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一种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包括: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气浮池、厌氧循环罐、厌氧循环泵、厌氧反应器、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充氧器、好氧循环泵和好氧反应器;该装置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顺序启动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气浮池、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第二步,顺序启动厌氧循环泵、厌氧反应器、充氧器;第三步,顺序启动充氧器、好氧循环泵、好氧反应器。本发明所述的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实现了MTO废水的综合有效处理,具有接种污泥量少、启动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3

    授权

    授权

  • 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9/14 申请日:201406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TO(甲醇制烯烃)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甲醇制 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现代石油和化 学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上,乙烯和丙烯的来源主要是烃 类蒸汽裂解,原料主要是石脑油。近些年来,含氧化合物制烯烃(OTO) 工艺已日趋成熟,尤其是MTO工艺已开始大规模应用。

以甲醇为原料制取乙烯和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热效应为:

2CH3OH→C2H4+2H2O(△H=11.72KJ/mol,427℃)

3CH3OH→C3H6+3H2O(△H=30.98KJ/mol,427℃)

从以上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甲醇制烯烃反应是高度放热的,且 产生了大量的水。通常情况下,水占反应流出物料总重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对整个MTO工艺而言,如何有效地对反应流出物料中的水进行 处理和利用就变得十分重要。

中国专利CN102050548B中给出了一种甲醇制烯烃工艺废水的处 理回用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MTO反应器流出物料经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后,用分离塔冷却并 分离出高浓度MTO废水;

2.对MTO反应器流出物料继续进行冷却,在分离塔塔底得到水 相,在分离塔塔顶得到烯烃气;烯烃气经过压缩和水洗操作进一步净 化;

3.对来自分离塔塔底以及水洗塔塔底的水相进行汽提处理,汽提 塔塔底得到的水相经由塔底换热器冷却降温后即为低浓度MTO水;

4.对低浓度MTO水进行均质调节;

5.对经过均质调节后的低浓度MTO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6.对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的低浓度MTO水进行好氧曝气处理;

7.对好氧曝气处理出水进行沉淀处理;

8.对沉淀处理出水进行絮凝过滤处理。

尽管该专利给出了高浓度MTO废水的产生过程以及低浓度MTO水 的产生和处理过程,但是该专利未能针对高浓度MTO废水的处理进行 特别考虑。

中国专利CN102442744B中给出了一种甲醇制烯烃高浓度工艺废 水的处理方法,MTO高浓度工艺废水采用均质调节—隔油混凝沉淀— 汽提—厌氧—后沉淀的处理流程及相应条件进行处理后,废水的COD 能从50000mg/L左右降至500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9%以上。尽管 该专利能够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是限于现有技术的不足,该专利 难以将低浓度MTO废水合并起来进行考虑。

中国专利CN102442745A中给出了一种高浓度甲醇制烯烃工艺废 水的处理方法,高浓度MTO工艺废水依次经过均质调节—隔油混凝沉 淀—高效厌氧—后沉淀的处理流程及相应条件进行处理后,废水的 COD能从50000mg/L左右降至2000mg/L以下,去除率达到95%以上。 同中国专利CN102442744B一样,限于现有技术的不足,该专利难以 将低浓度MTO废水合并起来进行考虑。

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现有技术均把高浓度MTO废水和低浓度 MTO废水分开来进行处理,这是因为利用现有技术把MTO废水合并起 来后进行处理在技术可行性或者经济合理性上存在制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制 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实现了MTO废水的综合有效处理, 具有接种污泥量少、启动时间短、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易于实现工业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池、混 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气浮池、厌氧循环罐、厌氧循环 泵、厌氧反应器、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充氧器、好氧循环泵和 好氧反应器;

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均质池和气浮池之间通过设有均质池出水泵的管路连接,

气浮池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

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厌氧循环罐通过设有厌氧循环泵的管路连接到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通过单独的管路直接连接至厌氧循环罐,

厌氧反应器通过管路连接到充氧器,

厌氧出水罐通过设有厌氧出水泵的管路连接到充氧器,

所述设有厌氧出水泵的管路上还设有排水支管,

充氧器的回流水出口通过设有好氧循环泵的管路连接到好氧反 应器,

充氧器和厌氧循环罐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充氧器和好氧反应器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均质池出水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循环罐采用立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循环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气 水分配区101、填料区102和出水区103,其中:

气水分配区内设有承托层、布水器104和布气器105;

出水区内设有三相分离器108、集水槽106和出水堰10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布水器104位于承托层内下部位置, 用于实现厌氧反应器进水的均匀分配,采用穿孔管式布水器,

布气器105位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用于实现厌氧反应器进气的 均匀分配,采用穿孔管式布气器,

承托层具有支撑填料、进一步均匀分配水气等功能,采用砾石或 瓷球,承托层粒径为3~25mm,承托层采用2~3级级配,

填料层位于承托层之上,是进行厌氧生物反应的主要场所,填料 采用核桃壳,填料粒径为1.5~3mm,在运行状态,填料层的膨胀率 为5~50%,

出水区既要保证填料层水流的均匀性还要实现废水中所携带填 料的分离,另外还要实现沼气的收集,同时采用扩大出水区直径、使 用三相分离器以及在集水槽内使用过滤措施的集成方法来满足出水 区的功能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出水罐采用立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出水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氧器采用立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好氧循环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好氧反应器主要由布水器、布气 器、承托层、填料层和分离区组成,其中:

布水器用于实现好氧反应器进水的均匀分配,采用穿孔管式布水 器,

布气器用于实现好氧反应器进气的均匀分配,采用穿孔管式布气 器,

承托层具有支撑填料、进一步均匀分配水气等功能,采用砾石或 瓷球;承托层粒径为3~25mm;承托层采用2~3级级配;

填料层是进行好氧生物反应的主要场所,采用核桃壳;填料粒径 为1.5~3mm;

在运行状态,填料层的膨胀率为0.5~50%;

分离区既要保证填料层水流的均匀性还要实现废水中所携带填 料的分离,同时采用扩大分离区直径以及使用过滤措施的集成方法来 满足分离区的功能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装置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顺序启动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 气浮池、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

第二步,顺序启动厌氧循环泵、厌氧反应器、充氧器;

第三步,顺序启动充氧器、好氧循环泵、好氧反应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步中,作为隔油池来水的MTO废 水,其COD为300~20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300mg/L;

隔油池出水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为 30~150mg/L;

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均质池,均质池出水COD为500~ 1500mg/L、悬浮物含量低于100mg/L;

均质池出水通过均质池出水泵送入气浮池,气浮池出水悬浮物含 量低于80mg/L;

气浮池出水自流进入厌氧循环罐,并经厌氧循环罐自流进入厌氧 出水罐;

厌氧出水罐出水通过厌氧出水泵送往后续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步中,在第一步的启动过程结束 后,开启厌氧循环泵,将厌氧循环罐内的废水送入厌氧反应器,厌氧 反应器出水自流进入充氧器;

开启充氧器,充氧器出水自流进入厌氧循环罐;

往充氧器内投加少量活性污泥,厌氧反应器内接种污泥的初始浓 度可以控制为50~500mg/L;

控制厌氧反应器在好氧状态下的进水容积负荷为1~4kgCOD/ (m3·d),促使填料层快速挂膜,

当厌氧反应器在好氧状态下的有效容积负荷为0.5~3kgCOD/ (m3·d)时,将自流至充氧器的厌氧反应器出水全部切换至厌氧循 环罐,充氧器暂时停用,

此后,厌氧反应器由好氧状态转变为厌氧状态,控制厌氧反应器 的COD负荷并逐步提升其有效COD负荷,当厌氧反应器有效COD负荷 接近设计值时,厌氧反应器启动过程结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计采用的厌氧处理COD有效负荷建 议为2~10kgCOD/(m3·d)。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三步中,当厌氧反应器有效COD负 荷接近设计值时,将厌氧出水泵全部出水送入充氧器,开启充氧器, 开启好氧循环泵,废水经好氧反应器后自流进入充氧器,其中大部分 废水经充氧后通过好氧循环泵进行循环,其余废水则溢流排放,

