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二硫化钼微球的方法

一种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二硫化钼微球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硫化、还原可溶性钼源制备二硫化钼微球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a、分别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和可溶性钼源水溶液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相制得反相微乳液A;b、向反相微乳液A中加入含硫源和还原剂的水溶液制得反相微乳液B;c、将反相微乳液B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于一定温度下晶化热处理一定时间后,分离、洗涤和干燥上述反应产物,可得二硫化钼微球。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制备的二硫化钼微球具有实心或空心、表面光滑或褶皱等特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4

    授权

    授权

  • 2017-03-2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1G3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1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3-2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1G39/06 登记生效日:201703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12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G39/06 申请日: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二硫化钼微球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二硫化钼是典型的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层状结 构,每个MoS2层是由两个S原子层中间夹着一个Mo原子层所形成 的三明治结构,其层内为强的Mo-S共价键,层间为弱的S-S间范德 华力。MoS2呈各向异性,层与层之间易滑移,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 层间较弱的作用力允许客体分子的插入,层边缘的不饱和Mo或S原 子对一些加氢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因此MoS2在催化加氢、润滑剂、 储氢材料、储锂电极材料和光化学制氢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同形貌和尺寸的MoS2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微纳米MoS2相较于体相MoS2因具有较小的尺寸,而呈现出摩擦系数小、比表面 积大、反应活性高和催化性能好等优异性能。研究发现,微球形貌的 MoS2对一些催化加氢反应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JournalofCatalysis 2010.269(2):269-280.),且其尺度适中,可满足多种工业加氢装置的 尺度及颗粒强度要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催化剂材料。此外, MoS2空心微球结构相较于商业MoS2表现出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ChineseJournalofInorganicChemistry2010.26(8):1472-1476.)。单 层MoS2具有1.8eV的直接带隙、200cm3V-1s-1的较高电子流行性、高 的量子发光效率是一种优异的光电子材料,将其用作光电晶体管,在 50ms的短时间内即有7.5mA/W的较高光响应度(ACSNano2014. 6(1):74-80.)。MoS2纳米片层是一种优良的析氢材料,在H2SO4溶 液的电化学析氢中表现出40mV/dec的较低塔菲尔斜率(NanoLetters 2013.13(12):6222-6227.)。MoS2纳米管以H1.57MoS2、氢含量0.97wt% 的形式存储氢气,放电容量高达260mAh/g,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储 氢能力(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3.123(47): 11813-11814.)。

迄今为止,人们已研究出多种合成微纳米MoS2的方法,主要包 括高温气固反应、热分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和 微乳法等。其中高温气固反应和热分解法需要在高温及特定气氛下进 行,操作条件苛刻。专利CN103675873A采用高温气固反应法制备 MoS2薄膜,先将基片分别在钼源和硫源溶液中浸渍,干燥后在惰性 气氛或惰性气体与气态硫混合气氛、500~1400℃高温下处理。化学气 相沉积法通过控制沉积时间可以精确控制薄膜的厚度,主要用来制备 MoS2片层或薄膜。水热法和溶剂热法是无机材料合成中常用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所得产物结晶度高晶型好,但是产物易团 聚,分散性不好。专利CN103613137A采用水热法,以钼酸钠、硫脲 为原料在180~240℃下水热合成MoS2纳米片,片层堆积成微米球, 具有较高结晶度且微米球团聚成块状。专利CN102992405A采用溶剂 热法以钼酸钠、硫化钠为原料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制备纳米核壳结 构,部分核壳结构生长不完整且粘连严重。为了控制水热或溶剂热过 程中产物的团聚,通常向其中添加一些表面活性物质。专利 CN102701281A向钼酸铵、硫代乙酰胺和盐酸羟胺的水溶液中添加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辅助水 热法合成,得到了粒径为1~2μm的均一花状MoS2空心微球。专利 CN1994895A在可溶性钼源、硫代乙酰胺或硫脲组成的水热体系中添 加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在 200~240℃下水热反应20~24h,制备得到了粒径1~3μm的均一MoS2微球。可见,在水热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或离子液体等具有表面活 性的物质辅助合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粒子团聚并改善形貌,但 是这种控制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微乳液法是一种新的制备无机材料的方法,专利CN102616855A 中采用两步法制备MoS2纳米粒子,先将钼酸盐还原、硫化为含四价 钼的亚硫代钼酸盐,然后在微乳液体系中用盐酸来酸沉亚硫代钼酸盐 得到MoS2。专利CN101880061A制备了粒径为100nm的无机富勒烯 二硫化钼,该专利首先采用微乳法制备前驱体MoS3,然后在氮气和 氢气中于500~1000℃高温下热处理前驱体MoS3将其还原为MoS2。 目前微乳液法制备MoS2采用两步法完成,需要对钼酸盐前驱体进行 还原、硫化等预处理或对产物进行高温还原处理,操作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二硫化钼微球 的方法。反相微乳液又被称为智能反应器,在本发明中由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和水溶液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将水溶性钼 盐、硫源和还原剂局限于粒径小于100nm的水核中,控制了硫化、 还原反应的空间。然后将反相微乳液转移至水热釜中快速升温,水核 布朗运动加剧,碰撞增加,不同水核中的反应物充分交换,快速反应 生成无定型二硫化钼;同时,随着温度升高,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 性剂形成的界面膜会有一定程度的瓦解,水核碰撞融合,尺寸会有一 定程度的增加。温度稳定后,因水核较大为微米级,运动减慢,碰撞 融合减少,尺寸基本稳定不变,此时,无定型二硫化钼进行充分的晶 化生长为六方相二硫化钼微球。

