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部件、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片材传送装置具有驱动辊、从动辊、一对轴承部件。驱动辊被驱动转动。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且随驱动辊转动。一对轴承部件支承从动辊的转动支轴的两端,且支承从动辊,以使从动辊能够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支承部和推压部。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其具有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推压部是通过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支轴垂直而形成的。推压部朝从动辊与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方向推压支承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807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31646.4

  • 发明设计人 田代义昭;

    申请日2015-09-29

  • 分类号B65H5/06;G03G15/05;

  • 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登营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3: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3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5/06 申请日:2015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承从动辊的轴承部件、沿传送路径传送片材的 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具有该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供纸盒提供给传送路径的片材或者为了双 面打印而被送至翻转路径的片材被片材传送装置传送至传送路径的 下游一侧。像这样的片材传送装置一般具有被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和与 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触的从动辊,在该片材传送装置中,片材被夹 持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传送。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片材传送装置中,从动辊被支承且以规定的压 力与驱动辊接触。为了支承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有时利用螺旋 弹簧等弹性部件对从动辊的由金属制成的转轴向驱动辊一侧施力。另 外,在低速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传送装置中,由树脂形成从动辊的转 轴,有时利用钢丝弹簧等弹性部件对转轴向驱动辊一侧对该转轴施 力。

另外,作为弹性部件,有时使用轴承,该轴承由螺旋扭转弹簧构 成。通过将线材紧密地卷绕成螺旋状,形成线圈部,将该线圈部套在 转轴上且支承该转轴而形成轴承,该轴承在螺旋扭转弹簧的作用力的 作用下使从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

然而,在使用由金属制成的转轴时,容易产生异样的声音(异响)。 针对该问题,有时在转轴的表面上涂抹润油脂,或者在转轴的表面上 形成高滑动性涂层。或者,有时在转轴上形成平面部,使该平面部起 到止转部的作用。虽然实施了各种对策,但是这些对策均会导致成本 上升。

另外,在使用由树脂制成的转轴时,将该转轴用于低速图像形成 装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将该转轴用于高速图像形成装置时,由 于转轴因与推压部件接触而导致磨损剧烈,因而使该转轴的耐久性降 低。

另外,在使用螺旋扭转弹簧的轴承的情况下,在支承该轴承时, 需要对螺旋扭转弹簧的螺旋部和位于线圈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这两 个部位进行定位,从而导致安装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从 动辊与驱动辊压力接触但是不易产生异样的声音或者磨损、且结构简 单、成本较低的轴承部件、具有该轴承部件的片材传送装置以及具有 该片材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具有驱动辊、从动辊、 一对轴承部件。所述驱动辊被驱动转动。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 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一对轴承部件支承所述 从动辊的转动支轴的两端,从而支承所述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能够 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所述一对轴承部件分别具有支承部和推压 部。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的, 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所述推压部是通过将 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述支轴垂直 而形成的。所述推压部向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的外周面压力接 触的方向推压所述支承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所述片材传送装 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承部件支承与被驱动转动的驱动 辊压力接触且随所述驱动辊转动的从动辊的转动支轴,从而支承所述 从动辊,使所述从动辊与所述驱动辊压力接触。所述轴承部件具有支 承部和推压部。所述支承部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 而形成的,其具有所述从动辊的转动支轴能够插入的轴孔。所述推压 部是通过将所述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且使其轴向与所 述支轴垂直而形成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内 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轴承部件 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的轴承部件 的自然姿势和压缩姿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 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内部结 构的主视图。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的纸面近身侧作为打印 机的正面侧(前侧),左右方向以从正面观察打印机时所看到的方向 为准。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有装置主体2,在装置主体2的上端设 置有图像读取部3。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设置有收装纸张(未图示) 的供纸盒4,在装置主体2的前侧上部设置有出纸盘5。在出纸盘5 的右侧,于装置主体2上设置有出纸口6。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于出纸盘5的下方配置有由激光扫描单元 (LSU)构成的曝光器8。另外,在曝光器8的右侧配置有调色剂盒 9。在调色剂盒9的右侧设置有图像形成部10。在图像形成部10上设 置有能够转动的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11,在感光鼓11的周围,沿 该感光鼓11的转动方向(参照图1中的箭头X)配置有充电装置12、 显影装置13、转印辊14、清洁装置15。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形成有由供纸盒4延伸到出纸口6的纸张的 传送路径17。在传送路径17中,由上游一侧按顺序设置有供纸部18、 由感光鼓11和转印辊14构成的转印部19、定影装置20以及出纸装 置21。在传送路径17上设置有翻转路径22,该翻转路径22从定影 装置20和出纸装置21之间分岔,到供纸部18和转印部19之间汇合。 在传送路径17中,于供纸部18和转印部19之间设置有片材传送装 置25,该片材传送装置25从供纸部18向转印部19传送片材。还有, 在翻转路径22中隔开规定间隔设有多个片材传送装置25,以将片材 从分岔部向汇合部传送。在翻转路径22中还设置有降低片材摩擦的 导辊26。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在由图像读取部3读取图像数据时,或者在由与打印机1连接的 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时,如下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首先,在由充电装置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带电后,通过来自曝 光器8的激光(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P)对感光鼓11进行与图像 数据相对应的曝光,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 像在显影装置13中通过由调色剂盒9提供的调色剂形成为调色剂图 像。

