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则性聚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则性聚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则性聚合物,其结构式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312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欧纳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80039.X

  • 发明设计人 肖淑勇;杨亚丽;张慧丽;

    申请日2015-09-11

  • 分类号C08G61/12;H01L51/46;H01L51/54;

  • 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顾进

  • 地址 210048 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宁六路606号千人计划研究院A幢431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45: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7

    授权

    授权

  • 2016-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61/12 申请日:2015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半导体,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 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共轭聚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共轭聚合物至少含有一个单双键交替连接的主链,它的π-电子是离域的并 且更容易在键与键之间移动,从而将此类共轭聚合物称为有机半导体,也可称为 聚合物半导体。

通常半导体聚合物由对称单体通过交联缩合反应得到,具有线性构型的聚合 物骨架,当在聚合物骨架中引入非对称性单体基团时,沿着聚合物骨架矢量方向 相邻的结构单元之间便会产生区域规则性,例如反应式1给出了3-己基噻吩聚 合后可能得到的的聚合物链的构型,而相应的电子特性如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电荷 迁移率、有机光伏器件中的能量转化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合物骨架构型,通 常情况下,高规整度的聚合物具有更高上述性能,高规整度意味着高热-尾(HT) 偶合度和低头-头(HH)偶合或尾-尾(TT)偶合,如反应式1所示。

由非对称单体合成可控区域规则性共轭聚合物仍然是一个技术挑战,大多数 情况下,得到的聚合物通常是各种构型的随意组合,如HT-HT、HT-HH、TT-HT 和TT-HH(如路线1所示),而由此所得到的聚合物是不是具备区域规则性是随 机的,近来关于怎样增加聚合物的区域规则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如 WO2005/014691、WO2006/107740、WO2007/146074,、WO2008/092490和 WO2009/056490都有相应介绍。

另外,为了实现共轭聚合物所需能级间隙,HOMO/LUMO能级水平,吸收光谱、 电荷迁移率和薄膜形貌,供体(D)-受体(A)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共轭聚合 物,其中供体是富电子基团,受体是缺电子基团,D-A型聚合物包含交替供体和 受体单元。供体单元和受体单元之间的推-拉特点降低了共聚物带隙并增加了重 复基团之间的双键性。

如果给体单元和受体单元有一个或二者是化学不对称的,相应D-A共聚物 会形成许多种聚合骨架构型,2,1,3-苯并噻二唑是研究最多受体之一,其中在 2,1,3-苯并噻二唑中引入一个吸电子原子得到的氟代的2,1,3-苯并噻二唑(分子式 如FBT所示),具备了非对称特点,其与供体所能形成的聚合物如反应式2所示,

在传统的交叉偶联缩合反应中,由对称的给体D单元和非对称的受体A形 成的共聚物是许多构型的混合物,即无规则共聚物。聚合物骨架中不对称性的引 入对共轭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微小优化,也就是说,单个原子的 取代和烷基支链的长度,都会导致共聚物微观结构的明显变化,并最终影响其电 子特性(Chen,H.-Y.,etal.,Adv.Mater.2010,22,371)。事实上,最近Albrecht等 (JACS,2012,134,14932),Chen等(Nat.Photonics,2009,3,649)和Tseng等 (NanoLett.2012,12,6353)报道,含有非对称单元的聚合物半导体在光电应用 中呈现出较高的性能。

显然,现在需要发明具有可控的化学构型(区域规则)非对称共轭D-A共聚 物,以便获得所需的能隙,HOMO/LUMO水平,吸收光谱,电荷迁移率和膜形 态,最终得到所需性能来应用于光电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 则性聚合物,其具有预期的HOMO和LUMO能级水平,能量带宽以及吸收光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 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则性聚合物,其结构式如1MP0所示,

其中,R1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n为大于6的整数;

D为芳香环基团。

其中,D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优选自,如C6-C30取代或未取 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基团,实例包括但不局限于噻吩基,吡咯基,呋喃基,苯基, 磷杂环戊二烯基,苯并噻吩基,螺芴基,螺噻吩基,联噻吩基,四噻吩基,并噻 吩基,并二噻吩,异苯并噻吩基,苯并二噻吩基,环戊二烯二噻吩基,硅杂环戊 二烯基,硅杂环戊二烯双噻吩基,吲哚基,苯基,萘基,蒽基,苝基,茚基,芴 基,芘基,薁基,吡啶基,恶唑基,噻唑基,噻嗪基,嘧啶基,吡嗪基,咪唑基, 苯并二唑基,苯并氧杂恶二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异苯 并呋喃基,噻二唑基,二噻吩吡咯基,二噻吩基或咔唑基。

因而,进一步优选地,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式如1MP1所示,

其中,R1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R3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R4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n为大于6的正整数。

优选地,R1、R2、R3和R4分别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 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三十烷基,异 丙基,异丁基,2-乙基己基,2-丁基己基,2-丁基辛基,2-己基辛基,2-己基癸 基,2-己基十二烷基,2-辛基葵基,2-辛基十二烷基,2-辛基十四烷基,2-辛 基十六烷基,2-葵基十二烷基,2-癸基十四烷基,2-葵基十六烷基,2-十二烷 基十四烷基,2-十二烷基十六烷基,2-十二烷基十八烷基中的一种。

