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

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包括髋臼假体,内衬,股骨头假体,内衬位于髋臼假体的凹槽内,股骨头假体头部位于内衬的凹槽内,还包括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该防脱位结构贯穿髋臼假体、内衬以及股骨头假体头部的中央部位,将上述三者连为一体且可调节其长度及弹性。使用此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获得了轴向牵拉作用限制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内脱出,达到减少甚至消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并可增加术后髋关节的活动度,对术后患者的日常活动的限制要求降低,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拆卸容易,也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松动在翻修时假体的取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058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60141.9

  • 发明设计人 张海宁;

    申请日2015-08-07

  • 分类号A61F2/32(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忠丽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海尔路59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26: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F2/32 登记生效日:201809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80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20

    授权

    授权

  • 2015-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2/32 申请日:2015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可调节式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髋关节疾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其治疗效果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手术后影响效果的主要并发症在于关节脱位与关节活动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满意度,延长了康复周期,并且增加了手术风险,同时为降低该并发症对手术技术的要求也相应增高。目前对于器械上的改进以便减少脱位风险的措施只有对聚乙烯内衬进行高边设计,但对脱位率的影响有限,脱位的并发症仍有3%左右,并且对于有脱位倾向的患者,以及曾经发生脱位的患者尤其需要一种能够限制脱位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出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达到降低或杜绝术后人工全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并发症,进而达到减少患者术后限制性动作,加速康复进程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包括髋臼假体,内衬,股骨头假体,股骨头假体包括股骨头假体头部和颈部,其中头部的中央部位具有锥形孔,颈部的端部伸入该锥形孔内实现锥度配合,所述内衬位于髋臼假体的凹槽内,股骨头假体头部位于内衬的凹槽内,还包括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该防脱位结构贯穿髋臼假体、内衬以及股骨头假体头部的中央部位,将上述三者连为一体且弹性可调,有效防止股骨头假体从内衬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包括两个纽扣板和人工韧带结构,每个纽扣板上开设两个通孔,所述髋臼假体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一通孔,内衬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二通孔,股骨头假体头部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至第三通孔、以及锥形孔相对应,其中一个纽扣板位于第一通孔内,另一纽扣板设在第三通孔外侧的锥形孔内,所述人工韧带结构分别依次穿过两个纽扣板的通孔,将两个纽扣板连为一体,从而将髋臼假体、内衬以及股骨头假体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阶梯孔,外侧部分大于内侧部分,所述纽扣板位于外侧部分内且卡在阶梯孔的台阶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内侧部分大小相同,均小于第一通孔的外侧部分,同时也小于锥形孔的大小,所以两个纽扣板正好卡在第一通孔的外侧部分内以及锥形孔内。这里,第二、第三通孔的大小是小于锥形孔的最小端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边缘处圆滑过渡。孔的边缘为光滑带弧度避免对通过其内的人工韧带结构造成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位于第一通孔内的纽扣板的外边缘与髋臼假体的外边缘平齐或低于髋臼假体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采用聚乙烯、陶瓷或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纽扣板为金属纽扣板。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韧带结构采用聚酯纤维或其他材料,具有弹性,可调节其紧张程度。

本发明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通过设计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利用轴向牵拉限制作用达到防止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中脱位的目的,由于该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具有弹性,可以调节其长度和张力,形成可调节式防脱位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使用此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由于获得了轴向牵拉作用限制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内脱出的作用,其作用类似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圆韧带,从而可以达到减少甚至消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孔的边缘为光滑带弧度避免对通过其内的结构造成切割。同时,由于此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弹性,因此降低了对假体的股骨颈部分和髋臼假体边缘的撞击导致的假体脱位风险,所以可增加术后髋关节的活动度,对术后患者的日常活动的限制要求降低。并且,此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设计简单,操作便捷,拆卸容易,也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假体松动在翻修时假体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具体实施例的纵向剖面视图;

