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与胶原(PLCL-COL)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打印参数;将PLCL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PLCL匀浆液;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所述有机溶剂,使用所述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后开始打印造型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439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46992.7

  • 申请日2015-11-05

  • 分类号A61L27/48(20060101);A61L27/56(20060101);A61L27/5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37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全文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16: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L27/48 专利号:ZL2015107469927 申请日:20151105 授权公告日:201901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1-01

    授权

    授权

  • 2016-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L27/48 申请日:201511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创伤、运动损伤、骨病等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缺损临床较常见,由于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营养血管等因素,关节软骨修复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软骨缺损经常导致关节退行性变,最终形成骨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活动疼痛、受限,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出现的软骨组织工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支架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三大核心之一,可临时作为细胞外基质(ECM),提供种子细胞形成组织前赖以生存的支架环境,为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分化、营养交换、新陈代谢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等生理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支撑。目前生物支架材料为研究热点,根据生物材料的差异,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获得,包括胶原、明胶、琼脂、纤维蛋白、壳聚糖、糖胺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毒性较小,可在体内完全降解且降解产物易被人体吸收而不产生炎症反应;但其降解速率不可控,力学强度相对较弱。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无机合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无机合成材料包括磷酸三钙、纳米羟基磷灰石等陶瓷类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则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己内酯和它们的共聚物为主。人工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降解速率,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塑性,但其亲水性不够、对细胞粘附性较差、酸性降解产物可引起炎症反应,并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复合材料,包括天然复合材料、人工复合材料、天然与人工复合材料,可弥补各自材料的不足,制造具备多种材料优点的复合材料,是支架研究的热点。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降解速率可控,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可塑性,但其亲水性不够,影响细胞的黏附。

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作为一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凭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等优点,已应用于外科可吸收缝线、人造血管等领域。然而,由于传统的软骨支架制备方法(包括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技术(盐析法)、相分离/冻干技术、水凝胶技术、气体发泡技术、静电纺丝技术等)不仅成型步骤繁琐、耗时长,支架孔径、孔隙率不可控,难以实现支架的个体化制作要求;而且得到的PLCL表面疏水性较强,细胞黏附性较差,限制其在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PLCL由于表面疏水性较强、细胞黏附性较差限制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且不适于采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支架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PLCL-COL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已解决PLCL材料由于表面疏水性较强、细胞黏附性较差限制其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且不适于采用低温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支架的的问题。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PLCL-COL复合支架。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采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制备获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打印参数;

将PLCL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PLCL匀浆液;

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所述有机溶剂,使用所述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后开始打印造型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

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

相应的,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

以及,一种PLCL-COL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

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置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的NaOH溶液中进行第一浸泡处理,取出后采用蒸馏水浸泡、漂洗,得到第一样品;

将所述第一样品置于胶原溶液中进行第二浸泡处理,取出后采用蒸馏水浸泡、漂洗,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

将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备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

相应的,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PLCL-COL复合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LDM技术打印实现,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孔隙率,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PLCL-COL复合支架,通过对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进行NaOH处理、复合胶原,构建PLCL-COL复合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首先,选用PLCL这种弹性、生物可降解材料更符合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要求,并可通过加入两种原材料的比例调节支架的性能;其次,选用LDM技术打印三维多孔立体支架,实现支架孔径、孔隙率的可控,更符合支架材料的个体化和生物学制备;再次,通过NaOH改善支架的亲水性并复合胶原,更有利于细胞在支架的黏附、增殖等活动。由此得到的PLCL-COL复合支架,可明显改善支架的亲水性、细胞黏附及增殖活动,弥补了PLCL和COL各自性能不足、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PLCL碱处理支架电镜扫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的应力-应变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COL、PLCL-COL复合支架红外检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骨细胞传代培养显微镜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原免疫荧光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T-PCR检测各代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结果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由左旋乳酸和己内酯聚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可通过调节两者加料比例来控制其降解速率,降解受酸碱影响相对较小,已应用于外科可吸收缝线等领域,可望用于构建理想的软骨支架。PLCL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良好,可塑性高,孔隙率高,降解速率可控,但亲水型较差。胶原蛋白,生物相容性、亲水性良好,抗原性低,但力学性能较差,降解速率不可控。支架制备工艺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支架孔径和孔隙率,进而影响支架的力学性能和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分化、增殖等活动。具有高孔隙率和相互连接孔隙的支架结构更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因而合适孔径和高孔隙率是支架的重要评估标准。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软骨支架制备经历从传统制备到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过渡。不同支架的制备方法各有优劣,需根据不同的支架材料及修复目的合理的进行选择。

