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一种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以各组分的混合物计,各组分的配比为: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0.005~1.000wt%;聚合物0.04~0.3wt%;碱0.4~1.4wt%;其余为水。该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由于不含强碱NaOH,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因使用强碱而产生的对地层和油井的腐蚀伤害和结垢问题,且具有使用浓度低,可与原油形成小于10-2mN/m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高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3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石油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895029.5

  • 申请日2015-12-07

  • 分类号C09K8/584(20060101);C09K8/58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2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达;尤志君

  •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发展路1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3: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9K 8/584 专利号:ZL2015108950295 申请日:20151207 授权公告日:201805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5-18

    授权

    授权

  • 2016-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K8/584 申请日:2015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 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用于水驱后地层中残余原油的开采。

背景技术

以石油等油气资源为代表的能源问题关系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全球石油需求 增长速度,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对石油的需求正强劲增长。但是,经过多年开 采,我国各主力油田已相继进入开采后期,采出液综合含水>90%,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0%, 导致开采难度增加,原油产量递减。因此,采用强化采油技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保证原油 稳产成为石油开采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发现含有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三元复 合驱油技术,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5~20%,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主导技术和 三次采油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关键是表面活性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系列, 已形成万吨级生产规模的包括: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其他的均处于研究阶段。研 究表明,这两种磺酸盐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中,重烷基苯磺酸盐依赖强碱NaOH,而NaOH 会与岩层中SiO2反应,降低地层渗透率,甚至会造成原油被永久封堵,无法采出的后果; 此外,采出液中悬浮固体含量高,结垢严重,导致采出机井容易卡泵、断杆,检泵周期缩短,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亟需开发弱碱、低碱或无碱体系用表面活性剂。近年 来发现石油磺酸盐在弱碱条件下性能较好,但石油磺酸盐组成复杂、质量稳定性差,开采过 程中容易出现色谱分离,吸附损失量大的问题。所以,需要开发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不依 赖强碱的表面活性剂。

2003年,刘春德等人在CN1566258A中提出一种在苯环或萘环上含多个烷基取代基的 烷基芳基烷基磺酸盐,该类产品结构类似于重烷基苯磺酸盐,但磺酸基与烷基链而非芳环相 连。所配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界面张力可降至10-4~10-5mN/m,证明此类磺酸盐 具有优良的界面活性。近十年来,江南大学的殷福珊等人、大连理工大学的徐志刚等人在此 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系列芳基烷基磺酸钠、芳基双烷基磺酸钠的合成和界面性能 评价。但是,目前所研究的芳基烷基磺酸盐大多集中在芳基、烷基芳基和萘基系列,未见有 关含羟基的烷基芳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强碱对地层和油井带来的腐蚀伤害和 结垢问题,提供一种含有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该弱 碱三元复合驱油剂具有使用弱碱、腐蚀伤害小,使用浓度低,可与原油形成小于10-2mN/m 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效率高等特点,该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在乳化性、界面活性以及去油 效果方面达到甚至优于强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其由 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碱、模拟水和聚合物组成,以各组分的混合物计,各 组分的含量为:

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0.005~1.000wt%;

聚合物0.04~0.3wt%;

碱0.4~1.4wt%;

其余为水;

其中,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其分子通式为:

式中,R1为C1~C12的烷基;R2=C1~C3的烷基,n取值范围为6~16中的任意一个偶 数;M为钾、钠或锂金属离子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M为钾或钠,更优选钠;所述碱为Na2CO3或NaHCO3;所述聚合物为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为模拟原油地层下矿化度的配制水;

进一步地,所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600~4000万;

进一步地,采用所述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 配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替代所述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所述羟基取代芳基烷 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以任意比例进行复配;优选地,以质量计,所 述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其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3:7~4:6。

进一步地,所述烷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为辛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壬基酚基癸基磺 酸盐或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

制备上述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碱、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聚 合物和模拟水按照上述配比在常温条件下混合,搅拌均匀至碱、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完全溶解。

