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灵活、可重新配置的多点至多点数字射频输送架构

灵活、可重新配置的多点至多点数字射频输送架构

摘要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多个网络接口,配置为从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信号,并且把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过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网络接口,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配置为跨越相应的数字通信链路从网络接口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通过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其跨越数字通信链路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具有射频转换器的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频带,并且射频收发器/天线对配置为把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订户单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1227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71475.3

  • 申请日2013-11-26

  • 分类号H04L29/02;H04L29/10;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张晓明

  • 地址 美国明尼苏达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2:26: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L29/02 专利号:ZL201380071475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康普连接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美国明尼苏达州 变更后:美国明尼苏达州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8-12-18

    授权

    授权

  • 2015-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2 申请日:2013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729,786的美国临时专 利申请的权益,特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

本申请涉及以下共悬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特将它们全部并入此处,以 作参考:

2012年11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729,789(代理人待决号 100.1250USPR)、名为“TIMESLOTMAPPINGAND/ORAGGREGATION ELEMENTFORDIGITALRADIOFREQUENCYTRANSPORT ARCHITECTURE”,并且与此专利申请同时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特将 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以及

2012年11月26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1/729,792(代理人待决号 100.1251USPR)、名为“FORWARD-PATHDIGITALSUMMATIONIN DIGITALRADIOFREQUENCYTRANSPORT”,并且与此专利申请同时提交 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特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

背景技术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用于把无线信号覆盖分布于建筑物或者其它基 本上封闭的环境。例如,DAS可以在建筑物内分布天线。通常,把天线连接 到射频(RF)信号源,例如,服务提供商。在这一技术领域中,已经实现了 从射频信号源向天线输送RF信号的各种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多个网络接口,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每一个网 络接口配置为从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多个设备之一接收信号,并且把所述 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过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把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配置为跨 越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的每一个相应的数字通信链路从所述多个网络 接口的每一个网络接口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 步配置为把来自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的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 路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并且配置为跨越第二数字通信链路接 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具有至少 一个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的射 频转换器以及至少一个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 一个订户单元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

附图说明

应该意识到,附图仅描述了示例性的实施例,因此不应将它们视为范围 的限制,将通过对附图的使用更具体和更详细地描述这些示例性的实施例, 其中:

图1为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A~2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 所使用的基站网络接口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3A~3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 所使用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4A~4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所使用的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 图。

图5A~5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中 所使用的远程天线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6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远程 天线单元中所使用的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的框图。

图7A~7C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 远程天线单元中所使用的射频转换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8A~8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 远程天线单元中所使用的以太网接口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9A~9C为使用位于网络接口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0A~10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9A~9C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 系统)中所使用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的框图。

图11A~11D为描述图10A~10D的串行链路接口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

图12A~12C为使用位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和远程单元之间的串行链路 接口单元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3A~13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图12A~12C的示例性分布式天 线系统)中所使用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的框图。

图14A~14D为描述图13A~13D的串行链路接口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

图15为描述一起操作的、把多个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单个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的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的框图。

图16为描述一起操作的、把单个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割成多个串行化数 据流的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的框图。

图17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聚合和分布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的一 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8A~18C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的 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9为说明了把多个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的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0为说明了把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割为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的 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1为具有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和各种不同网络接口、串行链路接口单 元、以及远程天线单元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根据通常的实践,并没有按比例尺描绘各种所描述的特性,而主要强调 了与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相关的具体特性。在各图中,相同的参照数字与指示 信息表示相同的图元。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参照了形成所述描述一部分的附图,其中,以说 明方式描述了具体的说明性的实施例。然而,应该意识到,也可以使用其它 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逻辑、机械、以及电方面的改变。另外,不应该把附 图与本说明书中所介绍的方法视为对可以执行的各步骤的次序的限制。因此, 以下的详细描述不应被视为一种限制。

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以及所述分布式天线系 统中的部件。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各部件使用串行化数据流进行通信。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在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不同部分中,串行化数据流使用了不同通 信速率。通常,在正向路径中,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单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该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从多个网络接口接收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然后将来自所 述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的各时段的数据路由至各远程天线单元。同样,在反向 路径中,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所述单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从各远程天线单元接 收串行化数据流,然后将来自串行化数据流的各时段的数据路由至所述多个 网络接口。

图1为分布式天线系统(ADS)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 式天线系统100包括一个可通信地耦合到多个网络接口104(包括网络接口 104-1、网络接口104-2、以及至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 网络接口104)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以及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包 括远程天线单元106-1以及至可选的远程天线单元106-B的任何数量的可选 的远程天线单元106)。

把每一个网络接口104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把外部设备108 配置为把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100输送的信号提供于网络接口104。在正向 路径中,把每一个网络接口104配置为从至少一个外部设备108接收信号。 具体地讲,把网络接口104-1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1,把网络接口 104-2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2,以及把网络接口104-A可通信地耦合 到外部设备108-A。也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把每一个网络接口104可通信 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具体地讲,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1把网络 接口104-1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一个端口,跨越数字通 信链路110-2把网络接口104-2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一个 端口,以及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A把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可通信地耦合 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一个端口。如以下更详地细描述的,把每一个网 络接口104配置为把来自可通信地耦合到其的外部设备108的信号转换为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还配置为跨越相应数字通信链路110把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直接或者通过以下详细描述的 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其它部件(例如,串行链路接口单元))。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每一个网络接口104配 置为跨越一个相应的数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还把每 一个网络接口104配置为把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针对相关 联的外部设备108所格式化的信号,并且还配置为把针对相关联的外部设备 108所格式化的信号输送于相关联的外部设备108。

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配置为跨越所述多个数字通信链路110(包括 数字通信链路110-1、数字通信链路110-2、以及至可选的数字通信链路110-A 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数字通信链路110-1)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104(包括网 络接口104-1、网络接口104-2、以及至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的任何数量的 可选的网络接口104)接收信号。在正向路径中,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配置为把从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110所接收的所 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配置为有选择地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中的某些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一或多个聚合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例如,一个聚合数据流可以包括从网络接口104-1和网络接口 104-2两个网络接口所接收的时段,而另一个聚合数据流可以包括从可选的网 络接口104-3(未在图中加以显示)和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所接收的时段。 作为选择,一个聚合数据流也可以包括从两个网络接口104-2、可选的网络接 口104-4、以及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所接收的时段,而另一个聚合数据流可 以包括从网络接口104-1、可选的网络接口104-3、以及可选的网络接口104-5 所接收的时段。在其它实施例中,按不同的方式聚合来自串行化数据流的数 据的其它组合,并且包括其它数量的聚合数据流。还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配置为跨越一或多个数字通信链路112把一或多个聚合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 一或多个远程天线单元106。于是,在其中有选择地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处聚合数据流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有选择地把聚合数据流通信到各远程 天线单元106,从而能够使分布式天线系统100按多种不同的方式在网络接 口和远程天线单元之间有选择地路由交通。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配置为跨越一或多个数字通信链路112接收一或多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还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配置为从一或多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抽取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 跨越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0把所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 到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4。

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2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 式天线交换机102。具体地讲,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2-1把远程天线单元106-1 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一个端口,以及跨越数字通信链路 112-B把可选的远程天线单元106-B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的一个端口。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包括其配置为从一个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抽取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部件和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上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其 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串行化数据流和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之间进行转换的射频转 换器,以及至少一个配置为向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6传输或者从至少一个订 户单元116接收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114对。

在下行流中,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配置为从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 数据流抽取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还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 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 射频(RF)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这可以包括数字至模拟的转换器和振 荡器。还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 114对,把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订户单元。在一个 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把远程天线单元106-1配置为从从分布式天线交换 机1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抽取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并且还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频带 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还把远程天线单元106-1配置为使用射频收发器和 天线114-1对,把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116-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远程天线单元106-1配置为从从分布式天线交 换机1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抽取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并且还配置为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多个下行链路射 频信号。在具有多个射频信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把远程天线单元106-1 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和天线114-1对把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 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6-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远程天线单 元106-1配置为使用一个天线114-1把一个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一个订户 单元116-1,并且使用另一个天线114-C把另一个射频信号传输到另一个订户 单元116-D。使用射频收发器与天线114对的其它组合把其它各射频频带中 的射频信号的其它组合通信到各订户单元116。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 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114对从至少一个订户单元116接收 上行链路射频信号。还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配置为把射频信号转换为 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还把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配置为把所 述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 将其进一步配置为跨越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2把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图2A~2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 统100)中所使用的基站网络接口10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2A~2D分 别说明了一种类型的网络接口104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 104-A~104D。

图2A为一种类型的网络接口104--射频(RF)网络接口104-A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框图。射频(RF)网络接口104-A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作为射频存 取基站的外部设备108的射频(RF)基站输出204A的射频(RF)至光串行 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也把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可通信 地耦合到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可选的处理 器206和存储器208实现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网络接口104-A包括向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与/或 可选的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8提供电能的可选的电源210。

