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无线网络的大规模MIMO多用户波束成形和单信道全双工

用于无线网络的大规模MIMO多用户波束成形和单信道全双工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线连网的方法和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N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6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射频数字信号处理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62324.6

  • 发明设计人 梁平;

    申请日2014-11-16

  • 分类号H04M1/00;

  • 代理机构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张平元

  • 地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5: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7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M1/00 申请日:2014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2013年11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905,260 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增加给定射频(Radiofrequency,RF)带宽上的吞吐量 的无线连网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方 法和有关的装置与系统:其在具有大量RF链和天线的基站中应用波束成形 (BF),并且在下一阶(比如微微小区,picocell)中的基础设施节点上使用 单信道全双工无线电。

背景技术

大规模MIMO多用户波束成形(MM-MUBF)通过空间复用提供了将频 谱效率和吞吐量显著增加许多倍的可能性。然而,当RF链和天线的数目变 得很大时(应理解,天线与RF链(发射(Tx)或接收(Rx))相关联,因 此,下文当使用天线的数目时,应理解为意味着天线及相关的RF链的数目), 用于获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的信道估计中存在 显著开销。如果信道相干时间较短,比如在具有大量天线的基站(basestation, BS)与快速移动的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通信的情况下,则这个问 题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需要频繁估计大量信道,使得留下用于实 际数据通信的时间减少。这个问题因快速移动的UE的数量而进一步复杂化。 另一方面,工业界正朝向小型小区(smallcell,SC)和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发展,作为满足快速增加的数据流量的方式。理想情况下, SC的布置应由数据流量需求确定,不应受与回程网络的有线连接的可用性 所限制。MM-MUBF是针对这种需求的良好匹配,这是因为其可以为很多 SC提供大容量的无线回程,从而它们可以放置在存在电力插座的任何地方。 由于BS和SC之间的信道是非常缓慢变化的,因此对于CSI的频率估计的 需求得到缓解。

然而,现有技术使用带外无线回程,这意味着将不同的频率范围用于 BS和SC之间的回程并用于与UE的通信。这需要宝贵的频率资源,这些频 率资源尤其在低频(几GHz或更低)时可能是不可用的,而即使频率资源 是可用的,它们也应该用来增加与UE的数据吞吐量。另外,低频无线回程 是令人期望的,这是因为其不需要视线,而且相比于高的毫米波频率提供了 更好的穿透性。因此,带内无线回程(其意味着将相同的频率用于与UE通 信,以提供BS和SC之间的无线回程)是令人期待的。这要求SC在同一频 率信道中同时进行发射和接收,称为单信道全双工(SingleChannelFull Duplex,SCFD)。

如从上下文中明显的是,术语BS和SC将用来指代小区中发射和接收 信号的无线电装置,或者指代这种无线电装置覆盖的区域。术语BS用来指 代远大于SC的小区覆盖区域。在4GLTE的术语词汇中,本申请中的BS和 SC均可以是“小型小区”,SC是低于BS的阶,例如,下文中的BS可以是 4GLTE术语词汇中的微小区,SC可以是4GLTE术语词汇中的微微小区。

本发明提供解决以上讨论的技术挑战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TDD网络的下行链路方向和上行链路方 向上的网络流量。

