所示的37个,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即Q=37,每个可用校验码及其在计算过程中所对应的数值如表1所示。

判定单元22用于当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应当理解,上述预设的校验规则一旦设定,所有终端在创建无线网络热点(即WIFI热点)时均按照该校验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热点名称生成一个新的无线网络名称,所有终端在接入一个无线网络时,均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接入的无线网络进行识别。其中,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可设定为任意自然数,N的数值越大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无线网络的类型进行时容错性、可靠性越高。举例来说,如果将N设定为5,即预设校验规则设定5个校验位,则一个随机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该预设校验规则的概率为1/375≈2/100000000。这表明通过此校验规则对将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误识别为移动数据转换类的概率为一亿分之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自动识别出当前接入的无线网络的类型,且容错性非常强、可靠性非常高。

监测模块30用于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

更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监测模块30可实时监测终端在每个预设时间内所使用的流量。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是10秒、1秒、1毫秒等,可根据监测精度需求和终端负载需求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判定模块40用于当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对热点的流量使用异常。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还可包括第二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图7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校验模块20、监测模块30、判定模块40、第二获取模块50和控制模块60。

具体地,第一获取模块10、校验模块20、监测模块30和判定模块40可如图5或图6任一实施例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预设流量阈值。

更具体地,第二获取模块50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置信区间监控模型获取终端的流量置信区间;根据流量置信区间的上限确定预设流量阈值。

由于终端在接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时,对流量的消耗通常集中在一个的区间范围内,且使用流量过高等情况极少出现。从整体角度上看,终端在接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时使用流量基本符合一个正态分布。该正态分布的曲线的示意图可如图4所示,其中,横轴x表示终端的使用流量,纵轴f(x)表示终端的使用流量的概率密度,α是该正太分布的尺度参数。

因此,可在正态分布的基础模型之上,利用样本方差和正态分布的总体平均值,根据置信度得到一个置信区间监控模型。然后,根据该置信区间监控模型获取终端的流量置信区间。

更具体地,如果终端在第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为Qi,在前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总流量为Ti,则在前i个预设时间内使用的平均流量为则,

当经过n个预设时间,在一个新的预设时间内,存在以下流量关系:

Tn+1=Tn+Qi,且

由上可知,对于n个预设时间内的流量的样本方差为:

>Sn2=1n-1Σi=1n(Ti-Tn)2=1n-1(Σi=1nTi2-nTn2)>

根据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的定义可得,n个预设时间内的流量的样本标准差为:

>Sn=1n-1(Σi=1nTi2-nTn2)>

进而可根据正态分布均值计算关系可得到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然后根据样本均值标准差和正态分布,得到置信区间监控模型为:

>(Tn-Z1-α2Snn,Tn+Z1-α2Snn)>

其中,α为置信度,可以通过查询置信度α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表查询得到。

从而,可根据实际监测到的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的流量使用情况得到终端流量使用的样本均值以及样本均值标准差,并带入上述置信区间监控模型中,得到终端的不同置信度的流量置信区间。

其中,举例来说,预设流量阈值可为根据实际监测到的终端在接入无线网络时的流量使用情况计算得到的的值。

如果终端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则表明此时的流量使用情况为小概率时间,属于异常情况,因此,可判定为流量使用异常。

由此,根据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的流量阈值判断是否出现流量使用异常,提高了流量使用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控制模块60用于在判断终端对热点的流量使用异常时,进行流量异常提示或断开无线网络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判断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则控制模块60可进行流量异常提示或断开无线网络连接,能够及时的提示终端的用户,以使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断开流量或者关闭大流量应用等),或者自动断开无线网络连接,从而避免了流量的过度使用或浪费,实现了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流量保护。

为例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流量使用异常的检测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对该无线网络的名称进行校验,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并在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时对终端所使用的流量进行监测,以在终端在预设时间内使用的流量大于预设流量阈值时,判定终端的流量使用异常,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进行流量分析和统计,从而能够据此对提供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进行流量保护。该方案对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识别可靠性高,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因无法准确识别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而过度使用流量导致的流量浪费或雪崩的后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

图8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01,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具体地,当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可通过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S802,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在具有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中输入热点名称和热点授信密码建立热点,开启热点功能,为其他终端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用户设置的热点名称(也就是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并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在热点名称中添加校验位,得到新的热点名称,并将新的热点名称作为无线网络的名称提供给其他终端设备。其他终端设备可根据该无线网络名称和对应的授信密码接入该无线网络。由此,可根据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是否有校验位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有校验位,则表明该无线网络时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即通过移动终端的热点功能将GPRS、2G、3G或4G网络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得到的无线网络。

其中,预设规则中包括根据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位的规则(如生成的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生成校验码的算法等)以及生成无线网络的校验名称时,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例如,校验码的数量可设为任意自然数,如3、4、5等,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前后组合(原始名称在前校验位在后)、后前组合(原始名称在后校验位在前)或交叉组合或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来识别无线网络的类型。

具体地,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包括本申请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

S201,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从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提取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

举例来说,预设的校验规则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是前后组合,则对于无线网络的名称ABCC6R,可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为ABC。

