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欲作废SIM卡的原IMSI号码;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身份认证信息;判断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发出结束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在作废原IMSI对应的SIM卡之前首先完成对原SIM卡的身份验证,如果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一致,则证明是用户本人在使用此SIM卡,拒绝补办;降低了由于伪造证件等非法补卡情况产生进而造成用户财产损失、生活不便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3237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07083.9

  • 发明设计人 刘贺林;韦东;吴海涛;

    申请日2014-06-30

  • 分类号H04W8/18(20090101);H04W12/06(20090101);

  • 代理机构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许静;黄灿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06: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14

    授权

    授权

  • 2016-03-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8/18 申请日:2014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网核心网及业务支撑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用户的身份标示是IMSI(国际用户身份标识),其在物理上表现为 安装在用户手机中的SIM卡或者USIM卡(3G网络)。SIM卡中有用户的IMSI 信息、认证秘钥等信息。用户注册在移动网络中后,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中会保有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过该位置信息,网络可以找到该用户并完成各种 业务。

用户在发生手机丢失或SIM卡损坏等情况时,需要在营业厅进行SIM卡的 补办。补办时,目前需要由办理者出示机主本人的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验 证后由客服人员通过客服系统完成在HLR设备中对补办SIM卡用户的签约信息 进行修改,之后发放新的SIM卡给用户。

具体如图1所示,现有补办SIM卡的流程中,客服人员在获得机主的身份 证件后,即可通过客服系统进行补卡程序。补卡程序的实现方式是:客服人员 通过客服系统派单给HLR,HLR根据指令作废原IMSI号码,同时给用户签约 新的IMSI号码,之后把该IMSI号码对应的SIM卡发放给用户。HLR在作废原 IMSI号码时,不对IMSI号码进行验证,也不会通知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

由于营业厅难于对身份证件检验真伪,因此不法人员便利用营业厅不具备 身份证件识别真伪的能力,伪造他人身份证件办理补卡,从而强迫他人离网, 而获得了他人的用户号码。目前用户手机号码多与银行网银、支付平台等进行 身份关联,通过手机密码找回的方式可以获得该用户管理的网银支付密码等, 可能致使被补卡用户的巨额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 及服务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法人员利用营业厅不具备身份证件识别真伪的能 力,伪造他人身份证件办理补卡,从而强迫他人离网进行不法操作,可能造成 用户巨额财产损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 方法,包括:

获取欲作废SIM卡的原IMSI号码;

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身份认证信息;

判断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发出结束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上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若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不一致, 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上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 码发送身份认证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补卡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用户预置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预置信息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所述身份认 证信息。

上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 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包括:

在一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 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

上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身份确认信息,则向归属位置寄存 器下发补卡指令。

上述的方法,其中,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后还包括:

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进行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欲作废SIM卡的原IMSI号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 码发送身份认证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 置信息是否一致;

发出模块,用于若所述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 预置信息一致,则发出结束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上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下发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 用户预置信息不一致,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卡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用户预置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预置信息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 发送所述身份认证信息。

上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一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 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

上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下发模块,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身份确认信息, 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上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下发模块或所述第二下发模块执行下发操作 后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进行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的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通过在作废原IMSI对应的 SIM卡之前首先完成对原SIM卡的身份验证,如果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身份确 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一致,则证明是用户本人在使用此 SIM卡,拒绝补办;降低了由于伪造证件等非法补卡情况产生进而造成用户财 产损失、生活不便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卡业务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补卡办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 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不法人员利用营业厅不具备身份证件识别真伪的 能力,伪造他人身份证件办理补卡,从而强迫他人离网进行不法操作,可能造 成用户巨额财产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如图1 所示,包括:

步骤11:获取欲作废SIM卡的原IMSI号码;

步骤12: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身份 认证信息;

步骤13:判断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 是否一致;

