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机焊接效率的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机焊接效率的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埋弧焊机焊接效率的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圆筒套、第二圆筒套、滑套和伸缩杆,所述第一圆筒套固定连接在埋弧焊焊头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固定连接在二保焊焊头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的外圆周面与滑套的内圆周面滑动连接,该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能够根据钢板厚度变化情况适时对埋弧焊和二保焊进行切换,弥补了埋弧焊焊接较薄钢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使二保焊借助埋弧焊焊头可多角度旋转的优点实现对大型设备上钢板的焊接,提高了自动埋弧焊机的焊接效率,扩大了自动埋弧焊机和二保焊的适用范围,且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转换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507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30904.2

  • 申请日2016-04-14

  • 分类号B23K9/18;B23K9/16;B23K9/32;B23K103/04;

  • 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澎

  •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鑫海街1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B23K 9/18 授权公告日:20171205 申请日:20160414 专利号:ZL2016102309042 登记号:Y2021980011844 出质人: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烟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解除日:202211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7-12-05

    授权

    授权

  • 2016-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K9/18 申请日:201604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 机焊接效率的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埋弧焊机相比于普通手工弧焊,具有生产效率高、焊缝质量好、节 省焊接材料和电能、焊接变形小及改善劳动条件等突出优点,尤其是适用于 大型设备上厚度>8mm的钢板的焊接,而对于焊接厚度<8mm的钢板而言, 自动埋弧焊机反而存在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差、焊接成本高、操作复杂、 浪费焊接材料和电能、焊接变形大等缺点,而二保焊却能很好的适用于厚度 较薄的钢板的焊接,但是传统的二保焊机的焊头可操控性较差,不能像自动 埋弧焊机一样实现任意角度的焊接,尤其是二保焊对大设备上钢板的焊接能 力不足,如何能将自动埋弧焊机与二保焊的优点结合起来,是提高自动埋弧 焊机焊接效率的重要途径。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4567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保焊和埋弧焊一体 机,采用二保焊和埋弧焊同时对焊件进行焊接,原理为二保焊打底,埋弧焊 焊接成形,该一体机也可以适用于焊接厚度较薄的钢板,但是该一体机在焊 接过程中不能根据焊接条件进行调节,一直保持二保焊和埋弧焊同时进行焊 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二保焊和埋弧焊互相间就会形成干扰,使彼此的 优点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比如二保焊对焊缝进行焊接打底后药渣不能及 时清除将严重影响埋弧焊的焊接质量,且二保焊由于焊接速度较慢会严重降 低埋弧焊的焊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机焊接效率的 连接装置及焊接的方法,在使用自动埋弧焊机焊接钢板时,尤其是对于大型 设备上的钢板,能根据钢板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埋弧焊或者使用二保焊 对钢板进行焊接并能根据钢板厚度变化及时实现埋弧焊和二保焊的切换,能 够克服自动埋弧焊机焊接较薄钢板效率低,或者克服二保焊不能对大型设备 上钢板进行多角度焊接及二保焊焊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机焊接 效率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圆筒套、第二圆筒套、滑套和伸缩杆,所述第一 圆筒套固定连接在埋弧焊焊头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固定连接在二保焊 焊头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的外圆周面与滑套的内圆周面滑动连接,所 述第二圆筒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弹簧, 所述弹簧轴线与第二圆筒套的轴线相交,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的底面 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球体,所述滑套的内圆周面的 上部和下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当所述第一凹槽随 所述第二圆筒套滑动到与第二凹槽相对时,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球体在弹簧推 力作用下挤出并且球体的一部分嵌入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圆筒套和滑套的轴 线互相平行且第一圆筒套和滑套之间用杆件连接。

利用该连接装置进行焊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把一套二保焊机和一套自动埋弧焊机放置在固定的相邻位置;

S2、用第一圆筒套把埋弧焊焊头固定住,用第二圆筒套把二保焊焊头固 定住,再把第二圆筒套插入滑套,使第一凹槽内的球体卡入滑套上部的第二 凹槽内,此时二保焊焊头固定在滑套内且不与钢板接触;

S3、手持连接装置,将埋弧焊焊头和二保焊焊头置于钢板上方,启动自 动埋弧焊机进行焊接作业;