图2示出BS判断UE是否应包括在MFD-SC-IS中的流程图。

图3示出FDD网络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方向上的网络流量。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FDD-TDD网络的下行链路方向和上行 链路方向上的网络流量。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可以参照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文中指代相同的部 分。现在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这些示例性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 明的各方面,而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当参照框图或流程图描述 这些示例性的实施例时,每个框可以代表方法步骤或者用于执行该方法步骤 的装置元件。依据实现方案,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配置对应的 装置元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无线连网的方法,或者实现此方法的装 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Nbs个天线的BS;两个或者更多个处于BS范围 中的SC,其中,SC具有Nsc个天线,并且可以使用Nsc1≤Nsc个天线用于发 送或用于与BS通信,并且可以使用Nsc2≤Nsc个天线用于接收或用于与一个 或多个UE通信;一个或者多个在SC范围中的UE,每个UE具有上至Nue个 天线;同时,BS在频率信道中使用多用户发送BF将下行链路(DL)信号 发送到K个SC,其中,K>1且Nbs>KNsc1,SC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将DL信 号同时发送到其范围中的一个或多个UE;并且同时,BS在频率信道中使用 多用户接收BF从K个SC接收上行链路(UL)信号,其中,K>1且 Nbs>KNsc1,SC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同时从其范围中的一个或者多个UE接收 UL信号。注意,SC上的相同天线可以例如通过循环器同时用于DL和UL, 即存在总共Nsc=Nsc1=Nsc2个天线,并且每一个均同时用于Tx和Rx。图1 示出此实施例的操作在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ing,TDD)模式下 的网络的示例,其中具有一个BS1、K=5个SC2和每个SC中的一个或多 个UE3。图1(a)示出包括BS-SC链路4和SC-UE链路5的下行链路方向 上的网络流量,图1(b)示出包括UE-SC链路6和SC-BS链路7的上行链 路方向上的网络流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任一方向上,需要SC在同一 频率信道中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这样的SC称为工作在单信道全双工 (SCFD)模式下。这个实施例称为MFD-SC(MUBFsinglechannelFullDuplex SmallCell,MUBF单信道全双工小型小区)。全双工小型小区需要自干扰消 除,也就是说,消除来自其发射机的Tx信号所产生的对SC的接收机的干 扰。可以通过使用RF滤波器执行这种自干扰消除,所述RF滤波器生成RF 消除信号,以在接收机的低噪放大器(low-noiseamplifier,LNA)之前从接 收到的RF信号减去自干扰,从而避免使LNA饱和。干扰可以通过在模拟基 带或IF(中频)中生成模拟消除信号而进一步消除,以避免使ADC饱和。 这种干扰的剩余部分可以用数字基带处理技术进一步消除。这些消除技术的 组合可以避免使LNA和ADC饱和,充分地改进信干噪比 (signal-interference-noiseratio,SINR)来获得期望的数据速率。

在下文的描述中,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我们假设网络中的每一个BS、 SC和UE拥有同样数目的天线,并且Nsc=Nsc1=Nsc2,以简化介绍。对于BS、 SC和UE,描述可以容易地修改为不同数目的天线,且Nsc1<Nsc或者Nsc2 <Nsc,而不改变描述的本质。

让我们用矩阵表示从BS到K个SC的信道,用矩 阵Hs-u表示从SC到其UE的信道,用KMNue×Nbs矩阵Hb-u表示从BS到UE的 信道,其中,M是同一资源块中SC同时服务的UE的数目。不失一般性地, 下文中我们假设M=1。

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多用户发送BF可以在整个可用的带宽上为每个SC 提供功率增益,同时消除或者显著地减少来自多流的干扰。这可以通过迫零 (Zero-Forcing,ZF)方法、共轭波束成形(ConjugateBeamforming,CB)方 法或者其他用于波束成形的方法实现。对于实施例的描述,下面使用ZF。 对于ZFBF,BF矩阵是伪逆矩阵,SC接收到的信号 ysc由下式给出:

ysc=Hb-s[Hb-sH(Hb-sHb-sH)-1]Sdxbs+nsc=Sdxbs+nsc,---(1)

其中xbs是BS发送到K个SC的信号,nsc是SC处的噪声向量,sd是典型地 为对角矩阵的功率缩放矩阵。

在上行链路方向上,多用户接收BF可以通过BF矩阵 使用ZF得以实现,BS接收到的信号ybs由下式给出:

ybs=[(Hb-s*Hb-sT)-1Hb-s*]Hb-sTSuxsc+[(Hb-s*Hb-sT)-1Hb-s*]nbs=Suxsc+Bunbs---(2)

其中,xsc是K个SC发送到BS的信号,nbs是BS处的噪声向量,su是典型 为对角矩阵的功率缩放矩阵。

在SCFD中,同一频段用于UL和DL。因此,在校准Tx和Rx链的传 递函数之后,DL和UL信道可认为是互易的。这种信道互易性可以用来减 少BF所需要的信道估计的开销。BS可以通过使得SC发射导频信号以估计 Hb-s

在下行链路方向上,当在SC对UE进行发送的同时BS对SC进行发送 时,BS→SC传输产生对UE的干扰。一个实施例通过添加零空间预编码矩阵 以抑制这种干扰而添加对MFD-SC的干扰抑制,被称作MFD-SC-IS(具有 干扰抑制的MFD-SC)。这在Nbs远远大于BS范围中的所有UE上全部天线 的数目时是可行的。假设所有UE上天线的总数是KNue,并且则 求解满足Hb-uG=0的Nbs×(Nbs-KNue)矩阵G,其中,0是KNue×(Nbs-KNue)的 全零矩阵。然后,在下行链路方向上,使用BF矩阵

Bdi=G(Hb-sG)+,(3)

其中,(Hb-sG)+是Hb-sG的伪逆矩阵并且至少Nbs>>K(Nsc+Nue),SC接收到的 信号由下式给出:

但是UE由于BS→SC传输接收到的干扰yuei由下式给出:

yuei=Hb-uBdiSdxbs=0(5)

