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结构

一种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结构,包括工程大坝,工程大坝将河流分为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在工程大坝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之间设有导流隧洞,导流隧洞的导流入口置于上游河段并置于上游围堰的上游,导流出口置于下游河段并置于下游围堰的下游,导流隧洞与下游围堰之间设有引水渠道。本发明能保证下游围堰至导流隧洞出口之间河段所需的生态流量,避免造成脱水河段;且该结构风险小,简单易行,方便实用,成本低廉,不会对永久建筑物自身遗留下缺陷,值得推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6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79056.9

  • 发明设计人 夏豪;魏浪;纵霄;张虎成;

    申请日2015-10-19

  • 分类号E02B8/00;E02B7/00;

  • 代理机构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管宝伟

  • 地址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兴黔路1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2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03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8/00 申请日:2015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供水利水电 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水库 工程下泄生态流量问题是环保主管部门关注的一个重点。水利水电工 程施工期间依靠分期围堰或者导流洞导流,一般不会造成脱水河段减 脱水。目前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及运行期间通过导流洞下泄生态 流量的方案也有很多,比如(1)在导流洞底板下面埋设放水钢管、 (2)导流洞闸门封堵时制闸门开度、(3)在导流泄水建筑物钢闸门 上设置孔洞和电动蝶阀,或通过进口钢闸门局部开启控制闸门开度 等,这些方案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导流隧洞下泄所需流量,可有效满 足下游生态用水需求。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受工程所在河段地形、地 质等条件限制,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洞出口距离下游围堰较远,距 离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这就容易造成下游围堰至导流洞出口区间 的河段出现脱水现象,给该河段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但这一 问题往往被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 的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可能忽视的下游围堰至导流洞出口之间河段 脱水的问题,其具有实施方便易行,科学可靠等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的结构,包括工程 大坝,工程大坝将河流分为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在工程大坝上游和 下游分别设置有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之间设有 导流隧洞,导流隧洞的导流入口置于上游河段并置于上游围堰的上 游,导流出口置于下游河段并置于下游围堰的下游,所述导流隧洞与 下游围堰之间设有引水渠道。

所述引水渠道的入口高程低于该处的导流隧洞底部高程,且引水 渠道入口高程高于出口高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 生态流量的结构,能保证下游围堰至导流隧洞出口之间河段所需的生 态流量,避免造成脱水河段,解决了目前部分工程可能忽视的下游围 堰至导流隧洞出口之间河段脱水的问题;且该结构风险小,简单易行, 方便实用,成本低廉,可以起到很到的效果,而且不会对永久建筑物 自身遗留下缺陷,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布置图;

图中:1-工程大坝,2-上游围堰,3-下游围堰,4-导流入口,5- 导流隧洞,6-导流出口,7-引水渠道,8-上游河段,9-下游河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 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提供水利水电工程下游下游河段生态 流量的结构,包括工程大坝1,工程大坝1将河流分为上游河段8和下 游河段9,在工程大坝1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上游围堰2和下游围堰 3,上游河段8与下游河段9之间设有导流隧洞5,导流隧洞5的导流入 口4置于上游河段8并置于上游围堰2的上游,导流出口6置于下游河段 9并置于下游围堰3的下游,所述导流隧洞5与下游围堰3之间设有引水 渠道7。

所述引水渠道7的入口高程低于该处的导流隧洞5底部高程,且引 水渠道7入口高程高于出口高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施工导流期间,或者在 导流入口4下闸蓄水后仍通过导流隧洞5下泄生态流量时,通过提前修 建好的引水渠道7将导流隧洞5泄放的水引至下游围堰3处,再流入河 道,向下游河段9中的脱水河段泄放生态流量,引水渠道7的过流能力 应满足脱水河段所需要的最低生态流量要求。引水渠道7的进口位置 应通过水力学计算确定,或布置在导流出口6处,或布置在导流隧洞5 内部某一位置,但应确保引流渠道7的进口高程低于该处的导流隧洞5 底部高程,并使引水渠道7的进口高程高于出口高程,即引水渠道7 的坡降与河道的坡降是相反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期隧洞导流期间,以及在导流 隧洞5下闸蓄水后仍通过导流洞下泄下游河段所需的生态流量时,利 用引水渠道7将下游河段9所需的生态流量引至导流出口6上游的下游 围堰3处,再流入河道,从而保证了下游围堰3至导流出口6之间河段 所需的生态流量,避免造成脱水河段,解决了目前部分工程可能忽视 的这一问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