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器

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器

摘要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变速器仅有两个挡位,传动比较大,挡位阶比(相邻挡位的传动比之比)高达3.0,适于电传动车辆及轮边减速使用;(2)结构简单紧凑,功率密度较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16H3/44 登记生效日:20180614 变更前: 变更后: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30

    授权

    授权

  • 2016-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H3/44 申请日:201604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 星变速器。

背景技术

面对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重新走上历史 舞台,成为了现代车辆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由于受电机输出转矩范围 限制,变速器仍是电传动车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电机输出转速 范围广、可实现无极调速、可带载启动以及反转实现倒挡等特点,只 需要配备一个挡位较少、传动比较大、阶比(相邻挡位传动比之比) 较大的变速器就能增大电动车辆的传动范围,满足车辆的多工况行驶 需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传动比较大、阶比较 大、结构紧凑的变速器,以满足电传动车辆及轮边减速车辆的多工况 行驶需求。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 器,所述变速器包括:两个行星排和两个制动器;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行星排PG1、第二行星排PG2、第 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

所述第一行星排PG1为内外啮合单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S1、 第一行星架C1、第一齿圈R1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行星轮P1;

所述第二行星排PG2为内外啮合单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S2、 第二行星架C2、第二齿圈R2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行星轮P2;

所述第一行星架C1、第二行星架C2和第二制动器B2的内毂依 次相联;

所述第一齿圈R1分别与第二太阳轮S2和第一制动器B1的内毂 相联;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动力从第一太阳轮S1输入,从第二齿圈R2 输出;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当第二制动器B2结合、第一制动器B1分 离时为一挡;当第一制动器B1结合、第二制动器B2分离时为二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技术 方案的变速器仅有两个挡位,传动比较大,挡位阶比(相邻挡位的传 动比之比)高达3.0,适于电传动车辆及轮边减速使用;(2)结构简 单紧凑,功率密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挡行星变速器传动简图。

图中:PG1:第一行星排;PG2:第二行星排;

S1:第一太阳轮;C1:第一行星架;

R1:第一齿圈;P1:第一行星轮;

S2:第二太阳轮;C2:第二行星架;

R2:第二齿圈;P2:第二行星轮;

B1:第一制动器;B2:第二制动器;

k1:第一行星排的特性参数k1=2.85;

k2:第二行星排的特性参数k2=3.0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 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 速器,如图1所示,所述变速器包括:两个行星排和两个制动器;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包括第一行星排PG1、第二行星排PG2、第 一制动器B1和第二制动器B2;

所述第一行星排PG1为内外啮合单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S1、 第一行星架C1、第一齿圈R1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行星轮P1;

所述第二行星排PG2为内外啮合单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S2、 第二行星架C2、第二齿圈R2和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行星轮P2;

所述第一行星架C1、第二行星架C2和第二制动器B2的内毂依 次相联;

所述第一齿圈R1分别与第二太阳轮S2和第一制动器B1的内毂 相联;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动力从第一太阳轮S1输入,从第二齿圈R2 输出;

所述两挡行星变速器当第二制动器B2结合、第一制动器B1分离 时为一挡;当第一制动器B1结合、第二制动器B2分离时为二挡。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传动比的两挡行星变速器,电机输出功率从 第一行星排PG1的第一太阳轮S1输入变速器,从第二行星排PG2 的第二齿圈R2输出给下一级传动机构。

当车辆行驶坡度较大或路面阻力较大时,第二制动器B2结合, 第一制动器B1分离,第一行星架C1和第二行星架C2被制动,本行 星变速器换入一挡;车辆起步及常用工况下,第一制动器B1结合, 第二制动器B2分离,第一齿圈R1和第二太阳轮S2被制动,本行星 变速器换入二挡。

第一行星排PG1和第二行星排PG2的特性参数以及第一太阳轮 S1、第一齿圈R1、第一行星轮P1、第二太阳轮S2、第二齿圈R2、

第二行星轮P2的齿数如表1所示。

表1各行星排结构参数

在如表1所示的参数下,不同挡位下的传动比如表2所示。

表2各挡位下的传动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