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将废水送入酸碱调节池进行酸碱调节处理、将酸碱调节处理后的废水输入混凝池进行混凝处理以及将混凝处理后的废水经导流槽吸滤装置预处理后再送入生化池中进行生化处理,在酸碱调节处理之前还包括用以处理颗粒物和悬浮物的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在生化处理之后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依次包括正向沉淀处理和逆向沉淀处理,将深度处理后得到残渣进行残渣处理。通过该工艺达到节能环保、废水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的特点,且该工艺运行成本极低(只有传统处理方法的60-70%,膜处理费用的五分之一),处理后的水质不亚于膜的处理的,且处理后水的回用率高于膜处理的水的回用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300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文龙;王双树;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01695.0

  • 发明设计人 黄文龙;王双树;

    申请日2015-10-26

  • 分类号C02F9/14(20060101);C02F11/00(20060101);C02F1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05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车世伟

  •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广平仓55号培园公产4幢301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26: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9/14 授权公告日:20170322 终止日期:20181026 申请日:201510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9-2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9/14 登记生效日:20170912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02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3-22

    授权

    授权

  • 2016-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9/14 申请日:2015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全国用水量最多的三大行业为纺织印染、造纸和食品化工,行业节水对全国节水工作影响很大。对于三大行业的废水处理,业界人员进行了不少研究:

如申请公布号CN104176892A,名称为“纺织废水处理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记载了一种纺织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用以收集废水的调节池、以及与所述的调节池依次连通的中和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和气浮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潜水搅拌机和弹性立体填料,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器,内部设置有弹性立体填料,所述的气浮池的清水经清水管进入清水池并排放,所述的气浮池的浮渣由排渣管路进入污泥池,所述的纺织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及用以中和调节所述的中和调节池内废水PH值的中和机构,设置在气浮池前的絮凝剂添加机构和混凝剂添加机构。

再如,授权公告号CN102190412B,名称为“一种纺织染整废水回收处理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记载了一种纺织染整废水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织染整废水在调节池中用酸性溶液调节pH至7.0,

(2)经步骤(1)处理过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使用无机絮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所述的无机絮凝剂的投加量为3-5mg/L废水;

(3)经步骤(2)沉淀处理后的废水进入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处理;所述高效厌氧反应器为通过前期调试、驯化获得高活性厌氧菌群的IC反应器;

(4)经步骤(3)处理的废水进入多级环流好氧处理系统进行厌氧/缺氧、好氧循环处理;

(5)经步骤(4)处理后的废水进入高效气浮混凝沉淀池,用高效混凝气浮法,通入微气泡,投加絮凝剂PAC和助凝剂PAM进行混凝沉淀,所述的高效气浮混凝沉淀池中的絮凝剂PAC投加量为2-5mg/L废水,所述的助凝剂PAM的投加量为0.1-0.5mg/L废水;