在下行链路中,把至串行化数据流的射频转换模块202A配置为从射频 基站输出204A接收射频信号。还把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配 置为把所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可以使用振荡器和混频器实现这一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把射频至光串 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配置为把串行化数据流从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以在数字通信链路110上加以输出。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一个传导通信媒 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且不需要光转换。

在上行链路中,把至串行化数据流的射频转换模块202A配置为跨越数 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串行化数据流。在其中数字通信链路110为光媒体的示 例性实施例中,把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A配置为在所接收的 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上行链路中,把至串行 化数据流的射频转换模块202A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串行化数据 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一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 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且不需要光转换。还把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 块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 以使用振荡器和混频器实现这一点。还把射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 202A配置为把上行链路射频信号通信到射频基站输出204A。

图2B为一种类型的基站网络接口104--基带网络接口104B的示例性实 施例的框图。基带网络接口104B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作为射频存取基站的外 部设备108的基带基站输出204B的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 也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数字通 信链路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可选的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8实现 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带网络接口 104B包括向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与/或可选的处理器206和 存储器208提供电能的可选的电源210。

在下行链路中,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配置为从基带 基站输出204B接收基带移动无线存取信号(例如,I/Q数据)。还把基带至 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配置为把所接收的基带移动无线存取信号转 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 换模块202B还把串行化数据流从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在数字通信链路 110上加以输出。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一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 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且不需要光转换。

在上行链路中,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配置为跨越数 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串行化数据流。在其中数字通信链路110为光媒体的示 例性实施例中,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配置为在所接收的光 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一种 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且不需 要光转换。还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B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转换为上行链路基带无线存取信号。还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 换模块202B配置为把上行链路基带无线存取信号通信到基带基站输出204B。

图2C为一种类型的基站网络接口104--普通公共射频接口(CPRI)网络 接口104C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CRPI网络接口104C包括可通信地耦合 到作为射频存取基站的外部设备108的基带基站输出204B的CPRI至光串行 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也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可通 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可选的处 理器206和存储器208实现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CRPI网络接口104C包括向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 202B与/或可选的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8提供电能的可选的电源210。

在下行链路中,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配置为从 CRPI基站输出204C接收CRPI信号。还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 块202C配置为把所接收的CRPI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还把串行化数据流从电 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在数字通信链路110上加以输出。在其它实施例中, 使用一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 而且不需要光转换。

在上行链路中,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配置为跨越数 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串行化数据流。在其中数字通信链路110为光媒体的示 例性实施例中,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配置为在所接收的 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一 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且不 需要光转换。还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C配置为把上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上行链路CPRI信号。还把CPRI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 模块202C配置为把上行链路CPRI信号通信到CRPI基站输出204C。

图2D为一种类型的基站网络接口104--以太网网络接口104D的示例性 实施例的框图。以太网网络接口104D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作为至基于因特 网协议(IP)的网络的以太网适配器的外部设备108的以太网输出204D的以 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也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 块202D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 用可选的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8实现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 202D。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太网网络接口104D包括向基带至光串行化数 据流转换模块202B与/或可选的处理器206和存储器208提供电能的可选的 电源210。

在下行链路中,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配置为从以 太网输出204D接收因特网协议信息包。还把基带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 块202B配置为把因特网协议信息包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还把串行化数据流从电 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在数字通信链路110上加以输出。在其它实施例中, 使用一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 而且不需要光转换。

在上行链路中,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配置为跨越 数字通信链路110接收串行化数据流。在其中数字通信链路110为光媒体的 示例性实施例中,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配置为在所接 收的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转换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使 用一种传导通信媒体(例如,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输送串行化数据流,而 且不需要光转换。还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流转换模块202D配置为把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上行链路以太网帧。还把以太网至光串行化数据 流转换模块202D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以太网帧通信到以太网输出204D。

图3A~3B为描述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 线系统100)中所使用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 3A~3B分别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A-102B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 标记为102A-102B。

图3A为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框图,其包括串行化数据 流路由单元302A、电-光转换模块304(包括电-光转换模块304-1、电-光转 换模块304-2、以及至可选的电-光转换模块304-A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电-光 转换模块304)以及至少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6-1(以及至可选的电-光转换 模块306-B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电-光转换模块3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 用可选的处理器308和存储器310实现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包括向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 302A与/或可选的处理器308和存储器310提供电能的可选的电源312。

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可通信地耦合到网络接口104,在正向路径 中,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从至少一个网 络接口104接收下行链路数字化数据流。具体地讲,把电-光转换模块304-1 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1从网络接口104-1接收下行链路数字化数据 流,把电-光转换模块304-2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2从网络接口104-2 接收下行链路数字化数据流,以及把304A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A 从可选的网络接口104-A接收下行链路数字化数据流。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 块304配置为把下行链路数字化数据流从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将其传 送至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配置为按电格式从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 302A接收上行链路数字化数据流,并且将它们转换为光格式,以跨越数字通 信链路110通信到网络接口104。

以下参照图4A更详细地描述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总体上讲, 在正向路径中,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针对多个电-光转换模块304接 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多个所述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至 少一个被路由至至少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6(例如电-光转换模块306-1)以 最终传输到远程天线单元106的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把相同或者不同的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路由至多个电-光转换模 块306。在某些实施例中,把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配置为把来自网络 接口104的第一子集的数据聚合为和路由至将传送至至少一个第一远程天线 单元106的第一下行链路聚合数据流,并且还配置为把来自网络接口104的 第二子集的数据聚合为和路由至将传送至至少一个第二远程天线单元106的 第二下行链路聚合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子集互斥。在其 它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子集部分重叠。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第 一和第二子集相同。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聚合来自网络接口104的更大 数目子集的数据流并且将它们通信到更大数目的远程天线单元106。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从远程天线单元 106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6(例如,电-光转换模块306-1)的 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分割为多个传送于电-光转换 模块304-1以最终通信到网络接口104的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从多个电-光转换模块306接收相同或者不同的上行链路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在某些实施例中,把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配置为从 至少一个第一远程天线单元106-1接收来自第一上行链路聚合数据流的数据, 并且对数据进行分割,然后将其路由至通往网络接口104的电-光转换模块304 的第一子集,并且还配置为从至少一个第二远程天线单元106-2接收来自第 二上行链路聚合数据流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割,然后将其路由至通往 网络接口104的电-光转换模块304的第二子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 第二子集互斥。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子集部分重叠。在其它 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子集相同。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分割来自 更大数目的远程天线单元106的聚合数据流,并且将它们通信到网络接口104 的更大数目的子集。

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2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6可通信地耦合到远程 天线单元106。在正向路径中,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配置为按电格式 从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具体地讲, 把电-光转换模块306-1配置为按电格式从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接收 第一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以及把电-光转换模块306-B配置为从串行 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接收第二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把每一个电- 光转换模块306配置为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电信号转换为光信 号,然后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将其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106。相类似,在 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每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配置为按光格 式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从远程天线单元106接收上行链路聚合数字化数据 流,并且将它们转换为电格式,以通信到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

图3B为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120B的框图,其包括串行化数据流 路由单元302B、电-光转换模块304、至少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6、串行化数 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314、以太网交换机316、可选的处理器308、可选的 存储器310、以及可选的电源312。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B包括与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102A相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以上所描述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102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B和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102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B包括串行化数据流 至以太网转换模块314和以太网交换机3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也通过可 选的处理器308和存储器310实现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314与/或 以太网交换机316,而且可选的电源312也向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 块314与/或以太网交换机316提供电能。

在下行链路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 314配置为从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B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流,并且把下行 链路数据流转换为传送于以太网交换机316的下行链路以太网帧,其中,以 太网交换机316被配置为交换与/或路由下行链路以太网帧,并且配置为把所 交换的与/或路由的下行链路以太网帧传送回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 块314,其中,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314把所交换的与/或路由的 下行链路以太网帧转换回被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数据流,如此处所描述的。 相类似,在上行链路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 模块314配置为从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B接收已经从聚合数据流抽取的 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传送于以太网 交换机316的上行链路以太网帧,其中,以太网交换机316被配置为交换与/ 或路由上行链路以太网帧,并且配置为把所交换的与/或路由的上行链路以太 网帧传送回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314,其中,串行化数据流至以 太网转换模块314把所交换的与/或路由的上行链路以太网帧转换回被聚合为 聚合上行链路数据流,如此处所描述的。

图4A~4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 统100)中所使用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中所使用的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 元30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4A~4B分别说明了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 302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302B。