本发明采用微乳液法在微乳液体系中对可溶性钼源进行硫化、还 原制备二硫化钼,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和 可溶性钼源水溶液构建反相微乳液A;

(2)向反相微乳液A中加入含可溶性硫源和还原剂的水溶液, 形成反相微乳液B;

或,当钼源中含硫元素时,向反相微乳液A中加入还原剂的 水溶液,形成反相微乳液B;

或,向反相微乳液A中加入具有还原性的可溶性硫源水溶液, 形成反相微乳液B;

(3)反相微乳液B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密封后于一定温度下静 置晶化一定时间,分离固体产物得到二硫化钼微球。

步骤(1)所述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和水溶液分别为反相 微乳液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和水相。

步骤(1)先将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混合,混合顺序可为 三种物质的任一排列组合,然后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可溶性钼源的水溶 液,得到反相微乳液A;其中钼源水溶液中钼浓度为0.05~0.50mol/L; TritonX-100:环己烷(质量比)=1:1~5,正己醇:TritonX-100(质 量比)=1:1~5,可溶性钼源水溶液:(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 (质量比)=0.01~0.50;搅拌速度为50~1000rpm。

步骤(1)所述可溶性钼源为亚硫代钼酸盐、硫代钼酸盐、二水 合钼酸钠、钼酸铵、磷钼酸铵、氯化钼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四硫 代钼酸铵。

步骤(2)在搅拌条件下向反相微乳液A中滴加所述水溶液;所 述水溶液中硫浓度为0.15~1.5mol/L,还原剂浓度为0.2~16mol/L;所 述水溶液与反相微乳液B的质量比为0.005~0.50;搅拌速度为50~ 1000rpm。

步骤(2)所述硫源为硫化钠、硫化铵、硫脲、硫代乙酰胺、L- 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其中,其中,具有还原性的可溶性硫 源为硫代乙酰胺或硫脲的一种或二种;所述还原剂为水合肼、盐酸羟 胺、草酸、硫脲、硫代乙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

反相微乳液B中,总水的摩尔量/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摩尔量 为2.5~18.5。

步骤(3)在水热、密封条件下进行静置晶化;反应温度为80~ 240℃,反应时间为0.5~100h;微乳液体积与水热反应釜的自由体积 比为20~80%;分离固体产物方法可以为冷却至室温,过滤,用去离 子水和/或乙醇或二者的混合溶液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产物二硫化 钼微球;冷却方式除了室温下自然冷却,还可以采用水冷等其他冷却 方式;分离过程除采用过滤还可以采用离心、蒸馏等其他分离过程; 洗涤为常规方式,先后用水、乙醇洗涤或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液洗涤; 干燥方式除了真空干燥,亦可采用喷雾干燥、鼓风干燥、微波干燥、 红外干燥、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等方式。

