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方法

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鲷类样品的形态参数,所述形态参数包括:全长、体长、体厚、眼径和眼后头长;建立黑鲷自交组、真鲷自交组、雌性真鲷和雄性黑鲷杂交组、雌性黑鲷和雄性真鲷杂交组的判别方程;将得到的形态参数带入判别方程组中从而确定鱼种。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385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610081300.6

  • 申请日2016-02-04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宋缨;孙健

  • 地址 226007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路3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2: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31

    授权

    授权

  • 2016-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6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鉴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 子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又称黑棘鲷,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 (Sparidae),棘鲷属(Acanthopagrus)。我国沿海均产之,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具有温 度、盐度适宜范围广、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抗病力强等特点,但生长速度缓慢、养殖周 期长、体色较暗卖相差。真鲷(pagrosomusmajor)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 (Sparidae),真鲷属(Pagrosomus),体色艳丽颜值高,生长速度快,但适温范围窄、肉质 粗糙、抗逆性较差。

遗传杂交技术是鱼类品种选育与种质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 过杂交手段可以使杂交子代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增加变异性,还可以产生可利用的杂种 优势;其实质是利用现有生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和性状进行重组,将分散于不同群体的基因 组合在一起,建立合意的基因型和表型。

基于杂种优势理论,鉴于真鲷、黑鲷各自优势互补的特点,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 2014年开展了真鲷与黑鲷的杂交育种研究,并成功获得正反交后代,经过20月龄的养殖, 杂交子代已发育为成鱼,鱼体外部形态虽与真鲷有较大差异,但与黑鲷个体形态非常接近。 为此,寻找一种可以判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 方法,能够快速、准确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 其杂交子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鲷类样品的形态参数,所述形态参数包括:全长、体长、体厚、眼径和眼 后头长;

(2)建立黑鲷自交组、真鲷自交组、雌性真鲷和雄性黑鲷杂交组、雌性黑鲷和雄性 真鲷杂交组的判别方程;

(3)将得到的形态参数带入判别方程组中从而确定鱼种。

所述步骤(1)中形态参数中的全长是鲷类样品的鱼体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测量 时鲷类样品的头尾轴保持平行。

所述步骤(1)中形态参数中的体长是鲷类样品的鱼体吻端至最后一枚脊椎骨末端的 距离,测量时鲷类样品的头尾轴保持平行。

所述步骤(1)中形态参数中的体厚是鲷类样品的鱼体两侧最大距离,测量时鲷类样 品的背腹轴保持平行。

所述步骤(1)中形态参数中的眼径是鲷类样品的鱼体的眼眶内径。

所述步骤(1)中形态参数中的眼后头长是鲷类样品的鱼体的眼眶后缘至鳃盖骨后缘 的距离,测量时鲷类样品的背腹轴保持平行。

所述的判别方程如下:

真鲷自交组:Y1=3882.753X1+4285.806X2-1111.759X3+2752.870X4-1957.971;

黑鲷自交组:Y2=3944.204X1+4204.179X2-1421.639X3+3211.476X4-2032.330;

雌性真鲷和雄性黑鲷杂交组:Y3=4093.490X1+4220.458X2-1906.889X3+

2837.128X4-2084.382;

雌性黑鲷和雄性真鲷杂交组:Y4=4097.927X1+4544.774X2-2096.034X3+

3289.582X4-2169.883;

其中,X1为体长与全长的比值,X2为体厚与全长的比值,X3为眼径与全长的比值, X4为眼后头长与全长的比值。

所述步骤(3)中鲷类样品的鱼种为代入判别方程中得到数值最接近0的所对应的鱼 种。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运用外部形态参数快速准确地同时将真鲷、黑鲷及其杂交子代区别开来,鉴别准确 率达到99.17%,具有操作简便、快捷、高度准确的特点,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对鲷类种质 资源保存与开发利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各测量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 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基于形态参数鉴别黑鲷、真鲷及其杂交子代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采集新鲜的黑鲷自交组、真鲷自交组、雌性真鲷与雄性黑鲷杂交组、雌性黑鲷与 雄性真鲷杂交组样品,每组30尾个体;

2、用游标卡尺(精度0.01cm)参照说明书附图测量以下参数:

(1)全长:吻端至尾鳍末端(与头尾轴平行)的距离(图中所示1);

(2)体长:鱼体吻端至最后一枚脊椎骨末端(与头尾轴平行)的距离,在具体测量 中,以吻端至侧线鳞(或纵列鳞)最后一个鳞片末端(与头尾轴平行)的距离(图中所示 2);

(3)体厚:鱼体两侧(与背腹轴平行)最大距离(图中所示3);

(4)眼径:与头尾轴平行的眼眶内径(图中所示4);

(5)眼后头长:眼眶后缘至鳃盖骨后缘(与头尾轴平行)的距离(图中所示5);

3、分别计算X1(体长/全长)、X2(体厚/全长)、X3(眼径/全长)和X4(眼后头长/ 全长);

4、建立黑鲷自交组、真鲷自交组、真鲷(♀)×黑鲷(♂)杂交组、黑鲷(♀)×真鲷 (♂)杂交组判别方程如下:

真鲷自交组:Y1=3882.753X1+4285.806X2-1111.759X3+2752.870X4-1957.971;

黑鲷自交组:Y2=3944.204X1+4204.179X2-1421.639X3+3211.476X4-2032.330;

雌性真鲷与雄性黑鲷杂交组:Y3=4093.490X1+4220.458X2-1906.889X3+ 2837.128X4-2084.382;

雌性黑鲷与雄性真鲷杂交组:Y4=4097.927X1+4544.774X2-2096.034X3+ 3289.582X4-2169.883。

5、将需要判别的鲷类样品形态参数数据代入上述的判别方程中,所得Y值最接近0 者,即为该组鱼种。

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发现真鲷自交组30尾个体均归类到真鲷自交组中,判别准 确率为100%,黑鲷自交组、雌性真鲷与雄性黑鲷杂交组的判别准确率也为100%,仅有1 尾雌性黑鲷与雄性真鲷杂交子代被误判为雌性真鲷与雄性黑鲷杂交子代,其判别准确率为 96.67%,综合判别率为99.17%,显示了极高的准确度。说明本方法通过逐步鉴别分析,达 到了鉴别鲷类杂交后代的目的。

表1真鲷和黑鲷自交组和正反交组4个组合判别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