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自动浸油甩干机

一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自动浸油甩干机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自动浸油甩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机、浸油机、离心甩干机和自动下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与浸油机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一连接,所述浸油机和离心甩干机的上方设有提升总成,所述离心甩干机与所述自动下料机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二连接。本发明将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上料、浸油、甩干和下料等工作衔接起来,实现了自动运行,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能满足各品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对浸油、甩干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737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庆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00339.2

  • 申请日2015-08-15

  • 分类号B65G49/04(20060101);B65G47/91(20060101);F26B11/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5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娄岳;金凯

  • 地址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7-5号区(雷池路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54: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09

    授权

    授权

  • 2016-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9/04 申请日:2015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门座圈和气门导管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的全自动浸油甩干机。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制品如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等,由于易发生锈蚀,所以产品在包装发货之前,需要充分浸防锈油。此外,为避免产品上附着的油品过多,所以浸油后还需对产品离心甩干。目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防锈油以及甩干的工作全部由工人手工完成,劳动量大,且产品的浸油质量不一。

传统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甩干工作的步骤如下:(1)人工将一筐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倒入浸油桶中;(2)手工拎浸油桶,在油槽中上下晃动;(3)人工将浸油桶内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倒入至离心甩干机中进行甩干;(4)人工将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从离心甩干机中舀出。可以看出,传统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甩干工作,工人的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的浸油质量,且能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浸油甩干,从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的浸油甩干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自动浸油甩干机,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机、浸油机、离心甩干机和自动下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与浸油机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一连接,所述浸油机和离心甩干机的上方设置有提升总成,所述离心甩干机与所述自动下料机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主框架、抓手总成以及位于该主框架下方工位的有料台车和空台车,所述抓手总成通过平移导轨与所述主框架连接,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平移导轨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总成包括抓手、双向驱动气缸、翻转电机以及用于带动该抓手水平移动的平动气缸,所述抓手包括与所述平移导轨滑动连接的支架、通过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通过所述双向驱动气缸与该悬臂连接的夹臂。

进一步地,所述浸油机包括油槽以及设置在该油槽上方的内筒支撑座,所述内筒支撑座上用于放置浸油内筒,该内筒支撑座能通过竖直气缸在所述油槽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浸油内筒底端开设有用于适配离心甩干机的卡槽。

所述自动上料机,在工人将台车推送至指定位置之后,会自动检测台车的位置是否确已固定,只有在确认台车的位置确已固定后,才开始上料工作。如台车的位置有误,设备将会报警,提示工人重新摆放台车。

所述浸油机,可根据需要,对不同品种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设定不同的浸油时间和上下移动时间间隔,以达到最佳的浸油效果。所述浸油机的内筒支撑座由竖直气缸带动,装满物料的浸油内筒在内筒支撑座的带动下,上下来回移动,使油槽内的油品翻滚,从而使物料浸油充分。

所述提升总成,是将浸油内筒从浸油机中抓取、放置到离心甩干机中进行甩干。所述离心甩干机配有防震基座,可减轻设备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在产品完成浸油、甩干的工作后,会通过所述自动下料机进行下料,自动下料机的结构与自动上料机类似。

所述离心甩干机,其甩干时间和甩干转速也是可以进行设定,可设定的转速范围为0~2000rpm,可设定的甩干时间范围为0~15min。传统的甩干机,对于不需要进行甩干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采用的是沥干的方法。本发明的离心甩干机由于甩干的速度可调,可对原本不需要进行甩干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进行低速甩干,经试验,对于大多数之前沥干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品种,转速设定为50rpm,甩干时间设定为1min时,可以达到与沥干相同的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上料、浸油、甩干和下料等工作衔接起来,实现了自动运行,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能满足各品种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对浸油、甩干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自动上料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抓手总成的主视图,并示出了平移导轨的位置;

图4为本发明中抓手总成抓取物料筐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浸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自动上料机,110、主框架,120、抓手总成,121、抓手,121a、支架,121b、悬臂,121c、夹臂,122、双向驱动气缸,123、翻转电机,124、平动气缸,130、有料台车,140、空台车,150、平移导轨,160、提升装置,200、浸油机,210、油槽,220、内筒支撑座,230、浸油内筒,231、卡槽,300、离心甩干机,400、自动下料机,500、物料滑道一,600、提升总成,700、物料滑道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自动浸油甩干机由自动上料机100、浸油机200、离心甩干机300、提升总成600以及自动下料机400五个部分组成。其中自动下料机400的结构和原理与自动上料机100类似。自动上料机将一筐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抓取后,倒入至浸油机的浸油内桶内浸油;浸油完毕后,由提升总成将浸油内桶从浸油机中抓取,放至离心甩干机中对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进行离心甩干,最后再由提升总成将浸油内桶从离心甩干机中抓取,将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从浸油内桶中倒出至自动下料机的物料筐中,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甩干所有工序完成。

所述自动上料机100与浸油机200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一500连接,所述提升总成600设置在浸油机200和离心甩干机300的上方的支架610上,并能沿该支架左右滑动,所述离心甩干机300与所述自动下料机400之间通过物料滑道二700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上料机100包括主框架110、抓手总成120以及位于该主框架下方工位的有料台车130和空台车140,所述抓手总成120通过平移导轨150与所述主框架110连接,所述主框架110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平移导轨150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160。

