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游乐设施尤其过山车或悬浮火车用轨道系统

游乐设施尤其过山车或悬浮火车用轨道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游乐设施的带有桁架状轨道元件1的轨道系统(10),由至少一三主梁系统构成,包括作为第一和第二主梁元件并行延伸的轨道(2,3)及至少一附加主梁元件(4.1),其中第一加劲面(A1)由轨道(2,3)和与轨道(2,3)相连的横梁(5,5.1)形成;第二和第三加劲面(A2,A3)在各情况下由一条轨道(2,3)与将轨道连接至至少第三主梁元件(4.1)的横向支柱(6,6.1)形成;为了形成轨道段(1.1,…,1.7),横梁(5,5.1)和横向支柱(6)分开。根据本发明,由相邻横梁(5,5.1)和关联的横向支柱(6,6.1)形成的至少一个轨道段(1.1,1.2,1.5,1.6,1.7)具有加劲元件(7.3),该加劲元件跨越轨道段(1.1,1.2,1.5,1.6,1.7)使得加劲元件(7.3)与轨道段(1.1,1.2,1.5,1.6,1.7)的附加主梁元件(4.1)一起形成第四加劲面(A4)。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6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克里德斯有限及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55011.8

  • 发明设计人 君特尔·博格;

    申请日2014-09-25

  • 分类号A63G7/00;

  • 代理机构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胡艳

  • 地址 德国瓦尔德基尔希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8: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29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G7/00 申请日:2014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中所述的桁架状轨道元件的游乐设施用轨道 系统,还涉及具有本发明中的轨道系统的游乐设施,优选地为过山车或悬浮火车。

背景技术

这种具有桁架状轨道元件用于过山车的轨道系统可见于欧洲专利EP2156870 B1,其中轨道系统的一段显示在图6中,其显示出轨道系统10的两个相互连接的轨道元件1。

发明内容

每个轨道元件1为三主梁系统,其中相互平行延伸的轨道2和3作为第一和第二主 梁元件,且第三主梁元件相对于上述轨道被设置成三角结构且被设计成张力或压力元件4, 其中在此情况下轨道2和3以及张力元件4以几个部分连接,使得它们通过横梁5和5.1以及 横向支柱6和6.1形成轨道段1.1-1.7。横梁5和5.1作为间隔件连接轨道2和3且与这两个轨 道形成加劲面A1,而两个横向支柱6和6.1将轨道2和3与张力元件4连接以形成第二和第三 加劲面A2和A3。横梁5和5.1的端部与轨道2和3以及与横向支柱6和6.1的端部一起形成三角 形的两个顶点,第三个顶点由连接至张力元件4的横向支柱6和6.1的端部形成。

横梁5.1与横梁5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梁5.1和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1设置有带 柱头9.1的柱接头9。轨道元件1通过柱头9.1连接至锚定在地下的竖立柱上,以使整个轨道 系统由这些柱子支撑。这些柱子可设计成不仅是竖立方向支撑的方式,也可用于任何类型 的支撑布置。

这种柱接头9被设计成具有三角形轮廓的二维元件,以使该二维元件可在轮廓边 上连接至横梁5.1和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1。

为了增加轨道系统10的稳定性和刚性,每个轨道段1.1-1.7设置有三个对角支柱 7.1、7.1和7.2,其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加劲面A1、A2和A3,且分别对角桥接轨道段1.1-1.7 之间的所述加劲面。因此,例如在轨道段1.1的情况下,位于第二和第三加劲面A2和A3中的 两个对角支柱7.1和7.2将分别连接至轨道2和3的横梁5.1的两个端部连接至相邻的横向支 柱6的与张力元件4相连的端部,而位于第一加劲面A1中的对角支柱7.0将连接至轨道3的横 梁5.1的一端连接至横梁5的对角相对端,该对角相对端与轨道2形成顶点。

各轨道元件1不仅通过法兰4.11和4.12而且通过轨道2和3的焊接点相互连接,其 中法兰4.11和4.12通过螺纹连接被设置在张力元件4的端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一定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类型的轨道系统, 使得能达到具有增加负载周期数的较高疲劳强度,或更具体地,使用相同或经修改的轨道 截面可实现距张力元件较远的距离。

