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

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基于蜂窝网的D2D用户的通信速率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凸非线性的优化问题,本发明针对的蜂窝用户为多信道,D2D用户为多信道,应用本算法可以在蜂窝用户独立功率限制、D2D用户独立功率限制条件下,快速优化并求解出蜂窝用户发射功率p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013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43706.7

  • 申请日2015-08-28

  • 分类号H04W52/26;H04W52/38;

  • 代理机构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黄成萍

  • 地址 211103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万安西路5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35: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5

    授权

    授权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52/26 申请日:2015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于蜂窝网的D2D通信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针对蜂窝用户占用多信 道、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在每个频带上有最大发射功率限制条件下,蜂窝用户和D2D 用户功率分配的快速优化算法。

背景技术

基于蜂窝网的D2D通信即是邻近用户之间不通过基站转接,直接利用蜂窝网资源 实现通信的技术。D2D技术有望降低基站负载,提高蜂窝频谱利用率。众多研究表明, 基于蜂窝网的D2D通信能够在局部区域内提供更好、更直接的无线服务。D2D技术 有着明朗的应用前景,比如在一个大型音乐会上,举办方通过远程服务器为观众提供相 关资源下载服务,由于同一时间下载请求过多,很容易造成网络拥堵。若应用D2D技 术,已经下载了资源的用户可以通过D2D链路将资源分享给别的用户,大大减轻网络 负担。

由于D2D用户和蜂窝用户共用相同的频谱资源,D2D用户在利用蜂窝网资源的 同时,也必然会对使用相同频谱资源的蜂窝用户产生干扰,同样的,蜂窝用户也会对占 用同一频带的D2D用户产生干扰。因而D2D技术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在于高效的资 源共享方案,这其中主要包括D2D用户和蜂窝频带的匹配,以及D2D用户和蜂窝用 户发射功率的控制。优化的功率控制算法能够有效控制D2D用户和蜂窝用户间的干扰, 并提高蜂窝资源的频谱利用率。

在当前国内外大部分研究中,都假设同一蜂窝信道同一时刻至多只能被一个D2D 用户共享,这大大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但无疑也降低了D2D系统的灵活度。在本发 明中条件中,我们假设某一蜂窝信道同时可被所有D2D用户所共用,且考虑到当前LTE 系统已经大规模部署,因此我们基于多信道蜂窝用户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求解蜂窝用户 和D2D用户功率分配的快速优化算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 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在满足蜂窝用户QualityofService(QoS)条件下, 最大化蜂窝网中所有D2D用户的和通信速率;本发明方法能够输出优化的蜂窝用户在 每一频带上的发射功率和每一D2D用户在每一蜂窝频带上的发射功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本算法采用连续凸近似的 方法,将原强非凸问题近似为凸优化问题,近似后的目标函数优化值为原目标函数优化 值的一个下界,通过构造迭代方程以快速收敛到凸优化问题的优化解,从而得到D2D 用户的优化和通信速率。

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设蜂窝系统共有M对D2D 用户和一个蜂窝用户,该蜂窝用户占用N个蜂窝频带,所述N个蜂窝频带均可被每对 D2D用户共享;定义:p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qi表示D2D用户 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向量,qi=[qi1,qi2,…,qij,…,qiM],qij表示第j对D2D用户在 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a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到基站归一化后的信道增益; θij表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对蜂窝用户干扰信道的信道增益;rij表示第j对 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归一化后的信道增益;βij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对第j 对D2D用户干扰信道的信道增益;ξijl表示第l对D2D用户对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 带i上的干扰信道的增益;ρ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最低通信速率;在蜂窝用户 独立功率限制以及D2D用户独立功率限制下,采用如下算法解决D2D用户通信速率优 化问题:

(1)蜂窝用户占用N个蜂窝频带,通信速率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通信速率为

(2)以(·)(l)表示(·)的第l次迭代结果,Ai(t)=[Ai1(t),Ai2(t),...,Aij(t),...,AiM(t)];对所有i=1,2,…,N,初始化pi(0)=0,qi(0)=0,Ai(0)=1,拉格朗日算子λ(0)=0,给定计算精度ε1、ε2、ε3、ε4, 初始化迭代次数t=0、s=0、k=0;

(3)计算pi(k+1)=Jic(pi(k),qi(k))qi(k+1)=Jid(pi(k),qi(k)),其中:

Jic(pi(k),qi(k))=λ(s)Ci(t)Σj=1MSIRijd(pi(k),qi(k))rijqij(k)

Jijd(pi(k),qi(k))=Aij(t)λ(s)Ci(t)SIRic(pi(k),qi(k))θijaipi(k)+Σl=1,ljMSIRild(pi(k),qi(k))ξiljrilqil(k)

