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及制备方法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及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马氏体钢的化学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wt.%):C:0.15~0.28;Si:1.0~2.0;Mn:1.2~2.5;Cr:0.5~1.5;Al:0.2~1.5%;Cu:0.05~0.4;Mo:0.1~0.3;V:0.05~0.15;Nb:0.03~0.1;Ti:0.005~0.05;P:<0.025%;S:<0.035%,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方法包括:按上述配方称量配料后采用真空或常规方法熔炼成铸锭;将铸锭加热至1100~1200℃保温1~2h后进行锻造或轧制,获得所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将工件在200℃下回火2h,得到低碳马氏体型组织;该发明具有超高强度且有优异的室温和低温韧性:在室温至-40℃范围内夏比冲击试样呈分层断裂特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865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1028697.4

  • 发明设计人 柳永宁;孙俊杰;江涛;

    申请日2015-12-31

  • 分类号C22C38/18;C22C38/16;C22C38/14;C22C38/12;C22C38/04;C22C38/02;C22C33/06;C21D1/18;C21D8/02;

  • 代理机构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段俊涛

  •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16: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7

    授权

    授权

  • 2018-02-2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22C38/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3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38/18 申请日:2015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度钢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 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钢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桥梁、建筑等行业,为 了进一步减轻构件的重量以降低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开发 更高强度级别的超高强度钢以替代现有材料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但随着材料强度级别的提高,材料的韧性会随着降低;为了保证构件 在承受冲击载荷时的安全性,提高超高强度钢的冲击韧性显得尤为重 要。此外,随着构件使用温度的降低,材料韧性会随之下降,对于那 些要求在低温下服役的材料,提高其低温韧性变得更加重要。在现有 的技术中,马氏体时效钢强度可以达到1500MPa以上且可以获得高的 韧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关键部件上有重要应用,但其合金元素含量高, 冶炼加工工艺要求复杂,成本较高。如AF1410和高纯度马氏体时效 钢18Ni(C200),难以获得广泛的应用。公开的专利“高抗拉强度高 韧性低屈强比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CN1786246A)”、“高强高韧性贝 氏体钢(1036231A)”、“一种高强度微合金低碳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0580125C)”等通过细化低碳贝氏体组织获得高韧性,但其强度 一般不超过1500MPa。公开的专利“韧性和焊接性良好的双相钢板 (CN1060814C)”、“具有低屈服比、高韧性和优异可焊性的高强度双相 钢(CN101331019A)”等通过在钢中形成铁素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 体等的复相组织获得较高韧性,但这类钢的强度不足。通过分层增韧 是提高材料韧性的另一重要方法。日本学者YuujiKimura等通过将 中碳回火马氏体钢在500℃至600℃之间进行大变形轧制,获得纳米 尺寸碳化物弥散分布在伸长的超细晶铁素体基体上的组织,获得了 1770MPa的超高强度,且材料在20℃至-100℃范围内冲击试样呈分层 断裂模式,获得了高的室温和低温韧性,但该材料经温轧后力学性能 已经确定,二次热处理会破坏其力学性能,使其后续成型和加工性能 受到限制,限制了该材料的广范应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O.D.Sherby 等采用超高碳钢和中碳钢复合轧制成层状材料来提高材料的韧性,冲 击试样也呈分层断裂模式,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降至-140℃,其冲击 功高达325J,但该材料的成型工艺复杂,实际应用也受到限制。

低碳马氏体钢由于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且价格便宜成为现 代工业的一种重要结构材料,特别是对高强度的该类材料在未来将会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当该类材料屈服强度超过1300MPa时其冲击功 一般不超过50J,其低温冲击功会更低,工业上一般采用向该类材料 中添加镍来提高韧性,但这将会增加材料的成本,使其应用和推广受 到影响。目前还未见在低碳马氏体中通过分层增韧来提高材料韧性的 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 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及制备方法,通过合理的合金成分设计和 工艺控制获得具有层状结构的低碳马氏体型组织,通过分层增韧来提 高低碳马氏体钢的韧性,解决了超高强度低碳马氏体钢低温韧性较差 的问题,具有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性能优良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制备所 得成品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wt.%)配比为:C:0.15~0.28;Si:1.0~ 2.0;Mn:1.2~2.5;Cr:0.5~1.5;Al:0.2~1.5%;Cu:0.05~0.4; Mo:0.1~0.3;V:0.05~0.15;Nb:0.03~0.1;Ti:0.005~0.05; P:<0.025%;S:<0.035%,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杂质。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原料配比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15~ 0.28;Si:1.0~2.0;Mn:1.2~2.5;Cr:0.5~1.5;Al:0.2~1.5%; Cu:0.05~0.4;Mo:0.1~0.3;V:0.05~0.15;Nb:0.03~0.1; Ti:0.005~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含有P 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30~1580℃,得到铸锭的元素组成成 分为C:0.15~0.28;Si:1.0~2.0;Mn:1.2~2.5;Cr:0.5~1.5; Al:0.2~1.5%;Cu:0.05~0.4;Mo:0.1~0.3;V:0.05~0.15; Nb:0.03~0.1;Ti:0.005~0.05;P:<0.025%;S:<0.035%;余 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或轧制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1200℃后保温1~2h,然后 进行锻造或轧制,得到所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终锻或终轧温度不低 于900℃,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工件加热至200℃后保温2h,最终得到具有层状 组织特征的低碳回火马氏体组织,原奥氏体晶粒尺寸约15~20μm。

