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及其降解方法

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及其降解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及其降解方法,包括下层的阳极区域、上层的阴极区域;所述阴极区域分设为第一阴极区域、第二阴极区域,第一阴极区域与阳极区域之间可透水相接,第二阴极区域与第一阴极区域、阳极区域之间均不透水相邻;在阳极区域设有进水口和进水阀,在第二阴极区域设有多个出水口和出水阀;在系统的阴极区域种有挺水植物。第一阴极区域与第二阴极区域的体积比设置为3:7至7:3之间,流经第一阴极区域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阴极区域;所述第一阴极区域与阳极区域之间设有透水挡板;第二阴极区域与第一阴极区域、阳极区域之间均设有不透水挡板。本发明结构简单,阴极性能优化、能使偶氮染料完全充分地降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73268.1

  • 申请日2016-04-28

  • 分类号C02F3/32;C02F3/30;

  • 代理机构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董建林

  • 地址 210098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7: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 3/32 专利号:ZL2016102732681 申请日:20160428 授权公告日:201812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12-28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3/32 申请日:2016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 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及其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印染与染料工业迅速的发展,染料 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地增多,由印染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亦日益严重。据报道,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约有20%~30%的染料被释放到环境中。偶氮染料的 污染特点是污染量大,即使浓度很低,也可以使水体的透光率降低,破换水 体的生态系统,而且偶氮染料分解出来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对人体有潜在的致 癌性。偶氮染料结构稳定,具有抗酸、抗碱、抗微生物和抗光等特性,可以 长时间的滞留在环境中,因此存在长期的危害。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技术由于创新性和环境效益在近年来被广泛地 开发。而且,研究发现偶氮染料可以在MFC中得到降解,同时回收电能。 在MFC的阳极,有机物在电化学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电化学微生物将氧 化的电子传递给阳极,进一步通过外电路传递至阴极从而产生电流。同时, 质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转移至阴极并与偶氮染料和电子结合,从而使偶氮键断 裂,染料脱色生成可生化降解的芳香胺类物质(FrijtersCTMJ,VosRH, SchefferG,etal.Decol-orizinganddetoxifyingtextilewastewater,containing bothsolubleandinsolubledyes,inafullscalecombinedanaerobic/aerobic system[J].WaterResearch,2006,40(6):1249-1257)。

人工湿地(CW)由于自身的构造、基质以及植物的作用,使得CW内 部系统的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氧化还原电位,CW系统的这一特性使得其与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成为现实。人工湿地基质表面栖息着大量微生物,为偶 氮染料的脱色降解奠定了良好的生物基础。人工湿地表面种有根系发达、泌 氧性能良好的挺水植物,为芳香胺类物质的降解提供了良好的好氧环境。耦 合后的系统拓宽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染物的种类,同时增大MFC系统的处理 规格,故人工湿地和微生物染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也被运用到偶氮 染料的处理上。

但是目前传统CW-MFC系统在偶氮染料脱色过程中,由于耦合装置阴 极区域的溶解氧浓度以及处理的容量有限,未能有效的去除偶氮染料降解所 产生的芳香胺类物质,进而导致出水中含有毒性更强的产物且存在有机物浓 度可能升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阴极性能优 化、能使偶氮染料充分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及其降解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包括下层的阳极区域、上 层的阴极区域;所述阴极区域分设为第一阴极区域、第二阴极区域,第一阴 极区域与阳极区域之间可透水相接,第二阴极区域与第一阴极区域、阳极区 域之间均不透水相邻;在阳极区域设有进水口和进水阀,在第二阴极区域设 有多个出水口和出水阀;在系统的阴极区域种有挺水植物。

优选的,第一阴极区域与第二阴极区域的体积比设置为3:7至7:3之间, 流经第一阴极区域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阴极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阴极区域与阳极区域之间设有透水挡板;所述第二 阴极区域与第一阴极区域、阳极区域之间均设有不透水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挡板的下方埋设有一层鹅卵石,所述鹅卵石的粒径 为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区域的填料从系统的进水口延伸依次为普通砾石、 活性炭颗粒。

进一步的,阳极区域中,普通砾石填料的宽度范围为6~8cm,活性炭颗 粒填料的宽度范围为22~24c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阴极区域的填料分为三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普通砾 石、活性炭颗粒和普通砾石;所述第二阴极区域填料分为两层,从上到下依 次为活性炭颗粒和普通砾石。