SIRic(pi(k),qi(k))=aipi(k)1+Σj=1Mθijqij(k)

SIRijd(pi(k),qi(k))=rijqij(k)1+βijpi(k)+Σl=1,ljMξijlqil(k)

其中:和均为迭代函数构成的函数向量, Jid(pi(k),qi(k))=[Ji1d(pi(k),qi(k)),Ji2d(pi(k),qi(k)),...,Jijd(pi(k),qi(k)),...,JiMd(pi(k),qi(k))],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为第j对D2D用户 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

(4)对所有i=1,2,…,N、j=1,2,…,M,判断和是 否均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5);否则令k=k+1,返回步骤(3);

(5)计算其中表示更新常数, R为所有蜂窝用户最小通信速率;

(6)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7);否则令s=s+1, 返回步骤(3);

(7)计算Aij(t+1)=z01+z0,Ci(t+1)=z11+z1,Di(t+1)=log(1+z1)-z11+z1logz1,z0=SIRijd(pi(k),qi(k)),z1=SIRic(pi(k),qi(k));

(8)判断且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将作为优化后 的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输出,将作为优化后的D2D用户在蜂窝频 带i上的发射功率向量输出,并求出对用所有D2D用户的通信速率;否则令t=t+1且 s=s+1,返回步骤(3)。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况下的D2D功率分配快速优化算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本发明所提算法适用于多D2D用户的情况,且 D2D用户为多信道用户,即同一时刻可使用所有的蜂窝信道;应用本算法可输出所有 D2D用户在不同频带上的优化发射功率,最大化D2D用户的通信速率;2、本发明中同 一蜂窝频带同时可被所有D2D用户使用,而不仅限于最多一个D2D用户使用,频谱资 源共用更加灵活;3、本发明中所提算法不仅仅适用于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均为独立功 率限制的情况,将此算法加以推广,亦适用于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和功率限制的情况; 4、本发明所提算法适用于多信道蜂窝用户的情况,与当前LTE系统相符,便于实际部 署;5、本发明中提出的算法收敛速度快,可构造成异步时的分布实现,进一步提高时 间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多信道蜂窝网上行链路的D2D系统示意图;

图2为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形下,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均为独立功率限制,D2D和 通信速率与蜂窝用户QoS关系示意图;

图3为多信道蜂窝用户情形下,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均为独立功率限制,D2D用 户和通信速率与蜂窝频带数量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蜂窝网的D2D用户的通信速率优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凸非线性的优化问题, 本发明针对的蜂窝用户为多信道,D2D用户为多信道,应用本算法可以在蜂窝用户独立 功率限制、D2D用户独立功率限制条件下,快速优化并求解出蜂窝用户发射功率pi和 D2D用户发射功率qi。采用本优化算法得到的发射功率能够保证蜂窝用户在所有蜂窝频 带上和通信速率要求,并最大化所有D2D用户在所有蜂窝频带上的通信速率之和。。下 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和图2中实线为非干扰信道,虚线为D2D用户对和蜂窝用户之间、不同D2D 用户对之间的干扰信道;Cellularuseri表示蜂窝用户i,D2DjTx表示第j对D2D用户 对发送机,D2DjRx表示第j对D2D用户对接收机,图中各个参数的说明如下:

蜂窝用户在的蜂窝频带i上到基站的信道;

在蜂窝频带i上蜂窝用户对第j对D2D用户对接收机的干扰信道;

第j对D2D用户对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道;

在蜂窝频带i上第j对D2D用户对对蜂窝用户的干扰信道;

第k对D2D用户对发射机在蜂窝频带i上对第j对D2D用户对接收机的干扰 信道。

设蜂窝系统共有M对D2D用户和一个蜂窝用户,该蜂窝用户占用N个蜂窝频带; 定义如下参数:

p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

qi表示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向量,qi=[qi1,qi2,…,qij,…,qiM],qij表 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

a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到基站归一化后的信道增益;

θij表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对蜂窝用户干扰信道的信道增益;

rij表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归一化后的信道增益;

βij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对第j对D2D用户干扰信道的信道增益;

ξijl表示第l对D2D用户对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干扰信道的增益;

ρi表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最低通信速率;

ρ表示蜂窝用户的最大和功率限制。

图1所示为基于蜂窝系统上行链路的D2D通信技术系统示意图,可知蜂窝用户在 所有蜂窝频带上每赫兹的通信速率和第j对D2D用户在所有蜂窝频带上 每赫兹的和通信速率如下:

Σi=1NRic(pi,qi)=Σi=1Nlog(1+|hic|2piσic+Σj=1M|gijc|2qij)=Σi=1Nlog(1+aipi1+Σj=1Mθijqij)

