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暴露{010}晶面的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二氧化钛纳米带除两端面之外的暴露晶面为{010}晶面({010}晶面暴露比例接近100%),其制备方法为采用主要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为原料,经高温焙烧进行制备。主要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水热反应、醇辅助自组装反应、水洗和干燥等四个过程。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提高了高活性{010}晶面的暴露比例,同时也提高了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制备过程无需使用含氟试剂,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降低了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制备温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二氧化钛纳米带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光解水、环境修复、传感器、纳米器件构筑等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473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湘潭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70759.2

  • 申请日2015-11-11

  • 分类号C01G23/053;B82Y30/00;

  • 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魏娟

  • 地址 411105 湖南省湘潭市西郊羊牯塘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26: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G23/053 专利号:ZL2015107707592 申请日:20151111 授权公告日:201610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0-26

    授权

    授权

  • 2016-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1G23/053 申请日:2015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气体传感器 及纳米器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质及光伏性能与其形貌、尺寸、 比表面积、暴露晶面等有关。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证实:由于{010}晶面具有优越的表面原子 结构(100%Ti5c)和电子结构,因此,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具有较暴露{001}和 {101}晶面更优的光催化活性(Angew.Chem.Int.Ed.2011,50,2133;ACSAppl.Mater. Interfaces,2013,5,1348)。但是,由于{010}晶面的表面自由能较高(0.53J/m2),热力学不稳 定,在晶体生长过程中较难稳定形成。因此,如何制备高比例暴露高活性{010}晶面的二氧化 钛一直是光催化领域的一大挑战。

目前,大多采用含氟试剂作为封盖剂,降低晶体生长过程中暴露高能晶面的表面自由能, 来制备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含氟试剂 不仅有剧毒,并且具有强腐蚀性,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另外一方面,制备出的锐钛矿 二氧化钛{010}晶面的暴露比例不太高、并且比表面积也较小。根据文献检索,迄今报道的暴 露{010}晶面二氧化钛的最好结果仅为:{010}晶面暴露比例为95%,比表面积57.1m2/g(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3,5,1348)。光催化反应属于异相催化过程,表面反应活性位是光 催化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较低的{010}晶面暴露比例及较小的比表面积,意味着 二氧化钛表面高活性{010}晶面反应活性位,这对光生电荷的表面转移及光催化效率的提高是 非常不利的。寻找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比例暴露高活性{010}晶面,并且比表面积大的二氧化钛 的制备新方法,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和突破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锐钛矿二氧化钛暴露{010}晶面比例不高、比表面积小,制备过程污染大的技 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该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除两端面之外的 暴露晶面为{010}晶面,所述的纳米带的厚度为5~8nm,宽度为20~30nm。

由于本发明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具有超薄尺寸,厚度是5~8nm,宽度为20~30nm, 厚度小,宽度窄,具有很小的两端头的端面积,从而可使得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暴露的{010} 晶面比例接近100%。

一种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制备方法为采用主要暴露{010}晶面的钛酸 纳米带为原料,经焙烧进行制备。

所述主要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的制备包括水热反应、醇辅助自组装反应、水洗和 干燥;所述水热反应过程为:将纳米二氧化钛与强碱溶液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20~170℃ 下水热反应;所述醇辅助自组装反应过程为:用含醇的无机酸水溶液与水热反应产物反应。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水热反应温度为120~150℃。

所述水洗过程为:用去离子水将醇辅助自组装反应的产物洗涤至pH=3~7,优选为5.5~7。 所述干燥过程为:将水洗后产物在40~100℃烘干。

所述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它们的混合物,其水溶液的浓度为1~20摩尔/升,优 选为5~12摩尔/升。

所述醇为碳原子数为1~22的脂肪醇(CnH2n+2O或CnH2nO,n=1-22)、碳原子数为6~20 的芳香醇(CmH2m-4O或CmH2m-10O,n=1-22)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醇与纳米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0.1:1~10:1,优选为0.5:1~5:1。

