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施工中被顶升物存在水平位移而导致千斤顶发生倾覆的问题。可水平滑移装置,包括顶板、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滚珠、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钢套筒以及位于底板端部的限位装置,顶板与底板之间留有一间隙,顶板通过滚珠可相对底板水平滑移。该应用方法,首先调节底板的限位杆使顶板位于中心位置并将顶板水平自由度锁定,然后将钢套筒套入千斤顶顶端,即完成可水平滑移装置与千斤顶的连接;将千斤顶放到预定位置,调节千斤顶的伸长量,使得顶板上表面与被顶升物顶紧,开始施工时,解锁限位杆确保顶板在施工过程中可水平滑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1004920.1

  • 发明设计人 李怀翠;伍小平;李鑫奎;况中华;

    申请日2015-12-28

  • 分类号E04G21/16(20060101);E01D2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3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1

    授权

    授权

  • 2016-06-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16 申请日:20151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 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千斤顶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例如桥梁施工中钢箱梁的整体顶 升、顶升后的整体落架等。千斤顶在顶升或者落架施工回油过程中,被顶升物 存在水平位移,由此被顶升物与千斤顶顶头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千斤顶产生倾覆 弯矩。如图1所示,图1是被顶升物2水平位移引起倾覆弯矩示意图,由被顶 升物2水平位移引起的千斤顶1倾覆弯矩M不可避免,且千斤顶1工作时行程 越大,该倾覆弯矩M越大。一般施工过程中,千斤顶底部直接放置在底托上或 进行简易保护措施,然而上述措施均难以满足抵抗较大倾覆弯矩的要求,从而 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该倾覆弯矩 的施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 中的应用方法,用于解决千斤顶在顶升或卸载施工过程中,被顶升物存在水平 位移从而导致千斤顶产生倾覆弯矩,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用于千斤顶的顶升和卸载施工中,包括:一对横向 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底面设有“T形”凸楞,所述底板顶面设 有与所述“T形”凸楞相配合的“T形”滑槽,所述顶板可通过所述“T形” 凸楞沿着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若干滚珠 和分别并列设置于所述顶板和底板相向面上的若干半圆柱形凹槽和半球形凹 槽,所述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半球形凹槽与所述顶板的对应半圆柱形凹 槽之间,且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留有一间隙;所述半球形凹槽的半径略大 于所述滚珠的半径;所述“T形”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长度; 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半圆柱形凹槽可相对于所述底板水平滑移;一钢套筒,所述 钢套筒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下端;以及一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拆卸式连接 于所述底板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弦心距是所述滚珠半径的1/5。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钢板和限位杆,所述限位钢板垂直设置 于所述“T形”滑槽的一端或两端,所述限位杆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钢板上, 所述限位杆的轴向与所述半圆柱形凹槽的轴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钢套筒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千斤顶顶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对称设置于所述钢套筒的外圈且与 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底板均由钢板制作而成。

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可水平滑移装置:调节底板的限位杆使得顶板位于中心位置 并将顶板水平自由度锁定,然后将千斤顶顶端调出一定距离,将钢套筒套入千 斤顶顶端;

