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及数字驻极体麦克风

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及数字驻极体麦克风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及数字驻极体麦克风。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用于将数字驻极体麦克风贴装至一印刷电路板上,数字驻极体麦克风具有圆形封装结构,圆形封装结构的连接面上设有至少五个引脚;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圆形贴装区域,圆形贴装区域设有至少四个焊盘,至少五个引脚与至少四个焊盘接触。本发明可以将圆形封装结构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实现自适应贴装,复用已有的生产线工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80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84295.X

  • 发明设计人 叶菁华;

    申请日2014-06-23

  • 分类号H04R19/04;H04R19/01;

  • 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俞涤炯

  •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198弄10号502A1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0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2

    授权

    授权

  • 2016-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R19/04 申请日:2014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 及数字驻极体麦克风。

背景技术

数字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在传统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的基础上,将模数 转换单元加入麦克风内部,以输出数字电信号,大大提高了麦克风抗电磁干 扰的能力,提高了麦克风的输出信号质量,然而,与传统驻极体电容式麦克 风的两只引脚结构不同,数字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的连接端子为四个引脚, 分别为:电源输入端VDD、时钟输入端ClK、数据输出端Data、接地端GND; 现有技术中传统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的圆形贴片封装结构的两个连接引脚采 用环状结构便于实施表面贴装工艺,而四个引脚的数字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 若仍然采用圆形封装结构,则要实现自动表面贴装工艺会存在障碍。因而本 领域技术人员不得不将数字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设置为方形封装结构,以便 于自动表面贴装,然而这造成已有的圆形贴片封装工艺线的浪费,提高了企 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解决以上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用于将所述数字驻极体麦克风贴装至一 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所述数字驻极体麦克风具有圆形封装结构,所述圆形 封装结构的连接面上设有至少五个引脚;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圆形贴装区 域,所述圆形贴装区域设有至少四个焊盘,至少五个所述引脚与至少四个所 述焊盘接触。

优选地,所述引脚包括位于圆心位置的第一引脚,环绕所述第一引脚设 置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设有相互之间等间隔设置 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

优选地,所述焊盘包括位于所述圆形贴装区域的中心位置的第一焊盘, 围绕所述第一焊盘设置的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之 间的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所述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焊盘接触,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 焊盘接触;

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 焊盘接触,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与所 述第四焊盘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为环绕所述第一 引脚的同一圆形结构上的三段第一类圆弧状连接结构,三段所述第一类圆弧 状连接结构等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焊盘和所述第四焊盘为环绕所述第一焊盘的同一圆形 结构上的两段第二类圆弧状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三焊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引脚、所述第四引脚、所述 第五引脚的其中任意一个的长度;所述第四焊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引脚、 所述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的其中任意一个的长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具有上述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 连接结构,所述第三引脚为数据输出端,所述第四引脚为时钟输入端,所述 第五引脚为受控开关端,所述第五引脚在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三引 脚或所述第四引脚接触,以实现所述引脚与相应功能的所述焊盘正确对接;

所述控制信号通过一判决电路产生,所述判决电路依据所述引脚的信号 输入或信号输出状态产生所述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判决电路位于所述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内部,与所述第三 引脚、所述第四引脚及所述第五引脚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焊盘同为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引脚 与所述第二焊盘同为接地端,或者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焊盘同为接地端, 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焊盘同为电源输入端。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将圆形封装结构的数字 驻极体麦克风实现自适应贴装,复用已有的生产线工艺,降低企业的生产成 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面的引脚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印刷电路板的圆形贴装区域的焊盘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内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 限定。

参照图1、图2,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连接结构,用于将数字驻极体麦克 风1贴装至一印刷电路板2上,其中,数字驻极体麦克风1具有圆形封装结 构,圆形封装结构的连接面上设有至少五个引脚;印刷电路板2上设有圆形 贴装区域,圆形贴装区域设有至少四个焊盘,至少五个引脚与至少四个焊盘 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引脚包括位于圆心位置的第一引脚 11,环绕第一引脚11设置的第二引脚12;第一引脚11与第二引脚12之间 设有相互之间等间隔设置的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及第五引脚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焊盘包括位于圆形贴装区域的中心位 置的第一焊盘21,围绕第一焊盘21设置的第二焊盘22,设置于第一焊盘21 与第二焊盘22之间的第三焊盘23和第四焊盘24,第三焊盘23和第四焊盘 24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引脚11与第一焊盘21接触,第 二引脚12与第二焊盘22接触;

