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将遗留网络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的技术

用于将遗留网络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的技术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将遗留网络变换成具备软件定义的联网SDN的能力的网络的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服务器可接收从网络装置始发的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其中所述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是经由在网络路由器上配置的交叉连接转发到所述路由服务器。所述路由服务器可进一步基于所述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而在所述路由服务器与所述网络装置之间建立路由协议会话,且可将路由条目添加到本地路由表。在添加所述路由条目后,所述路由服务器可即刻自动地调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来将所述路由条目发射到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12/24 登记生效日:201811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5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4-17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L12/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5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24 申请日:2015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案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依据35U.S.C.119(e)主张以下申请案的权益及优先权:2014年5月30日 提出申请的标题为“用以将遗留网络变换为具备OpenFlow能力的网络的方法及实施方 案(METHODANDIMPLEMENTATIONTOTRANSFORMLEGACYNETWORKSTO OPENFLOWENABLEDNETWORK)”的第62/005,177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及2014年 12月8日提出申请的标题为“用于将遗留网络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的技术 (TECHNIQUESFORTRANSFORMINGLEGACYNETWORKSINTOSDN-ENABLED NETWORKS)”的第62/089,028号美国临时申请案。这些临时申请案的全部内容出于所 有目的而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的联网(SDN)及特定来说OpenFlow(其为用于实施SDN的标准化通信协议) 具有用于将常规方法重新成像到层3联网的许多未经锁定的新工具。举例来说,SDN使 得远程控制器(例如,服务器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通常由L3网络中的专用网络装置(例 如,路由器或交换器)执行的控制平面功能。此类控制平面功能的实例包含路由协议会话 建立、构建路由表等等。所述远程控制器可接着经由OpenFlow(或某一其它类似协议) 将适当命令传达到专用网络装置以根据由远程控制器做出的路由决策来转发数据业务。 对网络控制平面(驻存于远程控制器上)与网络转发平面(驻存于专用网络装置上)的此种 分离可降低专用网络装置的复杂性/成本且可简化网络管理、规划及配置。

遗憾地,由于SDN及OpenFlow仍为相对新的技术,因此客户将这些技术采纳于其 生产环境中的速度一直很缓慢。因此,将需要具有促进部署基于SDN的网络借此产生 这些技术的可信度并促进对这些技术的采纳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将遗留网络变换成具备软件定义的联网(SDN)的能力的网络的技 术。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服务器可接收从网络装置始发的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其中 所述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是经由在网络路由器上配置的交叉连接转发到所述路由服务 器。所述路由服务器可进一步基于所述一或多个路由协议包而在所述路由服务器与所述 网络装置之间建立路由协议会话,且可将路由条目添加到本地路由表。在添加所述路由 条目后,所述路由服务器可即刻自动地调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来将所述路由条目发 射到软件定义的联网(SDN)控制器。

以下详细说明及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性质及优点的更佳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遗留L3网络。

图2描绘根据一实施例图1的网络的已被修改为支持SDN转换的版本。

图3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遗留/SDN转换/变换工作流。

图4描绘根据一实施例图2的网络的包含路由服务器群集的的版本。

图5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用于使路由协议状态在路由服务器群集的节点之间同步的工 作流。

图6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网络路由器。

图7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陈述了众多实例及细节以便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 理解。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某些实施例可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细节 的情况下实践或可以对这些细节的修改或等效形式来实践。

1.概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用于将遗留层3网络(即,包括各自执行控制平面及数据平面两 者的专用网络装置的网络)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即,其中控制平面功能被分离并 被合并到不同于专用网络装置的远程控制器(本文中称为“路由服务器”)中的网络)的技 术。在一组实施例中,这些技术可包含通过管理员配置网络路由器以将从其它网络装置 接收的路由协议包转发到路由服务器(而非在所述网络路由器上对所述路由协议包进行 本地处理)。所述路由服务器可接着使用所接收路由协议包直接与其它网络装置建立路由 协议会话(例如,OSPF、ISIS、BGP等)。此步骤可包含填充路由数据库、计算针对各种 目的地地址的最短/最佳路径,及构建具有针对下一目的地地址的下一跳点信息的路由 表。

