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

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将青虾、匙吻鲟、雍菜进行共生种养的有机结合,形成深水型混养网箱水面种植雍菜,水体中上层养殖匙吻鲟,水体中下层养殖青虾的立体生态河道养殖模式。本发明充分挖掘网箱养殖生产潜力,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59 授权公告日:20180515 终止日期:20180925 申请日:201509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5-15

    授权

    授权

  • 2016-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5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1-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虾和水生植物立体养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南方水域辽阔,水网密布,河道众多,但由于河道的生态环境与地理结构不同,大多河道本身特别是深水区域并不完全适合进行水产养殖,造成了河道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网箱建立水生动植物人工生态养殖系统,可以打破传统人工养殖对水域要求的界限,充分利用大量原本无法利用的河道资源进行渔业生产。另外,传统河道网箱养殖品种上,一般以鲢、鳙、草、青等大宗淡水鱼类以及黄颡鱼、泥鳅等品种单养或简单混养较多见,在品种配伍上不够科学和生态环保,容易造成网箱养殖经济和生态效益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解决不利于水生动物人工养殖的河道中鱼虾养殖问题,并能够减少人工养殖给自然水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要点:

A.设置深水网箱:在河道深水区域的水流汇集处设置深水网箱;

B.雍菜培育:种植雍菜前10~20d,种养水域使用有机肥均匀施肥,用量50kg/亩;在3月中旬将储备的老茎剪至25cm,间距为2cm平铺于苗床内催发新苗;待4月中旬新苗长至15cm时,将新苗去叶剪成10cm左右且带一腋芽或顶芽的小段,3~5段捆绑成1株,均匀排布于深水网箱内的网片载体上进行栽培,网片网孔直径为4cm,每个网孔扦插1株,每株间距为20×20cm;网箱框架设下衬网,衬网网孔直径为1.0cm,并保证每株有1~2cm与水体接触,用于防止养殖鱼类摄食雍菜根系;种植面积为网箱水面的1/2。

C.青虾和匙吻鲟放养:青虾为两茬养殖,4月上旬和7月中旬两批次分别在深水网箱内按500尾/m3投放青虾苗种;匙吻鲟为一批次投苗,于4月上旬与青虾苗种同步投放,按2尾/m3投放匙吻鲟苗种;匙吻鲟苗种投放时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药浴10min;

D.投饲管理:所述青虾苗种和匙吻鲟苗种投放3天后每天投喂2次青虾全价配合饲料,饲料蛋白含量为34%,所述青虾体长小于4cm时,投饵量为虾体总重的6~10%,所述青虾体长大于4cm时投饵量为虾体总重的4~5%。

E.青虾收获:第一批投放的青虾于7月上旬进行起捕;第二批投放的青虾于11月中旬进行起捕,在所述起捕前2天停止饲料投放。

F.匙吻鲟收获:与第二批投放的青虾同时进行起捕,在所述起捕前2天停止饲料投放。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要点包括G.防治鱼病: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0天按50~100g/m3全深水网箱泼洒1次生石灰水。

优选的,所述河道深水区域的水流汇集处是水深3m以上,避风向阳,流速在0.05~0.2m/s,风力不超过5级的回水湾。

优选的,所述分次采摘雍菜是在雍菜嫩茎长至25cm时进行采摘。

优选的,所述青虾苗种平均1000~1500尾/kg,所述匙吻鲟苗种平均尾重0.4kg。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深水网箱,将青虾、匙吻鲟、雍菜进行共生种养的有机结合,形成网箱水面种植雍菜,水体中上层养殖匙吻鲟,水体中下层养殖青虾的立体生态河道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投喂青虾全价配合饲料。匙吻鲟以青虾的饲料碎屑以及剩余饲料为食,而青虾与匙吻鲟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富营养化养殖尾水,则通过雍菜生长所充分消耗利用。通过三者互利共生的特点,不但可以充分挖掘网箱养殖生产潜力,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而且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带来的尾水污染问题,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基于深水型混养网箱的青虾-匙吻鲟-雍菜河道养殖方法按以下要点操作:

