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

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

摘要

一种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检测该计算机系统所连接的多个外接设备;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时,通过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列表,该列表包括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分别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以及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信号时,根据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否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执行一移除程序。本发明可显示一列表供使用者选择,使用者即可通过列表上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选择欲移除的外接设备,以在一次移除操作中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并可大幅节省移除外接设备所需的时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4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36351.7

  • 发明设计人 任丽芬;

    申请日2014-08-29

  • 分类号G06F13/38;G06F3/06;G06F12/08;

  • 代理机构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严慎

  •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88号21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35: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21

    授权

    授权

  • 2018-11-1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F13/3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8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3/38 申请日:201408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3-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尤指一种可在 计算机系统上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的方法及其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已成为计算机系统最广为使用的 外接接口,由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具有可插拔及容易安装等特性,其已逐渐取代了各种传 统的外接接口,并且广泛用于各种外接设备的连接,如鼠标、键盘、智能型手机、外接式 硬盘、随身盘等。

在一外接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至计算机系统之后,若欲安全移除该外接设 备时,使用者须先在计算机系统的显示装置(如屏幕)上,点击指示移除外接设备的图标。 接着,显示装置上跳出目前正在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外接设备,使用者再点击其中一个欲移 除的外接设备并将其移除。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A及图1B,图1A及图1B为公知的在 一计算机系统上移除通用串行总线的外接设备的示意图,其分别绘示显示装置上的画面。 当外接设备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连接至计算机系统时,计算机系统的显示装置上会出现 相关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一图标102,以显示目前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已连接至外接设备。 当使用者欲移除外接设备时,须点击图标102,接着,显示装置会跳出目前正连接于计算 机系统的外接设备。如图1A所示,目前正连接于计算机系统的外接设备包含有一外接式 硬盘A、一随身盘B及一智能型手机C,其中,外接式硬盘A及随身盘B分别位于可移 动磁盘(抽取式磁盘)H槽及F槽,而智能型手机C并未分配驱动器号。使用者可点击其 中一个外接设备并将其移除(如外接式硬盘A),在收到点击指令之后,计算机系统会花 费一段时间移除该外接设备,并且在移除成功时,在显示装置上跳出移除成功的信息,例 如:可以放心移除硬件,现在可以放心地从计算机中移除“USB大容量存储设备(USBMass StorageDevice)”装置,如图1B所示。若使用者欲再移除其他装置时(如随身盘B或智 能型手机C),则必须重复上述步骤以进行移除。

上述移除外接设备的方式在计算机系统仅连接一个外接设备时,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然而,随着通用串行总线技术的普及化,一计算机系统往往通过多个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同 时连接于多个外接设备,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也可能通过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USB hub)同时连接至多个外接设备。在计算机系统连接多个外接设备的情况下,若欲使用上 述方式将外接设备一一移除,使用者需重复操作上述过程,并花费许多时间才能将所有外 接设备移除。举例来说,假设每移除一外接设备需要花费2秒钟,当计算机系统连接至3 个外接设备时,至少需花费6秒才可全部移除完毕;当计算机系统连接至5个外接设备时, 至少需花费10秒才可全部移除完毕。有鉴于此,公知技术实有改进的必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来解决上述 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上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其计 算机系统与非瞬态可读介质,该方法可显示一列表供使用者选择,使用者即可通过列表上 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选择欲移除的外接设备,以在一次移除操作中同时 移除多个外接设备。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一计算机系统上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该计算机 系统所连接的多个外接设备;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时,通过一显示装置 显示一列表,该列表包括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 一选择字段分别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以及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 信号时,根据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否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 执行一移除程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包括:一显示装置;一主板,该主板包 括多个外接设备连接端口;一处理装置;以及一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用来存储一程序代 码,以指示该处理装置执行以下步骤以移除外接设备:检测该多个外接设备连接端口所连 接的多个外接设备;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时,通过该显示装置显示一列 表,该列表包括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 段分别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以及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信号时, 根据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否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执行一移 除程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一程序代 码,该程序代码可执行于一计算机系统中,该程序代码包括:检测该计算机系统所连接的 多个外接设备的程序代码;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时,通过一显示装置显 示一列表的程序代码,该列表包括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该多个选择 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分别对应于该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以及在该计算机系统接收 到一移除信号时,根据该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否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 外接设备执行一移除程序的程序代码。