所述无机酸溶液是盐酸或硝酸,浓度为0.01~10.00摩尔/升。

所述焙烧是指在空气或氧气氛围下进行热处理,焙烧温度为400-700℃。

所述的水热反应时间为6~72小时。

钛酸属于与正交晶系,具有TiO6八面体共边联接形成的二维层状结构,层间有水分子及 质子;锐钛矿二氧化钛晶体同样是由TiO6八面体共边联接而成。钛酸、锐钛矿二氧化钛的结 构类似,并且晶体失配小,钛酸容易局域脱水(Adv.EnergyMater.,2013,1368),发生拓扑相 转变生成锐钛矿二氧化钛。因此,本发明采用主要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为原料,通过 简单的高温焙烧制得。将二氧化钛与碱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制备钛酸钠,再经酸洗(质子 交换)等步骤,是制备出一维钛酸纳米材料如纳米管,纳米线、纳米带等的一种简单有效的 方法。一般来说,在较低的水热反应温度下(<170℃),制备的产物为钛酸纳米管;而在较 高的水热温度下(>180℃),才能制备出钛酸纳米带、纳米线等(CatalysisTody,2014,225:34; J.Mater.Chem.,2010:5993)。但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惊喜的发现通过采用含醇的无机酸水 溶液与水热反应产物的干品或半干品反应,可以很好的制备超薄钛酸钠纳米带,且可以在低 于170℃水热反应的温度下进行有效制备。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3的结果表明,在醇存在的 条件,钛酸钠在质子交换的过程中,醇与TiO6八面体形成醇-TiO6络合物,在烃基及疏水作 用力的作用,醇-TiO6络合物沿[001]方向排列,TiO6八面体通过共边联接,形成钛酸层状结构。 最终制得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由于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的制备是以TiO2和 强碱水热反应生产的钛酸钠为原料,通过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形成的。因此,在整个纳米带的 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含氟试剂,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污染。所得到的本发明的产品具 有较小的厚度及宽度,也同时意味着其具有较小的两端头的面积,对于长度相同的本发明产 品与其它的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产品相比,本发明会大大缩小{010}晶面的暴露 比例,可以制备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锐钛矿二氧 化钛纳米带暴露高活性{010}晶面的比例接近100%。纳米带的厚度为5~8nm,宽度为20~30 nm,长度可达数微米,因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8m2/g,本发明实施例3,见图)。所制 备的锐钛矿的高活性{010}晶面的暴露比例及比表面积都超过现有最好报道结果(ACSAppl. Mater.Interfaces,2013,5,1348)。高活性{010}晶面的暴露比例及比表面积的提高,可以为光 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高活性表面反应位,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实际上,本发明例3制 备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在1个太阳强度的模拟AM1.5G太阳 光辐照下,光解水产氢速率达29.1mmol/h/g,远远超过在模拟太阳光(10.mmol/h/g,Science, 2011,331,746)甚至紫外光辐照下(13.3mmol/h/g,Nanoscale,2015,1610)的现有报道的二 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最好结果,强有力地表明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及 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无需使用剧毒及强腐蚀性的含氟试 剂,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原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图。从图可见,所制备的钛酸纳米带的形貌非常均匀,纳米带的长度可达数百μm。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暴露{010}晶面的钛酸纳米带原料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图。图中,0.79和0.37nm晶格间距分别对应于钛酸的(200)和(110)晶面。其 晶面夹角约为103.5°,与理论值103.4°(JCPDS47-0561,单斜晶系,C2/m,Z=4,a=1.6023 nm,b=0.3749nm,c=0.9191nm)非常接近。根据钛酸的晶体对称关系可知,钛酸纳米带基本 面暴露的是(010)晶面。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醇辅助自组装反应不同时间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a) 0min,(b)10min,(c)30min,(d)60min,(e)90min,(f)180min。从图可见,水热反应产物钛酸钠 (醇辅助自组装反应时间为0min)的形貌为纳米片。醇辅助自组装反应的进行10min后, 产物形貌为许多不规则碎片附在带状结构的表面。随着醇辅助自组装反应的进行,不规则碎 片的数目逐渐减少,其尺寸也不断变小,而带状结构逐渐明显,其表面逐渐变得光滑。醇辅 助自组装反应的进行180min后,产物的形貌为均匀的纳米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透射 电子显微镜(TEM)图。从图可见,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宽度约宽度为20~30nm,长度可达数 微米。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透射 电子显微镜(TEM)侧视图。从图可知纳米带的厚度约5~8nm。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透射 电子显微镜(HRTEM)侧视图(a)及傅立叶变换图(FFT,b)。图中,三种晶面距分别对应 于锐钛矿二氧化钛的(002),(101)及(10-1)晶面,并且晶面夹角与理论值吻合(JCPDS 21-1276),表明纳米带基本面暴露的(010)面。傅立叶变换图进一步证明了该结果。根据锐 钛矿二氧化钛四方晶系的晶体对称关系及纳米带的几何结构,可知纳米带的侧面暴露的是 (100)晶面。由于锐钛矿二氧化钛的(100)晶面等同于(010)晶面,根据纳米带的几何尺 寸,计算可得暴露{010}晶面的比例接近100%。高活性{010}晶面的暴露比例高于现有最好报 道结果(95%,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3,5,1348)。