当好氧反应器有效COD负荷接近设计值时,好氧反应器启动过程 结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设计采用的好氧处理COD有效负荷建 议为0.5~3.5kgCOD/(m3·d)。

本发明所述的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启动方法,实现了 MTO废水的综合有效处理,具有接种污泥量少、启动时间短、处理效 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MTO废水处理装置流程示意图,

图2生物前处理装置启动流程示意图,

图3厌氧反应器启动流程示意图(好氧挂膜阶段),

图4厌氧反应器启动流程示意图(厌氧挂膜阶段),

图5好氧反应器启动流程示意图,

图6厌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甲醇制烯烃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隔 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气浮池、厌氧循环罐、 厌氧循环泵、厌氧反应器、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充氧器、好氧 循环泵和好氧反应器;

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均质池和气浮池之间通过设有均质池出水泵的管路连接,

气浮池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

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厌氧循环罐通过设有厌氧循环泵的管路连接到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通过单独的管路直接连接至厌氧循环罐,

厌氧反应器通过管路连接到充氧器,

厌氧出水罐通过设有厌氧出水泵的管路连接到充氧器,

所述设有厌氧出水泵的管路上还设有排水支管,

充氧器的回流水出口通过设有好氧循环泵的管路连接到好氧反 应器,

充氧器和厌氧循环罐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充氧器和好氧反应器之间设有连通二者的管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均质池出水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循环罐采用立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循环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所述厌氧反应器从下至 上依次设有气水分配区101、填料区102和出水区103,其中:

气水分配区内设有承托层、布水器104和布气器105;

出水区内设有三相分离器108、集水槽106和出水堰107。

气水分配区、出水区的具体结构可按现有技术实施,不再详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布水器104位于承托层内下部位置, 用于实现厌氧反应器进水的均匀分配,建议采用穿孔管式布水器,优 选带有分支管的穿孔管式布水器;

布气器105位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用于实现厌氧反应器进气的 均匀分配,建议采用穿孔管式布气器,优选带有分支管的穿孔管式布 气器;

承托层具有支撑填料、进一步均匀分配水气等功能,建议采用砾 石或瓷球,优选瓷球;承托层粒径建议为3~25mm,优选4~25mm; 承托层建议采用2~3级级配,优选3级级配;

填料层位于承托层之上,是进行厌氧生物反应的主要场所,填料 建议采用核桃壳,优选经过抛光的核桃壳;填料粒径建议为1.5~3mm, 优选为2~3mm;在运行状态,填料层的膨胀率建议为5~50%,优选 10~45%;

出水区既要保证填料层水流的均匀性还要实现废水中所携带填 料的分离,另外还要实现沼气的收集,建议同时采用扩大出水区直径、 使用三相分离器以及在集水槽内使用过滤措施的集成方法来满足出 水区的功能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出水罐采用立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厌氧出水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充氧器采用立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好氧循环泵采用离心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好氧反应器主要由布水器、布气 器、承托层、填料层和分离区组成,其中:

布水器用于实现好氧反应器进水的均匀分配,建议采用穿孔管式 布水器,优选带有分支管的穿孔管式布水器;

布气器用于实现好氧反应器进气的均匀分配,建议采用穿孔管式 布气器,优选带有分支管的穿孔管式布气器;

承托层具有支撑填料、进一步均匀分配水气等功能,建议采用砾 石或瓷球,优选瓷球;承托层粒径建议为3~25mm,优选4~25mm; 承托层建议采用2~3级级配,优选3级级配;

填料层是进行好氧生物反应的主要场所,建议采用核桃壳,优选 经过抛光的核桃壳;填料粒径建议为1.5~3mm,优选为2~3mm;

在运行状态,填料层的膨胀率建议为0.5~50%,优选5~45%;

分离区既要保证填料层水流的均匀性还要实现废水中所携带填 料的分离,建议同时采用扩大分离区直径以及使用过滤措施的集成方 法来满足分离区的功能要求。

如上所述的装置,该装置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顺序启动隔油池、混凝沉淀池、均质池、均质池出水泵、 气浮池、厌氧循环罐、厌氧出水罐、厌氧出水泵;

第二步,顺序启动厌氧循环泵、厌氧反应器、充氧器;

