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其制备方法为: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与其余9味加总投料量5-15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二次;滤液真空减压浓缩;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将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即得。其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红外指纹图谱、薄层定性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本发明方法能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有效成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的一测多评技术,结合红外光谱和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控制复方颗粒的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771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1022770.7

  • 申请日2015-12-29

  • 分类号A61K36/804(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P29/00(20060101);A61P25/02(20060101);A61P27/06(20060101);A61P17/00(20060101);A61P19/02(20060101);A61P19/08(20060101);A61P15/10(20060101);A61P1/16(20060101);A61P1/00(20060101);G01N21/35(20140101);G01N30/9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53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彭玲

  • 地址 528244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旗峰工业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4: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5

    授权

    授权

  • 2016-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4 申请日:2015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颗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独活寄生汤出自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品种,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地黄15味药组成,具有养血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功效,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胀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方中独活祛风除湿、散寒通痹,且性善下行,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袪痹止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痹痛为宜,用量宜大,为君药。防风、秦艽祛风胜湿;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均为臣药。桑寄生、牛膝、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当归、白芍、地黄、川芎养血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均为佐使。纵观全方,能祛风除湿通痹,兼以补益肝肾,又有活血之功效,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实属扶正祛邪之良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抗炎作用极其显著,强度优于阿司匹林组;可改善微循环,明显增加毛细血管管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延长肾上腺素引起血管的潜伏期,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毛细血管闭合。根据临床报道,主要治疗坐骨神经痛、重症肝炎、肩周炎、产后身痛、慢性乙型肝炎关节痛、颈椎病、阳萎、治疗强直性脊椎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中老年腰腿痛、胃痛、多发性硬化症、青光眼、糖尿性周围神经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褐斑、雀斑,具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中药汤剂作为传统的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具有随证加减、灵活组方、易于吸收、起效较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却因调配、携带、临时煎煮、久置容易发生霉败变质、汤液味苦、量大等缺点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要求。为了保持汤剂的优势,克服汤剂的种种不足,中药免煎剂应运而生。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科学炮制的传统中药饮片,用现代化的技术精制而成,与传统饮片相比,具有质量稳定,调配方便准确、携带保管方便等优点,与传统汤剂相比,具有以下提取特点:1.多成分提取,保持多药性特性,每味中药往往含有多种成分;2.采用多成分工艺,保持单味药的多药效性,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3.仿照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模式,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点,体现中医特色。

在国内,已有数百种单味配方颗粒上市,但由于目前中药配方颗粒都是单味中药提取物,使用时“单味提取,混合冲服”,人们担心“共煎”和“分煎”的差异性问题。这种“共煎”和“分煎”差异的存在,使复方配方颗粒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解决单味配方颗粒存在争议的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方剂配伍的优势,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尤为重要。复方配方颗粒不仅传承了中药单味配方颗粒的优点,同时又考虑了饮片在煎煮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符合中医传统用药理论,具有较大的价值。

另外,由于目前对复方配方颗粒研究还比较少,行业内缺少现行的质量标准,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完善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的一测多评技术,结合红外光谱和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可有效控制复方颗粒的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配方颗粒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十五味饮片按质量比为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5制成,包括如下步骤:

a、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总投料量5-15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0.5-2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总投料量4-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0.5-1.5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0~1.14的浓缩液;

d、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将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总投料量10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总投料量8倍重量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7的浓缩液;

d、取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喷干粉,将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的质量比为4-8:1,优选6:1。

优选的,步骤d中,所述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

优选的,步骤d中,麦芽糊精的加入量占超微粉重量的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1)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步骤如下: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适量,研细,取0.5g,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得到无水乙醇提取物;将无水乙醇提取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具有以下特征:最强峰:峰位1054.58cm-1,次强峰:峰位2932.16cm-1,较强峰:峰位1384.71cm-1,与1408.14cm-1形成峰簇,在1619.13cm-1、1266.76cm-1各具有一个峰,同时依据峰强从高到低出现924.96cm-1、776.90cm-12个峰;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红外指纹图谱可以是与其相关性达到90%以上的红外指纹图谱。