(6)经步骤(5)处理后的废水进入臭氧氧化池,进行臭氧氧化消毒处理,所述的臭氧氧化池中臭氧投加量为1.1-5mg/L废水,得到处理回收的水。

上述的专利主要侧重于对酸碱调节池、混凝池以及生化处理系统进行研究,难以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而且对废水处理中产生的废渣也没有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存在着废水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废水和残渣利用率低的缺点。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物质自身的物理特性、节能环保、废水处理效率高、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的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净化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对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经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后的废水流入酸碱调节池进行酸碱调节处理、经酸碱调节处理后的废水流入混凝池进行混凝处理以及将混凝处理后的废水提升到高位槽引入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预处理分流(离)去除大颗粒大分子和难降解的污染物质,然后废水自流进入生化池中进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之后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依次包括正向沉淀处理和逆向沉淀处理,将深度处理后得到残渣及污泥进行残渣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采用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包括分水槽、设于分水槽中间的活动分水闸门、设于分水槽内侧的集水槽、设于集水槽上端的平流格栅、设于平流格栅上的清扫装置、设于平流格栅内侧的螺旋出料槽、设于螺旋出料槽内的螺旋轴、设于集水槽右侧的沉淀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混凝处理与所述生化处理之间还对废水进行吸滤处理,吸滤处理是将从所述混凝池送出的废水采用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处理,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包括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两端部的两主辊、套设于两主辊的滤布带、设于两主辊之间的集水槽、设于集水槽一侧的真空箱、设于集水槽上方的进水槽,所述两主辊由电机驱动,所述主辊及滤布带下方设有螺旋出泥槽,所述螺旋出泥槽正上方设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用以刮除滤布带外表的污泥,所述螺旋出泥槽内设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由电机驱动,所述进水槽内设有溢流槽,所述两主辊下方的支架上设有两辅辊,所述两主辊设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由安装于主辊两端活动座及调节螺栓构成,所述调节螺栓安装于支架上,所述调节螺栓内端固定于活动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正向沉淀处理是将所述生化处理后的废水送入正向沉淀池中,且该废水流入正向沉淀池后呈波浪式前进流动的方式从正向沉淀池中流出,得到一级物理沉降处理水,所述逆升沉降处理是将上述一级物理沉降处理水送入逆升沉淀池中,在逆升沉淀池中通过套管式布水器进行静态布水处理,且套管式布水器设置在逆升沉淀池的静压力在0.04兆帕~0.05兆帕的部位处,静态布水处理后再经蜂窝斜管从逆升沉淀池中流出,得到二级物理沉降处理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逆升沉降处理后还包括物理填料过滤处理,物理填料过滤处理是将上述二级物理沉降处理水送入物理填料过滤池中,在物理填料过滤池中通过套管式布水器进行静态布水处理,得到静态处理水,且该套管式布水器设置在物理填料过滤池的静压力在0.04兆帕~0.05兆帕的部位处,该静态处理水再进行自下而上由粗到细的三级物理过滤吸附处理,处理后得到其水质符合生产用水标准的清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经过所述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处理后形成的废水进行所述生化处理,经过所述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处理后形成的滤渣送入高速切碎容器进行切碎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将所述深度处理后形成的残渣送入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中进行脱水处理,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上罐体和上端开口的下罐体,上罐体的下端与下罐体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上罐体上连接有与上罐体的内腔连通的加压装置,还包括用以监测上罐体内腔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在上罐体上还设有用以将污泥溶液送入上罐体的进泥口,在下罐体内设有用以对污泥溶液进行水渣分离的过滤层,下罐体上有第一负压口,第一负压口设置在过滤层的下方,还包括真空罐,真空罐上设有第二负压口,第一负压口与第二负压口通过负压管连通,真空罐上连接有抽真空装置,在下罐体上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连接至污水集水池,第一排水口设置在第一负压口的下方,在真空罐上设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口设置在第二负压口的下方,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至污水集水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罐体的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下罐体的上端连接有下法兰,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设有硅胶垫圈,所述下罐体的内壁设有环状支撑台,所述过滤层包括筛孔板和设置在筛孔板上的滤网,筛孔板架设在环状支撑台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将通过所述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处理后的残渣送入高速切碎容器进行切碎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滤网罩,滤网罩包括基部和罩部,基部固定在所述筛孔板上,罩部内形成与所述下罐体的内腔导通的导流腔室,在罩部上布设有网孔,导流腔室通过网孔与所述上罐体的内腔导通。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将我公司研发的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和深度处理工艺整合到整个废水处理系统中,整个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预处理分离(即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利用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吸滤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以及残渣处理,四者通过有机结合,产生如下的优点:

1、改进了以往以生化为主的处理方法,形成了物理与生化结合并用的新工艺;

2、经过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和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吸滤处理可以使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减少50-60%以上,大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载荷;

3、利用水与污染物的物理特性、液体力学原理及离子电场引力的微重力效应进行物理去除净化,无需另增能耗;

4、通过深度处理,实现了高效沉降、去除悬浮物、去除可溶性固体以及提高净化效果,提高了出水水质;

5、通过残渣处理,将残渣用于清洁能源、复合生物肥料或建材填料,变废为宝,实现废料的循环使用,治污零排放,杜绝二次污染;

6、本发明利用液体力学原理和水的物理特性,运行成本极低(只有传统处理方法的60-70%,膜处理费用的五分之一),处理后的水质不亚于膜的处理的,且处理后水的回用率高于膜处理的,该处理工艺可应用于属于生物污染的废水处理,如生活废水、漂染废水、橡胶废水和造纸废水等废水的治理。