该工程目标通过显示专利权利要求1中所公开的特征的轨道系统被实现。

该用于具有桁架状轨道元件的游乐设施的轨道系统由至少一个三主梁系统构成, 且包括并行延伸作为第一和第二主梁元件的轨道以及附加主梁元件,其中第一加劲面通过 轨道和将这些轨道相连的横梁形成;且第二和第三加劲面分别通过一个轨道和将该轨道连 接至至少第三主梁元件的横向支柱形成;且,为了形成轨道段,横梁和横向支柱被分隔设 置,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由带有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的相邻的横梁形成的至少一个轨 道段被设计有加劲元件,其穿越轨道段以使加劲元件和轨道段的附加主梁元件一起形成第 四加劲面。

由于该加劲元件形成这样的第四加劲面,就可实现更高的疲劳强度,以使得也可 实现较高的负载周期数。

为了形成第四加劲面,这个加劲元件可穿越轨道段以使这个第四加劲面在轨道段 中无需沿第二和第三加劲面的方向延伸,而是也可按照需要连接至形成轨道段的带有与之 相关联的横向支柱的横梁和以及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以此方式设置加劲元件以对角穿越轨道段是尤其有利 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加劲元件,其一端连接至轨道段的一个横梁,其 另一端连接至连接区,该连接区将与另一横梁相关联的横向支柱接头连接至附加主梁元 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形成第四加劲面的加劲元件与横梁相对的一端连接至 三梁系统中的附加主梁元件,或当使用四梁系统时,连接至另两个主梁系统中的一个。替代 性地,根据进一步的发展,也可将加劲元件的一端连接至与其他横梁相关联的横线支柱中 的一个。

另外,根据一有利的实施例,提供了至少一个横梁与关联的横向支柱连接至包括 柱头的柱接头,且形成第四加劲面的加劲元件被连接至柱接头。

尤其优选的是,形成第四加劲面的加劲元件连接至横梁的中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有利实施例,至少一个轨道段具有第一和第二加劲支柱,其一端 连接至轨道段横梁的中间,且穿越轨道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轨道段相对横梁上的横梁端 侧或与该横梁关联的横向支柱。该设置达到了强化轨道元件的目的。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 例中,至少一个轨道段优选地具有第三加劲支柱,其连接轨道段两个横梁的中间。

此外,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加劲面中的至少一个轨道 段设置有对角支柱,对角支柱均穿越轨道段。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例,轨道元件由四主梁系统构成,且包括用作第一和 第二主梁元件的相互平行延伸的轨道,以及两个附加主梁元件,其中在此情况下所述第四 加劲面通过加劲元件形成,其一端连接至横梁,且另一端穿越轨道段,以使加劲元件与轨道 段的附加主梁元件中的一个一起形成第四加劲面。也可形成作为所述第四加劲面的镜像的 第五加劲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简单的结构设计,其中加劲元件被设计成对角支柱。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柱接头被设计成在使用三主梁系统时具有三角 型轮廓或在使用四主梁系统时具有矩形轮廓的二维元件,其中在此情况下二维元件在轮廓 侧上被连接至横梁和两个横向支柱,在表面上基本没有间断。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柱接头被构造成二维元件,其具有三角形轮廓且 在轮廓侧上连接至横梁和两个横向支柱,在表面上基本没有间断。优选地柱头设置在至少 一个主梁元件上且被设计以连接至优选地用于过山车或悬浮火车的轨道系统的支撑上。

具有桁架状轨道元件的发明性轨道系统可用于游乐设施,尤其是过山车或悬浮火 车,且也可改装用于运营中的车辆界的轨道系统。

本文中所述的所有三角形和矩形结构涉及理论的静态顶点。理论/静态顶点由于 车辆底盘所需的余隙或由于生产相关的自由空间而被移动/改道(例如,用作主梁的轨道2 和3从顶点A2和A3向A1偏移)。替代性地,所有的支柱也可是二维元件。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示范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显示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三主梁系统中的轨道元件的图示;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三主梁系统的轨道元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轨道元件的轨道平面图中的A部的立体细节图;

图4是图2侧视图中的A部的立体细节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示范实施例的两个相互连接的轨道元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范实施例的两个相互连接的轨道元件的一部分的立体 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作为四主梁系统的轨道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两个相互连接的轨道元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中所示的桁架状轨道元件1是轨道系统10的一部分,轨道系统10由这种相 互连接的多个轨道元件1,且可用于游乐设施,如过山车或悬浮火车。