在创建、修改或删除其路由表中的给定路由条目后,所述路由服务器可即刻自动地 调用标准化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来将关于所述路由条目的信息传达到SDN(例如, OpenFlow)控制器。在特定实施例中,标准化API可为由SDN控制器所理解的代表性状 态传送(REST)API。所述SDN控制器可将所接收路由条目信息存储于其自身的数据库 (本文中称为流条目数据库)中。所述SDN控制器可随后将命令发送到所述网络路由器, 所述命令致使将所述路由条目安装/编程到路由器的硬件转发表(例如,CAM)中,借此使 得所述路由器能够以线路速率根据所述路由条目来转发传入数据业务。

借助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具有遗留L3网络的客户可较容易地将那些遗留网络迁移 为支持具有单独控制及转发平面的SDN范型。此又可允许客户减少其资金/运营成本(因 为不再需要所述成本来购买及部署具有复杂控制平面功能性的专用网络装置),且可确保 其网络能够缩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带宽需求并支持新类型的网络服务。这特别有益于IP 边缘网络(即,位于服务提供者维持的IP/MPLS网络与客户接入网络之间的边缘上的网 络),因为IP边缘网络通常为处于增加规模及服务粒度的最大压力下的服务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除促进到SDN范型的转变以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还可实现 经配置以执行控制平面功能的路由服务器的高可用性(HA)。在这些实施例中,多个物理 机器(即,节点)可协同工作以充当虚拟路由服务器群集(例如,使用虚拟路由器冗余性协 议(VRRP)或其经增强版本,例如VRRP-e)。网络装置可与虚拟路由服务器群集的虚拟IP 地址通信以便与所述群集中的现用节点建立路由协议会话。于是,当现用节点发生故障 时,控制平面处理可自动地被从现用节点失效恢复到备用节点,借此保存路由服务器的 可能性。在特定实施例中,虚拟路由服务器群集可实施用于以下的新颖技术:(1)在会话 建立期间使用于给定路由协议会话的路由协议状态机从现用节点同步到备用节点,及(2) 允许备用节点(而非现用节点)将路由协议“发射”包(例如,响应消息)发出到始发网络装 置。此技术可确保备用节点与现用节点恰当地同步且可避免在发生到备用节点的失效恢 复的情况下在所述备用节点上重新构建路由协议状态机(及/或路由数据库)。

在以下章节中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方面。

2.网络环境

图1描绘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的遗留L3网络100的实例。如所展示,网络100 包含分别连接到客户边缘(CE)网络装置104(1)-(3)及104(4)-(6)的提供者边缘(PE)路由器 102(1)及102(2)。网络100进一步包含内部提供者路由器106以及经由管理网络110连 接到PE路由器102(1)及102(2)的路由反射器(RR)服务器108。如此项技术中所已知, RR服务器108可充当用于在网络100内传播路由协议信息的焦点且因此避免对PE路由 器102(1)与102(2)(及网络100中的任何其它PE路由器)之间的全网状连接性的需要。

在图1的实例中,每一CE网络装置104经配置以与其所连接PE路由器102创建 路由协议会话。每一PE路由器102又经配置以执行在网络100的路由域内建立路线所 需的控制平面功能(例如,建立/维持相邻关系、计算最佳路线、构建路由表等)以及物理 转发网络业务。如背景技术章节中所述,关于在如PE路由器102(1)/102(2)等专用网络 装置上执行控制平面及转发平面功能两者的一个问题是,此会限制网络的可缩放性及灵 活性。这在如图1中所展示的提供者边缘网络中特别成问题,这常常是服务提供者在尝 试增加网络规模及服务粒度时的“压力点”。

为了解决这些及其它类似问题,图2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网络100的已被修改为促进 将网络100转变或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的版本(即,网络200)。如所展示,网络 200包含经由管理网络110与PE路由器102(1)及102(2)通信地耦合的路由服务器202 及SDN控制器204。路由服务器202为可代表PE路由器102(1)及102(2)集中执行控制 平面功能的基于软件或硬件的组件。在特定实施例中,路由服务器202可为在物理或虚 拟机器上运行的博科通信系统公司(BrocadeCommunicationsSystems,Inc.)的Vyatta路由 服务器软件的实例。SDN控制器204是可从路由服务器202接收(例如,经由适当“北 向”协议)被引导到PE路由器102(1)及102(2)的命令且可将那些命令转发(例如,经由适 当“南向”协议,例如OpenFlow)到路由器102(1)及102(2)以供在那些装置上执行的基 于软件或硬件的组件。在特定实施例中,SDN控制器204可为OpenDaylight(ODL)控制 器的实例。