所述的合金元素组成按照质量百分比(wt.%):(Mn+Cr)和(Si+Al) 之比为1~2。

所述的步骤二中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是在电磁感应炉真空熔 炼或常规方法进行熔炼。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组织特征在 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呈黑白交替的层状分布特征,白色层状组织之 间间距为50~200μm,白色层状组织厚度为20~50μm;白色和黑色 组织均为马氏体组织,晶粒尺寸都为15~20μm,但其成分和硬度不 同,白色组织比黑色组织的C和其它合金元素含量更高,白色组织硬 度为(HV10:520~560),黑色基体组织硬度为(HV10:450~4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分层增韧的思路来提高材料韧性,未向合金中添 加大量价格昂贵的元素,如Ni、Co等,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的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通过控制合金 元素(Mn+Cr)和(Si+Al)的比为1~2,并通过后续的工艺控制获得具 有层状结构的低碳马氏体型组织,可同时获得超高强度和高韧性,生 产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该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典型组织照片; 图1a为100×下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典型金相组 织照片,图1b为500×下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典 型金相组织照片。

图2为1#、3#、5#材料的拉伸试验力学性能曲线。

图3为4#材料冲击试验试样的分层断裂宏观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15; Si:1.5;Mn:2.5;Cr:0.5;Al:1.5;Cu:0.2;Mo:0.1;V:0.15; Nb:0.03;Ti: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含 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7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1#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按照 20mm×40mm的尺寸进行锻造,得到工件尺寸为20mm×40mm的方坯, 终锻温度约950℃,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中的1#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实施例二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17; Si:1.5;Mn:2.0;Cr:1.0;Al:1.0;Cu:0.1;Mo:0.2;V:0.1; Nb:0.03;Ti: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含 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7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2#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按照 20mm×40mm的尺寸进行锻造,得到工件尺寸为20mm×40mm的方坯, 终锻温度约950℃,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的2#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实施例三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22; Si:1.0;Mn:2.0;Cr:1.5;Al:0.7;Cu:0.4;Mo:0.3;V:0.1; Nb:0.05;Ti:0.02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中含 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6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3#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轧制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将铸锭轧 制成10mm厚板,终轧温度约920℃,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的3#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实施例四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25; Si:2.0;Mn:1.5;Cr:1.0;Al:0.3;Cu:0.05;Mo:0.15;V: 0.05;Nb:0.1;Ti:0.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 质中含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 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6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4#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按照 20mm×40mm的尺寸进行锻造,得到工件尺寸为20mm×40mm的方坯, 终锻温度约920℃,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的4#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实施例五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28; Si:1.5;Mn:1.2;Cr:1.0;Al:0.25;Cu:0.15;Mo:0.2;V: 0.1;Nb:0.05;Ti:0.02;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 中含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4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5#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按照 20mm×40mm的尺寸进行锻造,终锻温度约900℃,得到工件尺寸为 20mm×40mm的方坯,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的5#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实施例六

步骤一:

选取炼钢原料,炼钢原料包括:含Cr量为60%的铬铁、含Mn量 为82.5%的锰铁、含Si量为70%的硅铁、含Mo量为60%的钼铁、含V 量为50%的钒铁、含Nb量为65%的铌铁、10#钢、生铁、纯铜、纯铝 和纯钛,炼钢原料选取量按照以下总质量分数进行配比:C:0.17; Si:1.3;Mn:2.5;Cr:1.2;Al:0.75;Cu:0.05;Mo:0.1;V: 0.15;Nb:0.03;Ti:0.03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杂 质中含有P和S,所述的P和S的范围控制应为P:<0.025%;S:< 0.035%;

步骤二:合金熔炼

按照步骤一中的元素比例,将原料10#钢、铬铁、硅铁及生铁加 热升温熔炼至原料熔化成钢水,再向钢水中依次加入钒铁、钼铁、铌 铁、纯铜、锰铁、纯钛和纯铝,保温直至加入的成分均匀化,然后浇 铸成Ф100mm铸锭,浇铸温度控制在1540±10℃,得到铸锭的成分为 表1中6#成分的铸锭;

步骤三:加热保温后锻造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铸锭加热至1100℃后保温2h,然后按照 20mm×40mm的尺寸进行锻造,终锻温度约900℃,得到工件尺寸为 20mm×40mm的方坯,然后在水中淬火至室温;

步骤四:回火

将步骤三中所得的20mm×40mm的方坯加热至200℃后保温2h, 最终得到表2的6#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

表1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化学成分组成(wt.%)

表2高强度高韧性层状组织低碳马氏体钢的力学性能

由上表和图2中的力学性能指标可以看出,上述成分范围内的该 低碳马氏体钢具有超高强度和优异的韧性:Rp0.2≥1200MPa,Rm≥ 1500MPa,A≥11%,AKV(25℃)≥120J,AKV(-40℃)≥65J。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