更优选地,R1=R2=R3=R4,且均为十六烷基。

上述区域规则性聚合物采用的制备方法,是简单的缩聚方法合成,包括如下 步骤:

1)在通氩气的条件下,将化合物IT0312和给电子体Ⅰ以摩尔比1:2溶于甲 苯中,搅拌均匀,再通氩气鼓泡0.5-1小时后,加入催化剂Pd(PPh3)4,搅拌回流 24-30小时,反应完后,降至室温,经分离提纯得中间体2FBT-CDT;

2)在通氩气的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2FBT-CDT和给电子体Ⅱ 以摩尔比1:1溶于间二甲苯中,搅拌均匀,再通氩气鼓泡0.5-1小时后,加入催 化剂Pd(PPh3)4,搅拌回流45-50小时,加入封端剂溴苯,继续搅拌5-8小时,反 应完后,降至室温经分离提纯得聚合物1MP0。

其中,化合物IT0312,给电子体Ⅰ,中间体2FBT-CDT和给电子体Ⅱ的结 构式如下,

其中,R1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R2为含有1-30个碳原子的烷基;

D为芳香环基团。

此制备方法是先合成非对称性基团2FBT-CDT,之后再与给电子基团D偶合, 因此,最后的得到的聚合物的构型为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不会形成该聚合物相 关的其他构型,因而,在此制备方法中,聚合物的合成方向是定向的和可控的,而 且工艺路线简单易行且重复性较好。

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区域规则性聚合物的溶液所形成的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区域规则性聚合物在有机光伏电池,有机薄膜晶体管或有 机高分子传感器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聚合物骨架上含有2FBT-CDT,其中FBT是非对称性的,但是, 其具有区域规则性,使得聚合物具有具备预期的HOMO和LUMO能级水平,能量带 宽以及吸收光谱。

2本发明的聚合物具有多个烷基支链,使得聚合物在常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 好的溶解性,因而,聚合物溶解于溶剂后所形成的溶液,可通过滴涂或者旋涂的 方式在基质上形成薄膜,优化了膜的形貌,提高了其电荷迁移率。

3、基于本发明的聚合物所制造的机薄膜晶体管,具有好的电荷传输率和稳 定性

4、基于本发明的聚合物所制造的机光伏电池,具有更高的光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中间体IT1089的NMR光谱;

图2为1MP2溶液和1MP2溶液在玻璃上所形成的膜的吸收光谱;

图3为聚合物1MP2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

图4为应用聚合物1MP2组装而成的有机光伏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这些 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含有非对称性单氟取代2,1,3-苯并噻二唑基团的区域规则性聚合物, 其结构式如IMP1所示:

在聚合物1MP1中,当R1=R2=R3=R4,且均为十六烷基时,其结构式如IMP2 所示:

其中,n为大于6的正整数

聚合物IMP2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在通氩气的条件下,取6.15g(6.46mmol)IT0952(其结构式如图3 所示,购于加拿大1-MaterialInc,),4.03g(12.9mmol)IT0312(其结构式 如图3所示,购于加拿大1-MaterialInc,),150ml甲苯加入到500ml烧瓶中, 搅拌均匀,继续同氩气鼓泡30分钟,之后加入催化剂746mg(0.6455mmol) Pd(PPh3)4,搅拌回流24小时,反应完后,反应体系降至室温,旋除溶剂,用甲 醇洗后,过滤收集粗产品,用快速层析柱进行提纯(洗脱剂为摩尔比为2:1三氯 甲烷与正己烷混合液),得到纯的中间体3.08gIT1089(其结构式如图3所示), 产率44%。

图2是中间体IT1089的核磁谱图。1HNMR(CDCl3):δ(ppm):0.87(t,6H), 1.15-1.23(m,56H),2.0(m,4H),7.70(d,2H),8.06(s,2H).

2)在通氩气的条件下,向250ml烧瓶中加入2.00g(1.84mmol)步骤1)所 得的IT1089(其结构式如图3所示),1.75g(1.84mmol)IT0952(其结构式如 图3所示,购于加拿大1-MaterialInc,),和50mL间二甲苯,搅拌均匀成溶 液体系,继续通氩气鼓泡30分钟,之后加入催化剂106mg(0.0918mmol) Pd(PPh3)4,搅拌回流48小时,然后再加入1mL封端剂溴苯,继续搅拌5小时, 反应结束后,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加入1000ml沉淀剂甲醇,过滤收集得到2.5g 蓝黑色的固体聚合物粗产物,再依次用丙酮,正己烷和氯仿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 器进行分离提纯,提纯液浓缩后,加入丙酮再次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得到 0.7g亮紫黑色的固体。