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三焊盘23 接触,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中的至少一个与第四焊盘24 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 15为环绕第一引脚11的同一圆形结构上的三段第一类圆弧状连接结构,三 段第一类圆弧状连接结构等间隔设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第一类圆弧状连接 结构的长度为同一圆形结构的六分之一圆周长度。

本发明的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 连接结构,只要适于设置在第一引脚11和第二引脚12之间,满足本发明的 目的,如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可以呈品字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三焊盘23和第四焊盘24为环绕第 一焊盘21的同一圆形结构上的两段第二类圆弧状连接结构。第二类圆弧状连 接结构的长度小于同一圆形结构的二分之一圆周长度但大于第一类圆弧状连 接结构的长度。

同样的,本发明的第三焊盘23和第四焊盘24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焊 盘代替,只要适于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三段第一类圆弧状连接结构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两段第二类圆弧状连接 结构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三焊盘23的长度大于第三引脚13、 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的其中任意一个的长度;第四焊盘24的长度大于 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第五引脚15的其中任意一个的长度。

本发明的第一引脚11与第一焊盘21同为电源输入端,第二引脚12与第 二焊盘22同为接地端,或者本发明的第一引脚11与第一焊盘21同为接地端, 第二引脚12与第二焊盘22同为电源输入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驻极体麦克风1,具有上述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1 的连接结构,第三引脚13为数据输出端,第四引脚14为时钟输入端,第五 引脚15为受控开关端,第五引脚15在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与第三引脚13 或第四引脚14接触,以实现引脚与相应功能的焊盘正确对接;

控制信号通过一判决电路16产生,判决电路16依据引脚的信号输入或 信号输出状态产生控制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判决电路16位于数字驻极体麦克风1 的内部,与第三引脚13、第四引脚14及第五引脚15电连接。

本发明的数字驻极体麦克风的判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上电后,依据外部电路输入的时钟信号判断引脚与焊盘的接触情况, 判决电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判决:

第一种情况,判决电路判断第三引脚、第四引脚或第五引脚中的设定引 脚是否有信号输入,以接收信号的引脚作为时钟输入端,

如果有一个引脚接收到时钟信号,可以以其余两个引脚作为数据输出端;

如果有两个引脚接收到信号,以两个引脚共同作为时钟输入端,其余一 个引脚作为数据输出端,向外输出数据信号;

如上面表格中,第三焊盘如果输出时钟信号,

1)当仅有第三引脚接收到时钟信号时,可以以第四引脚与第五引脚 共同作为数据输出端;

2)当第三引脚与第五引脚均接收到时钟信号时,以第四引脚作为数 据输出端;

3)当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均接收到时钟信号时,以第五引脚作为数 据输出端,由于第五引脚默认为受控开关端,此时受控开关在控 制信号作用下与内部电路切换,实现向外输出数据信号。

第二种情况,以第三引脚作为数据输出端,判决电路判断第三焊盘或第 四焊盘是否收到信号,收到信号的焊盘认为与第三引脚接触,另一焊盘作为 时钟输入端,向第四引脚或第五引脚中的至少一个发出时钟信号;

接着,检测第五引脚是否接收到时钟信号,如果没有,可以以第三引脚 和第五引脚共同作为数据输出端,或单独以第三引脚作为数据输出端;如果 有,以第五引脚和第四引脚共同作为时钟输入端,或以第五引脚作为时钟输 入端;如上面表格中,

1)当第四焊盘与第三引脚单独接触时,第四焊盘接收数据信号,第 三焊盘与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接触,可以以第四引脚及第五引脚 共同作为时钟输入端;

2)当第四焊盘与第三引脚及第五引脚接触时,此时第三引脚与第五 引脚可以共同作为数据输出端,以第四引脚单独作为时钟输入 端;

3)当第四焊盘与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接触时,此时可以以第三引脚 及第四引脚共同作为数据输出端,以第五引脚单独作为时钟输入 端,当然,此处,此时受控开关在控制信号作用下与内部电路切 换,实现接收外部时钟信号。

其余情况类同,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 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 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