而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快速成型(RP)技术能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RP技术又称固体自由成型技术,采用离散/堆积成型原理,先用计算机设计出三维立体模型,再通过分层把三维模型变成多个二维平面,此为材料的离散过程;将分层数据处理,设计加工参数后,在计算机控制下以平面加工的形式有序、连续地加工每一层,最后“层叠层”地粘结叠加成三维立体模型,即材料的堆积过程。RP技术成型简便,支架孔径、孔隙率可控,更符合软骨支架的个体化制造和生产要求。RP技术主要两大类,即基于激光设备的快速成型工艺和基于喷射-挤出的快速成型工艺,包括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立体光刻造型(SLA)、分层实体制造(LOM),后者包括熔融沉积制造(FDM)、三维打印(3DP)、低温沉积制造(LDM)等。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采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制备获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打印参数;

S02.将PLCL溶于有机溶剂中制备PLCL匀浆液;

S0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在成型平台涂抹所述有机溶剂,使用所述Cark软件设置造型参数后开始打印造型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

S04.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

低温沉积制造(LDM)技术,又称低温快速成型技术,是计算机辅助下结合传统的相分离技术形成的新型工艺,由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型研究中心首先提出。支架大孔(100~500μm)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喷头的扫描、挤出/喷出活动而实现,而微孔(10μm)则产生于溶剂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升华,从而产生微孔结构。与其他快速成型工艺一样,LDM技术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架外观及孔径大小,避免传统成型工艺支架孔径(200μm以下)的限制,实现植入物的个体化制造。此外,低温下成型,避免其他RP技术(FDM、SLS等)在热相变过程对高分子材料的破坏,并可对非均质材料进行支架制备。相比基于激光设备的成型工艺,LDM操作简单,设备廉价,运行成本较低,因而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制备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

上述步骤S01中,采用计算机辅助建模、分层及堆积。具体的,先通过所述CAD软件建模预处理,产生一个STL文件格式的模型;然后利用Aurora软件导入所述STL文件并对其进行分层切片,生成一个CLI文件;最后利用低温快速成型系统的Cark软件打开CLI文件,设计支架的打印参数并打印。

上述步骤S02中,为了获得分散均匀的PLCL支架,需要在配置支架材料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所述PLCL的均匀性。具体的,将PLCL溶于有机溶剂中后置入磁性搅拌子、并用塑料薄膜封口,于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成匀浆溶液。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有机溶剂为1,4-二氧六环。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例,所述PLCL匀浆液中,所述PLCL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10%。

在配置所述PLCL匀浆液之前或配置同时,可进行机器组件的连接与准备。具体的,可依次连接料罐、送料管、喷头,将配置好的所述PLCL匀浆液倒入所述料罐内,进行冷却处理,准备成型。所述冷却处理可以采用冰箱制冷实现。

上述步骤S03中,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所述PLCL匀浆液低温沉积制造平台上。具体的,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启动温控、数控,打开Cark软件并初始化系统,载入CLI后,平移CLI图形至理想的打印位置。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喷头与载物平台间的距离(对高),设置造型参数(扫描速度、喷头基础速度等)并开始造型。

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沉积所述PLCL匀浆液之前,还包括在成型平台涂抹一层配置所述所述PLCL匀浆液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1,4-二氧六环。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造型参数设置为:支架规格为2.4×2.4×2.4cm3,成型温度-25~-35℃,喷嘴直径0.4mm,喷丝间距1.0mm,扫描速度15~30mm/s,喷头速度1.0~2.0mm/s。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造型后,喷嘴按所述CLI文件设置的运动轨迹及所述造型参数在X、Y轴上进行扫描并挤压喷出匀浆,匀浆在成型室迅速凝固,随着喷头运动而实现二维层面的打印;当扫描到下一层,成型平台在Z轴上下降一定高度,喷嘴继续进行下一二维层面的打印;各个二位层面叠加形成一个三维多孔的支架。