图4A为示例性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的框图,数据流路由单元302包括 串行端口402(包括串行端口402-1、串行端口402-2、以及至可选的串行端 口402-A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串行端口402)、以及选择器/加法器404(包括 选择器/加法器404-1、选择器/加法器404-2、以及至可选的选择器/加法器 404-A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选择器/加法器404)、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包 括串行端口406-1、可选的串行端口406-2、以及至可选的串行端口406-B的 任何数量的可选的串行端口406)、至少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8(包括选择器 /加法器408-1、可选的选择器/加法器408-2、以及至可选的选择器/加法器 408-B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选择器/加法器4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分 布式天线交换机102A的可选的处理器308实现选择器/加法器404和至少一 个选择器/加法器408。

在正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402从一个相应的电-光转换模块304接 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至少一个选择器/加法 器408。在反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402从一个相应的选择器/加法器404 接收串行化数据流,以将其输出于至少一个电-光转换模块304。

在反向路径中,每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4从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接收 至少一个串行化数据流,并且选择串行化数据流与/或将它们相加在一起,以 输出于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选择器/加法器404配 置为从多个串行端口406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来自所述 多个聚合上行流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通信到一个相关联的串行端口402的上 行流串行化数据流上的不同的时段。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选择器/加法 器404配置为从多个串行端口406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对 来自多个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的数据进行数字求和,使其成为通信到一 个相关联的串行端口402的单个上行链路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任 何串行端口406所接收的一或多个上行链路聚合数据流的数据率不同于在串 行端口402所通信的上行链路数据流的数据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串行 端口406所接收的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率大于在串行端口402 所通信的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率,因此,在串行端口406所接 收的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包含来自在串行端口402所通信的所述多个 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

在正向路径中,每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8从多个串行端口402接收多个 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选择串行化数据流与/或将它们相加在一起,以 输出于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选择器/加法器408配 置为从多个串行端口402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来自所述多个 聚合下行链路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通信到一个相关联的串行端口406的下行 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上的不同的时段。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把选择器/ 加法器408配置为从多个串行端口402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对 来自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的数据进行数字求和,使其成为通信 到一个相关联的串行端口406的单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在串行端口4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流的数据率不同于在任何 串行端口406所接收一或多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率。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在串行端口402所接收的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率 低于在串行端口406所通信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 率,于是,在串行端口406所通信的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来自在 串行端口402所接收的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

在正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406从一个相应的选择器/加法器408接 收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输出于一个相应的电-光转换模块306。在反向路 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406从一个相应的电-光转换模块304接收串行化数据 流,并且将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至少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4。

图4B为示例性数据流路由单元302的框图,数据流路由单元302包括 串行端口402、选择器/加法器404、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至少一个选择器 /加法器408、以及串行端口410。串行化数据流路由单元302B包括与串行化 数据流路由单元302A相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以上所描述的串行化数据流 路由单元302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数据流路由单元302B和数据 流路由单元302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流路由单元302B包括可通信地耦 合到串行端口410的串行端口410。把串行端口410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端 口402,并且配置为从串行端口402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还把串行 端口410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8,并且配置为把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至少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8。还把串行端口410可通 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并且从所述至少一个串行端口406接收 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还把串行端口410可通信地耦合到至 少一个选择器/加法器404,并且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选择 器/加法器404。将串行端口410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串行 化基带至以太网转换模块414以及从串行化基带至以太网转换模块414通信 串行化数据流。因此,可以把包含以太网帧的串行化数据流传送至以太网交 换机,以交换以太网帧,然后将其返回至串行化基带路由单元,以路由至不 同的目的地。

图5A~5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 统100)中所使用的远程天线单元10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5A~5B分 别说明了远程天线单元106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远程天线单元 106-A~106-B。

图5A为示例性远程天线单元106的框图,其包括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 用单元502、至少一个射频(RF)转换模块504(包括RF转换模块504-1以 及至可选的转换模块504-C的任何数量的可选的RF转换模块504)、可选的 电-光转换模块506、可选的以太网接口508、可选的处理器510、可选的存储 器512、以及可选的电源51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由远程天线单 元106A的可选的处理器510实现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与/或RF 转换模块50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示例性远程天线单元106A包括向串行化 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所述至少一个RF转换模块504、可选的电-光转换 模块506、可选的以太网接口508以及可选的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12提供 电能的可选的电源514。

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2把电-光转换模块506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102。在正向路径中,将电-光转换模块506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 112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接收下行链路聚合数字化数据流。将电-光转换 模块506配置为把下行链路聚合数字化数据流从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 将其传送至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将电-光转换模块506配置为按电格式从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 用单元502接收上行链路聚合数字化数据流,并且把上行链路聚合数字化数 据流转换为光格式,以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2向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加以 通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跨越一个以上的数字通信链路112,把一个以上 的电-光转换模块506耦合到所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一个中间设备、与/ 或另一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以下参照图6更详细地描述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总体上讲, 在正向路径中,将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配置为从电-光转换模块506 接收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配置为对来自下行链路聚合数据流的 单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进行分割,并且还配置为把单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通信到各RF转换模块504与/或一或多个以太网接口模块504。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单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之一包含属于第一移动存取频带与/或技 术的数据,而另一个单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含属于第二移动存取频带与/ 或技术的数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之一包含针对可 选的以太网接口508的以太网帧。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在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中传送其它类型的数据。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将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配置为从各 RF转换模块504接收单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还配置为把单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聚合为一个上行链路聚合数据流,并且还配置为跨越数字通信链路 112把上行链路聚合数据流通信到电-光转换模块506,以最终通信到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102。

把每一个RF转换模块504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 502,并且将其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114与/或使其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14。将 每一个RF转换模块504配置为按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在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和射频信号之间进行转换。将每一个RF转换模块配置为使用至 少一个天线114,跨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订户的空气媒体通信所述至少一个 射频频带中的射频信号。

在下行流中,将每一个RF转换模块504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RF)信号。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这可以包括数字至模拟的转换器和振荡器。还将每一个RF转换模块 504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114对,把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 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订户单元。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将RF转换模块 504-1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 路射频信号。还将每一个RF转换模块504配置为使用射频收发器和天线114-1 对,把射频频带中的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无线订户单元。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将射频转换模块504-1配置为按第一射频频带把第一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一下行链路射频信号,并且使用天线114-1把第一 射频频带中的第一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无线订户单元。相类似, 将射频转换模块504-2配置为按第二射频频带把第二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转换为第二下行链路射频信号,并且使用天线114-2把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 二下行链路射频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无线订户单元。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 个射频转换模块504-1和天线对114-1按第一频带向第一组无线订户单元进行 输送,另一个射频转换模块504-C和天线对114-C按第二频带向第二组无线 订户单元进行输送。使用射频转换模块504和天线114对的其它组合把其它 各射频频带中的射频信号的其它组合通信到各订户单元。

相类似,在反向路径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每一个RF转换模块504 配置为使用至少一个射频天线114从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收上行链路射频信 号。还将每一个射频转换模块504配置为把射频信号转换为至少一个上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还将每一个射频转换模块504配置为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通信到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

图5B为一个示例性远程天线单元106B的框图,这一示例性远程天线单 元106B包括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多个射频(RF)转换模块504 (包括RF转换模块504-1~504-8)、可选的电-光转换模块506、可选的以太 网接口508、可选的处理器510、可选的存储器512、以及可选的电源514。 远程天线单元106B包括与远程天线单元106A相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以上 所描述的远程天线单元106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远程天线单元 106B和远程天线单元106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远程天线单元106B包括8 个分别耦合到天线114-1~114-8的RF转换模块504-1~504-8以及一个以太网 接口5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由远程天线单元106B的可选的处 理器510实现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元502与/或RF转换模块504。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示例性远程天线单元106A包括向串行化数据流多路复用单 元502、RF转换模块504、可选的电-光转换模块506、以太网接口508、以 及可选的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12提供电能的可选的电源514。

图6A~6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 统100)中所使用的远程天线单元106的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的示 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6A~6B分别说明了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的一 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A~502B。

图6A为一个示例性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A的框图,这一示例性 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A包括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2(包括串行端口 602-1)、至少一个帧多路复用器604(包括帧多路复用器604-1)、至少一个帧 解多路复用器606(包括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8(包 括串行端口608-1以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至可选的串行端口608-C中的任 何数目的串行端口)、以及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部 分地由远程天线单元106A的可选的处理器510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帧多路复 用器604和所述至少一个帧解多路复用器608。

把串行端口602-1可通信地耦合到电-光转换模块506。在正向路径中, 串行端口602-1按电格式从电-光转换模块506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 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至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在反向路径中,串行端 口602-1从帧多路复用器604-1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 且将其传送至电-光转换模块506。