第三步,顺序启动充氧器、好氧循环泵、好氧反应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第一步为生物前处理装 置启动流程,第一步中,作为隔油池来水的MTO废水,其COD为300~ 20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300mg/L。

MTO废水在隔油池的停留时间建议为0.1~0.6h,优选0.2~ 0.5h。浮油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处置。

隔油池出水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为 30~150mg/L。

废水在混凝沉淀池的停留时间建议为1~6h,优选2~5h。混凝 剂建议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建议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沉渣 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处置。

混凝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均质池,均质池出水COD为500~ 1500mg/L、悬浮物含量低于100mg/L。

废水在均质池的停留时间建议为12~48h,优选24~36h。

均质池出水通过均质池出水泵送入气浮池,气浮池出水悬浮物含 量低于80mg/L。

气浮池中的混凝剂建议采用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建议采用阴离子 型聚丙烯酰胺。浮渣采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处置。

气浮池出水自流进入厌氧循环罐,并经厌氧循环罐自流进入厌氧 出水罐。

厌氧出水罐出水通过厌氧出水泵送往后续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第二步为厌氧反应 器启动流程,具体可分为好氧挂膜阶段和厌氧挂膜阶段,第二步中, 在第一步的启动过程结束后,开启厌氧循环泵,将厌氧循环罐内的废 水送入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出水自流进入充氧器。

开启充氧器,充氧器出水自流进入厌氧循环罐。

往充氧器内投加少量活性污泥,厌氧反应器内接种污泥的初始浓 度可以控制为50~500mg/L,优选100~400mg/L。

控制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的进水容积负荷为1~ 4kgCOD/(m3·d),优选1.5~3.5kgCOD/(m3·d),促使填料层快速 挂膜。

当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的有效容积负荷为0.5~ 3kgCOD/(m3·d),优选1~2kgCOD/(m3·d)时,将自流至充氧器的 厌氧反应器出水全部切换至厌氧循环罐,充氧器暂时停用(参见图4)。

此后,厌氧反应器由好氧状态转变为厌氧状态,控制厌氧反应器 的COD负荷并逐步提升其有效COD负荷,当厌氧反应器有效COD负荷 接近设计值时,厌氧反应器启动过程结束。

设计采用的厌氧处理COD有效负荷建议为2~10kgCOD/(m3·d), 优选为4~8kgCOD/(m3·d)。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第三步为好氧反应器启 动流程,第三步中,当厌氧反应器有效COD负荷接近设计值时,将厌 氧出水泵全部出水送入充氧器,开启充氧器,开启好氧循环泵,废水 经好氧反应器后自流进入充氧器,其中大部分废水经充氧后通过好氧 循环泵进行循环,其余废水则溢流排放。

当好氧反应器有效COD负荷接近设计值时,好氧反应器启动过程 结束。

设计采用的好氧处理COD有效负荷建议为0.5~3.5kgCOD/ (m3·d),优选为1~3kgCOD/(m3·d)。

本发明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MTO工艺技术的改进,其废水水质也在不断改善,本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MTO废水水质,从而可以为针对性更强的废水处 理方法开发提供基础。

第二,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厌氧反应器和一种新型的好氧反 应器,尤其是反应器所使用的生物载体在公开资料当中未见报道。

第三,本发明针对MTO废水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 的组合处理工艺。MTO废水COD为500~1500mg/L、可生化性较好, 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效厌氧+高效好氧的组合工艺,鉴于现有厌 氧生物处理技术难以适应MTO废水COD较低的情况,所以本发明进一 步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可以实现MTO废水的高 效厌氧处理;另外,为了与后续高效好氧工艺进行配合,本发明还公 开了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的优化条件,可以获得理想的出水水 质。

第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方法,该方法充 分利用高效厌氧+高效好氧组合工艺的优势来实现反应器的快速启 动,尤其是利用好氧挂膜来实现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含优化条件) 以及利用厌氧出水来实现好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含优化条件)具有 创新性,具有接种污泥量少、启动时间短等优点。