上述步骤S04中,造型完毕后,将成型的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从成型平台上取出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冻干燥处理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真空干燥实现,干燥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具体的,在所述冷冻干燥机在抽真空的状态下干燥48小时,干燥过程中,固化的所述有机溶剂如1,4-二氧六环升华,与支架发生气固相分离,以产生微孔及实现支架的常温保存。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对得到的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方法具体优选为: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置于75%酒精中浸泡消毒60min,然后使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无菌密闭,置于-20℃冰箱备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通过LDM技术打印实现,具有良好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孔隙率,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

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LCL-COL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Q01.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

Q02.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置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的NaOH溶液中进行第一浸泡处理,取出后采用蒸馏水浸泡、漂洗,得到第一样品;

Q03.将所述第一样品置于胶原溶液中进行第二浸泡处理,取出后采用蒸馏水浸泡、漂洗,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

Q04.将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备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是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CL)与胶原(COL)的复合支架。具体的,上述步骤Q01中,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上所述,为了节约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Q02中,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置于质量百分含量为0.1-0.3%的NaOH溶液中进行第一浸泡处理,可以提高下述胶原的吸收和提高细胞黏附。所述NaOH溶液优选为NaOH的乙醇溶液。作为具体实施例,取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放置于0.2%NaOH乙醇溶液中10min,取出后蒸馏水浸泡、漂洗。

上述步骤Q03中,胶原蛋白,作为天然高分子,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可维持组织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被应用到组织损伤修复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样品置于胶原溶液中进行第二浸泡处理,其中,所述胶原溶液为I型或II型胶原的醋酸溶液,且所述胶原溶液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1-0.5%。作为具体实施例,将所述第一样品置于0.5%胶原溶液(0.5g胶原蛋白溶于100mL0.3%醋酸溶液)4小时,蒸馏水浸泡、漂洗多余的胶原溶液。

通过所述NaOH处理PCL支架并表面复合I型胶原发现NaOH可以增加聚合物表面的亲水性,提高I型胶原吸收和提高细胞黏附,而I型胶原表面覆盖可进一步增加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上述步骤Q04中,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冻干燥处理采用冷冻干燥机进行真空干燥实现,干燥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对得到的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消毒方法具体优选为:将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置于75%酒精中浸泡消毒60min,然后使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无菌密闭,置于-20℃冰箱备用。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PLCL-COL复合支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LCL-COL复合支架,通过对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进行NaOH处理、复合胶原,构建PLCL-COL复合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首先,选用PLCL这种弹性、生物可降解材料更符合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要求,并可通过加入两种原材料的比例调节支架的性能;其次,选用LDM技术打印三维多孔立体支架,实现支架孔径、孔隙率的可控,更符合支架材料的个体化和生物学制备;再次,通过NaOH改善支架的亲水性并复合胶原,更有利于细胞在支架的黏附、增殖等活动。由此PLCL、胶原蛋白组合得到的PLCL-COL复合支架,可明显改善支架的亲水性、细胞黏附及增殖活动,弥补了PLCL和COL各自性能不足、并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可望用于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理想支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采用低温沉积制造技术制备获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计算机辅助下支架的建模、分层及堆积:首先通过CAD软件建模预处理,产生一个STL文件格式的模型;然后利用Aurora软件导入所述STL文件并对其进行分层切片,生成一个CLI文件;最后利用低温快速成型系统的Cark软件打开CLI文件,设计支架的打印参数并打印。通过CAD软件进行建模预处理、Aurora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并使用Cark软件设计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打印参数;

S12.在烧杯中加入高精度电子天平准确称量的PLCL及一定量的1,4-二氧六环中,使配制的PLCL溶液浓度为10wt%,置入磁性搅拌子,塑料薄膜封口,于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成PLCL匀浆液以备用;依次连接料罐、送料管、喷头,将所述PLCL匀浆液倒入料罐内,冰箱制冷,准备成型。