把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端口602-1和至少一个串 行端口608。在正向路径中,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与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相分隔,并且将其传送 至串行端口608-1或者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帧解多路复 用器606-1把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 化数据流相分隔,并且将它们传送至串行端口608(例如,串行端口608-1) 可选的串行端口608-2~可选的串行端口608-C、以及可选的串行端口610。

把帧多路复用器604-1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端口602-1和至少一个串行 端口608。在反向路径中,帧多路复用器604-1把从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8或 者可选的串行端口610所接收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一个 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至串行端口602-1。在示例性实施 例中,帧多路复用器604-1聚合从多个串行端口608与/或可选的串行端口610 所接收的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它们传送至串行端口602-1。

把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 一个RF转换模块504。具体地讲,把串行端口608-1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 换模块504-1,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1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换模块504-2, 以及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C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换模块504-C。在正向路 径中,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从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接收 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相应的RF转换模块504。在反向路 径中,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从相应的RF转换模块504接 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帧多路复用器604-1。

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可通信地耦合到以太网接口508。在正向路径中, 可选的串行端口610从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并且将其通信到以太网接口508。在反向路径中,可选的串行端口610从以 太网接口510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帧多路复用器 604-1。

图6B为一个示例性串行化基带多路转换单元502B的框图,其包括至少 一个串行端口602(包括串行端口602-1)、至少一个加法器612(包括加法器 612-1)、至少一个同时联播器614(包括同时联播器614-1)、至少一个串行端 口608(包括串行端口608-1以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至可选的串行端口608-C 中的任何数目的串行端口)、以及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至少部分地由远程天线单元106B的可选的处理器510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加法 器612和所述至少一个同时联播器614。

把串行端口602-1可通信地耦合到电-光转换模块506。在正向路径中, 串行端口602-1按电格式从电-光转换模块506接收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 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至帧解多路复用器606-1。在反向路径中,串行端 口602-1从帧多路复用器604-1接收至少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 且将其传送至电-光转换模块506。

把同时联播器614-1既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端口602-1也可通信地耦合 到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8。在正向路径中,同时联播器614-1同时联播来自所 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并且将其传送至串行端口608-1或者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同时联播器614-1把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多个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多个串行端口608与/或可选的串行端口610。

把加法器612-1既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端口602-1也可通信地耦合到至 少一个串行端口608。在反向路径中,加法器612-1把从至少一个串行端口 608或者可选的串行端口610所接收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相加 成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至串行端口602-1。在示例 性实施例中,加法器612-1把从多个串行端口608与/或可选的串行端口610 所接收的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相加,并且将它们传送至串行端口 602-1。

把至少一个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 一个RF转换模块504。具体地讲,把串行端口608-1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 换模块504-1,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1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换模块504-2, 以及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08-C可通信地耦合到RF转换模块504-C。在正向路 径中,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从同时联播器614-1接收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相应的RF转换模块504。在反向路径中, 串行端口608中的每一个串行端口608从相应的RF转换模块504接收上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相应的加法器612-1。

把可选的串行端口610可通信地耦合到以太网接口508。在正向路径中, 可选的串行端口610从同时联播器614-1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 将其通信到以太网接口508。在反向路径中,可选的串行端口610从以太网 接口510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通信到加法器612-1。

图7A~7C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 统100)中所使用的远程天线单元106的RF转换模块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7A~7B分别说明了RF转换模块504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RF 转换模块504A~504C。

图7A为一个示例性RF转换模块504A的框图,示例性RF转换模块504A 包括耦合到单个天线114的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702、RF频率转换器 704、可选的RF调节器706、以及RF双工器708。

把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702可通信地耦合到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 元502和射频(RF)转换器704。在正向路径中,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 器702调节从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例 如,通过放大、衰减、以及过滤),并且将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传送至RF 转换器704。在反向路径中,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702调节从RF转换 器704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例如,通过放大、衰减、以及过滤), 并且将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传送至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

一方面,把RF转换器704可通信地耦合到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 或者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702,另一方面,把RF转换器704可通信地 耦合到RF双工器708或者可选的RF调节器706。在下行链路中,RF转换器 704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下行链路射频(RF)信号,并且将下行 链路射频信号传送至RF双工器708或者可选的RF调节器706。在上行流中, RF转换器704把从RF双工器708或者可选的RF调节器706所接收的上行 链路射频(RF)信号转换为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上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传送至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或者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 702。

一方面,把RF双工器708可通信地耦合到RF频率转换器704或者可选 的RF调节器706,另一方面,把RF双工器708可通信地耦合到天线114。 RF双工器708对下行链路RF信号和上行链路RF信号进行双工处理,以使 用射天线114进行传输/接收。

图7B为一个示例性RF转换模块504B的框图,所述示例性RF转换模 块504B包括耦合到下行链路天线114A和上行链路天线114B的可选的串行 化数据流调节器702、RF频率转换器704、以及可选的RF调节器706。RF 转换模块504B包括与RF转换模块504A相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以上所描 述的RF转换模块504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RF转换模块504B和 RF转换模块504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RF转换模块504B不包括RF双工器 708,而包括用于向至少一个订户单元传输RF信号的独立的下行链路天线 114A和用于从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收RF信号的上行链路天线114B。

图7C为通过RF天线共用器710共享单个天线114的示例性RF转换模 块504C-1和示例性RF转换模块504C-2的框图。RF转换模块504C-1包括可 通信地耦合到RF天线共用器710(可通信地耦合到天线114)的可选的串行 化数据流调节器702-1、RF频率转换器704-1、可选的RF调节器706-1、以 及RF双工器708-1。相类似,RF转换模块504C-2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RF 天线共用器710(可通信地耦合到天线114)的可选的串行化数据流调节器 702-2、RF频率转换器704-2、可选的RF调节器706-2、以及RF双工器708-2。 RF转换模块504C-1和504C-2均根据与以上所描述的RF转换模块504A相 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RF转换模块504C-1和504C-2与RF转换模块 504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均通过RF天线共用器710把RF转换模块504C-1 和504-C-2耦合到单个天线114。RF天线共用器710针对RF转换模块504C-1 和504C-2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信号进行双工处理,以使用单个天线114进 行传输/接收。

图8A~8B为描述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 线系统100)中所使用的远程天线单元106的以太网接口508的示例性实施 例的框图。图8A~8B分别说明了以太网接口508A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 别标记为508A~508B。

图8A为以太网接口508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以太网接口508A的框图。 以太网接口508A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和以太网 设备804A的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802,并且用作远程串行化数据 流单元502和以太网设备804A之间的接口。在正向路径中,串行化数据流 至以太网转换模块802把从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下行链路以太网帧,并且把下行链路以太网帧通信到以太 网设备804A。在反向路径中,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802把从以太 网设备804A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以太网帧转换为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 且把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以太网设备804A与因特网协议网络接口。

图8B为以太网接口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以太网接口508B的框图。以 太网接口508B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远程串行化数据流单元502和wifi接入 点804B的串行化数据流至以太网转换模块802,并且用作远程串行化数据流 单元502和wifi接入点804B之间的接口。以太网接口508B包括与以太网接 口508A相似的部件,并且根据与以上所描述的以太网接口508A相类似的原 理和方法进行操作。总体上讲,以太网接口508B和以太网接口508A之间的 不同之处在于,取代以太网设备804A,以太网接口508B专门与wifi接入 点804B接口。

图9A~9C为使用位于网络接口104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之间的串行 链路接口单元902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实施例的框图。图 9A~9C分别说明了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 900A~900C。

图9A为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标记为分布式天线 系统900A)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900A包括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可通 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和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的多个网络接口104。跨 越数字通信链路904-1把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102。跨越可选的数字通信链路110-H把可选的网络接口104-H可通 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H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跨越至少一个数字通 信链路112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 106。把所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114。 分布式天线系统900A包括类似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的部件,并且根据与 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100和 分布式天线系统900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的包 括。

在正向路径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把来自多个网络接口104的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其通过数字通信链路102传送于分布式天线交换 机102的第一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然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可以有 选择地把来自第一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来 自可选的网络接口104的任何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其传送于远程天 线单元106-1的至少一个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可以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其它集合聚合为一个 其传送于远程天线单元106-1的第三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反向路 径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把来自远程天线单元106-1的聚合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分隔成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所述多个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中的至少某些传送于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串行链路接口单元 902-1可以把所述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分隔成多个传送多个网 络接口104的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可以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分布式 天线系统100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900A的其余部分。

图9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标记为分布式天线 系统900B)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900B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 和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的多个网络接口104。把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902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和一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耦合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分布式天线系 统900B包括类似于分布式天线系统900A的部件,并且根据与分布式天线系 统900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900B和分布式天线 系统900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900B包括多个串行链路接口 单元902。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每一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均按以 上参照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所描述的以及以下进一步加以描述的方式操 作。