如下一章节中所描述,路由服务器202及SDN控制器204可结合每一PE路由器102 来执行用于使将图1的遗留网络100转换或变换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自动化的工作 流。换句话说,此转换/变换工作流可:(1)使得先前在PE路由器102(1)及102(2)上本地 执行的L3控制平面功能(例如,建立路由协议会话、计算最佳路线、构建路由表等)能够 自动集中在路由服务器202中;及(2)使得由路由服务器202确定的路由条目能够自动传 播到(即,被编程到)PE路由器102(1)及102(2)的硬件转发表。对于此工作流,网络100 的运营商可较快速且较容易地实现移动到基于SDN的网络范型的运营、成本及可缩放 性益处。

应了解,图1及2为说明性的且并不打算限制本文中所论述的实施例。举例来说, 虽然这些图描绘每一网络元件的某一数目(例如,两个PE路由器、六个CE装置等),但 可支持这些元件的任何数目。此外,虽然这些图具体描绘提供者/IP边缘网络,但本发 明的技术可应用于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遗留网络。另外,虽然路由服务器202 及SDN控制器204被展示为两个单独实体,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归于这些组件的功能 可由单个实体(例如,组合式路由服务器/控制器)执行。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 到其它变化形式、修改形式及替代方案。

3.遗留/SDN变换工作流

图3描绘根据一实施例可在图2的网络200内执行的用于促进将所述网络转换/变换 成具备SDN能力的网络的工作流300。虽然工作流300描述具体来说与PE路由器102(1) 有关的步骤,但应了解,可相对于PE路由器102(2)(以及网络中的任何其它PE路由器) 执行类似工作流。

以工作流300的步骤(1)(参考编号302)开始,PE路由器102(1)可经配置以在路由器 的下行链路端口(即,将路由器连接到CE装置104(1)-(3)的端口)与路由器和管理网络110 之间的上行链路端口(通向路由服务器202)之间实施“交叉连接”。可使用例如应用于 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端口的一或多个接入控制列表(ACL)来实施的交叉连接适于自动地 将从CE装置104(1)-(3)始发的路由协议(例如,BGP、OSPF、ISIS等)业务转发到路由服 务器202,而并不在PE路由器102(1)的控制平面上对所述业务进行本地处理。

在步骤(2)(参考编号304)处,PE路由器102(1)可从CE装置104(1)-(3)中的一或多 者接收路由协议控制包且可经由交叉连接将所述包转发到路由服务器202。作为响应, 路由服务器202可接收所述路由协议控制包且可与始发了所述包的CE装置建立/维持路 由协议会话(步骤(3),参考编号306)。例如,此步骤可包含基于所接收路由协议包中所 包含的信息而填充路由数据库、计算最佳路线并构建具有针对各种目的地IP地址的路 由条目的一或多个路由表。

在创建、修改或删除其路由表中的给定路由条目后,路由服务器202可即刻将关于 所述路由条目的信息传达到SDN控制器204(步骤(4),参考编号308)。在某些实施例中, 路由服务器202可通过调用由SDN控制器204出于此目的而公布的RESTAPI来执行此 传达。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API可经配置以在路由服务器202的路由表中注册自身, 借此允许每当存在路由表修改事件(例如,路由条目创建、更新、删除等)时就通知(并自 动地调用)所述API。

在步骤(5)(参考编号310)处,SDN控制器204可接收路由条目信息并将其存储于本 地流条目数据库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服务器202及/或SDN控制器204可使用fib 聚合算法(例如在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uzmi-smalta-01处所描述的SMALTA算 法)来压缩其相应数据库。此算法的使用可避免对路由服务器202及/或SDN控制器204 上用于容纳大量路由条目的昂贵硬件的需要。

最终,在步骤(6)及(7)(参考编号312及314)处,SDN控制器204可将用于安装所创 建/经修改路由条目的命令(例如,OpenFlow命令)发送到PE路由器102(1),这可致使路 由器102(1)将所述路由条目编程到路由器的适当硬件转发表(例如,CAM)中。这将致使 PE路由器102(1)随后根据新编程的路由条目来以硬件转发从CE装置104(1)-(3)接收的 未来数据业务。应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这可需要使PE路由器102(1)支持/理解 OpenFlow(或由SDN控制器204在步骤(6)处用于传达命令的无论何种南向通信协议)。

4.路由服务器高可用性(HA)