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氮气 等温吸附脱附曲线。根据BET方法,计算可得本发明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 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比表面积约为78m2/g,大于现有最好报道结果(比表面积57.1m2/g, 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3,5,1348)。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在1个 太阳强度的模拟AM1.5G太阳光辐照下的光解水产氢速率与关照时间的关系。从图可知,接 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光解水产氢速率达29.1mmol/h/g,远远超 过在模拟太阳光(10.mmol/h/g,Science,2011,331,746)甚至紫外光辐照下(13.3mmol/h/g, Nanoscale,2015,1610)的现有报道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最好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2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30℃烘箱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将白 色产物与含5mmol苯酚的10M的H2NO3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洗涤 至PH=5.5,10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空气氛围下,700℃焙烧1h,即得接近 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2: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20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20℃烘箱水热反应7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10mmol苯甲醇的10M的HCl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 洗涤至PH=7,12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氧气氛围下,400℃焙烧5h,即得 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3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0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50℃烘箱水热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1mmol苯甲醇的0.1M的HCl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洗 涤至PH=7,60℃干燥后,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氧气氛围下,600℃焙烧2h,即得接 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4: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 反应釜中,置于140℃烘箱水热反应7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白 色产物与含20mmol苯丙醇的5M的H2NO3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洗 涤至PH=6.5,7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空气氛围下,650℃焙烧2h,即得接 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5: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5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50℃烘箱水热反应6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5mmol丙醇的5M的HCl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洗涤 至PH=5.5,然后8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空气氛围下,500℃焙烧4h,即得 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6: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0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20℃烘箱水热反应7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100mmol甲醇的0.1M的H2NO3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 水洗涤至PH=6,10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氧气氛围下,700℃焙烧3h,即 得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7: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0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40℃烘箱水热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2mmol二十二醇的1M的HCl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水 洗涤至PH=6.5,12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空气氛围下,500℃焙烧5h,即 得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实施例8:

将10mmolTiO2粉末与50ml10MNaOH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转移至四氟乙烯内衬的水 热反应釜中,置于140℃烘箱水热反应48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釜内产物倾出,然后将 白色产物与含1mmolS-联萘酚的10M的H2NO3水溶液进行醇辅助自组装反应,再用去离子 水洗涤至PH=6.5,90℃干燥,得超薄钛酸纳米带,然后在氧气氛围下,600℃焙烧4h,即 得接近100%暴露{010}晶面的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