进一步的,第一阴极区域中,第一层普通砾石填料的厚度为20~25cm, 第二层活性炭颗粒填料的厚度为5~10cm,第三层普通砾石填料的厚度为 12~18cm;第二阴极区域中,第一层活性炭颗粒填料的厚度为5~15cm。

进一步的,所述普通砾石的粒径为4~8mm,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为 3~5mm。

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的降解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含有偶氮染料的污水通过蠕动泵泵入系统的进水口,在阳极区域的 厌氧环境下,产电菌通过分解简单的有机物产生电子与质子,偶氮键与电子 和质子相结合裂解产生芳香胺;

S2、阴极区域放置在挺水植物的根系区,由于植根的泌氧系统,该区域 处于好氧的环境中,阳极区域的处理水通过透水挡板进入第一阴极区域,在 该区域大部分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开始发生降解,并生成简单的有机物;

S3、第一阴极区域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阴极区域,同时第二阴 极区域与大气直接接触,使得第二阴极区域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增加,水体 中未被降解的部分芳香胺类化合物在第二阴极区域继续降解,而芳香胺类降 解的简单产物在溶氧充足的第二阴极区域完全降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CW-MFC系统在偶氮染料的处理上相比于单一的系统,耦 合后的系统有着更多的优势:由于芳香胺类化合物一般在好氧条件下才能被 降解,本发明通过对阴极区域的分割,增加了传统装置中阴极室的个数,并 进一步改善了阴极区域的水流途径,同时增加了水流与阴极区填料的接触面 积。流经第一阴极室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个阴极室,可以显著提高 水流中溶解氧浓度,为充分降解阳极室中所产生的芳香胺类物质的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挡板分割阴极区域,实现了对阴极区域构造与性 能的优化、并营造了阴极区域的好氧环境,不仅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且不存 在氧气扩散至阳极区域而导致其降解性能降低的现象,在净化污水的同时还 可以产生电量,减少了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2)、本发明CW系统内部大多呈现出厌氧的状态,保证了耦合系统中阳 极区域的严格厌氧环境,在耦合系统处理偶氮染料的实验中,偶氮键在阳极 区域被打开,水体的颜色随着偶氮键的断裂而逐渐消失,偶氮键得到电子后 裂解产生芳香胺类物质;再通过阴极区域的好氧环境充分降解芳香胺类物 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耦合系统的结构简示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阳极区域10-进水口2-阴极区域20-第一阴极区域

21-第二阴极区域22-出水口3-透水挡板4-不透水挡板

5-挺水植物A-普通砾石B-活性炭颗粒C-鹅卵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 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偶氮染料降解的CW-MFC耦合系统

包括下层的阳极区域1、上层的阴极区域2;阴极区域2分设为第一阴 极区域20、第二阴极区域21,第一阴极区域20与阳极区域1之间可透水相 接,第二阴极区域21与第一阴极区域20、阳极区域1之间均不透水相邻; 在阳极区域1设有进水口10和进水阀,在第二阴极区域21设有多个出水口 22和出水阀;在系统的阴极区域2种有根系发达、泌氧性能良好的挺水植物 5。

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积比设置为3:7至7:3之间, 流经第一阴极区域20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阴极区域21。

具体的,第一阴极区域20与阳极区域1之间设有透水挡板3,阳极区域 1的处理水通过透水挡板3进入第一阴极区域20;第二阴极区域21与第一 阴极区域20、阳极区域1之间均设有不透水挡板4,从而将原先的阴极区域 2一分为二。

为了防止透水挡板3处发生堵塞,透水挡板3的下方埋设有一层鹅卵石 C,鹅卵石C的粒径为15~25mm。

阳极区域1的填料从系统的进水口10延伸依次为普通砾石A、活性炭 颗粒B,活性炭颗粒B具有强大的吸附性能以及便于微生物的附着的优点。 阳极区域1中,普通砾石A填料的宽度范围为6~8cm,活性炭颗粒B填料 的宽度范围为22~24cm。阳极区域1处于厌氧的环境,在厌氧的条件下,产 电菌通过分解简单的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电子与质子,偶氮键与电子和质子相 结合裂解产生芳香胺。芳香胺类化合物属于致癌物质,一般在好氧条件下才 能被降解。