在本发明的废水处理工艺中进一步增加了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在使用时将污泥溶液从进泥口中输送上罐体中,之后将进泥口关闭,启动加压装置和抽真空装置,通过加压装置时上罐体的压力增强,通过真空罐使得下罐体的压力降低至真空状态,如此上罐体与下罐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差,位于上罐体内的废水溶液中水分能够迅速通过过滤层,而泥渣则留在过滤层的上方,当泥渣中还残留水分时,由于水分的水封作用,上罐体与下罐体之间使用能够形成压力差,保证快速进行水渣分离,当泥渣中的水分脱除完毕之后,利用上罐体与下罐体之间通过泥渣中的气孔实现连通,上罐体的压力迅速降低,通过压力监测装置可以可以判断污泥已处理完毕,通过将下罐体拆卸,并将泥渣清理出,泥渣可以用在建筑填料等进行回收利用。在本发明中,从过滤层中渗透下来的水分主要通过第一排水口排至污水集水池,而下罐体中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负压管进入真空罐并从第二排水口中排至废水进水池,从而保证了水分能够充分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放大图;

图中:

10-上罐体11-进泥口

12-废水管13-支架

20-下罐体21-第一负压口

22-第一排水口23-第一排水管

231-第一U形段30-加压装置

40-真空罐41-第二负压口

42-第二排水口43-第二排水管

431-第二U形段44-负压管

50-抽真空装置60-压力监测装置

61-第一压力表62-第二压力表

70-过滤层71-筛孔板

72-滤网80-连接件

81-上法兰82-下法兰

83-硅胶垫圈84-环状支撑台

100-污泥溶液200-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

300-酸碱调节池400-混凝池

800-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500-生化处理

501-兼性水解池502-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

503-延迟生化池504-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

600-深度处理601-正向沉淀处理

602-逆升沉淀处理603-物理填料过滤处理

700-残渣处理90-滤网罩

91-基部900-污水集水池

901-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包括对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200,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200处理后的废水送入酸碱调节池300进行酸碱调节处理、将酸碱调节处理后的废水输入混凝池400进行混凝处理以及将混凝处理后的废水送入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进行吸滤处理,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处于高位,经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吸滤处理后的废水在重力作用下流至生化池中进行生化处理500进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500之后进行深度处理600,深度处理600依次包括正向沉淀处理601和逆向沉淀处理602,将深度处理600后得到残渣进行残渣处理700。

在本发明中,生化处理500是将废水由水泵依次送入兼性水解池501、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502、延时生化池503、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504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废水进入兼性水解池进行酸化水解,在兼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以达到吸附、截留、降解污染物及提高水质的可生化性的目的。好氧接触氧化(改良A/O法)池设置主要目的是利用不同种群的微生物菌株在不同的溶解氧条件下对废水处理功能的差异特点,来强化处理过程,使处理效果可靠稳定。在前段的接触氧化池曝气区内,采用曝气充氧方式的高曝气区特点,生化填料上栖息的细菌等微生物在高好氧条件下,在以一元反应为主的生化过程中利用菌族微生物的吸附和凝聚作用去除废水中部分有机质并进行生物降解,这一过程停留时间较短;然后在后段生物接触氧化强化稳定过程中,利用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多元生物降解,使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终端废水达标排放。延时生化池的设置旨在改变二级生化处理单元的溶解氧浓度,使之产生高氧—低氧—高氧的交替过程,保证生化系统的反应动力,克服微生物在单纯的好氧或厌氧条件下,由于核酸的积累而阻滞降低生化动力,综合提高处理单元的单位效率。通过高氧—低氧—高氧的交替过程,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明显,使废水中的氨氮及生物磷得以脱氮和去除,确保氨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平流去渣沉砂降泥处理200采用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包括分水槽、设于分水槽中间的活动分水闸门、设于分水槽内侧的集水槽、设于集水槽上端的平流格栅、设于平流格栅上的清扫装置、设于平流格栅内侧的螺旋出料槽、设于螺旋出料槽内的螺旋轴、设于集水槽右侧的沉淀槽。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结构在授权公告号CN203264440U,名称为“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已有记载,该机构可处理较大颗粒物和难以沉淀的悬浮物,其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进行详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正向沉淀处理601是将所述生化处理500后的废水送入正向沉淀池中,且该废水流入正向沉淀池后呈波浪式前进流动的方式从正向沉淀池中流出,得到一级物理沉降处理水,所述逆升沉降处理602是将上述一级物理沉降处理水送入逆升沉淀池中,在逆升沉淀池中通过套管式布水器进行静态布水处理,且套管式布水器设置在逆升沉淀池的静压力在0.04兆帕~0.05兆帕的部位处,静态布水处理后再经蜂窝斜管从逆升沉淀池中流出,得到二级物理沉降处理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逆升沉降处理602后还包括物理填料过滤处理603,物理填料过滤处理603是将上述二级物理沉降处理水送入物理填料过滤池中,在物理填料过滤池中通过套管式布水器进行静态布水处理,得到静态处理水,且该套管式布水器设置在物理填料过滤池的静压力在0.04兆帕~0.05兆帕的部位处,该静态处理水再进行自下而上由粗到细的三级物理过滤吸附处理,处理后得到其水质符合生产用水标准的清水。在实际处理中,采用两次逆升沉降处理。