以下为实施例。

实施例1

MTO废水的COD为1000~12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200mg/L。 混凝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为30~100mg/L。均质池出水COD为1050~ 1150mg/L、悬浮物含量为50~80mg/L。气浮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低于 50mg/L。

厌氧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气水分配区、填料区和出水区。气 水分配区内设有承托层、布水器和布气器。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 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 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粒径为25mm、中间层瓷球的 粒径为13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6mm。承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 为2.5~3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出水区,设有三相分离器、集 水槽、出水堰和过滤网。

在启动初期,控制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内活性污泥的 接种浓度为350mg/L、控制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的进水容 积负荷为3kgCOD/(m3·d),10d之内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 的有效容积负荷达到2.5kgCOD/(m3·d),此后,厌氧反应器由好氧 状态转变为厌氧状态运行,经过35d,厌氧处理有效负荷达到5kgCOD/ (m3·d),厌氧出水COD达到20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维持在60mg/L 以下。

好氧反应器主要由布水器、布气器、承托层、填料层和分离区组 成。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 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 粒径为25mm、中间层瓷球的粒径为13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6mm。 承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为2.5~3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 分离区。

在启动初期,控制好氧反应器的进水容积负荷为3.5kgCOD/ (m3·d),10d之内好氧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负荷达到3.2kgCOD/(m3·d), 好氧出水COD达到6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维持在30mg/L以下。

实施例2

MTO废水的COD为500~20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300mg/L。 混凝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为30~150mg/L。均质池出水COD为800~ 15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100mg/L。气浮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低于 80mg/L。

厌氧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气水分配区、填料区和出水区。气 水分配区内设有承托层、布水器和布气器。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 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 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粒径为13mm、中间层瓷球的 粒径为6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3mm。承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 为1.5~2.5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出水区,设有三相分离器、 集水槽、出水堰和过滤网。

在启动初期,控制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内活性污泥的 接种浓度为150mg/L、控制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的进水容 积负荷为2kgCOD/(m3·d),7d之内厌氧反应器(此时为好氧状态) 的有效容积负荷达到1.5kgCOD/(m3·d),此后,厌氧反应器由好氧 状态转变为厌氧状态运行,经过40d,厌氧处理有效负荷达到8kgCOD/ (m3·d),厌氧出水COD达到20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维持在80mg/L 以下。

好氧反应器主要由布水器、布气器、承托层、填料层和分离区组 成。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 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 粒径为13mm、中间层瓷球的粒径为6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3mm。承 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为1.5~2.5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 分离区。

在启动初期,控制好氧反应器的进水容积负荷为1kgCOD/(m3·d), 15d之内好氧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负荷达到0.8kgCOD/(m3·d),好氧 出水COD达到6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维持在50mg/L以下。

实施例3

MTO废水的COD为300~15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200mg/L。 混凝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为30~100mg/L。均质池出水COD为500~ 1200mg/L、悬浮物含量为50~80mg/L。气浮池出水悬浮物含量低于 50mg/L。

厌氧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气水分配区、填料区和出水区。气 水分配区内设有承托层、布水器和布气器。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 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 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粒径为25mm、中间层瓷球的 粒径为13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6mm。承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 为2.5~3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出水区,设有三相分离器、集 水槽、出水堰和过滤网。

在运行状态,控制填料层的膨胀率为5~50%,厌氧反应器有效负 荷可维持在2~10kgCOD/(m3·d),厌氧出水COD可达到200mg/L以 下、悬浮物含量可达到60mg/L以下。

好氧反应器主要由布水器、布气器、承托层、填料层和分离区组 成。其中穿孔管式布水器位于承托层内下部位置、穿孔管式布气器位 于承托层内上部位置,承托层由经过级配的瓷球组成:最底层瓷球的 粒径为25mm、中间层瓷球的粒径为13mm、上层瓷球的粒径为6mm。 承托层之上的填料层使用粒径为2.5~3mm的核桃壳。填料层之上是 分离区。

在运行状态,控制填料层的膨胀率为0.5~50%,好氧反应器的有 效负荷可维持在0.5~3.5kgCOD/(m3·d),好氧出水COD可达到60mg/L 以下、悬浮物含量可达到30mg/L以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 的现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