这是因为Hb-uG=0。

由于信干噪比(SINR)对于UE而言更高,因此MFD-SC-IS相比于 MFD-SC实现了更高的总吞吐量。然而,此吞吐量增益伴随着成本:干扰抑 制预编码矩阵可能影响传输功率,并且对于估计BS-UE信道的CSI,存在额 外的开销,即,BS需要估计Hb-u。当BS和UE两者均可以使用同一频率信 道进行发送和接收时,信道互易性可以用来降低这种开销。换句话说,BS 可以通过使UE发射导频信号来估计Hb-u。不同于通常静止的SC,UE可能 是快速移动的,因此信道估计由于BS-UE信道相干时间较短而需要经常重 复。因此,在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估计来自BS到UE的MUBF传输 的干扰,即,估计BS的MUBF传输下的UE处的干扰功率Pi8。然后,估 计出的Pi与阈值α进行比较9。如果干扰小于所需要的值α,则BS关于此 UE使用MFD-SC,即,BS不把此UE包括在MFD-SC-IS预编码矩阵中10; 另一方面,如果干扰大于所需要的值α,则BS关于此UE使用MFD-SC-IS, 即,BS将此UE包括在MFD-SC-IS预编码矩阵中11。

MFD-SC和MFD-SC-IS实施例使得可以实现具有无线回程SC的新蜂窝 架构。由于BS使用大规模MIMOMUBF,因此每个BS可以通过空间复用 同时向全带宽无线链路提供许多SC,并且使得BS-SC链路相比于BS-UE链 路具有更高的SINR。同时,由于大规模MIMO的功率增益,因此BS上的 每一无线电可以是低功率。MUBF减少了对于其他节点的干扰。由于SC接 近其范围内的UE,因此SC-UE的SINR改进。结果,分析和数据显示, MFD-SC和MFD-SC-IS实施例在BS-SC和SC-UE通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简 单的基于TDD的无线回程上在DL和UL方向两者上提供显著的吞吐量增 益,即,当BS将DL数据发送至SC时,SC不进行发送,而当SC将数据 发送至UE时,BS不进行发送,反之亦然,当SC将UL数据发送至BS时, UE不进行发送,而当UE将数据发送至SC时,SC不进行发送。

分析和数据还显示,当Nbs比KNsc显著更大时,关于MFD-SC-IS或 MFD-SC中的SC的回程吞吐量可以匹配SC的吞吐量,从而在SC无需有线 回程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了有线回程的相同效果。

在MFD-SC和MFD-SC-IS中,还存在现有技术TDD无线回程SC网络 中并未出现的额外干扰,即,另一SC对BS的传输所产生的SC从UE接收 信号时的干扰、另一SC对UE的发送所产生的SC从BS接收信号时的干扰、 以及UE对SC的传输所产生的BS从SC接收信号时的干扰。这三个中的最 后一个可以通过BS处的大规模MIMO接收BF加以应对。在某些情况下, 当UE的信号在BS处比SC在BS处的信号远更弱时,这种UE对BS的干 扰可以忽略,这典型地是使用SC服务UE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减 少前两个干扰(称为SC-SC干扰):(a)使得SC充分地远离开,或者在时隙 中选择充分地远离开的SC以参与MFD-SC;(b)对干扰BS-SC-UE链路使用 不同的频率分段或者子载波;(c)SC使用MIMOBF。第二种情况(b)是这样 的实施例:其还包括将不同频率分段或者子载波集合分配给对彼此产生显著 SC-SC干扰的每个BS-SC-UE路径。BS仍使用SC用于和其UE进行通信的 相同频率与SC进行通信,从而每条路径仍是以上所描述的同一MFD-SC实 施例,但是邻区BS-SC-UE路径不再产生SC-SC干扰,这是因为它们使用不 同的频率。后一情况(c)是还包括在其BF到接收节点(BS或UE)的传输中 使用多天线的一个或多个SC的实施例,其增加目的接收机处的SINR并减 少SC-SC干扰。

为了SCFD起作用,SCFD-SC处的自干扰必须得到良好的消除,即, SCFD-SC的Tx信号在其接收机上产生的干扰必须理想上完全地得到消除。 但是在实践中,自干扰未予以完全地消除。将自干扰的不完全消除对于 MFD-SC和MFD-SC-IS实施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自干扰 不完全消除的情况下,MFD-SC和MFD-SC-IS实施例在简单TDD上在DL 和UL方向两者上仍然提供了显著的吞吐量增益,但低于完全自干扰消除的 情况。