Σi=1NRijd(pi,qi)=Σi=1Nlog(1+|gijd|2qijσijd+|hijd|2pi+Σl=1,ljM|gijld|2qil)=Σi=1Nlog(1+rijqij1+βijpi+Σl=1,ljMξijlqit)

SIRic(pi(k),qi(k))=aipi(k)1+Σj=1Mθijqij(k)

SIRijd(pi(k),qi(k))=rijqij(k)1+βijpi(k)+Σl=,ljMξijlqil(k)

其中:为蜂窝频带i上的高斯白噪声功率,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 收到的高斯白噪声功率;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 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

在该系统中,我们的优化目标为最大化所有D2D用户的和通信速率,即: 此外,由于蜂窝用户相比于D2D用户具有更高优先级,因而蜂窝 用户有最小通信速率保障,即蜂窝用户和D2D用户均在每个蜂窝频 带上均有最大发射功率限制,因此优化问题数学描述为:

maxΣi=1NΣj=1MRijd(pi,qi)

s.t.Σi=1NRic(pi,qi)ρ

0≤pi≤Pi,i=1,2,…,N

0≤qij≤Qij,i=1,2,…,N,j=1,2,…,M

很明显,此问题为非凸问题,利用如下关系:

Alogz+B≤log(1+z)

使得在z=z0处等号成立的条件为:

A=z01+z0

B=log(1+z0)-z01+z0logz0

对上述问题的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近似,将原问题化为凸优化问题,通过解此问题 得到优化解,利用得到的优化解按照上述关系式更新近似参数A和B,重复解优化问题, 直到收敛。此连续凸逼急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蜂窝用户占用N个蜂窝频带,通信速率为第j对D2D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通信速率为

(2)以(·)(l)表示(·)的第l次迭代结果,Ai(t)=[Ai1(t),Ai2(t),...,Aij(t),...,AiM(t)];对所有i=1,2,…,N,初始化pi(0)=0,qi(0)=0,Ai(0)=1,Bi(0)=0,Ci(0)=1,Di(0)=0,拉格朗日算子λ(0)=0,给定计算精度ε1、ε2、ε3、ε4, 初始化迭代次数t=0、s=0、k=0;

(3)计算pi(k+1)=Jic(pi(k),qi(k))qi(k+1)=Jid(pi(k),qi(k)),其中:

Jijd(pi(k),qi(k))=Aij(t)λ(s)Ci(t)SIRic(pi(k),qi(k))θijaipi(k)+Σl=1,ljMSIRild(pi(k),qi(k))ξiljrilqil(k)

SIRic(pi(k),qi(k))=aipi(k)1+Σj=1Nθijqij(k)

SIRijd(pi(k),qi(k))=rijqij(k)1+βijpi(k)+Σl=1,ljMξijlqil(k)

其中:和均为迭代函数构成的函数向量, Jid(pi(k),qi(k))=[Ji1d(pi(k),qi(k)),Ji2d(pi(k),qi(k)),...,Jijd(pi(k),qi(k)),...,JiMd(pi(k),qi(k))],为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为第j对D2D用户 在蜂窝频带i上的信噪比;

(4)对所有i=1,2,…,N、j=1,2,…,M,判断是 否均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5);否则令k=k+1,返回步骤(3);

(5)计算其中表示更新常数, R为所有蜂窝用户最小通信速率;

(6)判断|λ(s+1)(s)|<ε2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进入步骤(7);否则令s=s+1, 返回步骤(3);

(7)计算Aij(t+1)=z01+z0,Ci(t+1)=z11+z1,Di(t+1)=log(1+z1)-z11+z1logz1,z0=SIRijd(pi(k),qi(k)),z1=SIRic(pi(k),qi(k));

(8)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将作为优化后 的蜂窝用户在蜂窝频带i上的发射功率输出,将作为优化后的D2D用户在蜂窝频 带i上的发射功率向量输出,并求出对用所有D2D用户的通信速率;否则令t=t+1且 s=s+1,返回步骤(3)。

具体仿真时,设蜂窝半径为500m,蜂窝频带带宽15000Hz,6个蜂窝频带,6对 D2D用户对,固定D2D发射机到接收机距离为20m,高斯白噪声功率谱密度为-174dBm, 指数信道衰落指数为3.5,蜂窝用户和D2D用户随机分布在蜂窝中。图2展示了D2D 用户的和速率与蜂窝用户最低通信速率的关系。可以看出,当蜂窝用户最低通信速率提 高时,D2D用户的和速率变化较为稳定,这说明蜂窝用户为多信道情况下,功率调配相 比于单信道更加灵活,QoS的提高并不会对优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图3展示了D2D用户和通信速率与蜂窝频带数量的关系,可以看出,当蜂窝频带 增加时,意味着D2D用户可共享的蜂窝资源的增加,因而其和速率会显著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