图9C为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标记为分布式天线 系统900C)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900C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 和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的多个网络接口104。把所述串行链路接口单 元902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和一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2。把 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2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和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分布式天线系统900C包括类似于分布式天线系统 900B的部件,并且根据与分布式天线系统900B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 作。分布式天线系统900C和分布式天线系统900B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 式天线系统900B包括与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2并联的并联的串行链路接口 单元902。在其它实施例中,并联了更多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就其它改 进而言,这一并联还允许包括较低数据率网络接口,即,允许把较低数据率 网络接口聚合为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较高数据率聚集信号(原文错, 把“接口”聚合为“信号”技术上说不通)。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 每一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均按以上参照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2所描述的以 及以下进一步加以描述的方式操作。

图10A~10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 900A~900C)中所使用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的框图。图10A~10D分别说 明了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902A~902D。

图10A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A)的框 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A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002(包括串行端口1002-1、 串行端口1002-2、以及至串行端口1002-L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002)、 串行端口1004-1、帧多路复用器1006、以及帧解多路复用器1008。在正向路 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从电-光转换模块1010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帧多路复用器1006。帧多路复用器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 10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多路转换为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012-1。在反向路径中,串行 端口1004-1从电-光转换模块1012-1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 将其传送于帧解多路复用器1008。帧解多路复用器1008把上行链路聚合串 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它们传送于相应的串 行端口1002。

图10B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B)的框 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B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002(包括串行端口1002-1、 串行端口1002-2、以及至串行端口1002-L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002)、 串行端口1004-1、加法器1014、以及同时联播器1016。在正向路径中,每一 个串行端口1002从电-光转换模块1010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 其通信到加法器1014。加法器1014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所接收的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 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 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012-1。在反向路径中,串行端口1004-1从电-光转 换模块1012-1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器 1016。同时联播器1016把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多个串 行端口1002。

图10C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C)的框 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C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002(包括串行端口1002-1、 串行端口1002-2、以及至串行端口1002-L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002)、 多个串行端口1004(包括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M)、加法器1014、 以及同时联播器1016。在正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从电-光转换模 块1010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014。相类似, 串行端口1004-M从电-光转换模块1012-M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 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014。加法器1014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和串行端 口1004-M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 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1接收下行链路聚 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012-1。在反向路径中,串 行端口1004-1从电-光转换模块1012-1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 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器1016。同时联播器1016把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多个串行端口1002和串行端口1004-M。

图10D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D)的框 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D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002(包括串行端口1002-1、 串行端口1002-2、以及至串行端口1002-L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002)、 多个串行端口1004(包括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M)、帧多路复用 器1006、帧解多路复用器1008、加法器1014、以及同时联播器1016。在正 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从电-光转换模块1010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帧多路复用器1006。帧多路复用器把从每一个串行 端口1002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多路转换为一个下行链路聚合串 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014。串行端口1004-M从电-光转换模 块1012-M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014。加法 器1014把从帧多路复用器1006所接收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从串 行端口1004-M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第二下行链路聚 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端口1004-1。串行端口1004-1接收第 二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012-1。在反 向路径中,串行端口1004-1从电-光转换模块1012-1接收上行链路聚合串行 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器1016。同时联播器1016把上行链路 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帧解多路复用器1008和串行端口1004-M。帧 解多路复用器1008把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并且将它们传送于相应的串行端口1002。

图11A~11D为描述图10A~10D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时段映射的框 图。图11A~11D分别说明了相应的图10A~10D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时 段映射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

图11A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A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数据流1102 (包括数据流1102-1、数据流1102-2、以及至数据流1102-L的任何数量的可 选的数据流1102)分别包括多个时段。例如,数据流1102-1包括时段0A、 1A、2A、3A、4A、5A、6A、7A、8A、9A、10A、以及11A。相类似,数据 流1102-2包括时段0B、1B、2B、3B、4B、5B、6B、7B、8B、9B、10B、 以及11B。其它数据流包括类似的时段。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数据流1102 中包括不同数量的时段。数据流1104-1为一个聚合数据流,包括多个这样组 织的簇:把来自所有数据流1102的时段映射到时段簇,以使所有第一时段排 在第一,然后是第二时段等。具体地讲,簇0包括来自数据流1102中的每一 个数据流1102的时段0,因此簇0包括时段0A、0B等。簇1包括来自数据 流1102中的每一个数据流1102的时段1,因此簇1包括时段1A、1B等。从 而簇连续。通常把这一映射既施加于至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正向路径也 施加于至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反向路径。

图11B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B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数据流1102 (包括数据流1102-1、数据流1102-2、以及至数据流1102-L的任何数量的可 选的数据流1102)和数据流1104为聚合数据流,并且分别包括多个这样组织 的簇:把来自多个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时段簇,以使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 然后是第二时段等。具体地讲,簇0包括来自数据流1102中的每一个数据流 1102的时段0,因此簇0包括时段0A、0B等。簇1包括来自数据流1102中 的每一个数据流1102的时段1,因此簇1包括时段1A、1B等。从而簇连续。 通常把这一映射既施加于至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正向路径也施加于至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反向路径。

图11C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C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图11C中 的时段映射类似于图11B中的时段映射,不同之处在于又一个数据流1104-N 为这样一个聚合数据流:其包括多个组织成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然后是 第二时段等的簇,与聚合数据流1104-1的情况相同。

图11D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D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图11D中 的时段映射类似于图11A中的时段映射,不同之处在于又一个数据流1104-N 为这样一个聚合数据流:其包括多个组织成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然后是 第二时段等的簇,与聚合数据流1104-1的情况相同。

图12A~12C为使用位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和所述至少一个远程单元 106之间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900的实 施例的框图。

图12A为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标记为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一个示 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包括多个跨越数字通信链路110 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设备108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网络接口104。通 过数字通信链路1204-1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1202-1。跨越至少一个数字通信链路112把串行链路接口单元可通信 地耦合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把所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可 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天线114。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包括类似于分布式 天线系统100的部件,并且根据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00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 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100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 于对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的包括。

在正向路径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902-1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 106-1或者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并且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之一通信到所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 元106-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把聚合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多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串 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并且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106。在反向路径中,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1202-1从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 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把多个较低数据率的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聚合为单个较高数据率的聚合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102。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把多个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单个聚合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分布式天线交 换机102。可以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分布式天线系统100操作分布式天线系 统900A的其余部分。

图12B为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标记为分布式天线 系统1200B)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B包括多个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 设备108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网络接口104。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耦合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把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分 别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和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分 布式天线系统1200B包括类似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的部件,并且根据与 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系统 1200B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A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B 包括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每一个串 行链路接口单元均按以上参照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1所描述的和以下进一 步描述的方式加以操作。

图12C为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标记为分布式天线 系统1200C)的框图。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C包括多个可通信地耦合到外部 设备108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的网络接口104。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102 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2。把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2可通 信地耦合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把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 分别可通信地耦合到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106。

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C包括类似于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B的部件,并且 根据与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B相类似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分布式天线系 统1200C和分布式天线系统1200B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 1200B包括具有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2的并联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在 其它实施例中,并联了更多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就其它改进而言,这 一并联允许还包括被聚合为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较高数据率聚集信号 的较低数据率远程天线单元(此句错,远程天线单元怎么会被聚合为信号?)。 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每一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均按以上参照串行 链路接口单元1202-1所描述的和以下进一步描述的方式加以操作。

图13A~13D为分布式天线系统(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示例性分布式天线 系统1200A~1200C)中所使用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的框图。图13A~13D 分别说明了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分别标记为 1302A~1302D。

图13A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A)的 框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A包括串行端口1302-1、多个串行端口1304 (包括串行端口1304-1、串行端口1304-2、以及至串行端口1304-W的任何 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304)、帧多路复用器1306、以及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 在正向路径中,串行端口1302-1从电-光转换模块1310-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 把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它 们传送于相应的串行端口1304。在反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1304从电- 光转换模块1312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帧多路复用器 1306。帧多路复用器1306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1302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多路转换为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 端口1302-1。串行端口1302-1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 电-光转换模块1310-1。

图13B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B)的 框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B包括串行端口1302-1、多个串行端口1304 (包括串行端口1404-1、串行端口1304-2、以及至串行端口1304-W的任何 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304)、加法器1314、以及同时联播器1316。在正向路 径中,串行端口1302-1从电-光转换模块1310-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 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器1016。同时联播器1016把下行链路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多个串行端口1304。在反向路径中,每一个串 行端口1304从电-光转换模块1312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 送于加法器1314。加法器1014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1002所接收的上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 转换模块1310-1。串行端口1302-1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 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310-1。