上述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在原油开采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应用条件可为:油田 地层温度为45℃、油田地层水的矿化度400~8000mg/L。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由于不含 强碱NaOH,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因使用强碱而产生的对地层和油井的腐蚀 伤害和结垢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烷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磺酸根 阴离子基团两种亲水基,且磺酸基与烷基而非芳基相连,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耐盐性。

(3)所述的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能与原油形 成超低界面张力,且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范围(见图1)和良好的驱油效率(见图2);

(4)本发明的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组成明确,可以避免因化学组分复杂 导致的色谱分离问题,为后续的分析工作带了极大的方便;

(5)本发明的含羟基取代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可用于地 层温度为45℃、矿化度400~8000mg/L的大庆油田地层水和原油,该驱油剂水溶液与大庆油 田采油四厂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值,可达10-2~10-4mN/m的超低界面张力,经室内模拟 驱油试验,该驱油剂能在水驱(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41.7%)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25.8%,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含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的界面活性图。

图2为含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的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给予进一步详细 说明。

实施例1

含辛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以混合物计,组分组成为:辛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0.05~0.4wt%,

Na2CO3:0.8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中分,分子量为2500万):0.18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四厂污水,矿化度5726.76mg/L):98.62~98.97wt%。

测定条件为:TX500C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温度:45℃

原油:大庆采油四厂脱水原油

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2

含辛基酚基癸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以混合物计,组分组成为:辛基酚基癸基磺酸盐:0.005~0.6wt%;

Na2CO3:1.4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中分,分子量:1600万):0.15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四厂污水,矿化度5726.76mg/L):98.39~98.45wt%。

测定条件为:TX500C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温度:45℃

原油:大庆采油四厂脱水原油

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3

与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复配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以混合物计,组分组成为:

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C10NPAS)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其中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 (C10NPAS)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重量比如下表):0.05wt%

Na2CO3:1.2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中分,分子量为2500万):0.15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四厂污水,矿化度5726.76mg/L):98.6wt%。

测定条件为:TX500C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温度:45℃

原油:大庆采油四厂脱水原油

与原油间的平衡界面张力测定结果:

实施例4

含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C12NPAS):0.05~0.4wt%,

Na2CO3:0.6~1.8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中分,分子量为1600万):0.3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四厂污水,矿化度5726.76mg/L):97.5~99.05wt%。

测定条件为:TX500C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温度:45℃

原油:大庆采油四厂模拟原油

测定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5%~0.4%范围内,通过调 节Na2CO3浓度,可以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使油水界面张力出现了超低值区。

实施例5

含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C12NPAS):0.9wt%,

Na2CO3:0.4~1.4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中分,分子量为1600万):0.3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四厂污水,矿化度5726.76mg/L):97.4~98.4wt%。

测定条件为:TX500C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

温度:45℃

原油:大庆采油四厂模拟原油

与原油间的平衡界面张力测定结果:

Na2CO3含量,wt% 平衡界面张力,mN/m Na2CO3含量,wt% 平衡界面张力,mN/m 0.4 0.002028 1.2 0.006838 0.6 0.004621 1.4 0.006843 0.8 0.002738 1.6 0.007032 1.0 0.004901

实施例6

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的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制备含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驱油剂,以各组分的混合物计,各组分的含 量为:

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0.3wt%;

Na2CO3:1.2wt%;

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600万):0.3wt%;

模拟水(配制地层水:总矿化度6910.28mg/L,其中CO32-468.16mg/L,

HCO3-3046.12mg/L,Cl-1121.25mg/L,SO42-36.5mg/L,Ca2+35.27mg/L,

Mg2+9.24mg/L,Na+2193.74mg/L)余量。

利用所述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注入方案为前置水驱至含水98%以上,0.5pv主段塞 弱碱三元复合驱溶液,后续水驱至含水98%,在渗透率为1000mD人造岩心上,采用大庆采 油四厂原油和地层水,在45℃条件下进行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见图2。结果发现水驱采收率 41.7%,化学驱采收率25.8%,总采收率67.5%,说明应用上述含有壬基酚基癸基磺酸盐的弱 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5.8%(OOIP)。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