上述的正向沉淀处理601、逆升沉降处理602以及物理填料过滤处理603,在授权公告号CN103395905B,名称为“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和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已有记载,采用该装置,在工作时,待废水流入正向沉淀池时,由于废水呈波浪式前进流动的方式流出正向沉淀池,通过该废水的波浪式流动方式可延长废水停留在正向沉淀池的时间,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可由上而下正向下沉至正向沉淀池的底部,使废水得到了第一次沉降处理,去除了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待第一处理后的废水流入逆向沉淀池时,通过套管式布水器的静态布水处理使废水在逆升沉淀池的运动沉降距离延长,使废水得到高效沉降效果,从而使废水得到了第二次沉降处理,去除了废水中残余的悬浮物,第二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蜂窝斜管从逆升沉淀池中流出,此时废水流经蜂窝斜管时废水中的悬浮物会与蜂窝斜管的内侧壁相碰触,并沿蜂窝斜管的内侧壁下滑至逆升沉淀池的底部,去除了第二处理的废水的残余的悬浮物,使逆升沉淀池的流出出水水质大大提高,待逆升沉淀池流出的出水流入物理填料过滤池时,物理填料过滤池的套管式布水器可对流入的水进行静态布水处理,使流入的水可得到高效沉降效果,从而流入的水只含有少量的悬浮物,沉降处理后再上升至物理过滤区进行自下而上由粗到细的三级物理过滤吸附处理,使经物理过滤区处理后的水的悬浮物全部去除掉,从而使物理填料过滤池流出的出水呈清水,其各项指标达到生产用水的标准,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浪费。