本发明的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可显示一列表供使用者选择,使用者即可 通过列表上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选择欲移除的外接设备,以在一次移除 操作中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幅节省移除外接设备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公知的在一计算机系统上移除通用串行总线的外接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一计算机系统上移除外接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显示外接设备顺利移除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显示外接设备无法移除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计算机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外接设备移除流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202图标204列表

206移除钮208全选方框

F1~F3选择字段30、40显示装置

302、402文本框50计算机系统

502显示装置504处理装置

506存储单元508主板

510程序代码520主板控制电路

522外接接口连接器524外接接口控制电路

P1~P4外接设备连接端口60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电路

PAR1~PAR4并行检测接口SER1串行数据接口

EXT1~EXT4外接设备U1~U4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70外接设备移除流程700~708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一计算机系统上移除外接设备的示意图,其绘示 计算机系统的一显示装置上的画面。以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为例,计算机系统会检测目前正 在连接的多个外接设备,当使用者点击相关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一图标202时,计算机 系统会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此时,显示装置会显示包含有多个选择字段的一列表204, 以显示目前正连接于计算机系统的多个外接设备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驱动器号,其中,每 一选择字段可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在图2中,列表204包含有三个选择字 段F1~F3,分别显示相对应的外接设备名称(即外接式硬盘A、随身盘B及智能型手机C) 以及相对应的驱动器号(即外接式硬盘A所对应的可移动磁盘H以及随身盘B所对应的 可移动磁盘F)。

请继续参考图2。在三个选择字段F1~F3中,每一选择字段皆包含一选择方框,使用 者欲移除某一外接设备时,可勾选相对应于该外接设备的选择字段中的选择方框。在使用 者选定欲移除的外接设备之后,可点击一移除钮206,此时,计算机系统会接收到对应于 移除钮206的一移除信号。当接收到移除信号时,计算机系统即可根据每一选择字段F1~F3 是否被选择,来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外接式硬盘A、随身盘B或智能型手机C) 执行一移除程序。举例来说,若使用者欲移除随身盘B及智能型手机C时,可先勾选选 择字段F2及F3中的选择方框,再点击移除钮206。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对应于移除钮206 的移除信号时,即可对随身盘B及智能型手机C执行移除程序。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者 并未勾选选择字段F1中的选择方框,计算机系统不会对外接式硬盘A执行移除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列表204中还包含一全选方框208,全选方框208的选择等同于选择 字段F1~F3中所有选择字段皆被选择。换句话说,若使用者欲移除所有外接设备时,使用 者可勾选全选方框208,再点击移除钮206,计算机系统即可对所有外接设备执行移除程 序。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欲移除所有外接设备时,不需一一点选所有选择字段中的选择方 框,只需要点选全选方框208即可,在外接设备的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点选耗 费的时间,并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一般来说,外接设备必须在闲置状态之下才可顺利移除。若外接设备正在使用或正在 传输数据时,则无法顺利移除。因此,在移除程序中,计算机系统会先判断外接设备是否 正在使用或正在传输数据,当一外接设备并未正在使用或正在传输数据时,计算机系统即 可移除该外接设备,并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外接设备顺利移除的信息。请参考图3,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30显示外接设备顺利移除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外接 设备顺利移除时,显示装置30会显示一文本框302,其可包含“可以放心移除硬件,现 在可以放心地从计算机中移除‘USB大容量存储设备’装置”等文字,以指示外接设备已 顺利移除且使用者可拔除外接设备。在一实施例中,文本框302可包含已顺利移除的外接 设备的名称及驱动器号等信息,而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当一外接设备正在使用或正在传输数据时,计算机系统无法移除该外接设 备,因而在显示装置上显示该外接设备无法顺利移除的信息。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 实施例的一显示装置40显示外接设备移除失败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外接设备移除 失败时,显示装置40会显示一文本框402,其可包含“退出USB大容量存储设备时发生 问题”、“此装置目前正在使用中,请关闭任何可能正在使用该装置的程序或窗口,然后 再试一次”的文字,以告知使用者应先关闭相关于该外接设备的应用程序之后再进行移除。 在一实施例中,文本框402可包含移除失败的外接设备的名称及驱动器号等信息,而不限 于此。

