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双面显示装置

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双面显示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双面显示装置,其中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贴附在一起的第一保护层、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发光晶片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二保护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78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56574.7

  • 发明设计人 康亚玲;

    申请日2015-06-25

  • 分类号H01L27/15;H01L21/77;F21S2/0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汪扬

  •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6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26: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18

    授权

    授权

  • 2015-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7/15 申请日:2015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发光器件、一种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和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双面发光装置中,例如CN203363722U公开的夹层式双面发光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模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上导电层、上绝缘层、导热层、下绝缘层及下导电层,该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均分布有若干颗LED器件。该夹层式结构设计为LED光源模组实现双面发光提供了结构基础。LED器件直接设于上下表面,实现双面发光,但是存在不能实现柔性显示、结构和制作工艺复杂、夹层式双面发光LED光源模组整体厚度较厚等缺陷。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迫切改进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发光器件、一种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和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能够解决或者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发光器件,起可以包括:依次贴附在一起的第一保护层、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发光晶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二保护层。

借助于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电导通,借助于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发光晶片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电导通。本发明的双面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的双面发光器件相比,结构和制作上比较简单、双面发光器件的整体厚度较薄,有利于微型化、超薄型双面发光电子设备的制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双面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之间的第一透明胶体层,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之间的第二透明胶体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与发光晶片电导通,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与发光晶片电导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发光晶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二保护层是关于发光晶片面对称布置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晶片是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可以包括:依次贴附在一起的第一保护层、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发光晶片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二保护层。

借助于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和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分别将发光晶片阵列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电导通。本发明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相比,实现了柔性显示,适合于制作柔性显示装置,在结构上比较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整体厚度较薄,有利于制作微型化、超薄的双面发光的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还包括: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之间的第一透明胶体层,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之间的第二透明胶体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的每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与发光晶片阵列中对应的每个发光晶片一一电导通,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与发光晶片阵列中对应的每个发光晶片一一电导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发光晶片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第二保护层是关于发光晶片阵列面对称布置的。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晶片阵列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步骤:在第一保护层上涂布或贴附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将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将发光晶片阵列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将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上;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将第二保护层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将上述各层压合,使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电导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发光晶片阵列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上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与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包括:使用第一透明胶体层,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其中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包括:使用第二透明胶体层,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发光晶片阵列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步骤: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将发光晶片阵列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发光晶片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压合,实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的电导通;分别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表面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表面涂布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并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分别涂布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与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一一对应地贴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将发光晶片阵列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一一对应地贴合。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其中发光晶片阵列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双面发光器件、上述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或者上述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制作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器件。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双面发光器件。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2-第一保护层、4-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6-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8-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0-双面发光器件、12-发光晶片、14-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6-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8-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20-第二保护层、5-第一透明胶体层、17-第二透明胶体层、30-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电极、9-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7-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线路、D-对称面、15-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电极、11-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13-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双面发光器件10,其可以包括:依次贴附在一起的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发光晶片12、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可以是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构成的荧光层或者是通过量子点的薄层涂布得到的量子点层。使用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可以有助于提高显示器的色域,提升双面发光器件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提到的所使用的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和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主要包含导电粒子及绝缘胶材两部分,并且在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的上下表面各有一层保护膜来保护主成分。在使用时通常先将上保护膜撕去,将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贴附至衬底的电极上,再把另一层下保护膜也撕掉。在精准对位后将上方物件与下方板材压合,经加热及加压一段时间后使绝缘胶材固化,最后形成垂直导通、横向绝缘的稳定结构。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主要应用在无法透过高温铅锡焊接的制程,如柔性电路板、塑料信用卡及液晶显示器等线路的连接,其中主要应用在驱动集成电路的相关领域。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借助于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和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将发光晶片12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电导通。本发明的双面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的双面发光器件相比,结构和制作上比较简单、具有较薄的双面发光器件厚度。

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是作为双面发光器件的正极,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是作为双面发光器件的负极,正极和负极用于接受施加的电压和电流。备选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也可以作为双面发光器件的负极,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也可以作为双面发光器件的正极,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双面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之间的第一透明胶体层5,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之间的第二透明胶体层17。借助于第一透明胶体层5和第二透明胶体层17,也可以将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贴附在一起,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贴附在一起。在图4中示出了第一透明胶体层5和第二透明胶体层17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与发光晶片12电导通,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与发光晶片12电导通。如在上面提到的,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和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包括导电粒子。采用在后面的方法步骤中描述的压合步骤,在将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和发光晶片12压合之后,即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和发光晶片12的结合更加牢固,并且使得发光晶片12与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中的导电电极通过导电粒子实现电路导通。关于如何通过导电粒子实现电路导通的内容还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备选的,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发光晶片12、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是关于发光晶片12面对称布置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发光晶片作为对称面的话,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与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是面对称布置的。在图1中基本上示出了这种对称的结构,关于对称结构的具体描述还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备选的,发光晶片12可以是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例如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红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这样使得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绿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紫色光,这样使得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黄色光,这样使得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借助于这样的布置,例如LED发光晶片发射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与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发射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例如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的结合生成了白色光。在这里仅仅是以发射白色光的双面发光器件为例进行说明的,在需要双面发光器件发射其他颜色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对于发光晶片12和相应的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可以进行相应的设置,这一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不难理解的。