另外,与上述图像形成动作同步,由供纸部18从供纸盒4中取 出的纸张被片材传送装置25传送至转印部19,在该转印部19,感光 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 经传送路径17被传送至下游一侧,进入定影装置20,在该定影装置 2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由出纸 装置21经出纸口6被排出到出纸盘5上。残留在感光鼓11上的调色 剂被清洁装置15回收。

在进行双面打印时,穿过定影装置20且一面被定影有调色剂图 像的纸张被出纸装置21由出纸口6传送至出纸盘5上。接着,当纸 张的位于传送方向上的后端到达规定位置时,由出纸装置21调转该 纸张的传送方向,将纸张传送至翻转路径22。纸张经翻转路径22被 片材传送装置25传送,在转印部19的上游一侧被传送至传送路径17。 另外,在图像形成部10中,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形成与要形成于纸 张的另一面上的图像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然后,在转印部19,形成 于感光鼓1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的另一面上,之后, 在定影装置20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这样两面被定影有 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由出纸装置21经出纸口6被排出到出纸盘5上。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 置25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该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

片材传送装置25具有驱动辊31、从动辊32以及一对轴承部件 33,其中,驱动辊31被驱动转动;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 且随驱动辊31的转动;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以使从动辊 32能够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

驱动辊31具有多个辊主体部31a和转轴31b。转轴31b支承在装 置主体2的规定位置上且能够转动,该转轴31b与驱动源(未图示) 相连接。当驱动源驱动转轴31b转动时,辊主体部31a与转轴31b一 起沿片材传送方向转动。

从动辊32具有辊主体部32a和转动支轴32b,辊主体部32a和转 动支轴32b由滑动性和耐磨损性良好的树脂材料(例如,POM(聚甲 醛)树脂)形成。从动辊32通过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在装置主体2 上且与驱动辊31的各辊主体部31a对应配置。

一对轴承部件33分别由具有弹性的线材(例如,硬钢丝、钢琴 线、不锈钢线)形成,具有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一端的 支承部34和推压支承部34的推压部35。

支承部34是通过将线材的一侧的端部紧密地卷绕成螺旋状而形 成的,其具有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能够插入的轴孔34a。详细来 说,在支承部34中,线材卷绕一圈而形成的线圈和与该线圈相邻的 线圈在轴孔34a的轴向上相接触。支承部34具有与从动辊32的转动 支轴32b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

推压部35是通过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部卷绕成具有间隔的螺旋 状,从而形成为螺旋弹簧状。详细来说,线材卷绕一圈而成的线圈和 与该线圈相邻的线圈间具有规定的间隔,以使推压部35在长度方向 上具有弹性。

推压部35以其长度方向,即推压方向与支承部34的轴孔34a的 轴向垂直的方式被固定在支承部34上,推压部35的一端与支承部34 的外表面的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

支承转动支轴32a的一端的轴承部件33和支承转动支轴32a的另 一端的轴承部件33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连接部37也由线材 形成。例如,一个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的线材端部和另一个轴承 部件33的的支承部34的线材端部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或者, 也可以由一根线材形成2个轴承部件33和连接部37。此时,将一根 线材的一侧的端部卷绕成螺旋状,以形成推压部35,然后由推压部 35起连续卷绕线材,以形成支承部34。另外,将线材的另一侧的端 部卷绕成螺旋状,以形成推压部35,然后由推压部35起连续卷绕线 材,以形成支承部34。然后,将线材的中央部弯曲成日文片假名コ形, 从而使各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通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另外, 连接部37也可以呈圆弧状。

为了使具有上述结构的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首先, 在一对轴承部件33的各支承部34的轴孔34a中分别插入从动辊32 的各转动支轴32b。从而,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从 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轴向垂直。然后,使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 32a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相对应,对各轴承部件33进行固定, 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将从动辊32推向驱动辊31的方向一致, 之后,将各轴承部件33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此时,可以在装置主 体2的规定位置上竖立设置凸起等,使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与该 凸起相嵌合(嵌套)。从而,对推压部35进行推压,以使该推压部 35具有所需的推压力,在该推压力的作用下,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 压力接触。另外,对该推压部35的线圈数和直径进行设定,使得, 在轴承部件33的推压部35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的压缩姿势下,从动 辊32的辊主体部32a在所需的压力下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压 力接触。