凝胶渗透色谱(三氯甲烷作为淋洗剂,聚苯乙烯作为标样)检测聚合物1MP2: 分子量Mw为120000,摩尔分子量Mn为50000,分散指数PDI为2.4。

该聚合物合成途径如反应式3所示,

因为氟代2,1,3-苯并噻二唑(FBT)的不对称性,如果是仅仅靠给电子基团 (IT0952)和IT0312通过缩聚的方式来得到,除了合成结构式如1MP2所示聚合物, 还会得到其他异构体,其结构子式如1MP-X和1MP-Y所示,而本实施例中,先合 成非对称性结构的中间体IT1089,之后再与给电子基团IT0952偶合,就能得到 确定结构的聚合物1MP2,因此,该制备方法中,聚合物的合成方向是定向地和 可控地。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得到的聚合物1MP2能够完全溶解于常用溶剂中,测试的溶剂包 括三氯甲烷,四氢呋喃(THF),氯苯,邻二氯苯,戊二酸二甲酯以及丁二酸二 甲酯等,

室温条件下,将制备的聚合物1MP2溶解于氯苯中得到2%(质量/体积比) 1MP2溶液,溶液呈现深紫色。

将1MP2溶液滴涂或者旋涂在基质上,形成均匀的,具体金属光泽的蓝紫色 薄膜,所述的基质可以为玻璃,石英,硅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ITO 等。

如图3所示,1MP2溶液和1MP2溶液在玻璃上成的膜在近紫外区域呈现 出宽而强的吸收。

另外,从图3和图4中可以估算出电子能带间隙为1.24eV,最高已占分子 轨道(HOMO)为-4.98eV,最低未被占分子轨道(LUMO)为-3.74eV。

实施例3

聚合物1MP2在有机光伏电池(OPV)中的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受体PC71BM和阴极界面材料聚(9,9’-双(N,N-二甲 基)-丙基-2,7-芴-并-2,7-(9,9-二辛基芴))(PFN)购于加拿大1-MaterialInc., 器件中用到的聚(3,4-二乙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CleviosP AI4083)购于H.C.StarckCleviosGmbH。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组装结构为ITO/PFN/1MP2:PC71BM/MoO3/Al,参考文 献见(ZhicaiHe,etal.,NaturePhotonics,9,174(2015))。

在光活性层沉积之前,PFN薄层制备:通过旋涂法将PFN的甲醇溶液旋涂 在预先清洗过的ITO基质(ITO层通过氧等离子体清洗4分钟)上,转速2000r.p.m., 时间1分钟,形成初始厚度为10nm的薄层,薄层厚度通过薄膜厚度测试仪测定 (AlfaStep-500,Tencor),以确保符合伴随着厚度为380nm薄膜吸收光线性 变换的吸收-厚度曲线推断。

PFN溶液制备:将PFN溶解于含有少量醋酸(2-20μl/ml,取决于PFN的分 子量)的甲醇(无水级,99.8%)中,用来旋涂的PFN溶液浓度通常是2mg/ml。

沉积PFN层之后,将溶解有1MP2:PC71BM的混合溶剂(聚合物1MP2与 PC71BM以质量比1:1.5共同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其中聚合物1MP2和PC71BM 的浓度分别为10mg/ml和15mg/m,l混合溶剂是氯苯和1,8-二碘辛烷的混合溶 液,两者体积比97:3:3),在转速1000r.p.m.下,2分钟内旋涂在PFN层上, 制备1MP2:PC71BM活性层,厚度大约为100nm,电极沉积前,最终的光活性层 真空干燥3小时,10nm的三氧化钼层和100nm的铝层通过障板蒸发覆在光活性 层上,限定器件活性面积(2×8mm2),形成最外层阳极层。

器件在填充有氮气的手套箱中利用UV环氧树脂和盖玻璃组装封装。

利用Keithley2400源-测量单元检测电流密度-电压(J-V)曲线。利用太阳 能光源模拟器在100mW/cm2,AM1.5G的光亮度下测试光电流,光密度由国家 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校准的单硅检测器确定。

从图4中可计算出,开路电压Voc(V)为0.5;短路电流Jsc(mA/cm2)为7.79; 填充指数FF(%)为0.497,得到光电转化率PCE(%)为1.94。

实施例4

聚合物1MP2在有机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

按照文献(ChanLuo,etal.,NanoLett.,2014,14,2764-2771)报道将聚合1MP2 组装成有机薄膜晶体管,得到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具有高定向性,薄膜晶体管电荷 传输率是在饱和操作区域通过方程式-OTFT计算出来:

Formula-OTFT:IDS=(W/2L)Cμh(VGS-VTH)2

W/L传输通道的宽度/长度,C单位介电层电容,分别通过同质衬底和纳米- 细槽衬底(10.0nFcm-2and11.5nFcm-2)计算出来。VGS和VTH分别是门源电 压和阙值电压。

电荷传输率可以在不同电势(VDS)条件下使用方程式-OTFT计算出来,列 于表1。很明显,随着电势的增加,逐渐得到一个高电荷传输率,100(cm2V-1S-1), 这是迄今报道的聚合物材料所具有的最高的电荷传输率。

表-1不同电势下的聚合物1MP2的电荷传输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