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朱鹮抗细菌潜力检测的II类MHC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及分型方法

朱鹮抗细菌潜力检测的II类MHC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及分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扩增朱鹮Ⅱ类MHC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及基因分型方法,其序列如SEQ?ID?NO.1~SEQ?ID?NO.7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扩增引物,可以有效扩增出朱鹮Ⅱ类MHC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并通过后续的SSCP-HD技术对每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本发明具有特异性强、操作过程简便快速的优点,通过对Ⅱ类MHC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可以评估朱鹮个体Ⅱ类MHC基因的多态性高低,检测其抵抗细菌性疾病的潜力,为朱鹮保护工作中的新种群奠基者选择、野化放归个体选择以及人工配对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6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37927.8

  • 发明设计人 方盛国;万秋红;蓝泓;

    申请日2015-11-03

  • 分类号C12Q1/68;C12N15/11;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海峰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4:02: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2

    授权

    授权

  •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Q1/68 申请日:201511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扩增朱鹮MHCⅡ类各位点基因序列的引物及在此基础上的利用单链构 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朱鹮,世界濒危物种及国家以及重点保护动物,隶属鸟纲鹈形目鹮科朱鹮属,是一种中 等体型的涉禽,曾经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19世纪末20 世纪初,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朱鹮种群数量大幅减少,俄罗斯、朝鲜半岛和日本的野生个体 相继绝迹,直到1981年科研人员在我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山中重新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这7 只个体也成为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所有已知个体的奠基者。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中国政府及研究机构商讨制定了以就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兼并的 朱鹮拯救计划。1986年中国建立了陕西省朱鹮保护观察站进行就地保护,北京、河南、浙江 等地也相继展开了异地保护。经过几十年的保护工作,虽然朱鹮种群数量在逐步回升,但仍 未走出濒危的现状,由于目前全球范围的已知个体均为1981年重新发现的两对朱鹮亲本的后 代,近亲交配严重,存在繁殖能力低下、幼鸟死亡残疾率较高等问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作为脊椎动物免 疫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包含一系列多基因家族成员,其中Ⅱ类MHC基因的抗原结合区能够识 别并结合外源性抗原(如细菌等)的多肽,然后将其呈递给CD4+T细胞,从而引发后续的免 疫反应。Ⅱ类MHC基因的蛋白产物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组成,其抗原结合区由α基因的外 显子2和β基因的外显子2共同编码组成。由于Ⅱ类MHC基因负责识别外来细菌性抗原,其 抗原结合区通常具有显著的多态性,且抗原结合区多态性高的个体能够更好的抵抗细菌性疾 病。通过评估人工种群中Ⅱ类MHC的多态性,保护工作者在进行新建种群选择奠基者与野外 放归选择适应性能力强的个体等工作时,可以根据多态性高低进行科学地选择,在圈养种群 进行人工配对时,可以选择具有不同Ⅱ类MHC等位基因的个体配对从而提高子代的多态性, 增强子代对细菌性疾病的抵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扩增朱鹮MHCⅡ类各位点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及在此基础上的SSCP基因 分型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能够有效扩增各位点核苷酸序列,并以此PCR产物为基础 运用SSCP-HD技术进行基因型分型。

用于朱鹮Ⅱ类MHC基因序列扩增的引物组包括4对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引物序列如下,

引物对一:上游引物如SEQIDNO.1所示;

下游引物SEQIDNO.2所示;

引物对二:上游引物如SEQIDNO.3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IDNO.4所示;

引物对三:上游引物如SEQIDNO.5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IDNO.6所示;

引物对四:上游引物如SEQIDNO.7所示;

下游引物如SEQIDNO.6所示。

一种朱鹮Ⅱ类MHC基因序列PCR扩增方法是采用所述的四对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 每对引物均在10uLPCR体系中,并在特定的PCR扩增条件下进行目标片段扩增,然后运用 SSCP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

所述的10uLPCR体系是:

所述的特定的PCR扩增条件是:第一步,95℃预变性5分钟;第二步,95℃变性30秒; 第三步,在退火温度下下退火30秒;第四步,72℃复性30秒;第五步,重复第二步~第四步, 32个循环;第六步,72℃延伸5分钟;其中不同引物使用的退火温度不同,第一对引物的退 火温度为60℃;第二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为64℃;第三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为57℃;第四对引 物的退火温度为63℃。

所述的SSCP分型方法中,固定后、银染后以及显色后应分别使用双蒸水洗胶4次,以 获得清晰的SSCP条带。

所述的SSCP分型方法是:

1)用玻璃洗涤剂清洗大小玻璃板,沥水后用酒精棉擦拭3次,并待酒精挥发后装板,将间隔 条置于大小玻璃板间,并用专用架将两边夹紧,固定于模具上;

2)制备12%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胶液,将胶液混匀后慢慢注入大小玻璃板间,确认无气 泡存在后插入梳子,常温平置;

3)待胶凝固后,从模具上卸下并架于电泳装置上,用琼脂糖封胶;取下梳子,并用装满0.5 ×TBE的注射器冲洗点样孔;放入电泳槽中,倒入0.5×TBE,预电泳20min;

4)样品电泳,吸取8uLPCR产物,加入4uL2×loadingbuffer,快速离心混合,95℃变性7min 后迅速置于冰上,并用枪及时加入点样孔内,4℃,30W,电泳8-11h;

5)将胶从玻璃板间卸下,加入500mL固定液,于摇床上固定30min,倒掉固定液,倒入500mL 双蒸水洗胶4次;

6)加入500mL银染液,于摇床上银染30min,倒掉银染液,使用500mL双蒸水迅速洗胶4 次;

7)加入500mL预冷的显影液,于摇床显影,等待条带清晰后倒去显影液,加入500mL固定 液终止显影,倒掉固定液,倒入500mL双蒸水洗胶4次;

8)读取条带,确定基因型。

本发明涉及的引物SEQIDNO.1~SEQIDNO.7可以有效扩增朱鹮MHC的4个二类α基 因及4个二类β基因的抗原肽结合区(peptide-bindingregion,PBR)外显子,4个α基因分 别命名为DAA,DBA1,DBA2和DBA3,4个β基因分别命名为DAB,DBB1,DBB2和 DBB3。

由于Ⅱ类区具有更高水平的序列相似性,故将8个Ⅱ类位点共分为4个group,分别为 A1、A2、B1、B2,其中A1包含位点DAA,A2包含位点DBA1、DBA2和DBA3,B1包含 位点DAB,B2包含位点DBB1、DBB2和DBB3。四个组别中,A2和B2各自的三个位点均 具有相同的内含子1和内含子2,且A2包含的三个位点具有几乎一致的全长序列(仅两处 SNP),而B2中的DBB2和DBB3两个位点具有相同的外显子2,故对A1和B1的外显子2 采用位点特异扩增及分型;对A2和B2的外显子2采用组内三个位点同步扩增及分型,因此 此步还无法确定A2和B2所扩增出的外显子2序列各自所属位点。

扩增各group对应的引物如下表所示,其中,ⅡB1和ⅡB2共用同一条下游引物。

从分型结果看,A1和A2所有个体的单链构象均一致,且双链区仅有一条同源双链带, 表示我们所分型的所有个体均为纯合,故4个α基因位点均为单态。此外,在分型结果中还 发现,某些个体无法扩增到A2的外显子2,经多种实验反复验证,判断为位点缺失。

B1的分型结果显示,DAB位点为多态位点,外显子2共有4条等位基因,所有个体共有 九种不同的带型,其中三种为纯合,六种为4条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的杂合子带型。

B2组内的三个位点的同步分型结果显示,所有个体的PCR产物中存在最多两条序列,且 两条序列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目不同,因此PCR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中一条带姓偏弱。 带型一仅存在一条序列,即DBB2和DBB3的外显子2形成的带型;带型二存在两条序列,即 DBB1的外显子2与DBB2的外显子2(同DBB3的外显子2)形成的带型。另外还发现,在缺 失A2基因的个体中,同样无法扩增到B2基因,经反复多种实验的验证,判断为连锁位点缺 失。综上,B2组内三个位点的外显子2均为单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的是第二对引物扩增的Ⅱ-A1位点基因序列。

图2显示的是第四对引物扩增的Ⅱ-B1位点基因序列。

图3显示的是第二对引物所扩增的Ⅱ-A1位点的分型条带图。

图4显示的是第四对引物所扩增的Ⅱ-B1位点的分型条带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朱鹮MHCⅡ类PBR外显子引物筛选及基因分型分为以下步骤:1、根据已得 的朱鹮MHC基因序列设计Ⅱ类的特异性引物;2、通过PCR扩增检测各位点引物的有效性;3、 运用SSCP-H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下面结合实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例一:

1.样品准备:朱鹮血液和组织样品来自德清、佐渡、北京、河南、洋县和楼观台等人工 种群。

2.DNA提取:酚氯仿法提取血液和组织DNA。

3.引物合成:根据已得的朱鹮Ⅱ-类MHC基因序列设计Ⅱ-A1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外显 子2,用于改位点的基因分型,华大基因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如下表:

4.引物扩增:将上述扩增引物分别应用于PCR,扩增所提取的样品DNA。设置PCR热 循环退火温度范围为64℃。

5.扩增结果检测:取2ul上述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胶浓度为1.5%。结果 如图1所示,此引物可以有效扩增目的条带,目的条带的片段大小均处于350bp,可用于后 续的SSCP-HD实验从而进行基因分型。

6.引物扩增体系:5ul2×GCbufferⅠ,0.8uldNTP(2.5Mm),0.3ul上游引物 (10uM),0.3ul下游引物(10uM),1ulgDNA,0.1ulEx-Taq(5U/ul),2.5ul双蒸水。体系总 体积10ul。

7.引物扩增条件:

8.在上述的PCR扩增产物基础上,利用SSCP-H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步骤如下:

(1)用玻璃洗涤剂清洗大小玻璃板,沥水后用酒精棉擦拭3次,并待酒精挥发后装板, 将间隔条置于大小玻璃板间,并用专用架将两边夹紧,固定于模具上;

(2)制备12%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胶液,将胶液混匀后慢慢注入大小玻璃板间,确 认无气泡存在后插入梳子,常温平置;

(3)待胶凝固后,从模具上卸下并架于电泳装置上,用琼脂糖封胶;取下梳子,并用装 满0.5×TBE的注射器冲洗点样孔;放入电泳槽中,倒入0.5×TBE,预电泳20min;

(4)样品电泳,吸取8uLPCR产物,加入4uL2×loadingbuffer,快速离心混合,95℃ 变性7min后迅速置于冰上,并用枪及时加入点样孔内,4℃,30W,电泳8-11h;

(5)将胶从玻璃板间卸下,加入500mL固定液,于摇床上固定30min,倒掉固定液,倒 入500mL双蒸水洗胶4次;

(6)加入500mL银染液,于摇床上银染30min,倒掉银染液,使用500mL双蒸水迅速 洗胶4次;

(7)加入500mL预冷的显影液,于摇床显影,等待条带清晰后倒去显影液,加入500mL 固定液终止显影,倒掉固定液,倒入500mL双蒸水洗胶4次。

(8)读取条带,如图3所示,此位点为单态。

实例二:

1.样品准备:朱鹮血液和组织样品来自德清、佐渡、北京、河南、洋县和楼观台等人工 种群。

2.DNA提取:酚氯仿法提取血液和组织DNA。

3.引物合成:根据已得的朱鹮Ⅱ类MHC基因序列设计Ⅱ-B1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外显 子2,华大基因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如下表:

4.引物扩增:将上述扩增引物分别应用于PCR,扩增所提取的样品DNA。设置PCR热 循环退火温度范围为63℃。

5.扩增结果检测:取2ul上述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胶浓度为1.5%。结果 如图2所示,此引物可以有效扩增目的条带,目的条带的片段大小为150bp,此PCR产物用 于后续的SSCP分型。

6.引物扩增体系:5ul2×GCbufferⅠ,0.8uldNTP(2.5Mm),0.3ul上游引物(10uM),0.3ul 下游引物(10uM),1ulgDNA,0.1ulEx-Taq(5U/ul),2.5ul双蒸水。体系总体积10ul。

7.引物扩增条件:

8.在上述的PCR扩增产物基础上,利用SSCP-H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步骤如下:

(1)用玻璃洗涤剂清洗大小玻璃板,沥水后用酒精棉擦拭3次,并待酒精挥发后装板, 将间隔条置于大小玻璃板间,并用专用架将两边夹紧,固定于模具上;

(2)制备12%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胶液,将胶液混匀后慢慢注入大小玻璃板间,确 认无气泡存在后插入梳子,常温平置;

(3)待胶凝固后,从模具上卸下并架于电泳装置上,用琼脂糖封胶;取下梳子,并用装 满0.5×TBE的注射器冲洗点样孔;放入电泳槽中,倒入0.5×TBE,预电泳20min;

(4)样品电泳,吸取8uLPCR产物,加入4uL2×loadingbuffer,快速离心混合,95℃ 变性7min后迅速置于冰上,并用枪及时加入点样孔内,4℃,30W,电泳8-11h;

(5)将胶从玻璃板间卸下,加入500mL固定液,于摇床上固定30min,倒掉固定液,倒 入500mL双蒸水洗胶4次;

(6)加入500mL银染液,于摇床上银染30min,倒掉银染液,使用500mL双蒸水迅速洗 胶4次;

(7)加入500mL预冷的显影液,于摇床显影,等待条带清晰后倒去显影液,加入500mL 固定液终止显影,倒掉固定液,倒入500mL双蒸水洗胶4次。

(8)读取条带,如图4所示,此位点为多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