图1相比于图2以示意形式示出的轨道元件1为三主梁系统,其包括作为轨道2和3 的第一和第二主梁元件,以及另外一个即第三主梁元件4.1,该第三主梁元件,其具有所生 成负载的功能,被用作张力或压力元件。三个主梁元件2、3和4.1被设计成拱形且彼此并行 延伸。在直的部分,主梁元件也相互平行延伸。两个轨道2和3与横梁5(其连接轨道2和3)一 起形成第一加劲面A1。两个轨道2和3通过横向支柱6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在此情况下, 以规定的间隔一个横梁5和两个横向支柱6位于与轨道2和3横切的平面中,且以此方式将轨 道元件1划分成轨道段1.1、1.2、1.3、1.4等。与此同时,将轨道3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的 多个横向支柱6形成第二加劲面A2,且将轨道2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的多个横向支柱6形 成第三加劲面A3。

根据本发明,第四加劲面A4通过加劲元件7.3形成,加劲元件被设计成对角支柱且 其在每一情况下对角穿越轨道段(见图1,轨道段1.1)。为此,这个对角支柱7.3的一端连接 至形成轨道段1.1的横梁5,而这个对角支柱的另一端连接在横向支柱6与附加主梁元件4.1 的连接区域,因此直接连接值该附加主梁元件4.1或两个横向支柱6中的一个。根据图1,该 对角支柱7.3连接至横梁5的中间,但也可将对角支柱7.3连接至横梁5上中间以外的位置。 使用该第四加劲面A4,不仅可改进动态负载能力,也可改进静态状态。附加主梁元件4.1作 为底部主梁承载作为动态函数的张力或压力。

该加劲元件7.3可设计成任何类型的元件,且可借助形成轨道段1.1-1.4的两个横 梁5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和在这些横向支柱6的连接区内的附加主梁元件4.1连接 至主梁元件4.1上任何类型的可用连接点。

在其基本结构中,图2中的轨道元件1相当于现有技术欧洲专利EP2156870B1 中已知的轨道元件,以及图8中所示的轨道元件1。然而,在此情况下,根据图1也可通过对角 支柱7.3来实现第四加劲面A4。

以类似的方式,图2中的轨道元件1包括一三主梁系统,具有分别设计成轨道2和3 的第一和第二主梁元件2和3,还具有第三主梁元件,或更具体地,称为附加主梁元件4.1,其 被设计成张力和压力元件。相互平行延伸的两个轨道2和3相互连接,一方面形成跨横梁5和 5.1的第一加劲面A1,且另一方面,通过横向支柱6和6.1在各自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轨 道3与横向支柱6及其他的主梁元件4.1一起形成第二加劲面A2;且轨道2与横向支柱6及附 加主梁元件4.1一起形成第三加劲面A3。附加主梁元件4.1的端部形成有法兰4.11和4.12, 它们用于将轨道元件1连接成轨道系统10。

在每一情况下,一个横梁5或5.1及两个横向支柱6或6.1被设置在一个平面上,该 平面沿轨道2和3或附加主梁元件4.1的横断方向延伸,从而以此方式产生形成轨道段1.1- 1.7。

横梁5.1与横梁5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梁5.1及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1配置了具 有柱头9.1的柱接头9。该柱头9.1允许轨道元件1连接至锚定至地下的竖柱,以使整个轨道 系统由这些竖柱支撑。也可使用任何类型的支撑装置,例如用于悬浮火车。

该柱接头9被设计成具有三角形轮廓的二维元件,以使该二维元件可以其轮廓侧 连接至横梁5.1以及与之相练的横向支柱6.1。

此外,所有轨道段1.1-1.7均设置有对角支柱7.1和7.2,每个对角支柱的一端连接 至横梁5或5.1且另一端将相应的轨道段对角桥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其中它们与相对的 横向支柱6的端部一起形成一个顶点。