所述有料台车130和空台车140都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推动,所述有料台车130上放置多个物料筐131,用于运送待浸油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有料台车上设有止口,用以确定台车和放置在台车上的物料筐的相对位置,所述空台车可将空的物料筐运走。

所述提升装置160包括提升电机161和驱动链条162,可驱动平移导轨15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平移导轨上的抓手及该抓手抓取的物料筐上下移动。

如图3和4所示,所述抓手总成120包括抓手121、双向驱动气缸122、翻转电机123以及用于带动该抓手水平移动的平动气缸124。

所述抓手121包括支架121a、悬臂121b和一对夹臂121c,所述支架121a与所述平移导轨150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平动气缸124固定连接,可在平动气缸的带动下沿所述平移导轨滑动。所述悬臂121b通过所述翻转电机123与所述支架121a转动连接,该悬臂能在翻转电机的带动下以翻转电机的翻转轴123A为中心进行翻转(参加图4)。所述两个夹臂121c通过双向驱动气缸122与所述悬臂121b连接,该双向驱动气缸能驱动两侧夹臂将有料台车上的物料筐131夹紧。

如图5所示,所述浸油机200包括油槽210以及设置在该油槽上方的内筒支撑座220,所述内筒支撑座上用于放置浸油内筒230,该浸油内筒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内筒支撑座能通过竖直气缸在所述油槽内上下移动,从而产生防锈油的翻滚,使浸油内筒中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更加充分。竖直气缸动作的频率和浸油的时间,则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对于大多数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1分钟,竖直气缸上下来回移动2次,就足以保证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的充分。优选地,所述浸油内筒230底端开设有用于适配离心甩干机的卡槽231,提升总成600将装有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的浸油内筒抓取、放置到离心甩干机中后,浸油内筒通过所述卡槽231与离心甩干机自动吻合。物料筐和浸油内桶均可以翻转180°,确保设备内无产品残留。

所述离心甩干机300的转速和转动时间也是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设定。传统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甩干工艺,由于离心机转速不可调整,所以对于部分产品,只能采取沥干的方式。本发明中的离心甩干机的甩干速度可调,可对该类产品设定较低的转速进行甩干,大大缩短了产品的运转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测试,对表面防锈油要求尽可能少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设定转速1600r/min,时长1min可达到最佳甩干效果;对表面防锈油要求多、传统工艺对其进行沥干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设定转速30r/min,时长30s可达到最佳甩干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设备开启之前,员工需要将有料台车130和空台车140推送至指定工位,有料台车和空台车上均设有止口,用以确定台车和放置在台车上的物料筐的相对位置,因此有料台车一旦推送至指定位置,物料筐就刚好位于抓手总成的正下方。为绝对确保抓手总成中的抓手121能够成功抓取和放下物料筐,设备会通过位置传感器自动对有料台车和空台车的位置进行检测,确认位置摆放无误后设备才能正常启动和运转。

设备开始运转时,抓手121在平动气缸124的驱动下,整体沿平移导轨150移动至有料台车的物料筐131的正上方;提升装置的提升电机161转动,其驱动链条162将抓手总成下移,由于有料台车和物料筐的尺寸是固定的,所以设备会根据剩余物料筐的数量计算下移的距离,当抓手下移至与有料台车物料筐的相同的高度时,双向驱动气缸122动作,将物料筐夹紧;物料筐被夹紧后,提升电机161转动,驱动链条162将抓手和被抓取到的物料筐整体上移;当抓手上移至指定高度时,提升电机161停止转动,此时,翻转电机123缓慢转动,带动抓手和被抓取到的物料筐缓慢翻转,将物料筐内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缓慢倒出。浸油机200的接料口端设有物料滑道一500,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沿该物料滑道一从物料筐进入浸油机的浸油内筒230中,可最大程度上减轻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之间因相互撞击而产生的碰伤。当物料筐内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全部倒出后,翻转电机123回转,平动气缸124将抓手连同空的物料筐拉回至空台车正上方,提升电机161转动,驱动链条162将抓手总成下移,下移确定距离后,双向驱动气缸122动作,将空的物料筐141松开,落入空台车140上,上料过程结束。

所述浸油机200的内筒支撑座220通过竖直气缸在油槽210内上下移动,从而产生防锈油的翻滚,使浸油内筒230中的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浸油充分。浸油完成后,通过提升总成600将浸油内桶移至离心甩干机中,浸油内筒通过提升总成中的抓手抓取,浸油内桶的平行移动依靠提升总成中的气缸的推动完成,浸油内桶中的工件通过物料滑道二700翻转到自动下料机400,是通过提升总成中的翻转电机来完成的。

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在甩干之后,提升总成600将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从浸油内筒230倒入至自动下料机中的空物料筐中,所以自动下料机不含翻转电机,空物料筐在接满物料之后,其平动气缸带动抓手和被抓取到的物料筐平移,最后提升电机带动抓手和被抓取到的物料筐下降,将装有气门座圈及气门导管物料筐放至对应的台车上,下料过程结束。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