步骤二、将安装有可水平滑移装置的千斤顶放置到预定位置,调节千斤顶 的伸长量,使得顶板上表面与被顶升物顶紧,开始施工时,解锁限位杆确保顶 板在施工过程中可水平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一定距离为60mm~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包括顶板、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的 滚珠、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钢套筒以及位于底板端部的限位装置,顶板与底板 之间留有一间隙。底板上规则排列有若干半球形凹槽,该半球形凹槽半径略大 于滚珠的半径,确保滚珠在半球形凹槽内自由滚动;限位装置用于限定顶板水 平滑移的距离以及对顶板进行初始限位;滚珠用于将顶板的竖向荷载传递至底 板,同时将顶板和底板隔开,避免二者直接面接触,顶板通过半圆柱凹槽可相 对底板水平滑移。从而本发明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施工过 程中因被顶升物水平位移引起的倾覆力矩,避免千斤顶倾覆而引发的安全事 故。而且,该可水平滑移装置方便拆卸组装,能减小局部应力集中,可减少在 千斤顶上方设置垫块的措施。此外,该可水平滑移装置使用时直接套入千斤顶 顶端,操作简便,稳定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2、本发明提供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首先调节底板的限位杆使得顶板位于中心位置,并将千斤顶顶端调出一定距 离,将钢套筒套入千斤顶的顶端,即完成可水平滑移装置与千斤顶的连接;然 后将安装有该可水平滑移装置的千斤顶放置到预定位置,调节千斤顶的伸长 量,使得顶板上表面与被顶升物顶紧,从而使得顶板的竖向荷载先通过滚珠传 递到底板,再通过固定于底板上的钢套筒将该竖向荷载传递到千斤顶上,很大 程度上减小了千斤顶顶升或卸载施工中因被顶升物与千斤顶顶端之间的摩擦 力产生的倾覆弯矩,从而起到防止千斤顶倾覆的作用。该应用解决了千斤顶在 顶升或者卸载(即落架施工回油)过程中,被顶升物存在水平位移从而导致千 斤顶产生倾覆弯矩,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且操作简便,节省了施工成本,具 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被顶升物水平位移引起倾覆弯矩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水平滑移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水平滑移装置中顶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水平滑移装置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 应用方法示意图。

图中:

1-千斤顶;2-被顶升物;11-顶板,12-底板;20-“T形”滑槽;31-滚珠, 32-半圆柱凹槽;40-钢套筒,41-加劲肋;50-限位装置,51-限位钢板,52-限位 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其在千斤 顶顶升、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 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 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 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 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2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及在千斤顶顶升、 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例一

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用于千斤顶1的顶升和卸载施工中,包括一对横向 平行设置的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底面设有“T形”凸楞,底板12顶 面设有与“T形”凸楞相配合的“T形”滑槽20,顶板11可通过“T形” 凸楞沿着“T形”滑槽20相对于底板滑动,凸楞与滑槽之间并无接触;一连 接件,连接件包括若干滚珠31和分别并列设置于顶板11和底板12相向面上 的若干半圆柱形凹槽32和半球形凹槽(未图示),滚珠31分别设置于底板12 的半球形凹槽与顶板11的对应半圆柱形凹槽之间,且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 留有一间隙;半球形凹槽的半径略大于滚珠的半径;T形”滑槽的长度大于 半圆柱形凹槽32的长度;顶板11通过半圆柱形凹槽32可相对于底板12水平 滑移;一钢套筒40,钢套筒40固定于底板12的下端;以及一限位装置50, 限位装置50可拆卸式连接于底板12的端部。

具体来说,该可水平滑移装置,包括顶板11、底板12、顶板11和底板 12之间的滚珠31、设置于底板12下表面的钢套筒40以及限位装置50。底板 12上规则排列有若干半球形凹槽,该半球形凹槽半径略大于滚珠31的半径, 确保滚珠31在半球形凹槽内自由滚动;钢套筒40按千斤顶1的型号定制,以 套入千斤顶1的顶端;限位装置50用于限定顶板11水平滑移的距离以及对顶 板11进行初始限位;滚珠31用于将顶板11的竖向荷载传递至底板12,同时 将顶板11和底板12隔开,避免二者直接面接触,顶板11通过半圆柱凹槽32 可相对底板12水平滑移。从而本实施例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可以很大程度上 减小施工过程中因被顶升物2水平位移引起的倾覆力矩,避免千斤顶1倾覆而 引发的安全事故。而且,该可水平滑移装置方便拆卸组装,能减小局部应力集 中,可减少在千斤顶1上方设置垫块的措施。此外,该可水平滑移装置使用时 直接套入千斤顶1顶端,操作简便,稳定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其中,顶板11上半圆柱形凹槽32的弦心距是滚珠半径的1/5,可以避免 顶板11和底板12直接接触。

