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增强型数字地图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法

一种基于增强型数字地图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城市环境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法,通过车载电子罗盘和轮速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航向角和速度,粗略估计出车辆的位置,然后利用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结合优化选星算法,有效剔除非视距卫星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车载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定位精度,实现城市车辆的可靠、准确定位。与传统车辆卫星导航相比,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环境下车辆定位的精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073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20659.X

  • 发明设计人 李旭;高怀堃;徐启敏;

    申请日2016-03-0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柏尚春

  •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5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19/47 申请日:201603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导航定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城市环境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的城市交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智 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应运而生。ITS能够有效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缓解城市交通问题,而ITS的开发研究,离不开精确确的车辆导航定位,只有在 车辆准确、实时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地指挥调度车辆,改善城市交通,保证车辆安全 行驶,因此,车辆导航定位技术是目前ITS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车辆导航定位领域中,主要的定位方法有航位推算、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航 位推算和惯性导航主要采用低成本的车载传感器,如电子罗盘,轮速传感器、微机械陀螺仪 等来实现车辆的导航定位,由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会随时间不断的累积,通常只能保证短 时间的定位精度;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 在车辆定位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较为成熟的有美国的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以及中国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够实时的为车辆提供三维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实现全天 候、全方位的导航定位功能;

与传统的利用低成本车载传感器进行航位推算或者惯性导航相比,GNSS的定位精 度更高,但是,当车辆行驶在城市环境中时,由于道路两旁的高层建筑,GNSS的卫星信号易 受到遮挡和反射,多路径效应严重,若对信号反射导致的非视距卫星缺乏有效的甄别,势必 引入巨大的定位误差,因此,在城市环境下,利用GNSS实现车辆的准确定位是目前车辆导航 定位乃至ITS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城市环境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 法,结合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信息,有效剔除非视距卫星的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从而实现城市环境下的车辆高精度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根据车辆在上一时刻的位置,结 合车载电子罗盘和轮速传感器,粗略的推算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位置;然后,利用车载GNSS 接收机,接收卫星的星历数据并进行星历解算,得到各卫星的位置;接着,根据车辆的位置, 计算各个卫星相对于车辆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而,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结合增强型 三维数字地图,利用信号传播路径的几何关系,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剔除非视距卫星; 在可见卫星数目充分的情况下,结合高度角和方位角,进一步对卫星进行筛选,利用余下的 卫星组合解算出车辆的精确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思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算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一种基于增强型数字地图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城市环境下, 通过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结合优化选星算法,有效剔除非视距卫星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 的影响,从而提高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实现城市车辆的可靠、准确定位,所述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载电子罗盘测得车辆的航向角,轮速传感器测得车辆的行驶速度, 然后根据车辆在上一时刻的定位结果,通过航位推算,粗略的估计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位 置;

步骤2)通过车载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的星历数据,计算各卫星的位置坐标;

步骤3)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计算各卫星相对于车辆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高 度角和方位角的单位均为度(°),高度角的范围为0~90°,卫星的方位角以车辆沿道路行驶 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为正,当卫星位于道路左侧时,方位角的范围为0~180°,卫星位于道路 右侧时,方位角的范围为-180°~0°;

步骤4)如图2所示,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建筑物的反射,车载GNSS接收机易接收到 非视距卫星的信号,非视距卫星的伪距测量值误差较大,若将此类卫星用于定位解算,将导 致车辆定位精度下降,因此,在优化选星定位中,需要首先剔除非视距卫星;

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结合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得到车辆当前行驶道路两 边建筑物的高度以及车辆与两边建筑物的距离,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左侧的建筑物高度为 Hl,右侧的建筑物高度为Hr,车辆与左侧建筑物的距离为dl,车辆与右侧建筑物的距离为dr, Hl、Hr、dl、dr的单位均为米,如图3所示,对于车载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所有卫星,利用遍历 的方法,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剔除非视距卫星,具体过程如下:

1.卫星的高度角为α,方位角为β,根据卫星的方位角β,判断卫星相对于车辆的方 位;

2.当卫星位于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左侧时,通过卫星的方位角β、左侧建筑物的高度Hl以及车辆与左侧建筑物的距离dl,计算卫星在车辆左侧的截止高度角θl,若卫星的高度角小于θl,即α<θl,则该卫星为非视距卫星;