图13C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C)的 框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C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302(包括串行端口 1302-1~串行端口1302-X)、多个串行端口1304(包括串行端口1304-1、串行 端口1304-2、以及至串行端口1304-W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304)、加 法器1314、以及同时联播器1316。在正向路径中,串行端口1302-1从电-光 转换模块1310-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 器1316。同时联播器1316把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多 个串行端口1304和串行端口1302-X。在反向路径中,每一个串行端口1304 从电-光转换模块1312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 1314。相类似,串行端口1302-X从电-光转换模块1310-X接收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314。加法器1314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 1304和串行端口1302-X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上行链 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端口1302-1。串行端口1302-1接 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310-1。

图13D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标记为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D)的 框图。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002D包括多个串行端口1302(包括串行端口 1302-1~串行端口1302-X)、多个串行端口1304(包括串行端口1304-1、串行 端口1304-2、以及至串行端口1304-W的任何一个可选的串行端口1304)、帧 多路复用器1306、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加法器1314、以及同时联播器1316。 在正向路径中,串行端口1302-1从电-光转换模块1310-1接收下行链路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同时联播器1316。同时联播器1316把下行 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和串行端口1302-X。 帧解多路复用器1308把下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多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它们传送于相应的串行端口1304。在反向路径中,每一 个串行端口1304从电-光转换模块1312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 其传送于帧多路复用器1306。帧多路复用器1306把从每一个串行端口1304 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多路转换为一个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数据 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314。串行端口1302-X从电-光转换模块1310-X 接收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加法器1314。加法器1314把 从帧多路复用器1306所接收的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从串行端口 1302-X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求和为一个第二上行链路聚合串行化 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串行端口1302-1。串行端口1302-1接收第二下行链 路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传送于电-光转换模块1310-1。

图14A~14D为描述图14A~14D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时段映射的框 图。图14A~14D分别说明了相应的图13A~13D的串行链路接口单元中的时 段映射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

图14A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A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数据流 1404(包括数据流1404-1、数据流1404-2、以及至可选的数据流1404-W的 任何数目的可选的数据流1404)分别包括多个时段。例如,数据流1404-1包 括时段0A、1A、2A、3A、4A、5A、6A、7A、8A、9A、10A、以及11A。 相类似,数据流1404-2包括时段0B、1B、2B、3B、4B、5B、6B、7B、8B、 9B、10B、以及11B。其它数据流包括类似的时段。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 个数据流1404中包括不同数量的时段。数据流1402-1为一个聚合数据流, 包括多个这样组织的簇:把来自所有数据流1404的时段映射到时段簇,以使 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然后是第二时段等。具体地讲,簇0包括来自数据 流1404中的每一个数据流1404的时段0,因此簇0包括时段0A、0B等。簇 1包括来自数据流1404中的每一个数据流1404的时段1,因此簇1包括时段 1A、1B等。从而簇连续。通常把这一映射既施加于至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的正向路径也施加于至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反向路径。

图14B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B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数据流 1404(包括数据流1404-1、数据流1404-2、以及至可选的数据流1404-W的 任何数目的数据流1404),数据流1402为聚合数据流,并且分别包括多个这 样组织的簇:把来自多个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时段簇,以使所有第一时段排 在第一,然后是第二时段等。具体地讲,簇0包括来自数据流1404中的每一 个数据流1404的时段0,因此簇0包括时段0A、0B等。簇1包括来自数据 流1404中的每一个数据流1404的时段1,因此簇1包括时段1A、1B等。从 而簇连续。通常把这一映射既施加于至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正向路径也 施加于至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反向路径。

图14C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C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图14C中 的时段映射类似于图14B中的时段映射,不同之处在于又一个数据流1402-X 为这样一个聚合数据流:其包括多个组织成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然后是 第二时段等的簇,与聚合数据流1402-1的情况相同。

图14D为描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202D中的时段映射的框图。图14D 中的时段映射类似于图14A中的时段映射,不同之处在于又一个数据流 1402-X为这样一个聚合数据流:其包括多个组织成所有第一时段排在第一, 然后是第二时段等的簇,与聚合数据流1402-1的情况相同。

图15为描述一起操作的、把多个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单个聚合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的多个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2和1504的框图。在一个示例性 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2-1接收输入通信链路1506-1、1506-2、 1506-3、以及1506-4上的多个串行化数据流。在一个实现中,串行链路接口 单元1502-1把多个较低数据率串行化数据流(例如,每秒3.072Gb串行化数 据流)聚合为一个较高数据率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例如,每秒9.8304Gb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较高数据率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传送于串行链路接口单 元1504-1。在另一个实现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2-1把多个串行化数据流 数字求和为一个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传送于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4-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其它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1502也把较低数据率信号聚合为一个较高数据率聚合信号或者把信 号一起数字求和为聚合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4-1 把所输入的串行化数据流数字求和为一个在通信链路1508-1上输出的单个聚 合串行化数据流。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4-1把多个 较低数据率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一个在通信链路1508-1输出的较高数据率聚 合串行化数据流。在其它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2和串行链路接口 单元1504的并联组合有助于数字求和与数据率转换/聚合的组合。

图16为描述一起操作的、把一个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与/或分割 成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的框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 1602-1接收输入通信链路1606-1上的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在一个实现中,串 行链路接口单元1602-1把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到串行链路接口单元 1604。在另一个实现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处于较高数据率(例如,每秒 9.8304Gb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并且将其分割为通信到所述多个串行链路接 口单元1604的多个较低数据率串行化数据流(例如,每秒3.072Gb串行化数 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604还同时联播或者分割从 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602-1所接收的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某些或者全部 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604在数字通信链路1608上同时联播相应的串行化数据 流。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某些或者全部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604把相应的 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数字通信链路1608上的较低数据率串行化数据流。在其 它实施例中,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2和串行链路接口单元1504的并联组合 有助于数字求和与数据率转换/聚合的组合。

图17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聚合和分布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1700 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1700开始于框1702,即从多个 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多个网络 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 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从耦合到两个不同基站的所述多个网络 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接收不同的射频频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多个 网络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通过以太网 接口从一个因特网协议网络接收以太网帧。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多个网络 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通过CPRI转换 器接口从一个CPRI基站接收普通公共射频接口(CPRI)数据。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 包括在嵌入式基站处从一个基站接收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在嵌 入式基站处从一个基站接收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方 法1700还包括把第一串行化基带数据流作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加以传送。

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04,在框1704处,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 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为串 行化基带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包括I/Q数据的正 交取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 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转换为所述 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网络接口(原文错,把“信号”转换为“接 口”技术上说不通)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的不 同的射频频带转换为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 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以太网接口处把以太网帧 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具 有以太网帧的示例性实现中,以太网帧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回程。在 具有以太网帧的示例性实现中,方法1700还包括:通过远程天线单元处的第 二以太网接口把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所抽取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转换为至因特网协议网络的以太网帧;以及通过远程天线单元处的第 二以太网接口把以太网帧通信到因特网协议网络。在某些实现中,通过远程 天线单元处的第二以太网接口把以太网帧通信到因特网协议网络包括把以太 网帧通信到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 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 CPRI转换器接口处把CPRI数据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 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 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嵌入式基站处把 串行化基带数据流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

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06,在框1706处,跨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 链路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跨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把来自所述多个 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包括把来自 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 两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 络接口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组合器;在串行链路组合器处把 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口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 合为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把来自串行链路组合器的第二聚 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跨 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包括跨越光缆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中的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08,在框1708处,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 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聚合为聚 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 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时 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交织来自所述多 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处于第一数据率,聚合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处于第二数据率,第二数据率快于第一数据率。

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10,在框1710处,把来自分布式天线交换 机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把来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远程 天线单元包括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串行链路同时联播 器,然后把来自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同时联播 到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和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 法还包括:在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处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多 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以及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把至少一 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来自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包 括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一个串行链路分隔器,在串行链路分 隔器处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以及把第二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中的每一个下行链路数据流通信到多个 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一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方法还包含: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处 从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抽取相应于网络接口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处把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所述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以及在所述多 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处,在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中传输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向远程天线单元通信 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跨越光缆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向远程天线单 元通信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12,在框1712处,在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处 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示例性方法1700 前进至框1714,在框1714处,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包括把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转换为多个不同的射频频带。示例性方法1700前进至框1716,在框1716 处,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至少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 元。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 订户单元包括使用一个不同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传输所述多个不同的射频 频带的每一个射频频带。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 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包括使用单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传输所 述多个不同的射频频带的每一个射频频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700还包括: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从聚合 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 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第二射频频带;以及把 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第二订户单元。在其它示例 性实施例中,示例性方法1700还包括:把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 合为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从聚合 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第二远 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 一个第二射频频带;以及把至少所述第二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 第二订户单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700还包括:在远程天线单元处,从所述至少 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至少 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远程天线 单元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 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远程天线单元的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从聚合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从分布 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在第一网络接口处, 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三信号;以及把第三信号从第一网络 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700还包括:在远程天线单元处,从所述至少 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远程 天线单元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 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此句多了一些词)。把来自远程天线单元的 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把第二聚合上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中的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和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之间的串行链路分隔器;在串行链 路分隔器处从第二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串行链路分隔器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 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在第一网络接口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 为第三信号;以及把第三信号从第一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 第一设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700还包括:在远程天线单元处,从所述至少 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第一 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远程天线单元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 串行链路组合器;在串行链路组合器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 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错,含多余字)。 把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串行链路组合器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从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所述多个 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在第一网络接口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转换为第三信号;以及把第三信号从第一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 外部的第一设备。