S13.待成型室温度降至-25~-35℃时,启动温控、数控,打开Cark软件并初始化系统,载入CLI后,平移CLI图形至理想的打印位置,在成型平台均匀涂抹一层1,4-二氧六环,通过控制面板调整喷头与载物平台间的距离(对高),设置造型参数(扫描速度、喷头基础速度等)并开始造型。在启动造型后,喷嘴按所述CLI文件设置的运动轨迹及所述造型参数在X、Y轴上进行扫描并挤压喷出匀浆,匀浆在成型室迅速凝固,随着喷头运动而实现二维层面的打印;当扫描到下一层,成型平台在Z轴上下降一定高度,喷嘴继续进行下一二维层面的打印;各个二位层面叠加形成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其中,所述成型参数如下:支架规格为2.4×2.4×2.4cm3,成型温度-25~-35℃,喷嘴直径0.4mm,喷丝间距1.0mm,扫描速度15~30mm/s,喷头速度1.0~2.0mm/s。

S14.造型完毕后,将成型的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预制件从成型平台上取出后放置到冷冻干燥机48小时,在抽真空的状态下,固化的1,4-二氧六环有机溶剂升华,与支架发生气固相分离,以产生微孔及实现支架的常温保存,由此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

实施例2

一种PLCL-COL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Q21.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

Q22.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放置于0.2%NaOH乙醇溶液中10min,取出后蒸馏水浸泡、漂洗,得到第一样品;

Q23.将所述第一样品置于0.5%胶原溶液(0.5g胶原蛋白溶于100mL0.3%醋酸溶液)4小时,蒸馏水浸泡、漂洗多余的胶原溶液,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

Q24.将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预制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备得到PLCL-COL复合支架。

对比例1

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参照上述实施例2的方法置于0.2%的NaOH乙醇溶液中10min,取出后蒸馏水浸泡、漂洗,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备得到PLCL碱处理支架。

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制备的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PLCL碱处理支架进行性能测试。

1、支架物理性能检测

1.1孔径大小测试:

方法:取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PLCL碱处理支架,溅射仪表面喷金后,用电子扫描电镜分别扫描观察支架的横断面、侧面及内侧面,排除部分闭塞、边缘不整孔径后,用ImageJ软件测量截面孔径及微孔的大小。

结果: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中a、b为PLCL三维多孔支架,c、d为PLCL三维多孔支架根据实验要求切割成不同大小的形状。肉眼观察可见PLCLL三维多孔支架呈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分布较规则有序呈网格状。由于打印过程中,打印头、推进速度和冷冻等因素,致使部分孔闭塞及出现裂痕,打印支架规格为1.9*1.9*1.9cm3(设计打印规格为2.4*2.4*2.4cm3),较设计规格缩小。支架质地柔韧有弹性,按压后可迅速恢复原形。通过打孔器和手动切割,可以把支架处理形状成尺寸不等的支架,便于对支架进行检测和进一步应用。

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PLCL碱处理支架电镜扫描图如附图2所示,其中,a、b、c、d为PLCL三维多孔支架,e、f、g、h为碱处理后支架,i、j、k、l为PLCL-COL支架。由图可见,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表面布满类圆形大孔,孔径分布较均匀,大孔周围的打印丝上布满微孔结构。所述PLCL碱处理支架较PLCL三维多孔支架其大体形状未有明显改变,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表面更毛糙,表面可见更多许多细小凹陷。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表面和内部均可见胶原膜覆盖,大孔表面较圆滑,尖锐棱角明显减少,部分胶原覆盖不良,孔径闭塞。PLCL三维多孔支架大孔为533.65±82.78um,微孔为9.52±2.59um;PLCL碱处理支架大孔为526.41±68.11um,微孔为9.46±2.80um,PLCL-COL复合支架大孔为445.13±141.05um,微孔为6.95±1.47um。PLCL三维多孔支架与PLCL碱处理支架间孔径、微孔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LCL-COL复合支架与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碱处理支架间孔径、微孔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支架孔隙率测定