上述的套管式布水器,授权公告号CN203123634U,名称为“一种套管式布水器”的发明专利中已有介绍,该套管式布水器底置在沉降池内,待处理废水从圆形内套管的前端进水,再流向后端,圆形内套管内的水从射水孔射出直至外套管的内壁上,之后沿外套管的内壁顺流而下,最终由下水口流出至沉降池内。圆形内套管内,前端废水水压大,通过小孔径、高密度的射水孔组起到较大的阻力作用,废水水流速变缓,射水孔射流出的废水的辐射力小,水湍流辐射范围小,呈现拟似静态布水特点,后端废水水压相比前端逐渐降低,由此通过逐渐增大孔径同时减小孔的分布密度方式,保证在水湍流辐射范围小(即拟似静态布水)基础上达到圆形内套管内水的高效排出;同时利用液态的静动力作用原理,使悬浮物不能上浮而只能聚凝在沉淀池下方;而且下水口排水时,借由向外弧形翻折导流翘翅片的导流作用,防止了此处可能产生负压且形成涡流现象,同理用以确保排水时具有拟似静态特性,最终对送入沉降池内的废水实现高效沉降、去除悬浮物及净水效果,采用这一物理方式,大大降低了深度处理的运行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上述的吸滤处理是将从所述混凝池400送出的废水采用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处理,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两端部的两主辊、套设于两主辊的滤布带、设于两主辊之间的集水槽、设于集水槽一侧的真空箱、设于集水槽上方的进水槽,所述两主辊由电机驱动,所述主辊及滤布带下方设有螺旋出泥槽,所述螺旋出泥槽正上方设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用以刮除滤布带外表的污泥,所述螺旋出泥槽内设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由电机驱动,所述进水槽内设有溢流槽,所述两主辊下方的支架上设有两辅辊,所述两主辊设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张力调节机构由安装于主辊两端活动座及调节螺栓构成,所述调节螺栓安装于支架上,所述调节螺栓内端固定于活动座上。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在授权公告号CN102614700B,名称为“污水导流槽吸滤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已有记载,该装置不仅能去除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的固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和漂浮物),还能大量减少废水中的污泥量,通过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后,吸滤去除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和难以沉淀的悬浮物,可以使的COD(化学需氧量)减少50~60%以上,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负担,可缩短生化时间,减小功能池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经过所述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800进行处理后形成的废水进行所述生化处理500,经过所述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进行处理后形成的滤渣送入高速切碎容器进行切碎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将所述深度处理后形成的残渣送入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中进行脱水处理,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上罐体10和上端开口的下罐体20,上罐体10的下端与下罐体20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以处理污水溶液100的处理腔室。在本发明使用过程中,上罐体10通过支架13固定在某一位置,下罐体20则可拆卸地连接在上罐体10的下端,且下罐体20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在拆卸时,可以通过推车将下罐体20托住,并将下罐体20拆下,之后将下罐体20移走。上罐体10上连接有与上罐体10的内腔连通的加压装置30,通过加压装置30向上罐体10输入空气,使得上罐体10内的空气压强增大。本发明还包括用以监测上罐体10内腔压力的压力监测装置60,在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监测装置60包括用以显示正压的第一压力表61和用以显示负压的第二压力表62,通过第一压力表61和第二压力表62可以了解污泥脱水的状况,在上罐体10上还设有泄压阀901,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本发明中,在上罐体10上设有用以将污泥溶液100送入上罐体的进泥口11,进泥口11设置在上罐体10的中上部,进泥口11上连接有污水管12,该污水管12连接至污水泵,通过污水泵将污水溶液100输送至上罐体10内,往上罐体10内输送至一定量的污水溶液100之后,将设置在污水管11上的控制阀关闭,暂时停止污水溶液100的输送,以方便后续对污水溶液100进行处理。在下罐体10内设有用以对污泥溶液100进行水渣分离的过滤层70,下罐体20上有第一负压口21,第一负压口21设置在过滤层70的下方,还包括真空罐40,真空罐40上设有第二负压口41,第一负压口21与第二负压口41通过负压管44连通,负压管44水平设置,真空罐40上连接有抽真空装置50,通过抽真空装置40对真空罐40进行抽真空,使得下罐体20的内腔处于真空的状态。