在部分实施例中,使用者所选择移除的外接设备中,可能有部分外接设备正在使用或 正在传输数据,而部分外接设备可顺利移除。虽然正在使用或正在传输数据的外接设备无 法被移除,但不影响其他外接设备的移除,亦即,不同外接设备的移除程序以并行方式进 行处理,且彼此不互相影响。在此情况下,显示装置上可同时显示部分外接设备顺利移除 的信息以及部分外接设备移除失败的信息。换句话说,图3的文本框302及图4的文本框 402可同时出现在显示装置上。举例来说,使用者可能同时选择移除随身盘B及智能型手 机C,其中随身盘B可顺利移除,但智能型手机C由于正在使用而无法被移除,在此情况 下,显示装置除了显示随身盘B已顺利移除的信息以外,同时也显示了智能型手机C移 除失败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多个外接设备的移除程序以并行方 式处理,因此,相关于移除外接设备的信号可通过并行接口传送。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 一电路结构来实现并行接口。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计算机系统50的示 意图。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包含有一显示装置502、一处理装置504、一存储单元 506以及一主板508。至于其他可能的构成组件或模块,如键盘、鼠标、麦克风、电源管 理装置等,可视系统需求而增加或减少,故在不影响本实施例的说明下,略而未示。详细 来说,显示装置502可包含一屏幕,用来执行计算机系统50的各项显示运作,例如显示 上述外接设备是否顺利移除的相关信息。处理装置504可为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一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一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 MCU)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装置。存储单元506可用来存储一程序代码510,以指示处理装 置504执行移除外接设备的相关运作。存储单元506可为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如存储器、 硬盘或不同类型的存储介质的组合。

请继续参考图5。主板508包含一主板控制电路520、一外接接口连接器522、一外 接接口控制电路524以及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当计算机系统50通过通用串行总线 接口连接外接设备时,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端口,在此情况下, 外接接口连接器522可为一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且外接接口控制电路524可为一通用串 行总线控制电路。

根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协议,计算机系统与外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 是以串行方式进行。传统上,使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外接接口连接器522可直接连接于 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并且将每一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的信号串行化,以串行方 式进行传输。相比之下,在本发明中,由于不同外接设备的移除需要同步进行,因此,相 关于外接设备移除的运作可改为采用并行方式处理。在此情况下,可在外接接口连接器 522与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之间加上一外接接口控制电路524。外接接口控制电路524 可采用多个传输接口来同时处理多个外接设备的指令,藉此达到并行方式的运作。

以下以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为例。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通 用串行总线控制电路60的示意图。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电路60可为图5的外接接口控制电 路524在使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进行传输的情况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通用串 行总线控制电路60包含有并行检测接口PAR1~PAR4及一串行数据接口SER1,并通过通 用串行总线接口U1~U4(可视为图5的外接设备连接端口P1~P4)连接至外接设备 EXT1~EXT4。并行检测接口PAR1~PAR4可用来处理外接设备EXT1~EXT4的连接与移 除,且每一并行检测接口PAR1~PAR4分别对应于每一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1~U4。串行数 据接口SER1则用来传输外接设备EXT1~EXT4的数据。换句话说,若外接设备 EXT1~EXT4欲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协议主要采用串行方 式进行,且串行方式传输可达到较佳的传输效率,因此,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1~U4的数 据皆通过串行数据接口SER1进行传输。另一方面,若欲进行外接设备EXT1~EXT4的移 除程序时,由于外接设备EXT1~EXT4可能同时被移除,因此可采用并行方式处理,即通 过相对应的并行检测接口PAR1~PAR4传输用来检测或移除外接设备EXT1~EXT4的信 号。如此一来,不同外接设备EXT1~EXT4的移除程序可同时进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通过软件方式来实现移除程序的并行处理,亦即,在程序代码 510中加入可控制多个外接设备同时移除的程序代码,以指示处理装置504同时处理多个 外接设备的移除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显示装置上显示列表,以供使用者在列表上选择欲移除的 外接设备,以在一次移除操作中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据 以进行修饰或变化,而不限于此。举例来说,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不限于各种类型的计算 机系统,如桌面计算机(desktop)、笔记本型计算机(laptop)、平板计算机(tablet)、 小型笔记本型计算机(netbook)等,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任何包含有外接接口的电子装置, 如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各种影 音播放装置等。只要是可通过外接接口连接至多个外接设备的电子装置,即可使用本发明 的方式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此外,上述显示装置通过屏幕来显示列表以及外接设备是 否可顺利移除的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亦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显示,如灯号、 声音等。而使用者选择外接设备的方式亦不限于使用鼠标点击选择方框的方式,亦可通过 触控屏幕或其他输入设备进行输入,而不限于此。