方法:采用液体取代法测定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的支架孔隙率。先将待测样品切割成数个小长方体(n=5),并放入再将支架置入盛有体积为V2的乙醇的量筒中,抽真空至支架不再冒出气泡,测量此时量筒读数为V3,则支架的孔隙率ρ(%)=(V1+V2-V3)/V1。

结果:支架孔隙率(%)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组别均数标准差PLCL85.6585.7587.4789.5885.1986.731.81PLCL-COL84.3283.6485.9786.7582.7384.681.66

由上表1可见,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孔隙率为86.73±1.81%,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支架孔隙率为84.68±1.6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支架亲水率检测

方法:将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切割成0.9×0.9×0.9cm3大小并称出其重量W1(n=4),浸泡到蒸馏水中,3d后将支架取出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其重量为W2,则支架材料的亲水率=(W2-W1)/W2×100%。

结果:支架亲水率(%)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组别均数标准差PLCL48.1954.4053.1852.3852.042.69PLCL-COL63.8267.0767.3969.3966.922.30

由上表2可见,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亲水率为52.04±2.69%,所述PLCL-COL复合支架支架亲水率为66.92±2.3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胶原蛋白的加入显著改善了合成材料支架的亲水性能。

1.4支架的力学检测

方法:使用深圳清华研究生院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将支架切割成0.9×0.9×0.9cm3立方体(n=4),采用100N载荷,加载速度为1mm/min,测得两组支架的抗压强度,并计算支架的弹性模量。

结果: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其应力-应变图如图3所示。

表3

由表3及图3可见,未处理和处理组经过抗压缩检测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多孔材料抗压曲线,随压缩应变的增加,压缩应力也随之急剧增加。通过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PL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杨氏模量为0.3206±0.0455MPa,PLCL-COL复合支架支架杨氏模量为0.2066±0.0512MP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强碱处理,使材料的表面发生水解,降低了支架的力学性能。PLCL三维多孔支架压缩70%时的抗压强度为0.2947±0.0776MPa,PLCL-COL复合支架压缩70%时的抗压强度为0.1944±0.0466M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红外检测(FTIR)

方法: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LCL三维多孔支架、COL、PLCL-COL复合支架进行检测,观察化学基团吸收峰的变化。

结果:对所述PLCL三维多孔支架、COL、PLCL-COL复合支架红外检测图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PLCL三维多孔支架在1754cm-1处有可见特征性吸收峰,为C=O伸缩振动吸收形成,表明其内含酯键;COL在红外光谱中的1550cm-1及1650cm-1处有较强吸收峰,分别为酰胺I、酰胺II的吸收峰。上述三种吸收峰均可在PLCL-COL红外光谱中看到,但COL的酰胺I、酰胺II吸收峰明显减弱,这可能与胶原溶液浓度较低、胶原与支架部分复合不良等因素有关。

2.细胞支架复合培养,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增殖活性

2.1兔软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2.1.1软骨细胞分离与培养

取6周龄新西兰大白兔(Oryctolaguscuniculus),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溶液全身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取膝关节非负重区关节软骨,PBS溶液漂洗后切成软骨小块,置入10mL离心管,加入5mL胶原酶溶液,37℃下用恒温振荡器振荡6~8小时,100μm细胞滤网过滤后取滤液,1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细胞加入软骨细胞培养基溶液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到25cm2细胞培养瓶。每3天换液1次,每天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随时照相记录细胞生长情况。

2.1.2软骨细胞传代

当软骨细胞生长至布满镜下90%视野时,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瓶加入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入400ul含0.25%胰蛋白酶-EDTA溶液,轻轻震荡瓶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见贴壁软骨细胞脱壁并变圆悬浮,培养瓶中加入含10%FBS的软骨细胞培养基停止消化,吸管轻吹打瓶壁使细胞完全脱落并悬浮混匀,吸取瓶中含软骨细胞的培养液至新的培养瓶中接种。每3天换液1次,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直到细胞布满镜下90%时再进行传代。软骨细胞传代培养显微镜图如图5所示(均为10倍镜下视野,a为P1,6d,b为P1,10d,c为P2,11d,d为P3,18d,e为P4,32d,f为P5,41d),由图可见,镜下见刚接种的软骨细胞悬浮呈圆球形,24h后细胞贴壁,变为多角形、圆形(原代、第1代、第2代)。原代软骨细胞接种10d后铺满镜下视野的90%后传代,传代的软骨细胞24h内贴壁增殖,经历5~7天可长满镜下90%视野。随传代次数的增加,第3、4、5代软骨细胞逐渐呈梭形,细胞的扩增时间也逐渐延长,分泌能力下降。这表明体外软骨细胞培养逐渐出现去分化现象。

