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

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它包括苗圃整理、种源选择、种子育苗、扦插育苗等步骤;其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0%以上,扦插成活率可达到55%以上。本发明可提高野生水果冷饭团的人工栽培成功率,实现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规模化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845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高渐飞;

    申请/专利号CN201510724335.2

  • 发明设计人 高渐飞;李苇洁;张国群;

    申请日2015-10-24

  • 分类号A01G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陕西路1号贵州科学院6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47: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7/00 授权公告日:20180622 终止日期:20181024 申请日:201510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22

    授权

    授权

  • 2016-03-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5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2-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培育方法,特别是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属于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饭团(Kadsuracoccinea(Lem.)A.C.Smith),别名黑老虎、布福娜,系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是我国原产的集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于一体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在贵州苗、侗族聚居地有“养颜美容佳果”之说,苗语称为“布福娜”,侗语称为“蜜陀”,意为美容长寿果。冷饭团果肉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和8种非必须氨基酸,含有多重矿物微量元素,其中镁、铁、猛含量高于苹果、猕猴桃、樱桃、葡萄、荔枝、桂圆、草莓等市场价格较高水果;枝、叶、根可作为中药材,全身都是宝。其果实对造血、心血管保护,促进机体生长、增强免疫和提高繁殖免疫等方面作用较为显著,具有较高保健价值。贵州是冷饭团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目前每公斤鲜果价格在50~80元左右,每亩收益5万多元,是极具开发潜力的第三代新型水果。但由于生境特殊,人工栽培较为困难,目前处于“有市场,没技术”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提高野生水果冷饭团的人工栽培成功率,实现规模化种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整理:苗圃地用旋耕机全面翻土,深度为20~30cm,之后耙细平整,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方式进行土地平整;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800~1000kg,并用呋喃丹1~3kg、敌克松4~6kg撒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拣去杂草碎石;然后沿等高线方向起垄挖厢,苗床宽80~120cm、厢沟宽20~40cm、长度随地势而定,床土细碎、平整;在厢面铺2~5cm厚细河砂,用锄头轻轻攒地,深度不超过10cm;厢面用竹片搭建拱棚,用白色塑料膜铺盖,摊平,两侧埋入地下拉紧,两头留门,塑料膜上铺75%黑色遮阳网;

(2)种源选择:选出平均单果重200g以上,丰产性好,长势强,外观、品质均较好的挂果植物作为母本;