当卫星位于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右侧时,通过卫星的方位角β、右侧建筑物的高度 Hr以及车辆与右侧建筑物的距离dr,计算卫星在车辆右侧的截止高度角θr,若卫星的高度角小于θr,即α<θr,则该卫星为非视距卫星;

3.对于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所有卫星,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后,剔除其中的非 视距卫星;

步骤5)经上述可见卫星的辨识后,若可见卫星数目少于四颗,则无法进行GNSS伪 距定位解算,将步骤1)中的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输出;

若可见卫星数目不少于四颗且不多于六颗,则将全部卫星用于GNSS伪距定位解 算,并将解算的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输出;

若可见卫星数目大于六颗,则从中选出六颗卫星用于GNSS伪距定位解算,具体过 程如下:

1.首先,从可见卫星中,选出高度角最大和最小的两颗卫星;

2.然后,选出与高度角最小卫星的方位角相差最大的一颗卫星;

3.接着选出与前三颗卫星组成的四面体体积最大的一颗卫星;

4.进而,利用遍历的方法,从余下的卫星中,任选两颗与上述四颗卫星组合,分别 计算六星组合的GDOP值,然后根据GDOP值最小的原则,从这些组合中,选取使GDOP值最小的 一组作为最后的选星结果;

5.将选出的六颗卫星进行GNSS伪距定位解算,并将解算的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 果输出。

在下一时刻,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5)的优化选星定位过程,可以获得车辆在新 时刻的位置,从而实现车辆的连续定位。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的优化选星定位方法,利用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信息进行可见卫星的 辨识,排除了非视距卫星对于GNSS定位的干扰,有助于提高定位精度,实现城市环境下车辆 的准确定位;

2.本发明中的方法,在完成可见卫星辨识后,针对可见卫星数目充足的情况,以快 速选星为原则,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选星策略,从而保证了城市环境下车辆定位的精度和 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可见卫星与非视距卫星的示意图。

图3是结合数字地图信息确定卫星截止高度角的示意图。

图3中的主要符号说明:

β卫星相对于车辆的方位角

Hl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左侧的建筑物高度

Hr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右侧的建筑物高度

dl车辆与左侧的建筑物的距离

θl车辆左侧卫星的截止高度角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的城市交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智 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ITS)应运而生。ITS能够有效减少交通 事故的发生,缓解城市交通问题,而ITS的开发研究,离不开精确确的车辆导航定位,只有在 车辆准确、实时定位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地指挥调度车辆,改善城市交通,保证车辆安全 行驶,因此,车辆导航定位技术是目前ITS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车辆导航定位领域中,主要的定位方法有航位推算、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航 位推算和惯性导航主要采用低成本的车载传感器,如电子罗盘,轮速传感器、微机械陀螺仪 等来实现车辆的导航定位,由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会随时间不断的累积,通常只能保证短 时间的定位精度;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 在车辆定位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泛指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较为成熟的有美国的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以及中国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能够实时的为车辆提供三维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实现全天 候、全方位的导航定位功能;

与传统的利用低成本车载传感器进行航位推算或者惯性导航相比,GNSS的定位精 度更高,但是,当车辆行驶在城市环境中时,由于道路两旁的高层建筑,GNSS的卫星信号易 受到遮挡和反射,多路径效应严重,若对信号反射导致的非视距卫星缺乏有效的甄别,势必 引入巨大的定位误差,因此,在城市环境下,利用GNSS实现车辆的准确定位是目前车辆导航 定位乃至ITS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城市环境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 法,结合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信息,有效剔除非视距卫星的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从而实现城市环境下的车辆高精度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根据车辆在上一时刻的位置,结 合车载电子罗盘和轮速传感器,粗略的推算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位置;然后,利用车载 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的星历数据并进行星历解算,得到各卫星的位置;接着,根据车辆的 位置,计算各个卫星相对于车辆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进而,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结合 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利用信号传播路径的几何关系,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剔除非视距 卫星;在可见卫星数目充分的情况下,结合高度角和方位角,进一步对卫星进行筛选,利用 余下的卫星组合解算出车辆的精确位置;