MFD-SC和MFD-SC-IS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无线网络中选择使 用有线回程SC和无线回程SC两者;在BS-UE链路过弱而难以支撑高的数 据速率的区域中,评估BS-UE和BS-SC无线链路并判断是要使用有线回程 SC还是无线回程小型小区。而且,在可以使用无线回程SC的区域中,基于 对布置和路径损耗估计的分析,评估BS-UE干扰和SC-SC干扰,以判断对 于BS-SC和SC-UE通信是使用SCFD-SC还是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模块 (frequencyresourceblock,FRB)或者在不同的FRB中的几乎空白的子帧 (almostblanksubframes,ABS)。

在现有技术eICIC(enhancedinter-cellinterferencecontrol,增强的小区 间干扰控制)技术中,当SC使用FRB(例如子载波集合)与其范围中的 UE进行通信时,BS使用ABS与其他UE进行通信,以避免同时在同一FRB 干扰SC-UE通信。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对于BS-SC通信和SC-UE通信 分配不同的FRB或子载波更改上述的MFD-SC实施例,而非SC使用正好 相同的频率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总吞吐量相比于MFD-SC将减低,但是其 无需抑制BS对UE干扰和SC-SC干扰。这仍然可认为是带内无线回程,这 是因为针对BS-SC和SC-SC通信分配的FRB对于现有技术TDD网络可以 都处于相同的频带中。由于SC可以使用恰与SC进行接收的第二FRB集合 邻接的第一FRB集合进行发送,因此该实施例中的SC仍需要执行自干扰消 除,这两个集合之间没有频率间隙或者具有非常小的频率间隙,以避免浪费 频率资源。结果,SC的接收机必须消除来自第一FRB集合中的SC的发送 信号的的强干扰,以在第二FRB集合中从BS或者UE接收较弱信号。可以 使用RF滤波器生成减去第一FRB集合中的干扰信号的RF消除信号执行这 种干扰消除。可以进一步通过在模拟基带或者IF(中频)中生成模拟信号消 除该干扰,以避免使ADC饱和。在数字基带中,由于接收到的信号处于不 重叠的第二FRB集合中,因此可以简单地忽略第一FRB集合中的子载波。

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大量天线(例如Nbs=128)的BS使用具有用于发 送至SC的第一ABS的大规模MIMOMUBF以消除对SC中UE的干扰, BS使用大规模MIMOMUBF从SC进行接收,同时邻区SC使用第二ABS 以避免由于来自邻区SC的发送对一个SC从其UE接收信号的SC-SC干扰。 第一ABS通过SC所使用的FRB对其UE进行发送。第二ABS在邻区SC 中通过UE所使用的的FRB对其SC进行发送。

缓解SC-SC干扰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取决于BS、SC和UE的属 性、信道的状况、数据流量要求(如延迟和抖动)和/或频率资源的可用性, 使用频率或者时间资源块在SC之间在彼此的干扰范围中进行调度和协调。 当需要小的延迟或小的抖动时,使用一个FRB保持BS-SC之间的连续数据 传输并且使用另一FRB保持SC-UE之间的连续数据传输是更有利的。

当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用于BS、SC和UE时, MFD-SC实施例可以更改,从而当BS通过MUBF使用第一频带F1从SC 接收UL时12,SC使用同一频带F1从其UE接收UL,反之,同时,BS通 过MUBF使用第二频带F2将DL发送到其UE13,而SC使用同一频带F2 将DL发送到其UE,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SC具有两个SCFD无线电 或者两个SCFD无线电集合,一个在F1处执行自干扰消除,另一个在F2处 执行自干扰消除。该实施例中的BS、SC和UE均为FDD装置,并且效果是 在同一时刻将图1(a)和图1(b)中的两个时刻叠加在一起。

在另一FDD实施例中,F1和F2的方向在SC-UE链路中相反,网络流 量使用时分方式得以分开,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实施例中的BS、 SC和UE均为FDD装置,其中,BS和UE使用F1进行接收,并且使用F2 进行发送,但是SC使用F1进行发送,并且使用F2进行接收。该实施例具 有的优势在于,其消除了BS-UE和SC-SC干扰,并且其不需要SCFD。吞 吐量得到减小,但复杂度也降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可以通过关于 吞吐量和复杂度的不同折衷获得FDD和TDD的其他组合。注意,当SC对 多个UE进行发送或者从多个UE进行接收时,带中的不同频率或子载波可 以用于每个UE。

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已经示出、描述或阐述了本发明的 基础创新特征或原理,但要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所阐述的方法、要素或装置、以及其使用的细节形式上的 各种省略、替代和变化。因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当限于以上描述。而是, 本发明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广阔范围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以实现这里描述的 优点,以及同样实现其他优点或满足其他目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