因此,从相邻轨道段1.1和1.2的横梁5.1开始,两个对角支柱7.1和7.2被设置在两 侧,在每一情形下相对的对角支柱被连接至轨道段1.1和1.2的相对的横向支柱6的端部处 的附加主梁元件4.1。在轨道段1.6和1.7的横梁5.1处也可看见相应地结构。两个对角支柱 7.1和7.2也连接至相邻轨道段1.3和1.4、相邻轨道段1.4和1.5以及相邻轨道段1.5和1.6的 横梁5,并对角延伸穿越每个轨道段至所述顶点,该顶点在每一情况下有相对的横向支柱6 与附加主梁元件4.1形成。

此外,在轨道2和3的平面中还设置对角桥接轨道段1.1-1.5和轨道段1.7的对角支 柱7.0。该对角支柱7.0将由横梁5或5.1与轨道2形成的顶点连接至与轨道3形成顶点的横梁 5或5.1的对角相对端。

参照图2的A部细节图,其在图3中显示为轨道2和3的平面图,且图4显示为侧视图, 其中分别穿越轨道段1.1和1.2的对角支柱7.3被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段1.1和1.2中,作为 第四加劲面A4的加劲元件。这两个对角支柱7.3其一端优选地被居中连接至横梁5.1并他们 的另一端与属于对角支柱7.1和7.2的连接在附加主梁元件4.1的端部会合,,对角支柱7.1 和7.2也在该处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

以对角支柱7.3作为第四加劲面的加劲元件的结构显示在图2中,且也可见于相邻 的轨道段1.6和1.7,其中每一个这种对角支柱7.3连接在连接两个轨道段1.6和1.7的横梁 5.1的中心位置,且在附加主梁元件4.1的方向上对角桥接这些轨道段1.6和1.7中的每一 个。

最后,根据图2的轨道段1.5也设置有这样的对角支柱7.3用作第四加劲面的加劲 元件。该对角支柱也连接至连接两个轨道段1.5和1.6的横梁5的中间,且向附加主梁元件 4.1的方向对角桥接轨道段1.5。

根据图2,轨道段1.6设计有第一加劲支柱8.1和第二加劲支柱8.2,使得这两个加 劲支柱8.1和8.2在由轨道2和3形成的平面中延伸。两个加劲支柱8.1和8.2的一端连接至横 梁5.1并朝向彼此延伸呈V形,以使它们可连接至相邻横梁5的中间位置。

图5显示两个轨道元件1,其通过法兰4.11和4.12相连,其轨道段1.6和1.7或1.1和 1.2在结构上与图1中的轨道段1.1和1.2相对应。

因此,连接两个轨道段1.6和1.7和横梁5.1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1设计为 配备有柱接头9,其具有柱头9.1。两个对角支柱7.1和7.2以及一对角支柱7.3连接至所述横 梁5.1作为第四加劲面A4的加劲元件,且对角延伸穿越轨道段1.6和1.7至由相应的相对横 向支柱6的端部与附加主梁元件4.1形成的结点。另一轨道元件1的轨道段1.1和1.2也以与 横梁5.1相似的方式构建,横梁5.1连接所述轨道段且具有带柱头9.1的柱接头9;因此,这些 轨道段与图2中轨道1的那些轨道段1.1和1.2相对应。

图6也显示两个轨道元件1和2,其通过法兰4.11和4.12连接,这是另一示范实施 例。图6中轨道元件1的轨道段1.1以与图2中轨道1的轨道段1.6相同的方式构建,除了作为 第四加劲面A4的加劲元件的对角支柱7.3之外,还具有两个额外的加劲支柱8.1和8.2。此 外,除了作为第四加劲面A4的加劲元件的对角支柱7.3之外,还有第一加劲支柱8.1和第二 加劲支柱8.2设置在形成轨道段1.1的横梁5.1上,该横梁5.1位于邻近轨道段1.2的方向上。 轨道段1.2的这两个加劲支柱8.1和8.2各自一个端部连接至横梁5.1的两个端部,并呈V形 朝向相对横梁5的中间位置延伸。相邻轨道段1.3除了具有两个对角支柱7.1和7.2之外,也 具有作为第四加劲面A4的加劲元件的对角支柱7.3,但是设置了一个对角支柱7.0而非两个 加劲支柱8.1和8.2。

图6中另一轨道元件1的最后两个轨道段1.6和1.7也具有作为第四加劲面A4的加 劲元件的对角支柱7.3,其中在此情况下,对角支柱7.3和两个对角支柱7.1和7.2连接至轨 道元件1端部处的横梁5或与两个轨道段1.6和1.7相连的横梁5。