S4、焊接到钢板薄的区域时,关闭自动埋弧焊机,按下二保焊焊头,使 第一凹槽内的球体从滑套上部的第二凹槽内脱出并卡入滑套下部的第二凹 槽内,此时二保焊焊头从滑套伸出,启动二保焊机,用二保焊焊头对钢板进 行焊接;

S5、焊接到钢板厚的区域时,关闭二保焊机,提起二保焊焊头,使第一 凹槽内的球体从滑套下部的第二凹槽内脱出并卡入滑套上部的第二凹槽内, 使二保焊焊头固定在连接装置内部,然后再启动自动埋弧焊机,使用埋弧焊 焊头对钢板进行焊接;

S6、根据钢板的厚度变化情况,重复S4、S5的步骤,直到焊接完成。

该连接装置及焊接方法能够根据钢板厚度变化情况适时对埋弧焊和二 保焊进行切换,弥补了埋弧焊焊接较薄钢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使二保焊 借助埋弧焊焊头可多角度旋转的优点实现对大型设备上钢板的焊接,提高了 自动埋弧焊机的焊接效率,扩大了自动埋弧焊机和二保焊的适用范围,且连 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转换方便。

进一步,所述滑套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倒角,因为二保焊焊头的直 径一般较小,滑套底端向内倾斜可以更好的使焊头暴露出来,便于操作者观 察焊接情况。

进一步,所述杆件为伸缩杆,该结构可以根据钢板的实际情况调整埋弧 焊焊头与二保焊焊头的距离,防止在焊件过程中,焊头之间产生障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套与第二圆筒套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二保焊机,2、自动埋弧焊机,3、钢板,4、埋弧焊焊头,5、二保 焊焊头,6、第一圆筒套,7、滑套,8、杆件,9、第二圆筒套,10、弹簧, 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提高自动埋弧焊机焊接效率的连接装置, 包括第一圆筒套6、第二圆筒套9、滑套7和伸缩杆8,所述第一圆筒套6 固定连接在埋弧焊焊头4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9固定连接在二保焊 焊头5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圆筒套9的外圆周面与滑套7的内圆周面滑动 连接,所述第二圆筒套9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 11内设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轴线与第二圆筒套9的轴线相交,所述 弹簧10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 连接有一个球体13,所述滑套7的内圆周面的上部和下部区域分别设置有与 第一凹槽11对应的第二凹槽12,当所述第一凹槽11随所述第二圆筒套9 滑动到与第二凹槽12相对时,所述第一凹槽11内的球体13在弹簧10推力 作用下挤出并且球体13的一部分嵌入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圆筒套6和滑 套7的轴线互相平行且第一圆筒套6和滑套7之间用杆件8连接。

利用该连接装置进行焊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把一套二保焊机1和一套自动埋弧焊机2放置在固定的相邻位置;

S2、用第一圆筒套6把埋弧焊焊头4固定住,用第二圆筒套9把二保焊 焊头5固定住,再把第二圆筒套9插入滑套7,使第一凹槽11内的球体13 卡入滑套7上部的第二凹槽12内,此时二保焊焊头5固定在滑套7内且不 与钢板3接触;

S3、手持连接装置,将埋弧焊焊头4和二保焊焊头5置于钢板3上方, 启动自动埋弧焊机2进行焊接作业;

S4、焊接到钢板3薄的区域时,关闭自动埋弧焊机2,按下二保焊焊头 5,使第一凹槽11内的球体13从滑套7上部的第二凹槽12内脱出并卡入滑 套7下部的第二凹槽12内,此时二保焊焊头5从滑套7伸出,启动二保焊 机1,用二保焊焊头5对钢板3进行焊接;

S5、焊接到钢板3厚的区域时,关闭二保焊机1,提起二保焊焊头5, 使第一凹槽11内的球体13从滑套7下部的第二凹槽12内脱出并卡入滑套7 上部的第二凹槽12内,使二保焊焊头5固定在滑套7内部,然后再启动自 动埋弧焊机2,使用埋弧焊焊头4对钢板3进行焊接;

S6、根据钢板3的厚度变化情况,重复S4、S5的步骤,直到焊接完成。

所述滑套7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倒角。

所述杆件8为伸缩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