关于图2中所展示的网络配置的一个潜在缺点是,路由服务器202(其代表PE路由 器102(1)及102(2)而集中执行控制平面功能)是单个故障点;如果路由服务器202失败, 那么整个网络将崩溃,这是因为CE装置104(1)-(6)将不能够与路由服务器设置路由协议 会话。为了避免此情景,图4描绘具备SDN能力的网络200的替代实施方案(展示为网 络400),所述替代实施方案利用包括多个节点的路由服务器群集402而非单个路由服务 器机器。在图4的特定实例中,路由服务器群集402包含经由层2交换器406连接到管 理网络110的两个节点404(1)及404(2),其中节点404(2)为所述群集中的现用节点且节 点404(1)为所述群集中的备用节点。路由服务器群集402的各种节点可使用例如VRRP 或VRRP-e,以在CE装置看来为单个服务器(具有单个虚拟IP地址)。当在虚拟IP地址 处接收到路由协议包时,所述路由协议包可由现用节点404(2)处理。如果现用节点404(2) 失效,那么备用节点404(1)可从失效的现用节点接管处理职责,借此确保路由服务器保 持可接入及操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路由服务器群集402可执行用于以下操作的新颖工作流:(1)自动 地使路由协议状态机及路由数据库在现用节点404(2)与备用节点404(1)之间同步;及(2) 通过备用节点404(1)将路由协议响应(即,“发射”)包发出到CE装置。这与其中路由协 议发射包始终由现用节点发出的常规VRRP实施方案形成对比。对于此工作流,备用节 点404(1)可始终恰当地与现用节点404(2)的状态同步,这可在现用节点发生故障的情况 中减少失效恢复时间。

图5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用于在图4的网络400的背景中执行此HA同步的工作流 500。在工作流500中,为清晰起见而省略了管理网络110及L2交换器406,但在各种 实施例中,其可被假定为存在且促进包在PE路由器102(1)/102(2)与路由服务器群集402 之间的流动。

在工作流500的步骤(1)(参考编号502)处,可给PE路由器102(1)配置在PE路由器 102(1)的连接到CE装置104(1)-(3)的下行链路端口与PE路由器102(1)的连接到路由服 务器群集402(通过管理网络110及L2交换器406)的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叉连接。此 步骤类似于工作流300的步骤(1),但涉及将路由协议业务(经由交叉连接)重新引导到路 由服务器群集402的虚拟IP地址,而非是特定路由服务器机器的物理IP地址。

在步骤(2)(参考编号504)处,PE路由器102(1)可从给定CE装置(例如,装置104(1)) 接收初始路由协议包且可使用交叉连接将所述包转发到路由服务器群集402的虚拟IP 地址,而并不在路由器102(1)上对所述包进行本地处理。这致使路由协议包将由群集的 现用节点404(2)接收到。

在步骤(3)(参考编号506)处,现用节点404(2)可处理从CE装置104(1)始发的路由 协议包,这引起对路由协议状态机的初始化以用于追踪会话建立过程。现用节点404(2) 可接着经由直接通信信道(有时称为“心跳式连接”)使此状态机与群集中的备用节点 404(1)同步(步骤(4),参考编号508)。在一个实施例中,此直接信道可为以太网连接。这 可致使备用节点404(1)接收并本地存储状态机(步骤(5),参考编号510)。

一旦已根据步骤(4)及(5)使路由协议状态机同步,备用节点404(1)(而非现用节点 404(2))便可基于经同步状态机而经由PE路由器102(1)向CE装置104(1)发出响应(即, “发射”包)(步骤(6),参考编号512)。此使用备用节点404(1)来向CE装置104(1)发出 发射包的步骤有利地确保状态机已在现用节点与备用节点之间恰当地同步。举例来说, 如果备用节点404(1)上的状态机未恰当地匹配现用节点404(2)上的状态机,那么由备用 节点404(1)发出的发射包将为不正确/不可靠的,这将致使CE装置104(1)对会话进行复 位。

最终,一旦已建立路由协议会话且现用节点404(2)已填充其路由数据库,现用节点 404(2)便可经由同一直接信道在周期性基础上使路由数据库与备用节点404(1)同步(步骤 (7)及(8),参考编号514及516)。这可确保从现用节点404(2)到备用节点404(1)的失效恢 复时间是最小的,因为不需要使备用节点404(1)在现用节点404(2)发生故障的情况中重 新构建路由数据库。

5.网络路由器

图6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示范性网络路由器600。网络路由器600可用于实施例如 前述揭示内容中所描述的PE路由器102(1)及102(2)。