2.1.3软骨细胞的鉴定

①甲苯胺蓝染色

取生长在盖玻片上的第2代软骨细胞进行细胞染色,甲苯胺蓝染色步骤如下:

a.1%甲苯胺蓝溶液配制:1g甲苯胺蓝粉末溶于10mL75%酒精,再取上述溶液1mL溶于10mL1%NaCl(1gNaCl溶于100mL蒸馏水)溶液中,配置成1%甲苯胺蓝溶液;

b.细胞爬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1h以上;

c.蒸馏水浸洗细胞爬片10min;

d.细胞爬片置于1%甲苯胺蓝染液2h;

e.90%冲洗细胞爬片,去除多余染料;

f.镜下观察细胞爬片,满意后晾干,树脂封片。

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可见,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软骨细胞周围异染性基质。软骨细胞内可见蓝紫色异染颗粒,而细胞周围亦出现少量异染颗粒,表明细胞有糖胺多糖等细胞外基质分泌。第2代软骨细胞呈圆形、多角形。

甲苯胺蓝是一种碱性染料,而糖胺多糖为碱性糖聚合物,与甲苯胺蓝反应时呈异染性。此在实验中观察到,软骨细胞内蓝紫色异染颗粒,而细胞周围有少量异染颗粒出现,表明软骨细胞细胞存在糖胺多糖等细胞外基质分泌。而胶原免疫荧光证实第2、5代软骨细胞内均存在I型、II型胶原,结合甲苯胺蓝染色结果及手术取材部位,可以证实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存在着去分化现象,即随着传代次数及培养时间的增加,在体外单层培养的软骨细胞失去其原有表型,形态从原代的多角形、圆形逐渐变为类似成纤维细胞样的梭形,这与试验中观察到的软骨细胞形态从原代、第1代、第2代呈多角形、圆形逐渐变为第3、4、5的长梭形相符。与此同时细胞的一系列特征也发生的变化,II型胶原、蛋白多糖、SOX9基因表达减少,I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上述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也可观察到。由此,临床软骨组织工程取软骨细胞体外扩增,应尽量在软骨细胞培养到第2代前回植,此时软骨细胞尚保持良好表型。

②胶原免疫荧光染色

分别取第2代,第5代软骨细胞进行I、II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步骤如下:

a.固定:24孔板内培养的软骨细胞,PBS漂洗,吸干水分后滴加适量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min;

b.漂洗:PBS漂洗3次,每次5min;

c.封闭:在培养孔板内滴加5%BSA溶液,室温下封闭30min;

d.一抗孵育:用1%BSA稀释一抗(1:50-100)并滴加,4℃过夜;

e.漂洗:PBS漂洗3次,每次5min,吸干水分;

f.二抗孵育:用1%BSA稀释二抗(1:150-300)并滴加,置于37℃避光孵育1h;

g.漂洗:PBS漂洗3次,每次5min,吸干水分;

h.染核:滴入DAPI染核,置于37℃避光孵育10min;

i.观察: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第2代、第5代软骨细胞I、II型胶原表达并照相记录。

胶原免疫荧光如附图7所示(以上均为10倍镜下视野,a,b,c,d为P2,e,f,g,h为P5,a,e为DAPI染核,b,f为I型胶原染色,c,g为II型胶原染色,d,h为核及胶原表达图),由图可见,软骨细胞核呈蓝色,I型胶原呈红色,II型胶原呈绿色,表明第2、5代软骨细胞均有I型、II型胶原表达。随培养代数的增加,II型胶原的表达逐渐降低,而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这是由于软骨细胞的去分化引起。