特别地,限位装置50包括限位钢板51和限位杆52,限位钢板51垂直设 置于“T形”滑槽的一端或两端,限位杆52间隔设置于限位钢板51上,限 位杆52的轴向与半圆柱形凹槽的轴向相平行。为实现限定顶板11水平滑移的 距离,限位钢板51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底板12端部,例如通过螺栓(未图示) 连接。而且,当滚珠31磨损后可通过拆卸限位钢板51来安装新的滚珠31。

特别地,钢套筒40的内径略大于千斤顶1顶端的直径,以便于钢套筒40 的脱卸。也就是说,钢套筒40的内径比千斤顶1顶端的直径大2~3mm,以方 便二者直接的脱卸。考虑到钢套筒40直接套设于千斤顶1的顶端,顶板11 的竖向荷载通过滚珠31直接传递到底板12,再通过底板12上的套筒40传递 到千斤顶1上,为保证均匀受力,因此在钢套筒40的外圈设有加劲肋41。加 劲肋41对称设置且与底板12固定连接。此外,顶板11和底板12均由钢板制 作而成。

在使用时,可水平滑移装置通过其钢套筒40与千斤顶1的顶端连接固定, 调节千斤顶1的伸长量使得顶板11与被顶升物2顶紧,即可进行千斤顶的顶 升或卸载施工,使得被顶升物2的水平位移的方向和距离可控,从而避免发生 千斤顶1倾覆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相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 工中的应用方法。请结合参考图2至图8,一种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 卸载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安装可水平滑移装置:调节底板12的限位杆52使得顶板11位于 中心位置,并将千斤顶1顶端调出一定距离,将钢套筒40套入千斤顶1的顶 端;

S002:将安装有可水平滑移装置的千斤顶1放置到预定位置,调节千斤 顶1的伸长量,使得顶板11上表面与被顶升物2顶紧。

特别地,步骤S002中一定距离为60mm~100mm,以方便钢套筒40套入 千斤顶1的顶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包括一对横向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 板,顶板底面设有“T形”凸楞,底板顶面设有与“T形”凸楞相配合的滑 槽,顶板可通过所述“T形”凸楞沿着所述滑槽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一连接 件,连接件包括若干滚珠和分别并列设置于顶板和底板相向面上的若干半圆柱 形凹槽和半球形凹槽,滚珠分别设置于底板的半球形凹槽与顶板的对应半圆柱 形凹槽之间,且顶板与底板之间留有一间隙;其中,半球形凹槽的半径略大于 滚珠的半径;T形”滑槽的长度大于半圆柱形凹槽的长度;顶板通过半圆柱形 凹槽可相对于底板水平滑移;一设置于底板下端用于连接该可水平滑移装置和 千斤顶的钢套筒;还包括设置于底板端部用于限定上板水平滑移的距离及进行 初始限位的限位装置。该可水平滑移装置结构简单牢固,拆卸组装方便,稳定 安全,可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的可水平滑移装置在千斤顶顶升、卸载施工的应用方法,首先调节 底板的限位杆使得顶板位于中心位置,并将千斤顶顶端调出一定距离,将钢套 筒套入千斤顶的顶端,即完成可水平滑移装置与千斤顶的连接;然后将安装有 该可水平滑移装置的千斤顶放置到预定位置,调节千斤顶的伸长量,使得顶板 上表面与被顶升物顶紧,从而使得顶板的竖向荷载先通过滚珠传递到底板,再 通过固定于底板上的钢套筒将该竖向荷载传递到千斤顶上,很大程度上减小了 千斤顶顶升或卸载施工中因被顶升物与千斤顶顶端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倾覆 弯矩,从而起到防止千斤顶倾覆的作用。该应用解决了千斤顶在顶升或者卸载 (即落架施工千斤顶回油)过程中,被顶升物存在水平位移从而导致千斤顶产 生倾覆弯矩,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且操作简便,节省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 的推广价值。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 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 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