图18A~18C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 18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图18A~18C分别说明了方法1800的一个不 同实施例(标记为方法1800A~1800C)的流程图。

图18A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示例性方法 1800A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1800A开始于框1802,在框1802处,从第一 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接收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示例性方法1800A前进 至框1804,在框1804处,把来自不同网络接口的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示例性方法1800A前进至框1806, 在框1806处,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路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远 程天线单元。

图18B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示例性方法 1800B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1800B包括以上所描述的方法1800A的框1802、 1804、以及1806。在框1806之后,示例性方法1800B前进至框1808,在框 1808处,通过第三数字通信链路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第二远 程天线单元。

图18C为说明了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中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示例性方法 1800C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1800C包括以上所描述的方法1800A的框1802、 1804、以及1806。在框1806之后,示例性方法1800C前进至框1810,在框 1810处,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路从远程天线单元接收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示例性方法1800C前进至框1812,在框1812处,把聚合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分割为多个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1812。示例性方法1800C前进 至框1814,在框1814处,通过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通信所述多个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图19为说明了把多个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 19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1900开始于框1902,在框 1902处,接收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每一个串行化数据流具有一个数据 率和一组时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包括 具有第一数据率和第一组时段的第一串行化数据流和具有第二数据率和第二 组时段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 据流还包括具有第三数据率和第三组时段的第三串行化数据流和具有第四数 据率和第四组时段的第四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所述多个 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包括跨越不同的第一数字通信链路从所述多个不同的网 络接口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示例性方法1900开始于框1904,在框1904处,通信一个具有一个聚合 数据率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每一 个聚合时段组按时间顺序出现,其中,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 组出现在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之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通信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包括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路把聚合串行化数据流通信 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示例性方法1900前进至框1906,在框1906处,通过针对每一个不同的 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 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以及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 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 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交织来自所述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在 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一时 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 组包括把来自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第一聚合时段组以及把来自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 聚合时段组的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 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 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还包括把来自第三时段组中的 第一时段的数据(原文多了一个datafrom)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 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以及把来自第四时段组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 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900还包括在第一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接口和第 二串行化数据流接口两个接口处通信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一个包括相应于基站所通信的射频频带的串行化基 带数据流、串行化中频数据流、以及串行化射频数据流至少一个。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聚合数据率快于所述数据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 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 合时段组包括把来第一自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 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把来自第二时段组的第二时段的数 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在示例性实 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 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包括把 来自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 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以及把来自第四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 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 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之后。在这些实施例中,方法1900还包括 通过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 到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把来自所 述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进一步加以间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 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 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包括把来自第一时 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 第一时段,以及把来自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 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 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聚合串行化数据 流中的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包括把来自第三时段组中的第 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 以及把来自第四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 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900还包括:接收具有一个第二聚合数据率和 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每一个聚合时段组按时间顺序出现,其中,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 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之前;通信具 有第二数据率和第二时段组的不同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以及通过针对每一 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 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 把来自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 中的第二时段,对来自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进行去交织处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900还包括:接收具有一个第二聚合数据率和 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每一个聚合时段组按时间顺序出现,其中,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 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之后;通信具 有第二数据率和第二时段组的不同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以及通过针对每一 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 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 来自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 的第二时段,对来自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进行去交织处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1900还包括:接收具有一个第二聚合数据率和 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每一个聚合时段组按时间顺序出现,其中,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 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第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之后;以及在 通信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之前把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数字地求和为聚合串行 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通信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之前把第二聚合串 行化数据流数字地求和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把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 的每一个时段中的数据求和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一个相应的时段中的数 据,因此把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每一个时段中的数 据求和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一个相应的时段中的数 据,并且把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每一个时段中的数 据求和为聚合串行化数据流中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一个相应的时段中的数 据。

图20为说明了把一个聚合串行化数据流分割为多个串行化数据流的方 法20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示例性方法2000开始于框2002,在 框2002处,接收具有一个聚合数据率和多个聚合时段组的聚合串行化数据 流,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每一个组按时间顺序出现,其中,所述多个聚合 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之 后。

示例性方法2000前进至框2004,在框2004处,通信每一个具有一个数 据率和一组时段的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

示例性方法2000前进至框2006,在框2006处,通过针对每一个不同的 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 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配置为(多余字?)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 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 时段,对来自第二聚合串行化数据流的数据进行去交织处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包括一个具有第 一数据率和第一时段组的第一串行化数据流和一个具有第二数据率和第二时 段组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 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 第一时段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 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 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在示例性 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 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 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 以及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 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包括一个具有第 一数据率和第一时段组的第一串行化数据流、一个具有第二数据率和第二时 段组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一个具有第三数据率和第三时段组的第三串行化 数据流、以及一个具有第四数据率和第四时段组的第四串行化数据流。在示 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 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聚 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一 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 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 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把来自所述多 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四时段组中的 第一时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 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包括把 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 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 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 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以 及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的数据映射到 第四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出现在所述 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之后。在这些实施例中,方法2000还包括 通过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 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第三时段,以及配置为(多余字)针对每一个 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 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对来自在串行化数据流接口处所接收的聚合串行 化数据流的数据进行去交织处理。

在具有第三聚合时段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包 括一个具有第一数据率和第一时段组的第一串行化数据流和一个具有第二数 据率和第二时段组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 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 到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 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 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 段;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 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以及把 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 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以及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 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包括把来自 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 组中的第三时段以及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 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

在具有第三聚合时段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至少包 括一个具有第一数据率和第一时段组的第一串行化数据流、一个具有第二数 据率和第二时段组的第二串行化数据流、一个具有第三数据率和第三时段组 的第三串行化数据流、以及一个具有第四数据率和第四时段组的第四串行化 数据流。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 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包括把来 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 段组中的第一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 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 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以及 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一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 四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 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包括把来自所 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 中的第二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 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 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以及把来 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二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四时 段组中的第二时段;以及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所述多个聚 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的数据映射到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包括把来自所 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一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一时段组 中的第三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二时段 的数据映射到第二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把来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 聚合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三时段组中的第三时段,以及把来 自所述多个聚合时段组的第三聚合时段组中的第四时段的数据映射到第四时 段组中的第三时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串行化数据流所述至少一个包括相应于基站 所通信的射频频带的串行化基带数据流、串行化中频数据流、以及串行化射 频数据流的至少一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聚合数据率快于所述数据率。

图21为具有一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2102和各种不同网络接口(包括可 通信地耦合到基站2106上的基带端口的基带网络接口2104、可通信地耦合 到基站2106上的CPRI端口的CRPI网络接口2108、可通信地耦合到因特网 协议(IP)网络2114的以太网网络接口2112)以及嵌入式分布式天线系统 2116的又一个示例性分布式天线系统2100。分布式天线系统2100还具有串 行链路接口单元2118和远程天线单元2120。所述各种部件按以上所描述的 方式操作。仅嵌入式分布式天线系统(eDAS)先前未加以描述。eDAS包括 网络接口自身中的某些基站功能,从而可以把eDAS与作为基站的无线存取 网络相连接,将不要求整个基站所需的所有射频硬件,而仅依赖用于向无线 订户进行信号发射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也可以在对网络拓扑进行不同修改的 情况中使用其它拓扑。

此处所描述的处理器的实施例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系统部件中所使用的各 种方法、过程任务、计算、以及控制功能的软件程序、固件或者其它计算机 可读指令,或者通过这些软件程序、固件或者其它计算机可读指令加以运行。

通常把这些指令存储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数据结构的任何适 当的计算机可读媒体上。可以把计算机可读媒体作为可以由通用或者专用计 算机或者处理器、或者任何可编程逻辑设备进行存取的任何可得媒体加以实 现。合适的处理器可读媒体可以包括诸如磁或光媒体的外或存储器媒体。例 如,外或存储器媒体可以包括传统的硬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 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包括,但不局限于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DRAM)、双数据率(DDR)RAM、RAMBUS动态RAM(RDRAM)、静 态RAM(SRAM)等)、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序ROM (EEPROM)、以及闪存等的易失或者非易失媒体。合适的处理器可读媒体还 可以包括诸如电、电磁、或者数字信号的传输媒体,其中,所述电、电磁、 或者数字信号由诸如网络与/或无线链路的通信媒体加以输送。