从与两个轨道段1.6和1.7相连的横梁5开始,第一和第二加劲支柱8.1和8.2一方 面在轨道段1.6的方向上连接至横梁5的端部,且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加劲支柱8.1和8.2在 每种情况下在轨道段1.6的方向上连接至横梁5的端部。与此同时两个加劲支柱8.1和8.2朝 向两个轨道段1.6和1.7的每一个中的相对横梁5的中间会合成V形。

轨道段1.7具有第三加劲支柱8.3,其在两个横梁5的中间位置连接这两个横梁5。

图7显示轨道系统的轨道元件1,其通过四主梁系统构建而成。该四主梁系统包括 第一和第二主梁元件以及两个附加主梁元件(即第三和第四主梁元件)4.1和4.2,第一和第 二主梁元件一起形成平行的轨道2和3。两个轨道2和3由横梁5分隔,且与这些横梁一起形成 第一加劲面A1。另两个主梁元件4.1和4.2通过横向支柱6.2相连,并通过额外的横向支柱6 连接至轨道2和3以形成加劲面A0,其与第一加劲面A1平行延伸。其他两个主梁元件4.1和 4.2各自分别与轨道3和2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横向支柱6形成第二和第三加劲面A2和A3。横梁 5与横向支柱6和6.2设置于隔开的多个平面中,各平面与轨道2和3垂直,以使轨道元件1因 此被划分成轨道段1.1-1.6。轨道段1.1-1.6具有对角支柱7.0、7.1、7.2和7.4,各自被设置 在加劲面A1、A2、A3和A0中。

为了形成第四加劲面A4,对角支柱7.3被设置在轨道段1.1中作为加劲元件并对角 穿越该轨道段1.1。为此目的,对角支柱7.3的一端连接至形成轨道段1.1的横梁5的中间位 置,而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至横向支柱6和6.2与附加主梁元件4.2的连接区域。此外,也可将 这个对角元件7.3的第二端连接至横向支柱6和6.2与附加主梁元件4.1的连接区域。与此同 时该对角支柱7.3可直接连接至附加主梁元件4.1或4.2,或连接至横向支柱6或6.2。对角支 柱7.3也可以连接于横梁5上偏离中心的位置。此外,在另一轨道段1.2-1.6中也可通过的加 劲元件7.3来实现第四加劲面A4。

最后,在设计成四主梁系统的轨道元件1中,轨道段1.1-1.6可通过设置在第一加 劲面A1中的加劲支柱8.1、8.2和8.3加强,就与根据图6中轨道元件1的轨道段1.1和1.2或 1.6和1.7一样。图2-6中所述的对角支柱7.0、7.1、7.2和7.3,以及加劲支柱8.1、8.2和8.3分 别以与介绍部分所述的欧洲专利EP2156870B1所公开的相同的方式连接至横梁5和 5.1、横向支柱6和6.1以及附加主梁元件4.1。因此该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在此通过引用被整 体并入。

尤其地,对角支柱7.0、7.1、7.2和7.3可被设置使得它们无需从横梁5或5.1直接延 伸至附加主梁元件4.1,而是例如直接延伸至柱头9或至横向支柱6或6.1在附加主梁元件 4.1上的连接点所在区域。此外,对角支柱7.0、7.1和7.2也可以无需连接至横梁5或5.1的中 间位置,而可连接至横向支柱6或6.1的居中位置。

参考符号列表:

1轨道系统10的轨道元件

2第一主梁元件,轨道元件1的轨道

3第二主梁元件,轨道元件1的轨道

4.1额外第三主梁元件,轨道元件1的张力和压力元件

4.11张力元件4的法兰

4.12张力元件4的法兰

4.2轨道元件1的额外第四主梁元件

5横梁

5.1带有柱接头9的横梁

6横向支柱

6.1带有柱接头9的横向支柱

7.0对角支柱

7.1对角支柱

7.2对角支柱

7.3加劲元件,对角支柱

7.4对角支柱

8.1第一加劲支柱

8.2第二加劲支柱

8.3第三加劲支柱

9柱接头

9.1柱接头9的柱头

10轨道系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