如所展示,网络路由器600包含管理模块602、组构模块604及若干个I/O模块 606(1)-606(N)。管理模块602表示网络路由器600的控制平面且因此包含用于管理/控制 路由器的操作的一或多个管理CPU608。每一管理CPU608均可为在存储于相关联存储 器(未展示)中的软件的控制下进行操作的通用处理器,例如PowerPC、Intel、基于AMD 或ARM的处理器。

组构模块604及I/O模块606(1)-606(N)共同地表示网络路由器600的数据或转发平 面。组构模块604经配置以互连网络路由器600的各种其它模块。每一I/O模块606可 包含由网络路由器600用于发送及接收数据包的一或多个输入/输出端口610(1)-610(N)。 每一I/O模块606还可包含包处理器612。每一包处理器612为可做出关于如何处置传 入或传出数据包的线速决策的硬件处理组件(例如,FPGA或ASIC)。举例来说,在各种 实施例中,每一包处理器612可包含(或耦合到)编程有由路由服务器202确定的路由条 目的硬件转发表(例如,CAM),如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

应了解,网络路由器600为说明性的且并不打算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存在具有 比路由器600更多或更少组件的许多其它配置。

5.计算机系统

图7描绘根据一实施例的示范性计算机系统700。计算机系统700可用于实施例如 前述揭示内容中所描述的路由服务器202、路由服务器群集节点404(1)-(2)及/或SDN控 制器204。如图7中所展示,计算机系统700可包含经由总线子系统704与若干个外围 装置通信的一或多个处理器702。这些外围装置可包含存储子系统706(包括存储器子系 统708及文件存储子系统710)、用户接口输入装置712、用户接口输出装置714及网络 接口子系统716。

总线子系统704可提供一种用于使计算机系统700的各种组件及子系统按照预期彼 此通信的机制。虽然总线子系统704被示意性地展示为单个总线,但总线子系统的替代 实施例可利用多个总线。

网络接口子系统716可充当用于在计算机系统700与其它计算装置或网络之间传达 数据的接口。网络接口子系统716的实施例可包含有线(例如,同轴、双绞线或光纤以太 网)及/或无线(例如,Wi-Fi、蜂窝式、蓝牙等)接口。

用户接口输入装置712可包含键盘、指向装置(例如,鼠标、轨迹球、触摸垫等)、 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并入到显示器中的触摸屏、音频输入装置(例如,话音辨识系统、 麦克风等)及其它类型的输入装置。一般来说,术语“输入装置”的使用打算包含用于将 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700中的所有可能类型的装置及机构。

用户接口输出装置714可包含显示子系统、打印机、传真机或非视觉显示器(例如音 频输出装置等)。所述显示子系统可为阴极射线管(CRT)、平板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 (LCD))或投影装置。一般来说,术语“输出装置”的使用打算包含用于从计算机系统700 输出信息的所有可能类型的装置及机构。

存储子系统706可包含存储器子系统708及文件/磁盘存储子系统710。子系统708 及710表示可存储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功能性的程序代码及/或数据的非 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存储器子系统708可包含若干个存储器,包含用于在程序执行期间存储指令及数据 的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18及其中存储固定指令的只读存储器(ROM)720。文件存 储子系统710可为程序及数据文件提供持久性(即,非易失性)存储且可包含磁性或固态 硬盘驱动器、光学驱动器连同相关联可拆卸媒体(例如,CD-ROM、DVD、蓝光(Blu-Ray) 等)、可拆卸基于快闪存储器的驱动器或卡及/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其它类型的存储媒体。

应了解,计算机系统700为说明性的且并不打算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存在具有 比计算机系统700更多或更少组件的许多其它配置。

以上说明图解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连同可如何实施本发明的方面的实例。以上 实例及实施例不应被认为是仅有的实施例,且其呈现是为了图解说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 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灵活性及优点。举例来说,虽然已关于特定工作流及步骤描述了某些 实施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严格限于所描述的工作流及 步骤。被描述为顺序的步骤可并行执行,可改变步骤的次序,且可修改、组合、添加或 省略步骤。作为另一实例,虽然已使用硬件与软件的特定组合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应 认识到,可存在硬件与软件的其它组合,且被描述为以软件实施的特定操作也可以硬件 来实施,且反之亦然。

因此,应将本说明书及图式视为具有说明性意义而非限制性意义。所属领域的技术 人员将明白且可采用其它布置、实施例、实施方案及等效形式,此并不背离所附权利要 求书中所陈述的本发明精神及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