A.设置深水网箱

深水网箱为中国专利文献CN203851609U公开的深水型混养网箱,将深水网箱设置于河道的深水区域,水深过浅网箱底部着泥,影响水流交换和排泄物的流出,一般以水深3m以上较好;水流畅通,水质新鲜,避风向阳,流速在0.05~0.2m/s范围内风力不超过5级的回水湾为好;水流汇集处为放置深水网箱的理想场所。

B.雍菜培育

种植雍菜前10~20d,种养水域使用有机肥均匀施肥,用量50kg/亩;在3月中旬将储备的老茎剪至25cm,间距为2cm平铺于苗床内催发新苗;待4月中旬新苗长至15cm时,将新苗去叶剪成10cm左右且带一腋芽或顶芽的小段,3~5段捆绑成1株,均匀排布于深水网箱内的网片载体上进行栽培,网片网孔直径为4cm,每个网孔扦插1株,每株间距为20×20cm;网箱框架设下衬网,衬网网孔直径为1.0cm,并保证每株有1~2cm与水体接触,用于防止养殖鱼类摄食雍菜根系;种植面积为网箱水面的1/2。

C.青虾和匙吻鲟放养

青虾和匙吻鲟苗种放养前10~15d为深水网箱“试水期”,在深水网箱内投放经自行强化培育的大规格青虾和匙吻鲟苗种,前者投放500尾/m3,平均规格1000~1500尾/kg,后者投放2尾/m3,平均尾重0.4kg。苗种要求体表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青虾为两茬养殖,4月上旬和7月中旬两批次投放青虾苗种;匙吻鲟为一批次投苗,4月上旬与青虾苗种同时投放。匙吻鲟苗种投放时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药浴10min。

D.投饲管理

苗种入箱后第3天开始向深水网箱内投喂青虾全价配合饲料;青虾以专有全价配合饲料为食,匙吻鲟主要以青虾的饲料残渣为食。投饲工作专人负责,坚持“四定”,并根据天气、水温和虾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正常投食每日3次,7~8时、16~17时和21~22时各投喂一次,投喂比例分别为全天投喂量的30%、40%、30%,投饲量一般前期(青虾体长小于4cm)为虾体总重的6~10%,后期(青虾体长大于4cm)为虾体总重的4~5%。

E.雍菜收获

在5月至10月期间,直至霜冻之前,雍菜嫩茎长至25cm时即可以进行采摘,采收要及时,否则其茎叶部分会老化,影响口感,降低品质。

F.青虾和匙吻鲟收获

青虾起捕时间一般为第一批是7月上旬,第二批是11月中旬;匙吻鲟起捕时间与青虾第二批起捕时间保持一致,这样能够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为保证成虾品质,在起捕前2天即停喂饲料。起捕时主要是靠手工操作,即通过人力提网、集虾,凭人为判断,用手抄网选择捞取,最终达到清网的效果。

平时的饲养管理还包括定期(一周左右)对网衣上的附着藻类等杂物进行洗刷,以保证水体正常交换;深水网箱种养要派专人看管,每日巡箱并检查,及时掌握虾的生长及摄食活动以及网箱筏架、固定系统、网箱网具的完好程度,及时清除深水网箱上的漂浮物和附着物,尤其是在大风前后,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适时调箱,随着水位涨落,须把深水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以保证水质清新;定期进行测量虾的体长,观察日常虾的摄食情况,以确定饵料规格。深水网箱种养区要有专人看管,防止偷盗现象。

G.防治鱼病

由于深水网箱种养环境条件优良,水质较好,加之放养鱼虾的密度适宜,病害发生的概率也较小,故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即可。在病害流行季节,一般为高温季节,每10天用50~100g/m3生石灰水全箱泼洒1次,在整个养殖试验过程中未发现病害。

待深水网箱起捕后,方可进行清洗和换网工作。清洗和更换深水网箱应根据深水网箱附着水生生物的量而定。清洗深水网箱可使用高压水枪将深水网箱上的附着物冲落。一般清洗为1次/年,换网为3~5年/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