(2)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蛇床子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5:15: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分别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0.6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8: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艽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6)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牛膝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加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甲酸(9:3:0.5: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8)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0)采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6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4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在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可变波长检测,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检测波长nm0~25237723025~3023→4577→5532230~50455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芍药苷45μg、蛇床子素1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备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的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的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芍药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2.0mg;含蛇床子以蛇床子素C15H16O3计,不得少于0.1m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独活寄生汤按照传统方法合煎制成复方配方颗粒,较目前单味配方颗粒服用时各药味简单相加,更能充分发挥中药配伍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药整体的观念,确保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选择。

(2)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了β-环糊精包合、喷雾干燥和超微粉碎技术,β-环糊精包合技术使挥发性的液态药物固体化,更好的保留了有效成分,喷雾干燥技术能瞬时干燥物料,避免有效成分的破坏,超微粉碎技术能大大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使药物更容易吸收,增加疗效。

(3)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中红外色谱仪建立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红外特征图谱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将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突出了中药复方的整体效应,同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其“整体性”,从整体上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4)本发明采用了薄层色谱的一测多评技术,即用同一个供试品鉴别多个药材,降低了检验成本,节省了检验时间。

(5)本发明对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颗粒中芍药苷和蛇床子素两种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了变波长(或双波长)、梯度洗脱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组方中白芍、独活2味药材含量同时进行控制,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良好的重现性,真正体现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6)本发明采用光谱法,即红外光谱,同时又采用色谱法,即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进行质量,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标准,较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标准红外指纹图谱。

图2为实施例2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红外指纹图谱。

图3为实施例3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独活对照药材,5为蛇床子素,6为独活阴性对照。

图4为实施例4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川芎对照药材,5为当归对照药材,6为当归、川芎双阴性对照。

图5为实施例5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白芍对照药材,5为芍药苷,6为白芍阴性对照。

图6为实施例6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秦艽对照药材,5为龙胆苦苷,6为秦艽阴性对照。

图7为实施例7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牛膝对照药材,5为β-蜕皮甾酮,6为牛膝阴性对照。

图8为实施例8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甘草对照药材,5为甘草阴性对照。

图9为实施例9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5-羟甲基糠醛,5为地黄阴性对照。

图10为实施例10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桂皮醛,5为肉桂阴性对照。

图11为实施例11的薄层色谱图,其中1-3为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4为人参对照药材,5为人参皂苷Rg1,6为人参阴性对照。

图12为实施例12的对照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

图13为实施例12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样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

图14为实施例12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缺白芍阴性样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

图15为实施例12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缺独活阴性样品溶液的HPLC色谱图。

图16为实施例12的芍药苷DAD紫外扫描图。

图17为实施例12的蛇床子素DAD紫外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60g、桑寄生40g、杜仲40g、牛膝40g、细辛40g、秦艽40g、茯苓40g、肉桂160g、防风200g、川芎200g、人参200g、甘草200g、当归200g、白芍200g、地黄20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6: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6(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10%)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实施例2: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200g、桑寄生180g、杜仲180g、牛膝180g、细辛180g、秦艽180g、茯苓120g、肉桂80g、防风80g、川芎80g、人参80g、甘草80g、当归80g、白芍80g、地黄8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4: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15%)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采用红外指纹图谱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0.5g,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功率200W,频率40kHz)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得到无水乙醇提取物;将无水乙醇提取物采用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质量鉴别,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方法为: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范围为4000cm-1~400cm-1,DTGS检测器,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16次,扫描过程时时扣除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环境相对湿度低于60%,溴化钾直接压片法进行检测;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如图2所示,具有以下特征:最强峰:峰位1054.69cm-1,次强峰:峰位2932.12cm-1,较强峰:峰位1384.71cm-1,1407.97cm-1与之形成峰簇,在1619.15cm-1、1266.76cm-1各具有一个峰。同时依据峰强从高到低出现924.90cm-1、776.96cm-12个峰。