(3)种子育苗:①种子采集与贮藏:冷饭团果实10月中旬至月底成熟,果皮呈红色或紫红色、用手捏上去有柔软的感觉,此时果实基本成熟,每个小浆果含有1~3粒种子,将包裹在种子外的果肉部分去除,采集得到种子;种子铺晾在纸板上,用手轻轻下压,将种子均匀摊开,保障不重叠,在通风阴凉处自然晾干;然后将晾干的种子存储于透风、透水的帆布袋或者牛皮纸袋中,定时检查以免发生霉变;②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温度为25~30℃的清水侵泡12~24小时,拌砂,装入麻布袋或蛇皮袋等透气口袋中,保持潮湿10~15天后,种子开始冒芽,可播种;③播种时间与方式:选择2月中旬~3月中旬播种,将上述砂藏催芽后露白的种子芽朝上点播到苗床,株行距为15×25cm,用稻谷壳覆盖2~3mm进行保墒;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湿;④苗期管理:播种后每3~4天检查1次,根据土壤墒情,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持厢面湿润;30天左右新叶开始生长,对生长较弱难以破壳的幼株进行人工去壳;6月初可观察到2个叶片;⑤出苗:叶片生长到20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主干粗壮;地径≥3mm时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4)扦插育苗:①插穗选择:从优良的植株上选取枝条粗壮、节短、无病虫的1~2年生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处理:枝条剪成长30cm左右插条,20~25根扎成一捆,用400~600倍液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采用生根粉稀释液与粘性黄壤混合配制成泥浆,插穗沾泥浆后再进行扦插;尖端用蜡封、涂植物愈合剂或包扎塑料薄膜密封,减少水分散发;③扦插:每年1~3月,垂直于苗床走向在厢面上开15~20cm深小沟,将插条按照株距为15cm~20cm排开,开下一行土时将前一行覆盖,行间为20~25cm;用锄头轻轻压实插条四周的土,插条高出土面10cm左右;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透;④苗期管理:每6~7天检查1次,根据土壤墒情,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持厢面湿润;观察插条是否变黑或者水分流失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发现明显干枯的及时补插;5月份开始萌芽,保留3个左右生长芽;⑤出苗:生长芽生长到15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粗壮,与主干连接部位直径≥2mm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上述的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苗圃地最好为旱地或排水良好的稻田,土质为硅铝质黄壤、沙泥土或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好选择土地平整、利于排水的地块作苗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提高野生水果冷饭团的人工栽培成功率,实现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规模化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亮点:1、对种子进行砂藏崔根,再进行播种,发芽率明显提高,可达到90%以上。2、采用生根粉稀释液与粘性黄壤混合配制成泥浆,插穗沾泥浆后形成保护层,能很好保湿,崔根效果更好,能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可达到55%以上。3、塑料膜上铺75%黑色遮阳网,能提供最适宜冷饭团植株生长所需光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苗床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苗床横断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选地与整理:选择南北向排水条件较好的水田1.5亩作苗圃,水稻收割后,用旋耕机全面翻土,深度为20cm,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晾晒3个月之后,耙细平整,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方式进行土地平整;搭建2m高大棚,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1000kg,并用呋喃丹1kg、敌克松4kg撒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拣去杂草碎石;然后沿等高线方向起垄挖厢,如图1、2所示,苗床宽L1为100cm、厢沟宽L2为30cm(厢与厢中间留30cm宽排水沟,深度为20cm),长度随地势而定,床土细碎、平整;在厢面铺5cm厚细河砂,用锄头轻轻攒地,深度不超过10cm;厢面用竹片搭建拱棚,用白色塑料膜铺盖,摊平,两侧埋入地下拉紧,两头留门,塑料膜上铺75%黑色遮阳网。

(2)种源选择:选出平均单果重200g以上,丰产性好,长势强,外观、品质均较好的挂果植物作为母本。

(3)种子育苗:①种子采集与贮藏:冷饭团果实11月成熟,果皮呈红色或紫红色、用手捏上去有柔软的感觉,此时果实基本成熟,每个小浆果含有1~3粒种子,将包裹在种子外的果肉部分去除,采集得到种子;种子铺晾在纸板上,用手轻轻下压,将种子均匀摊开,保障不重叠,在通风阴凉处自然晾干;然后将晾干的种子存储于透风、透水的帆布袋或者牛皮纸袋中,定时检查以免发生霉变;②种子处理:将种子用冷水淘洗,去除瘪种,然后放入温度为25~30℃的清水侵泡24小时,拌砂,将其装入麻布袋、蛇皮袋等透气口袋中,保持潮湿15天左右后,种子开始冒芽,可播种;③播种时间与方式:选择3月中旬播种,将砂藏催芽后露白的种子芽朝上点播到苗床,株行距(L3×L4)为15×25cm,用稻谷壳覆盖3mm进行保墒;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湿;④苗期管理:播种后每3~4天检查1次,每7天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证保持厢面湿润;约30天左右新叶开始生长,对生长较弱难以破壳的幼株进行人工去壳;6月初可观察到2个叶片,发芽率为91%;⑤出苗:4个月后苗木生长到20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主干粗壮;地径≤3mm时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4)扦插育苗:①插穗选择:从优良的植株上选取枝条粗壮、节短、无病虫的1年生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处理:枝条剪成长30cm左右,25根插条扎成一捆,用500倍液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采用IBT生根粉稀释液与粘性黄壤混合配制成泥浆,插穗沾泥浆后,再进行扦插;尖端涂植物愈合剂,减少水分散发;③扦插:每年1~3月,垂直于苗床走向在厢面上开20cm深小沟,将插条按照株距为15cm排开,开下一行土时将前一行覆盖,行间为25cm;用锄头轻轻压实插条四周的土,插条高出土面10cm左右;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透;④苗期管理:每7天检查1次,根据土壤墒情,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证保持厢面湿润;观察插条是否变黑或者水分流失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发现明显干枯的及时补插;5月份开始萌芽,保留不同方向的3个壮芽作生长芽;⑤出苗:生长芽生长到15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粗壮,与主干连接部位直径≥2mm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实施例2:野生水果冷饭团的苗木培育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苗圃选地与整理:选择南北向排水条件较好的水田1.5亩作苗圃,水稻收割后,用旋耕机全面翻土,深度为30cm,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晾晒3个月之后,耙细平整,采用水平带状整地方式进行土地平整;搭建2m高大棚,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800kg,并用呋喃丹3kg、敌克松6kg撒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拣去杂草碎石;然后沿等高线方向起垄挖厢,苗床宽L1为120cm、厢沟宽L2为40cm(厢与厢中间留40cm宽排水沟,深度为20cm),长度随地势而定,床土细碎、平整;在厢面铺2cm厚细河砂,用锄头轻轻攒地,深度不超过10cm;厢面用竹片搭建拱棚,用白色塑料膜铺盖,摊平,两侧埋入地下拉紧,两头留门,塑料膜上铺75%黑色遮阳网。