步骤14:若一致,则发出结束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方法通过在作废原IMSI 对应的SIM卡之前首先完成对原SIM卡的身份验证,如果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 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一致,则证明是用户本人在 使用此SIM卡,拒绝补办;降低了由于伪造证件等非法补卡情况产生进而造成 用户财产损失、生活不便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补卡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 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不一致,则向 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具体的,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身份 认证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补卡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用户预置信息;根据 所述用户预置信息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所述身份认证信息。 举例如下:比如获取的用户预置信息为“青岛”,则向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 号码发送“您最喜欢的城市”类型的身份认证信息,用户只需回复“青岛”字 样的身份确认信息即可。

其中,用户预置信息保存在用户预置身份信息库中,用户预置身份信息库 用于保存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由用户在开户时登记并保存。

为了保证用户的手机遗失后仍能够正常补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 法中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 一致的步骤包括:在一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 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身份 确认信息,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另,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后还包括: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 手机号码发送进行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此步骤使得用户明确知晓此SIM卡正 在进行补卡操作,提高了使用感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IM卡补办时身份验 证的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欲作废SIM卡的原IMSI号码;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补卡操作请求,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 码发送身份认证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 置信息是否一致;

发出模块,用于若所述接收到的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 预置信息一致,则发出结束补卡操作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通过在作废原IMSI 对应的SIM卡之前首先完成对原SIM卡的身份验证,如果验证结果为接收到的 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一致,则证明是用户本人在 使用此SIM卡,拒绝补办;降低了由于伪造证件等非法补卡情况产生进而造成 用户财产损失、生活不便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保证用户的正常补卡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 一下发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的所述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 置信息不一致,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补卡操作请求, 获取所述用户预置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预置信息向所述原IMSI 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所述身份认证信息。

为了保证用户的手机遗失后仍能够正常补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装 置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一预设时间段内判断接收到的所述 身份确认信息与所述欲作废SIM卡的用户预置信息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下发模块,用于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 没有接收到所述身份确认信息,则向归属位置寄存器下发补卡指令。

另,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下发模块或所述第二 下发模块执行下发操作后向所述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进行补卡操作 的提示信息。此模块使得用户明确知晓此SIM卡正在进行补卡操作,提高了使 用感受。

其中,发出模块、第一下发模块和第二下发模块可以集成为客服系统;获 取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第二发送模块和判断模块可以集成为用户身份认证模 块,如图3所示,重新划分为获取模块、通信模块、认证信息推送模块、判决 模块,用户身份认证模块还包括用户预置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用户预置身份 认证信息数据库保存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由用户在开户时登记并保存。通信 模块完成内部模块间及用户身份认证模块与外部系统间的通信。认证信息推送 模块根据需求启动身份认证流程,从用户预置身份认证信息数据库中选取认证 信息并发起认证推送。判决模块完成身份认证返回结果的认证判决,并将判决 结果通过通信模块返回至外部系统。

如图4所示,补卡业务网络结构新增用户身份认证模块,该模块具备通过 语音、短信或web页面等方式向用户主动发起身份认证流程的功能。该模块可 以是单独的实体,也可以集成在其他系统内。

其中,客服系统与用户身份认证模块和HLR之间进行通信,用户身份认证 模块通过移动网络与原SIM卡用户进行通信。

如图5所示,营业厅客服系统在接到用户的补卡业务请求后,通知用户身 份认证模块启动身份认证流程。用户身份认证模块向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 码推送身份认证信息,并告知原IMSI号码对应的手机号码该用户正在进行补卡 办理操作。

用户身份认证模块在发起验证流程后,通过判决用户返回的认证信息返回 结果与用户预置信息是否相符,判决当前返回用户是合法原用户还是非原用户; 判决结束后将认证结果返回至客服系统。

客服系统在收到用户身份认证模块的身份认证结果后,根据认证结果决定 是否继续进行补卡业务操作;如果认证结果为当前返回用户是非原用户,则继 续进行补卡业务,向HLR下发补卡指令;如果认证结果为当前返回用户是合法 原用户,则终止补卡业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 的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

其中,上述SIM卡补办时身份验证的装置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服 务器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