本发明采用了车载电子罗盘用于输出车辆的航向角,轮速传感器用于输出车辆的 速度,GNSS接收机用于输出卫星定位的原始数据,然后通过上位机进行处理,结合优化选星 定位算法,连续、实时的估计出车辆的精确位置;本实施方式接收机具体采用的是轻便型车 载GNSS接收机,具体型号例如加拿大NovAtel公司最新推出的FlexPak6轻便型GNSS接收机, 可输出卫星的星历以及伪距测量值等原始数据;GNSS接收机的天线布置在车顶的正中心位 置,接收机安装在车辆质心位置,与车辆纵轴同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思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算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一种基于增强型数字地图的车辆优化选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城市环境下, 通过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结合优化选星算法,有效剔除非视距卫星干扰,减弱多路径效应 的影响,从而提高车载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实现城市车辆的可靠、准确定位,所述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车载电子罗盘测得车辆的航向角,轮速传感器测得车辆的行驶速度, 然后根据车辆在上一时刻的定位结果,通过航位推算,粗略的估计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位 置;

具体的航位推算过程,可详见参考文献(胡振文,孙玉梅,邢献芳.车辆定位与导航 [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步骤2)通过车载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的星历数据,计算各卫星的位置坐标;

具体的卫星星历解算过程可详见参考文献(谢钢.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M].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9.)、(高成发.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步骤3)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计算各卫星相对于车辆的高度角和方位角,高 度角和方位角的单位均为度(°),高度角的范围为0~90°,卫星的方位角以车辆沿道路行驶 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为正,当卫星位于道路左侧时,方位角的范围为0~180°,卫星位于道路 右侧时,方位角的范围为-180°~0°;

步骤4)如图2所示,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建筑物的反射,车载GNSS接收机易接收到 非视距卫星的信号,非视距卫星的伪距测量值误差较大,若将此类卫星用于定位解算,将导 致车辆定位精度下降,因此,在优化选星定位中,需要首先剔除非视距卫星;

根据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结合增强型三维数字地图,得到车辆当前行驶道路两 边建筑物的高度以及车辆与两边建筑物的距离,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左侧的建筑物高度为 Hl,右侧的建筑物高度为Hr,车辆与左侧建筑物的距离为dl,车辆与右侧建筑物的距离为dr, Hl、Hr、dl、dr的单位均为米,如图3所示,对于车载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所有卫星,利用遍历 的方法,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剔除非视距卫星,具体过程如下:

1.卫星的高度角为α,方位角为β,根据卫星的方位角β,判断卫星相对于车辆的方 位;

2.当卫星位于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左侧时,通过卫星的方位角β、左侧建筑物的高 度Hl以及车辆与左侧建筑物的距离dl,计算卫星在车辆左侧的截止高度角θl,若卫星的高度角小于θl,即α<θl,则该卫星为非视距卫星;

当卫星位于车辆沿道路行驶方向右侧时,通过卫星的方位角β、右侧建筑物的高度 Hr以及车辆与右侧建筑物的距离dr,计算卫星在车辆右侧的截止高度角θr,若卫星的高度角小于θr,即α<θr,则该卫星为非视距卫星;

3.对于GNSS接收机观测到的所有卫星,逐一甄别卫星的可见性后,剔除其中的非 视距卫星;

步骤5)经上述可见卫星的辨识后,若可见卫星数目少于四颗,则无法进行GNSS伪 距定位解算,将步骤1)中的粗略估算的车辆位置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输出;

若可见卫星数目不少于四颗且不多于六颗,则将全部卫星用于GNSS伪距定位解 算,并将解算的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果输出;

若可见卫星数目大于六颗,则从中选出六颗卫星用于GNSS伪距定位解算,具体过 程如下:

1.首先,从可见卫星中,选出高度角最大和最小的两颗卫星;

2.然后,选出与高度角最小卫星的方位角相差最大的一颗卫星;

3.接着选出与前三颗卫星组成的四面体体积最大的一颗卫星;

4.进而,利用遍历的方法,从余下的卫星中,任选两颗与上述四颗卫星组合,分别 计算六星组合的GDOP值,然后根据GDOP值最小的原则,从这些组合中,选取使GDOP值最小的 一组作为最后的选星结果;

5.将选出的六颗卫星进行GNSS伪距定位解算,并将解算的结果作为最终的定位结 果输出。

其中,伪距定位解算的具体计算过程可参照文献(鲁郁.GPS全球定位接收机[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GDOP值的计算方法可参照参考文献(王惠南.GPS导航原理与应用 [M].科学出版社,2003,134-139)。

在下一时刻,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5)的优化选星定位过程,可以获得车辆在新 时刻的位置,从而实现车辆的连续定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