实施例3: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220g、桑寄生200g、杜仲200g、牛膝200g、细辛200g、秦艽200g、茯苓120g、肉桂100g、防风60g、川芎60g、人参60g、甘草60g、当归60g、白芍60g、地黄6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5: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4(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20%)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本品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水溶液备用;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ml,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蛇床子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5:15: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如图3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4: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3样品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当归对照药材、川芎对照药材各0.5g,分别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如图4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5: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3样品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0.6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8:1: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如图5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6: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3样品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艽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μl,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如图6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7: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3样品6g,加水50ml,超声30分钟使充分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溶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铝1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g,内径为1.0cm)上,以乙酸乙酯-甲醇(1:1)3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秦艽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牛膝对照药材1g,加水100ml,煎煮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ml,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加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另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甲酸(9:3:0.5: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254nm)下检视,如图7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8: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240g、桑寄生220g、杜仲220g、牛膝220g、细辛220g、秦艽220g、茯苓200g、肉桂40g、防风40g、川芎40g、人参40g、甘草40g、当归40g、白芍40g、地黄4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7: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08(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3%)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本品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弃去乙醚液,水液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如图8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9: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140g、桑寄生120g、杜仲120g、牛膝120g、细辛120g、秦艽120g、茯苓120g、肉桂120g、防风120g、川芎120g、人参120g、甘草120g、当归120g、白芍140g、地黄14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6: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10(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5%)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本品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1~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棕色主斑点。

实施例10: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9制备的配方颗粒样品6g,加水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实施例9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如图9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1: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100g、桑寄生80g、杜仲80g、牛膝80g、细辛80g、秦艽80g、茯苓80g、肉桂160g、防风160g、川芎160g、人参160g、甘草160g、当归160g、白芍160g、地黄16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5: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4(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8%)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采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取本品粉末6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4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如图11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12:

一种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独活180g、桑寄生120g、杜仲120g、牛膝120g、细辛120g、秦艽120g、茯苓120g、肉桂120g、防风120g、川芎120g、人参120g、甘草120g、当归120g、白芍120g、地黄120g,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β-环糊精的加入量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6:1;

b、独活、细辛、桂枝、防风、川芎和当归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余9味加18.6kg的水,煎煮提取1.5小时,即一煎;一煎后药渣加入14.88kg的水,煎煮提取1小时,即二煎;

c、合并两煎滤液,滤过,滤液真空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07(80℃)的浓缩液;

d、取上述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控制进风温度170℃~185℃,出风温度85℃~95℃,得喷干粉,喷干粉采用气流粉碎机粉碎成超微粉;

e、将超微粉加入麦芽糊精(占超微粉重量的10%)及β-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干法制粒,制得粒度在16-40目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

制备后,对配方颗粒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具体步骤如下:

1.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阴性制剂(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736-201438);蛇床子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822-201308);甲醇:色谱纯。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Series,G4212B1260DAD。色谱柱:C18;5um,4.6×250mm。XP26百万分之一天平(METTLERTOLEDO)。超声仪:KQ-500DE型超声波清洗器(300W,40Hz)。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可变波长检测,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检测波长nm0~25237723012 -->25~3023→4577→5532230~504555

3、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芍药苷45μg、蛇床子素1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备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的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的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采用上述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缺白芍阴性样品和缺独活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相应的阴性样品溶液。

4.方法验证:

4.1准确度: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批号:20150826)的供试品6份,分别置具塞锥形瓶中,每份取样量为供试品取样量(0.5g)的一半,以当前取样含量的1:1,分别精密加入芍药苷、蛇床子素混合对照品15ml,水浴挥干甲醇,加75%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计算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回收率。结果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23%,RSD=1.37%;蛇床子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7%,RSD=2.87%。具体结果见表1、2。

表1芍药苷准确度试验结果

表2蛇床子素准确度试验结果

4.2精密度:

4.2.1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批号:20150826)6份,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芍药苷、蛇床子素含量重复性良好,见表3、4。

表3芍药苷重复性试验结果

表4蛇床子素重复性试验结果

4、2、2中间精密度:取同一批号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批号:20150826),以Agilent及Waters两种不同品牌高效液相色谱仪,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含量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异,见表5。

表5不同仪器对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中芍药苷、蛇床子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AgilentWaters14 -->芍药苷含量(mg/g)2.472.34蛇床子素(mg/g)0.1490.146

4.3专属性:

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白芍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白芍阴性制剂0.5g,依法制备,即得。

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独活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独活阴性制剂0.5g,依法制备,即得。

精密吸取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含量测定的方法测定。结果阴性对照溶液对试验无干扰(见图12、13、14、15)

4.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吸取芍药苷、蛇床子素混合对照品溶液0.5、1、2、4、6、8、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峰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μg/ml)为横坐标,芍药苷在0.111~2.216μg的范围内,得回归方程为:Y=1300.437X-14.3814(R2=0.9999);蛇床子素0.0234~0.4676μg的范围内,得回归方程为:Y=3573.755X-7.8104(R2=0.9999),具体结果见表6、7。

表6芍药苷线性关系

进样量(μg)0.1110.2220.4430.8871.3291.7732.216峰面积(mAU)144.4306.5601.61162.71747.72332.72884.4

表7蛇床子素线性关系

进样量(μg)0.02340.04680.09350.18700.28060.37410.4676峰面积(mAU)84.5179.83516711006.31343.51682.5

4.5耐用性考察:

4.5.1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采用DAD检测器进行全波长采集信号,测得芍药药苷在230nm具有最大吸收,蛇床子素在322nm具有最大吸收。见图16、17。由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色谱峰具有最大的响应值,采用双波长法,使每个成分在各自最大响应值处测含量,解决了在单一波长检测时其它成分响应值小,影响含量测定准确性的问题。

4.5.2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不同时间测定,结果见表8所示:

表8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考察

在20小时内测得的独活寄生汤中芍药苷和蛇床子素的峰面积稳定,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峰面积RSD分别为1.16%,1.31%,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

4.5.3提取条件的考察:

4.5.3.1提取溶剂的选择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共3份,分别精密加入50%甲醇、75%甲醇、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相应的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结果见表9:

表9不同提取溶剂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含量测定结果

提取溶剂芍药苷含量(mg/g)蛇床子素含量(mg/g)50%甲醇2.520.11775%甲醇2.710.138甲醇2.470.125

上表结果表明采用75%甲醇提取的芍药苷和蛇床子素含量较高,因此确定提取溶剂为75%的甲醇。

4.5.3.2提取方法的选择

超声法:取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回流法:取本品,研碎,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ml,称定重量,回流提取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取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测定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10所示。

表10不同提取方法的试验结果

提取方法芍药苷含量(mg/g)蛇床子素含量(mg/g)回流法2.3620.162超声法2.3570.161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超声提取30分钟与回流提取1.5小时的含量相差不大,为了提高效率,因此本发明采用超声提取法。

4.5.3.3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同一供试品4份,按超声法提取,分别超声处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测定黄芩苷、龙胆苦苷、栀子苷含量,结果见表11所示。

表11提取时间的考察

超声时间(分钟)取样量(g)芍药苷含量(mg/g)蛇床子素含量(mg/g)100.50872.2950.157200.50832.3620.159300.50112.3620.162400.52122.3290.161

上表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提取30分钟的芍药苷和蛇床子素含量较高,因此确定提取时间为30分钟。

4.5.4不同色谱柱的比较:取同一批样品(批号:20150826)2份,按含量测定法,分别用A.C18.5um.4.6×mm,S/N:5BR98、B.phenomenexsynergy;4uHydro-RP80A(250×4.6mm,4micro,S/No:724021-1)、C.WatersHSST33.5μm.4.6×250mm,S/N:01123507513005,三种品牌的色谱柱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别(见表12)。

表12不同色谱柱的测定结果

色谱柱芍药苷含量(mg/g)蛇床子素含量(mg/g)A2.4660.149B2.3960.143C2.4650.146RSD(%)2.792.29

经上述方法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试验方法在小的变动对测定无影响,适用于本品中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

5、样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25g,精密称定,按上述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批次独活寄生配方颗粒中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见表13:

表13不同批次的独活寄生汤配方颗粒中芍药苷、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结果

批号芍药苷含量(mg/g)蛇床子素含量(mg/g)201508262.4820.151201508272.3550.137201508282.8180.163

本品每1g颗粒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2.0mg,含蛇床子以蛇床子素(C15H16O3)计,不得少于0.1m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