另一方面,本发明并未限制所使用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规格,其可以是USB2.0、 USB3.0或各种类型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来连接外接设备的 接口均是采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其他类型的输入输出接口, 例如RS-232接口、快捷外设互联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PCIe) 接口或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进阶版本,而不限于此。另外,图2中列表204所包含的选 择字段及选择方框仅为众多实施例当中的一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系统所需, 调整列表204所包含的移除钮206、选择字段F1~F3及选择方框的显示方式或位置,或改 用其他图标来取代方框,作为使用者勾选的目标。此外,除了全选方框208之外,列表 204内亦可包含清除全选方框,使用者可勾选清除全选方框以清除所有已选择的外接设备, 再重新进行选择。不同选择字段所对应的外接设备可以是相同型号的设备、相同类型不同 型号的设备或不同类型的设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外接设备的 数量及显示名称。举例来说,可根据外接设备的类型或型号来对每一外接设备命名,并分 配不同的驱动器号,以命名或驱动器号进行区分,或者在两个以上相同型号的外接设备连 接至计算机系统时,使用不同编号来加以区分,而不限于此。此外,若一外接设备不是以 磁盘形式连接至计算机系统时,亦可不分配驱动器号予该外接装置,如图2中的智能型手 机C。

上述关于程序代码510的运作方式可归纳为一外接设备移除流程70,如图7所示。 外接设备移除流程7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检测计算机系统所连接的多个外接设备。

步骤704: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指示信号时,通过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列表,该 列表包含有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分别对 应于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接设备。

步骤706: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信号时,根据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 否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执行一移除程序。

步骤708:结束。

外接设备移除流程70的详细运作方式及变化可参考前述,在此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公开的内容中,一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存储用来执行或连接 一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其中一实施例即是一种包含一可执行于运算装置的 程序代码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如图5中的计算机系统50。以此实施例而言,该程 序包含有检测计算机系统所连接的多个外接设备的程序代码;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 指示信号时,通过一显示装置显示一列表的程序代码,其中,该列表包含有对应于多个外 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且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分别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中一外 接设备;以及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一移除信号时,根据多个选择字段中每一选择字段是否 被选择,决定是否对相对应的外接设备执行一移除程序的程序代码。其他相关于上述方法 的变化亦可编译为可执行于运算装置的程序代码。

在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中,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为任何包含、存储或维护本文所述的 程序代码的介质,其可连接一指令执行系统或由该指令执行系统所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包含任一实体介质如磁性介质、光学介质或半导体介质。更具体的例子包含有但不限于 磁带(magnetictape)、软磁盘(magneticfloppydiskette)、磁性硬盘(magneticharddrive)、 存储卡(memorycard)、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通用串行总线闪存(USBflashdrive)、 光盘(opticaldisc)。计算机可读介质亦可为一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包含有静态 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 或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magneticRAM,MRAM)。除此之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为一 只读存储器(ROM)、一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一可擦除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一可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其他存储器装置。

在公知技术中,若使用者欲将外接设备移除,一次只能移除一个外接设备,当计算机 系统连接多个外接设备时,需重复执行移除一外接设备的程序,并花费许多时间才能将所 有外接设备移除。相比之下,本发明的移除外接设备的方法及计算机系统可显示一列表供 使用者选择,使用者即可通过列表上对应于多个外接设备的多个选择字段,选择欲移除的 外接设备,以在一次移除操作中同时移除多个外接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大幅节省 移除外接设备所需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 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