图3示意性示出了一种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其可以包括:依次贴附在一起的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发光晶片12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图3中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由多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电极3、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9、电连接相邻两个导电电极3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多个导电线路7构成。类似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由多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导电电极15、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11、电连接相邻两个导电电极15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的多个导电线路13构成。图3所示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实质上相当于由图1或者图2所示的多个双面发光器件组成的阵列。图3所示的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可以分别是单一的层,例如第一保护层2是一层单一的保护层,并不是阵列型形式的,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可以是一层单一的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并不是阵列型形式。图3所示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可以看成是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9上布置了多个导电电极3,这些导电电极3使用多个导电线路7电连接在一起。类似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可以看成是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11上布置了多个导电电极15,这些导电电极15使用多个导电线路13电连接在一起。发光晶片12阵列是由多个发光晶片12构成的阵列。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由多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构成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虽然,图4是以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阵列进行示意的,图4同样可以用于描述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

备选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还可以包括: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阵列之间的第一透明胶体层5,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阵列之间的第二透明胶体层17,如在图2中示出的。由于图3所示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可以看成是由图1或者图2所示的多个双面发光器件组成的阵列,因此在此处描述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可以同时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内容。

在本发明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的每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与发光晶片12阵列中对应的每个发光晶片12一一电导通,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与发光晶片12阵列中对应的每个发光晶片一一电导通。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9和承载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9上的导电电极3阵列,发光晶片12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导电电极3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上。类似的,图3中示出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11和承载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11上的导电电极15阵列,发光晶片12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导电电极15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8上。

在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6、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发光晶片12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是关于发光晶片12阵列面对称布置的。例如在图3中示出了,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6、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阵列、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与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相对于对称面D是面对称布置的,该对称面D是多个发光晶片12所在的平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曲面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情况下,图3所示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30可能是弯曲的,成曲面形状。此时对称面D也应当是一个曲面形状。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备选的,由多个发光晶片12构成的发光晶片阵列可以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6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如在上面提到的,例如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红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这样使得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绿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紫色光,这样使得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在发光晶片12是发射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的情况下,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均发射互补色的光:黄色光,这样使得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发射白色光。

图5示出了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可以包括下面的步骤:S102,在第一保护层上涂布或贴附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S104,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S106,将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S108,将发光晶片阵列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S110,将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上;S112,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S114,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S116,将第二保护层贴附在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S118,将上述各层压合,使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电导通。上述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步骤相当于将第一保护层2、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4、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6、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8、发光晶片12阵列、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14、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16阵列、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18、第二保护层20依照上述次序贴附在一起制成的。最后将上述各层压合,使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中对应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电导通。

在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步骤S108,将发光晶片阵列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S109,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

在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步骤S110,将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上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S111,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与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一一对应地贴附在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上。

备选的,其中步骤S104,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可以包括:使用第一透明胶体层,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其中步骤S114,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可以包括:使用第二透明胶体层,将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贴附在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上。

可选的,其中所述发光晶片阵列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所述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所述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图6示出了一种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2,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S204,将发光晶片阵列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S206,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发光晶片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压合,实现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的电导通;S208,分别在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表面和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表面涂布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并在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上分别涂布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图6所示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相当于以发光晶片阵列为中心,依次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一个表面上(借助于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将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贴附在发光晶片阵列另一个相对表面上(借助于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然后依次在相应的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表面分别涂布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以及在相应的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的表面上分别涂布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

在本发明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步骤S202将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与发光晶片阵列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S203,第一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一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一透明导电薄膜电极与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通过第一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一一对应地贴合。

同样的,在本发明的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步骤S204,将发光晶片阵列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贴合的步骤还可以包括:步骤S205,第二透明导电薄膜层阵列包括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和承载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承载基材上的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发光晶片阵列中的每个发光晶片与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阵列中的每个第二透明导电薄膜电极通过第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一一对应地贴合。

备选的,其中所述发光晶片阵列可以包括发射红色光、绿色光或者蓝色光的LED发光晶片,所述第一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和所述第二荧光层或者量子点层均发射对应的互补色的光:浅青绿色光、紫色光或黄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双面发光器件、上述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或者上述的权利制作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的方法制作的阵列型双面发光器件。

虽然已经参考目前考虑到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广泛解释,以便包含每个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