③各代软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分别取原代软骨组织、第1、2、3、4、5代软骨细胞(布满镜下视野90%时收集),各加入1mLTrizol总RNA提取液置入EP管,放入-80℃冰箱保存备用。

㈠软骨细胞RNA提取步骤:

a.从-80℃冰箱取出各代软骨细胞并缓慢复温,振荡,裂解(原代软骨组织利用匀浆器完全磨碎),在各EP管的1mLRNA溶液中加入100μL氯仿(三氯甲烷);

b.EP管振荡后冰上孵育10min;

c.EP管离心10min(1200r/min,4℃)后取上清液(300~600μL)至另一EP管中;

d.EP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并冰上孵育10min;

e.4℃离心(12000r/min,,1r/min),弃上清;

f.沉淀中加入200μL70%酒精后振荡;

g.再4℃离心(12000r/min,10min),弃上清,留沉淀;

h.重复f.g步一次,放置EP管,待酒精完全挥发;

i.酒精挥发后,加入DEPC水10μL入EP管中,溶解RNA;

j.测定RNA浓度(A260/A280)并记录Ct值。

2.1.4转录PCR合成cDNA

提取各代软骨细胞RNA并测定浓度后取一定量RNA至另一EP管中,加入一定量RNaseFreedH2O、5xgDNABuffer2μL、gDNAEraser1μL,构成10μL体系,将EP管放置到42℃2min后再放置到冰上,再加入去离子水4μL、Buffer21μL、MixI1μL、MIX1μL,共构成20μL体系,放到PCR扩增仪,设置37℃加热15min,85℃加热5s,4℃保存,以完成RNA反转录合成cDNA。

2.1.5RT-PCR检测各代软骨细胞基因表达

检测兔原代软骨组织、第1、2、3、4、5代软骨细胞的ColI、ColII、Sox9、Aggrecan等基因的表达。6个cDNA,每个cDNA重复检测3次,共18次;检测4个基因,共需检测72次。检测方法如下:

按TaKaRa试剂盒说明配置原液,

其中,1个cDNA检测3次,检测4个基因,每孔加入1μL,则每孔共需加入原液19μL(7+0.8+0.8+0.4+10)及1μLcDNA。

在96孔板加样结束后,再将96孔板放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中,实时PCR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s;95℃5S,60℃30S,40个循环;90℃15s;60℃1min。重复3次实验,取平均值,以P0软骨细胞中ColI、ColII、Sox9、Aggrecan基因的表达量为基准样品(Calibrator)计算相对表达量。

兔引物序列如下表4所示:

表4

RT-PCR检测各代软骨细胞基因表达如图8所示,由图可见,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ColI基因的表达逐渐上升,ColII、Sox9、Aggrecan的基因表达逐渐降低。第2代以内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可维持较高水平,第3代开始下降并随传代逐渐明显,进一步证明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逐渐出现去分化现象。由于第2代以前的软骨细胞保持良好的细胞表型,可用于细胞与支架的复合培养。

2.2兔软骨细胞复合支架培养

将PLCL三维多孔支架、PLCL-COL复合支架裁割为多个直径10.2mm、厚1mm的圆柱形微支架,75%酒精消毒并干燥后放入48孔培养板。再取兔第2代软骨细胞,使用细胞计数分析仪调整细胞密度为5×104/mL,接种细胞悬液至支架材料上,放置于5%CO2、37℃恒温培养箱。

2.2.1细胞黏附检测

如上所述分别接种细胞到两组支架上并培养,于12h吸出细胞培养基(n=4),PBS洗去未黏附细胞,然后每孔加入胰酶将黏附在支架的细胞消化下来,收集并行细胞计数。则细胞黏附率=黏附细胞数/接种细胞数。支架细胞黏附率(%)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组别均数标准差PLCL45.5443.2547.3846.3245.621.75PLCL-COL50.2452.8455.2656.4253.692.74

由表可见,PLCL三维多孔支架支架细胞黏附率为45.62±1.75%,PLCL-COL复合支架孔隙率为53.69±2.74%,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蛋白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支架的细胞粘附能力。