被传送到传送路径17或者翻转路径22的片材在片材传送装置25 中穿过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之间,在驱动辊31的转动作用下,经 传送路径17或者翻转路径22被传送至下游一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中,可以使 用树脂作为从动辊32的材料,使用一根由金属制成的线材作为一对 轴承部件33的材料,因而能够得到成本低的简单结构。还有,从动 辊32的转动支轴32b的外周面与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的被卷绕 线材的外周面点接触,因而,能够减小转动支轴32b和支承部34的 接触面积以及转动支轴32b转动时的滑动阻力。因此,能够防止异样 的声音产生以及转动支轴32b的磨损,从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 传送装置25也适用于高速的打印机1。

另外,由螺旋弹簧状的推压部35推压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 32b的支承部34,因而,在将各轴承部件33支承在装置主体2上时, 对各轴承部件33进行定位,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从动辊32 的压力接触方向一致即可。如果由螺旋扭转弹簧推压支承部34的话, 需要相对于装置主体2对螺旋扭转弹簧的螺旋部和位于支承部34的 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这两个部位定位,因而导致螺旋扭转弹簧安装于装 置主体2上的安装操作变得复杂,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需 在1个推压部35处进行固定即可,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操作将轴 承部件33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

还有,由于支承从动辊32的各转动支轴32b的各轴承部件33通 过连接部37连接在一起,因而容易进行操作以及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2和轴承部件33之间,仅在从 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与轴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之间形成转动接 触,因而,容易产生异样的声音的部位是有限的。因此,在产生异样 的声音等时,容易采取如下对策:在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与轴 承部件33的支承部34之间涂抹润滑脂,或者调整支承部的轴孔的直 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由一根线材形成支承部34和推压部35的情 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支承部34和推压部35也可以分别由线材加工 而成,通过粘接等方式将推压部35固定在支承部34的侧表面上。

接着,参照图3~图5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 送装置25进行说明。图3是该片材传送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 轴承部件的压缩状态的主视图。另外,对于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的部位、部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3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片材传送装置25中,一 对轴承部件33具有:支承部34,其支承从动辊32的转动支轴32b; 推压部35,其推压支承部34;连接部39,其连接支承部34和推压部 35。

如图4所示,连接部39具有:第1臂部39a,其从支承部34的 一端呈直线状延伸;第2臂部39b,其从推压部35的下端呈直线状延 伸;四分之三圆弧状的关节部39c,其连接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 39b。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被关节部39c连接在一起且能够 独立转动(摆动),两者之间的角度大约为45°。

如上所述,对该推压部35的线圈数和直径进行设定,使得,在 推压部35安装在装置主体2上的压缩姿势下,从动辊32的辊主体部 32a在所需的压力下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压力接触。为了使从 动辊32仅在推压部35的推压力作用下压力接触,需要防止伴随着推 压部35的推压由连接部39对从动辊32施加弹簧负载(负荷)。对 此,连接部39的关节部39c形成为,使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 相连接且能够各自独立摆动。即,当推压部35由图5中实线所示的 自然姿势被压缩成由双点划线所示的压缩姿势时,第2臂部39b与第 1臂部39a以关节部39c为中心向使二者相接近的方向转动。由于产 生了该转动,所以连接部39不会对支承部34施加推压力。

在由具有上述结构的一对轴承部件33支承从动辊32时,使从动 辊32的辊主体部32a与驱动辊31的辊主体部31a相对应,对各轴承 部件33进行固定,以使推压部35的推压方向与将从动辊32推向驱 动辊31的方向一致,之后,将推压部35的下端部(位于支承部34 的相反一侧的端部)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规定的位置上。从而,压缩 推压部35,以使该推压部35具有所需的推压力,在该推压力的作用 下,从动辊32与驱动辊31压力接触。另外,轴承部件33的连接部 39产生动作,以使第1臂部39a和第2臂部39b相接近,然而,随该 动作产生的负载(负荷)不会施加给支承部34。

在该例示的轴承部件33中,仅将推压部35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 即可,因而能够容易进行安装。另外,在各支承部34、推压部35之 间通过连接部39过渡,因而能够容易由一根线材来加工形成一对轴 承部件33。

另外,也可以由连接部连接一对轴承部件33。此时,在分别配置 一对轴承部件33时,只要使连接部39位于外侧,就能够由与第1实 施方式相同的连接部37连接一对轴承部件3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