(2)种源选择:选出平均单果重200g以上,丰产性好,长势强,外观、品质均较好的挂果植物作为母本。

(3)种子育苗:①种子采集与贮藏:冷饭团果实11月成熟,果皮呈红色或紫红色、用手捏上去有柔软的感觉,此时果实基本成熟,每个小浆果含有1~3粒种子,将包裹在种子外的果肉部分去除,采集得到种子;种子铺晾在纸板上,用手轻轻下压,将种子均匀摊开,保障不重叠,在通风阴凉处自然晾干;然后将晾干的种子存储于透风、透水的帆布袋或者牛皮纸袋中,定时检查以免发生霉变;②种子处理:将种子用冷水淘洗,去除瘪种,然后放入温度为25~30℃的清水侵泡12小时,拌砂,将其装入麻布袋、蛇皮袋等透气口袋中,保持潮湿10天左右后,种子开始冒芽,可播种;③播种时间与方式:选择2月中旬播种,将上述砂藏催芽后露白的种子芽朝上点播到苗床,株行距(L3×L4)为15×25cm,用稻谷壳覆盖3mm进行保墒;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湿;④苗期管理:播种后每4天检查1次,每7天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证厢面湿润;约30天左右新叶开始生长,对生长较弱难以破壳的幼株进行人工去壳;6月初可观察到2个叶片,发芽率为91%;⑤出苗:4个月后苗木生长到20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主干粗壮;地径≥3mm时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4)扦插育苗:①插穗选择:从优良的植株上选取枝条粗壮、节短、无病虫的1年生枝条作为插穗;②插穗处理:枝条剪成长30cm左右,20根插条扎成一捆,用600倍液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采用IBT生根粉稀释液与粘性黄壤混合配制成泥浆,插穗沾泥浆后,再进行扦插;尖端涂植物愈合剂,减少水分散发;③扦插:每年1~3月,垂直于苗床走向在厢面上开15cm深小沟,将插条按照株距为20cm排开,开下一行土时将前一行覆盖,行间为20cm;用锄头轻轻压实插条四周的土,插条高出土面10cm左右;用喷雾器以细雾将厢面淋透;④苗期管理:每6天检查1次,根据土壤墒情,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厢面水分以保持厢面湿润;观察插条是否变黑或者水分流失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发现明显干枯的及时补插;5月份开始萌芽,保留不同方向的3个壮芽作生长芽;⑤出苗:生长芽生长到15cm左右去除地顶芽,促进粗壮,与主干连接部位直径≥2mm可以出苗,进行移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