本发明中在下罐体20上设有第一排水口22,第一排水口22设置在下罐体20的下部,第一排水口22通过第一排水管23连接至污水集水池900,在下罐体20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排水管23流动至污水集水池900,第一排水口22设置在第一负压口21的下方。在真空罐40上设有第二排水口42,第二排水口42设置在真空罐40的下部,第二排水口42设置在第二负压口41的下方,第二排水口42通过第二排水管43连通至污水集水池900。采用该结构,污水溶液100通过过滤层70将水分分离至下罐体20,下罐体20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23流动至污水集水池900中,在下罐体20中形成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负压管44输送至真空罐40内,并在真空罐40凝聚成液态水,并通过第二排水管42输送至污水集水池900中,如此能够保证下罐体20中的水分较为充分的排放至污水集水池900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罐体20的下端连接有上法兰81,所述下罐体20的上端连接有下法兰82,上法兰81与下法兰82通过连接件80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连接件80的选择需使上法兰81与下法兰82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在上法兰81与下法兰82之间设有硅胶垫圈83。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方便上罐体10和下罐体20的拆装,同时保持上罐体10与下罐体20之间的密封性能,保证上罐体10内腔与下罐体20内腔能够形成足够的压力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罐体20的内壁设有环状支撑台84,所述过滤层70包括筛孔板71和设置在筛孔板71上的滤网72,筛孔板71架设在环状支撑台84上。环状支撑台84设置在接近下罐体20的内壁且接近下罐体20的上端,采用这种结构,既可以方便筛孔板71的装卸,同时也方便将沉积在过滤层70上的滤渣进行完全清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排水口22设置在所述污水集水池900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水管23中设有第一U形段231,第一U形段231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口22与所述污水集水池900之间,所述第二排水口42设置在所述污水集水池900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水管43中设有第二U形段431,第二U形段431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口42与所述污水集水池900之间。采用这种设计,第一排水管23的出口和第二排水管43的出口均伸入污水集水池900的液面以下,通过第一U形段231和第二U形段431起到水封的作用,避免水汽回流至下罐体20内和回流至真空罐40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滤网罩90,滤网罩90包括基部91和罩部92,基部91固定在所述筛孔板71上,罩部92内形成与所述下罐体20的内腔导通的导流腔室,在罩部92上布设有网孔,导流腔室通过网孔与所述上罐体10的内腔导通。滤网罩9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通过设置滤网罩90,当上罐体10内积累一定厚度的污泥层之后,污泥层中的水分可以通过罩部92上的网孔进入下罐体20内,从而能够保证在整个污泥脱水过程中水分能够迅速进入下罐体10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践经验和上罐体10的大小来进行滤网罩90数量和滤网罩90高度的选择,滤网罩90需使得污泥完全脱水之后,污泥层的最高点在滤网罩90的最高点的上方。

由于本发明的启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一个真空罐,该真空罐连接多个脱水罐(包括上罐体和下罐体),从而提升污泥的脱水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将通过所述污泥快速脱水干燥装置处理后的残渣送入高速切碎容器进行切碎处理,切碎处理后的残渣可以用于复合肥料、建筑填料或者用以生化提取沼气,实现循环利用。

采用本发明的废水工艺,在使用时,废水首先有排水管汇集进入平流去渣沉砂降泥机构,去除废水中夹带的大部分的漂浮物、悬浮物和泥沙等,使废水中不可降解的SS浓度降低。之后将废水送入酸碱调节池300,使废水的水质、水量得以调节,PH调至6至9,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畅通。接着废水由水泵送入混凝池400,经混凝池400的絮凝作用生成了大矾花的废水,废水再经过废水导流槽吸滤装置分离预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大量的较大颗粒固态以及大分子团污染物、杂物、泥和纱,经过该处理后,可以使废水的COD减少减少50~60%以上,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负担。接着废水流入兼性水解池501、第一好氧接触氧化池502、延时生化池503、第二好氧接触氧化池504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经过三级连续物理逆升沉淀工艺以及物理填料过滤处理达标后的尾水,进入软化处理设备降低水的总硬度,可以用于漂染生产水。在该深度处理工艺中的三级物理连接沉降,第一沉降为正向沉降,设有阻流墙和波形溜泥板,采用一般齿槽布水器;二、三级为逆升降方式,该工艺采用了一套管式布水器,能使水湍流辐射范围缩小,使水在有组织,有约束、呈现拟似静态布水特点,布水均匀,无形中把处理水的运动沉降距离延长,而且实现高效沉降、去除悬浮物及净化效果,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不能随水上浮(尤其对可溶性固体能得到微重力效应)只能聚凝在池底,提高了出水水质。利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实现水的净化,无需另增能耗,使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印染漂洗用水的标注。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在石狮市华丰针织有限公司和老挝中乌橡胶加工

厂的废水治理后出水水质如表1和表2:

表1:石狮市华丰针织有限公司废水深度处理检测结果

报告编号:130911W

表2:老挝中乌橡胶加工厂废水处理检测结果

报告编号:狮环站监(2012)水WT083号

检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色度悬浮物氨氮处理前5.610506205023040处理后7.33161.4820.345

本发明应用液体静、动力学原理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使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能实现80%以上的中水回用率,回用中水直接用于生产之中,每年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总量。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