第一阴极区域20的填料分为三层,从下到上依次为普通砾石A、活性 炭颗粒B和普通砾石A;其中,第一层普通砾石A填料的厚度为20~25cm, 第二层活性炭颗粒B填料的厚度为5~10cm,第三层普通砾石A填料的厚度 为12~18cm;阴极区域2放置在植物的根系区,由于植根的泌氧系统,该区 域处于好氧的环境中。

第二阴极区域21填料分为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颗粒B和普通 砾石A,其中第一层活性炭颗粒B填料的厚度为5~15cm,剩下的区域均填 设普通砾石A;第二阴极区域21与大气直接接触,又因第一阴极区域20的 跌落进水,使得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增加。

上述挺水植物7选自根系发达、泌氧性能良好的芦苇。普通砾石A的粒 径为4~8mm,活性炭颗粒B的粒径为3~5mm。

上述CW-MFC耦合系统的降解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S1、含有偶氮染料的污水通过蠕动泵泵入系统的进水口10,在阳极区 域1的厌氧环境下,产电菌通过分解简单的有机物产生电子与质子,染料中 的偶氮键与电子和质子相结合裂解产生芳香胺;

S2、阴极区域2放置在挺水植物5的根系区,由于植根的泌氧系统,该 区域处于好氧的环境中,阳极区域1的处理水通过透水挡板3进入第一阴极 区域20,在该区域大部分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开始发生降解,并生成简单的有 机物;

S3、第一阴极区域20的水流以跌水的方式进入第二阴极区域21,同时 第二阴极区域21与大气直接接触,使得第二阴极区域21水体中溶解氧的浓 度增加,水体中未被降解的部分芳香胺类化合物在第二阴极区域21继续降 解,而芳香胺类降解的简单产物在溶氧充足的第二阴极区域21完全降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系统的降解过程做出如下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目的:研究本系统在处理不同种类及结构上存在差异的偶氮染料时 的能力与效果,本实验的目标污染物以活性艳红X-3B与刚果红为例。

染料简介:

活性艳红X-3B化学结构为:

刚果红化学结构为:

实验参数: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积比为5:5,水力 停留时间HRT为3d,采取连续进水运行方式。

实验内容:对比的两组实验进水中活性艳红X-3B与刚果浓度均为 100~300mg/L;选择葡萄糖作为共基质,且进水中的葡萄糖的浓度均为120 mg/L。

实验结果表明:在预先设置实验参数的运行下,两组实验的各项指标均 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偶氮染料的脱色率均高达95%以上,COD的去除 率为92%以上。

实施例2

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目的:调整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积比值,确定 出不同体积比值下所能处理目标污染物的最优浓度范围和最佳HRT,本实验 的目标污染物以活性艳红X-3B为例。

染料简介:

活性艳红X-3B化学结构为:

实验参数: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积比分别设为3:7、 5:5、7:3,HRT为2、3、4d,采取连续进水运行方式。

实验内容:对比的三组实验中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 积比依次为3:7、5:5、7:3;对比的三组实验进水中活性艳红X-3B的分别对 应取100~200mg/L、200~300mg/L、300~400mg/L三个浓度区间;选择葡萄 糖作为共基质,且进水中的葡萄糖的浓度均为200mg/L。

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中的染料浓度较低为100~200mg/L时,三组实验 中的染料脱色率与COD去除率均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效率均为 92%以上;当进水中的染料浓度为200~300mg/L时,体积比为3:7、5:5的装 置在HRT为2和3天的时,实验中染料脱色率与COD去除率均能达到较好 的去除效果,去除效率均为90%以上,而体积比为7:3时,达到同样去除效 果则需要更长的HRT;当进水中的染料浓度较高为300~400mg/L时,在相 同HRT的前提下,三组实验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相差不大,但体积比 为3:7时,COD去除率较后两者有明显提高,相比于后两者70%~85%的COD 去除率,体积比为3:7的COD去除率在此基础上提高了8%以上。

本发明第一阴极区域20与第二阴极区域21的体积比除实施例中出现的 比例,还可以设置成其他比例,如4:6,6:4等,并且处理的目标污染物不局 限于以上两种。基于本装置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