所有步骤中水溶液的加入方式为搅拌下缓慢滴加,搅拌可采用电 磁搅拌或机械搅拌。搅拌速度为50~1000rpm

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二硫化钼为实心或空心,表面光滑或 带有褶皱的微球。

本发明制备二硫化钼具有以下特点: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及水相组成的四元 稳定体系,反相微乳中粒径小于100nm的水核均匀分散在油相中, 水溶性钼源、硫源、还原剂之间的反应局限于水核范围内,可以得到 粒径形貌均一的产物,因此反相微乳又被称为智能反应器。在一定含 水量w(总水的摩尔量/表面活性剂摩尔量)范围内,水核粒径R与 含水量w满足R(nm)≈1.5w的线性关系,因此采用微乳法进行无机材 料合成可以通过调节体系中的含水量调节水核大小,进而精确控制产 物的粒径和形貌。本发明采用微乳液体系和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 二硫化钼,利用微乳体系对含钼源、硫源、还原剂的水核进行尺寸的 精确控制,利用水热条件使钼源、硫源与还原剂间快速发生硫化、还 原等反应,产物还可在水热体系中充分晶化生长。则可以通过一步处 理从可溶性钼源直接得到尺寸均一、形貌均匀、结晶度高的二硫化钼 微米球。此方法具有实验装置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粒度 可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二硫化钼X射线衍射(XRD)谱图。

图2-6是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二硫化钼扫描电镜(SEM)照片。

图7-8是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二硫化钼透射电镜(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列举出 几个二硫化钼微球合成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所列举的例子。

实施例1: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0.56mol/L水合肼溶液D,以500rpm转速 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 积为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 次,得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扫描电镜如图2,3所示,可以看到所得为表面光滑的中空球,球壳 内部二硫化钼呈片状排列。

实施例2: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1.4mol/L水合肼溶液D,搅拌30min,形 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积为反应釜自由 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后自然冷却至室 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得到黑色固体 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扫描电镜图4表明 所得二硫化钼为表面带有褶皱的微球。

实施例3: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和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2.24mol/L水合肼水溶液D,以500rpm转 速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 体积为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 釜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 次,得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扫描电镜图5,透射电镜图7表征显示,二硫化钼形貌为纳米颗粒堆 积形成的表面粗糙的微球。

实施例4: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16mol/L水合肼溶液D,以500rpm转速 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 积为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 次,得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扫面电镜图6,透射电镜图8表明所得二硫化钼为表面不光滑的实心 微球。

实施例5: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0.56mol/L水合肼溶液D,搅拌30min, 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积为反应釜自 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200℃静置晶化6h。取出釜后自然冷却至室 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得到黑色固体 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实施例6: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 搅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 液C中加入1.65mL浓度为0.56mol/L水合肼溶液D,搅拌30min, 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积为反应釜自 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20℃静置晶化96h。取出釜后自然冷却至 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得到黑色固 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实施例7: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9mL浓度为0.05mol/L仲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搅拌 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液C 中加入7.2mL浓度为0.44mol/L硫代乙酰胺(硫源和还原剂)水溶液D, 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 积为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 次,得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实施例8: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79.92g。将3.25mL浓度为0.05mol/L磷钼酸铵水溶液B在500rpm搅 拌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将0.5434g盐 酸羟胺溶于4mL硫化铵溶液中制备溶液D,将其加入微乳液C中, 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 积为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 次,得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实施例9: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19.58g和环己烷为 79.92g。将6.55mL浓度为0.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搅拌下 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液C中 加入1.65mL浓度为0.56mol/L水合肼水溶液D,以500rpm转速搅拌 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积为 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180℃静置晶化24h。取出釜后自 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得 到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实施例10:

将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正己醇和环己烷配成混 合物A,其中TritonX-100为58.75g,正己醇为48.61g,环己烷为 176.19g。将6.55mL浓度为0.15mol/L四硫代钼酸铵水溶液B在搅拌 下加入到混合物A中,搅拌30min,形成微乳液C。向上述微乳液C 中加入1.65mL浓度为0.56mol/L水合肼溶液D,以500rpm转速搅拌 30min,形成微乳液E。将微乳液E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装填体积为 反应釜自由体积的60%,密封后在80℃静置晶化96h。取出釜后自然 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三次,得到 黑色固体产物,于70℃真空干燥12h,得到二硫化钼粉末。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