软骨细胞黏附实验证明细胞在PLCL-COL复合支架组比PLCL三维多孔支架更容易黏附,MTT实验表明细胞在胶原复合支架上生长更好,同时也证明成型过程中的有机溶剂1,4-二氧六环已完全处理干净,支架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胶原蛋白的复合极大的改善了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软骨细胞的粘附和增殖。

2.2.2细胞增殖检测

采用MMT法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情况。MMT,商品名为噻唑蓝,是一种黄色染料。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线粒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可使外源性MMT还原成不溶于水的蓝紫色结晶甲瓒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活细胞却不能。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此结晶,用酶标仪测定其在490mm波长出的吸光值(OD值),以反映活细胞数量。此法MMT溶液浓度5mg/ml(0.5gMMT,溶于100mLPBS)。

将上述细胞(接种密度5×104/mL)接种到支架上后,常规观察及更换培养基,在1、3、5、7、10d吸出支架表面的培养基(n=4),各孔加入500μL培养基、100μLMTT溶液,在5%CO2、37℃恒温培养箱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后吸干支架表面溶剂,每孔加入200μLDMSO,置摇床上振荡10~20min。待结晶物完全溶解后,每孔吸取100ul至96孔板,利用酶标仪测定OD490nm上的吸光值。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图如图9所示。由图可见,接种24h内细胞处于黏附期,可见PLCL-COL复合支架细胞黏附率要高于PLCL三维多孔支架,提示NaOH改性、I型胶原复合后支架更有利于细胞黏附;接种第3-7天,两组细胞呈基本成线性增长,且PLCL-COL复合支架较PLCL三维多孔支架增长更明显;接种7天以后,细胞增长速度放缓,但PLCL-COL复合支架仍高于PLCL三维多孔支架。在两组支架的对照中,细胞增殖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本发明实施例实验常用液配制如下:

胶原酶溶液(取0.05g胶原酶粉末溶解于50mLDMEM溶液中,配制成1mg/mL胶原酶溶液);

软骨细胞培养基(50mL胎牛血清(FBS)、5mL双抗溶液溶解于450mLDMEM/F-12溶液中);

0.5%I型胶原溶液(0.5gI型胶原蛋白溶于100mL0.3%醋酸溶液,4℃过夜);

MTT溶液(0.5gMMT溶于100mLPBS,制备成浓度为5mg/mLMMT溶液,-20℃避光保存)。

2.3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OriginPro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品t检验,p值<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LDM技术成功打印出三维多孔PLCL三维多孔支架,打印尺寸较设计尺寸缩小,部分大孔堵塞,考虑支架在冷冻干燥过程中1,4-二氧六环升华后PLCL材料弹性回缩所致。通过NaOH处理增加PLCL三维多孔支架的亲水性,SEM观察表现为支架表面变毛糙,细小凹陷增加,两组间孔径、微孔大小未见明显变化。但改性组力学性能较未改性组差,表现为杨氏模量下降,而压缩70%时未见明显差异,再与I型胶原溶液复合形成PLCL-COL支架,SEM显示胶原覆盖支架表面及内部,表面变圆滑,棱角减少,FTIR提示PLCL、胶原的特征吸收峰均在复合支架的红外图谱上出现,但胶原的吸收峰明显减弱,结合复合支架较前两组孔径、微孔减少,考虑由胶原浓度较低,部分支架胶原覆盖不良,胶原未完全冲净致胶原支架堵塞等原因引起。PLCL三维多孔支架与PLCL-COL复合支架的孔隙率未见明显差异,而后者亲水性明显优于前者。结合细胞复合实验的结果,可见PLCL-COL复合支架比PLCL三维多孔支架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与增殖。而两组支架的弹性模量有统计学差异,PLCL三维多孔支架高于PLCL-COL复合支架,原因可能为PLCL-COL复合支架经过NaOH处理导致支架表面水解,受到腐蚀,从而影响其弹性模量。然而,两组支架在压缩70%的抗压强度未见明显差异,原因可能为两组支架均超过弹性屈服阶段(此阶段失去抵抗变性的能力),处于强化阶段,此阶段材料恢复抵抗变性的能力,因而两者差异不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