S202,通过预设的校验规则和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名称。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将原始名称中的n个字符依次作为校验名称中的前n个字符,然后通过以下循环校验规则算法计算校验名称中的校验位:

>Rn+k=(Σi=1n+k-1Ri×2i-1)%Q---(1)>

其中,k∈1…N,N为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为原始名称的字符串长度,Rn+k为校验名称中第k个校验位,Q为预设的可用校验码的个数,其中,可用校验码的个数为质数。

举例来说,预设的可用校验码可为表1中所示的37个,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26个英文字母和“*”,即Q=37,每个可用校验码及其在计算过程中所对应的数值如表1所示。

S203,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是否一致。

S204,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S205,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不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举例来说,以预设的校验规则中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即N=3,且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为前后组合为例:对于一个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上述校验规则中的算法公式(1)可得到校验位C6R,则最终得到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同理,当终端设备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时,可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预设校验规则除去后面3位得到的),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原始名称ABC对应的校验位为C6R,并将校验位与原始名称组合为校验名称ABCC6R,与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一致,则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并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应当理解,上述预设的校验规则一旦设定,所有终端在创建无线网络热点(即WIFI热点)时均按照该校验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热点名称生成一个新的无线网络名称,所有终端在接入一个无线网络时,均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接入的无线网络进行识别。其中,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可设定为任意自然数,N的数值越大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无线网络的类型进行时容错性、可靠性越高。举例来说,如果将N设定为5,即预设校验规则设定5个校验位,则一个随机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该预设校验规则的概率为1/375≈2/100000000。这表明通过此校验规则对将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误识别为移动数据转换类的概率为一亿分之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自动识别出当前接入的无线网络的类型,且容错性非常强、可靠性非常高。

S803,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S804,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判定无线网络为非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方法,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为例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

图9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该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0、判断模块220和判定模块230。

具体地,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更具体地,当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获取模块210可通过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当前连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

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在具有热点功能的移动终端中输入热点名称和热点授信密码建立热点,开启热点功能,为其他终端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接口获取用户设置的热点名称(也就是该热点提供的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并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在热点名称中添加校验位,得到新的热点名称,并将新的热点名称作为无线网络的名称提供给其他终端设备。其他终端设备可根据该无线网络名称和对应的授信密码接入该无线网络。由此,可根据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是否有校验位来判断无线网络的类型,如果有校验位,则表明该无线网络时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即通过移动终端的热点功能将GPRS、2G、3G或4G网络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得到的无线网络。

其中,预设规则中包括根据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位的规则(如生成的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生成校验码的算法等)以及生成无线网络的校验名称时,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例如,校验码的数量可设为任意自然数,如3、4、5等,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可以是前后组合(原始名称在前校验位在后)、后前组合(原始名称在后校验位在前)或交叉组合或其他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因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20具体包括:提取单元221、生成单元222、判断单元223和判定单元224。

更具体地,提取单元221用于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从无线网络的名称中提取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举例来说,预设的校验规则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是前后组合,则对于无线网络的名称ABCC6R,可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为ABC。

生成单元222用于通过预设的校验规则和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生成校验名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单元222具体用于:将原始名称中的n个字符依次作为校验名称中的前n个字符;通过以下循环校验规则算法计算校验名称中的校验位:

>Rn+k=(Σi=1n+k-1Ri×2i-1)%Q>

其中,k∈1…N,N为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为原始名称的字符串长度,Rn+k为校验名称中第k个校验位,Q为预设的可用校验码的个数,其中,可用校验码的个数为质数。

判断单元223用于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是否一致;

判定单元224用于如果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一致,则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判定单元还用于当无线网络的名称与校验名称不一致时,判定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

举例来说,以预设的校验规则中设定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为3,即N=3,且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与校验位的组合方式为前后组合为例:对于一个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上述校验规则中的算法公式(1)可得到校验位C6R,则最终得到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同理,当终端设备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为ABCC6R时,可根据预设的校验规则提取出无线网络的原始名称ABC(根据预设校验规则除去后面3位得到的),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原始名称ABC对应的校验位为C6R,并将校验位与原始名称组合为校验名称ABCC6R,与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一致,则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并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应当理解,上述预设的校验规则一旦设定,所有终端在创建无线网络热点(即WIFI热点)时均按照该校验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热点名称生成一个新的无线网络名称,所有终端在接入一个无线网络时,均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接入的无线网络进行识别。其中,校验位中校验码的数量N可设定为任意自然数,N的数值越大通过该校验规则对无线网络的类型进行时容错性、可靠性越高。举例来说,如果将N设定为5,即预设校验规则设定5个校验位,则一个随机的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该预设校验规则的概率为1/375≈2/100000000。这表明通过此校验规则对将无线网络的类型的误识别为移动数据转换类的概率为一亿分之2。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终端接入无线网络时,自动识别出当前接入的无线网络的类型,且容错性非常强、可靠性非常高。

判定模块230用于当无线网络的名称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时,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判定模块230还用于当无线网络的名称不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时,判定无线网络为非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为例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另一种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类型识别装置,通过获取终端所接入的无线网络的名称,并判断无线网络的名称是否满足预设的校验规则,如果满足该预设的校验规则,则可判定无线网络为移动数据转换类无线网络,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无线网络的类型,容错性强,可靠性高。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