图2是纽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央”、“纵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尽管现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如缓解疼痛等,但术后脱位的并发症,以及股骨头假体颈部与髋臼假体的撞击,活动度降低等均影响着术后效果,尤其对于存在髋关节脱位倾向,或曾发生过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更是如此。传统方法如在聚乙烯内衬上增加高边等方式效果明显有限。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减少甚至杜绝脱位风险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该实施例是一种带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包括髋臼假体1,内衬2,股骨头假体3,股骨头假体3包括股骨头假体头部31和颈部32,其中头部31的中央部位具有锥形孔311,颈部32的端部伸入该锥形孔311内实现锥度配合,内衬2位于髋臼假体1的凹槽内,股骨头假体头部31位于内衬2的凹槽内,在髋臼假体1、内衬2以及股骨头假体头部31的中央部位还贯穿有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该防脱位结构将上述三者连为一体且弹性可调,有效防止股骨头假体3从内衬2中脱出。其中,内衬采用聚乙烯材料。

具体来讲,

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包括金属纽扣板4,金属纽扣板5和人工韧带结构6,每个纽扣板上开设两个通孔,如图2所示的金属纽扣板4的结构,在其上开设两个通孔41,同时在髋臼假体1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一通孔11,内衬2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二通孔21,股骨头假体头部32的中央部位开设第三通孔312,第一至第三通孔、以及锥形孔正对应,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其中,第一通孔11为阶梯孔,包括较大的外侧部分111和较小的内侧部分112,金属纽扣板4位于外侧部分111内且卡在阶梯孔的台阶处,而且纽扣板4的外边缘4低于髋臼假体1的外边缘,防止发生干涉。

第二通孔21、第三通孔312与第一通孔的内侧部分112大小相同,均小于第一通孔的外侧部分111,同时也小于锥形孔311的最小端的大小。金属纽扣板5卡在第三通孔312外侧的锥形孔311的底部;

由图1可见,两个纽扣板正好卡在第一通孔11的外侧部分111内以及锥形孔311内,人工韧带结构6分别依次穿过两个纽扣板的通孔,将两个纽扣板连为一体,从而将髋臼假体1、内衬2以及股骨头假体3连为一体。人工韧带结构6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可调节其长度和张力,形成可调节式防脱位结构,根据需要的限制脱位力量的大小,可调节其张紧程度,利用人工韧带结构的轴向牵拉限制作用达到防止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中脱位的目的。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人工韧带结构的生物相容性好,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排斥,并且耐磨损。

为了防止通孔对人工韧带结构6造成切割,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边缘处均是带弧度,圆滑过渡。

通过在现有人工全髋关节假体中的髋臼假体、内衬和股骨头假体中开设容纳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孔,将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安装其中,获得了轴向牵拉作用,防止股骨头假体从髋臼假体内脱出,容纳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孔的边缘为带弧度光滑结构,不会对人工韧带造成切割。

具体手术操作步骤:

手术中在对髋臼假体底部进行准备完毕后,将轴向限制防脱位结构的髋臼侧金属钮扣板连接人工韧带结构后,安放在金属髋臼假体中部的第一通孔内,然后按普通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打入金属髋臼假体。再将人工韧带结构穿过聚乙烯内衬中部的第二通孔内,将聚乙烯内衬打入金属髋臼假体中。然后将人工韧带结构穿过股骨头假体头部中央的第三通孔内,再穿过股骨头侧金属钮扣板,将股骨头假体头部安放在聚乙烯内衬中,将股骨头侧金属钮扣板推到股骨头假体头部内与股骨头颈部进行锥度匹配的锥形孔内底部。根据需要的限制脱位力量的大小,调整人工韧带结构的合适长度和张力,将人工韧带结构在股骨头侧金属钮扣板的两孔间打结固定。然后将股骨头假体颈部复位至股骨头假体头部内,完成人工全髋假体的安放。

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通孔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方形或多边形,根据实际加工工艺决定形状,其中的内衬材料还可以采用陶瓷或金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