尽管此处已经说明和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 识到:可以使用任何能够实现所述目的的适当的设置取代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因此,本发明显然旨在由权利要求和与权利要求等同的要求加以限制。

实例实施例

实例1包括一个分布式天线系统,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含:多个网络接 口,将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每一个网络接口配置为从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 多个设备之一接收信号,并且把所述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一 个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过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将其耦合到所述 多个网络接口,将所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配置为跨越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 链路的每一个相应的数字通信链路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每一个网络接口接 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来自所述第一 多个数字通信链路的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一个远程天线单元,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分 布式天线交换机,并且配置为跨越所述第二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接收聚合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抽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远程天线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配置为 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的射频转换器以 及至少一个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 元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

实例2包括实例1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至少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包 括多个射频转换器、多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其中,将所述多个射频转换 器的每一个射频转换器配置为把不同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不同的 射频频带;以及其中,将每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配置为把不同的相应射 频频带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3包括实例1~2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至少一个远程 天线单元包括多个射频转换器;其中,将所述多个射频转换器的每一个射频 转换器配置为把不同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不同的射频频带;以及 其中,将单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配置为把多个不同的射频频带传输到至少 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4包括实例1~3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处于第一数据率;其中,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处 于第二数据率;以及其中,第二数据率快于第一数据率。

实例5包括实例1~4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通过将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配置为把来自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时段,配置为把 来自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6包括实例5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在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中,交织来自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的时段。

实例7包括实例1~6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为串行化基带数据流。

实例8包括实例7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串行化基带数据流括I/Q 对的正交取样。

实例9包括实例1~8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还包含第二远程天 线单元,通过第三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并且配 置为跨越第三数字通信链路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第二远程天线 单元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具有配置为把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 为第一射频频带的第二射频转换器以及配置为把第一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 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的第一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

实例10包括实例1~9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其中,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第二聚合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还包含第二远程天线单元,通 过第三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并且配置为跨越第 三数字通信链路接收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第二远程天线单元进 一步配置为从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具有配置为把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 换为第一射频频带的第二射频转换器以及配置为把第一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 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的第一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

实例11包括实例1~10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可通信地耦合到基站,其中,第一网络接口配置为从 基站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并且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转换为所述 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12包括实例1~11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还包含插在所述多 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组合 器,串行链路组合器配置为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 口的下行串行链路数据流聚合为第二聚合下行串行链路数据流;以及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从插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口 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组合器接收第二聚合下行串行链路数据 流。

实例13包括实例12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把所述多个第一网络接 口中的所述至少两个耦合到两个不同的基站,其中,将所述多个第一网络接 口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中的每一个配置为从所述基站接收不同的射频频带,并 且将所述不同的射频频带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至少两 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14包括实例1~13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还包含插在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和远程天线单元之间的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串行链路同时联播 器配置为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同时联播到远程天线单元和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其中,把第二远程天线单 元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从聚合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具有至少一 个射频转换器的第二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以及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配置为把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15包括实例1~14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还包含插在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和远程天线单元之间的串行链路分隔器,串行链路分隔器配置为 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隔为第二 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 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其中,把所 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 分隔器,将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从所 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抽取至少一个相应于网络接口的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以及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具有至少 一个配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的射 频转换器,以及至少一个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 少一个订户单元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

实例16包括实例1~15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为可通信地耦合到因特网协议网络的以太网接口,第 一网络接口配置为从因特网协议网络接收以太网帧,并且把以太网帧转换为 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17包括实例16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以太网帧用于无线局域 网(WLAN)回程。

实例18包括实例16~17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远程天线单 元还包含以太网接口,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所抽取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以太网帧,远程天线单元 进一步配置为把以太网帧通信到因特网协议网络。

实例19包括实例18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以太网帧通信到无线局 域网(WLAN)接入点。

实例20包括实例1~19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为可通信地耦合到CPRI基站的普通公共射频接口 (CPRI)转换器接口,CRPI转换器接口配置为从CPRI基站接收CRPI数据, CRPI转换器接口还配置为把CRPI数据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21包括实例1~20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为可通信地耦合到基站的嵌入式基站,其中,第一网 络接口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并且把串行化基带数据流转换 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22包括实例1~21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为可通信地耦合到基站的嵌入式基站,其中,第一网 络接口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并且将其作为所述多个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加以传送。

实例23包括实例1~22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多 个数字通信链路的至少一个为光缆。

实例24包括实例1~23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第二数字通 信链路为光缆。

实例25包括实例1~24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远程天线单 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进一步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 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其中,远程天线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 频转换器进一步配置为把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所接收的第二信号转换为 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上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其中,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其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 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 的第一网络接口;以及其中,第一网络接口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转换为第三信号,并且把第三信号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设 备。

实例26包括实例1~25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远程天线单 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进一步配置为从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 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其中,远程天线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转 换器进一步配置为把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所接收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 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一个第一聚合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其中,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其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 第二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和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之间的串行链路 分隔器;其中,串行链路分隔器配置为从第二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 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串行链路分隔器还配置为把第一上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以及其中,第 一网络接口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三信号,并且把第 三信号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设备。

实例27包括实例1~26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远程天线单 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进一步配置为从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 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其中,远程天线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射 频转换器进一步配置为把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所接收的第二信号转换为 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远程天线单元进一步配置为把上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远程天线单元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 组合器;其中,串行链路组合器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串 行链路组合器进一步配置为把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 交换机;其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从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其中,分布式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 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以 及其中,第一网络接口配置为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三信号, 并且把第三信号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设备。

实例28包括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聚合和分布串行化数据流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含: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多个设备接收多个 信号;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跨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把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 所述多个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把所 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聚合下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在远程天线 单元处,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远程 天线单元处,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 以及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 订户单元。

实例29包括实例28的方法,其中,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 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包括把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多个不 同的射频频带;以及其中,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 个订户单元包括使用一个不同的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传输所述多个不同的射 频频带的每一个射频频带。

实例30包括实例28~29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包括把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 换为多个不同的射频频带;以及其中,把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 至少一个订户单元包括使用单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传输所述多个不同的射 频频带的每一个射频频带。

实例31包括实例28~30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的至少一个处于第一数据率;其中,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处于第二数 据率;以及其中,第二数据率快于第一数据率。

实例32包括实例28~31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 把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把来自所 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映射到 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时段。

实例33包括实例32的方法,其中,在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 交织来自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 时段。

实例34包括实例28~33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为串行化基带数据流。

实例35包括实例34的方法,其中,串行化基带数据流包括I/Q对的正 交取样。

实例36包括实例28~35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把来自分布式天线系 统的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在第二远程天线 单元处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第二远 程天线单元处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第二射频 频带;以及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第二订户单元。

实例37包括实例28~36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把第二多个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第二聚合下行链路 串行化数据流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在第二远程天 线单元处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 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第二射频频带;以及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射频频带中的 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第二订户单元。

实例38包括实例28~37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分 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多个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射 频频带;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 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39包括实例28~38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跨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 链路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包括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所述多个网 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口和分布式天线交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组合 器,在串行链路组合器处,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所述至少两个网络接 口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把 来自串行链路组合器的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 换机。

实例40包括实例39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分布式天线系 统外部的多个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从耦合到两个不同基站的所述多个网络 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接收不同的射频频带;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网络 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从所述 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把不同的射频频带转换为相应下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41包括实例28~40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包括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通信到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然后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串 行链路同时联播器同时联播到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和第二远程天线单元,所述 方法还包含:在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处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 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以及在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 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42包括实例28~41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包括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通信到串行链路分隔器,在串行链路分隔器处,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分隔为一个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把所述第二多个 下行链路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数据流通信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 一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所述方法还包含: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 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处从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抽取相应于网络 接口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 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处把所述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转换为至少 一个射频频带;以及在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 处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43包括实例28~42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接收 来自多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的多个信号包括通过以太网接口从一个 因特网协议网络接收以太网帧;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 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以太网接口处把以太 网帧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44包括实例43的方法,其中,以太网帧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 回程。

实例45包括实例43~44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 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所抽取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以 太网帧;以及在远程天线单元处通过第二以太网接口把以太网帧通信到因特 网协议网络。

实例46包括实例45的方法,其中,在远程天线单元处通过第二以太网 接口把以太网帧通信到因特网协议网络包括把以太网帧通信到无线局域网 (WLAN)接入点。

实例47包括实例28~46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 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通过CPRI转换器接口从 CPRI基站接收普通公共射频接口(CPRI)数据;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网络 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 CPRI转换器接口处把CRPI数据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 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48包括实例28~47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 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在嵌入式基站处从基站接收 串行化基带数据流;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网络接口处把所述多个信号转换 为多个相应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包括在嵌入式基站处把串行化基带数据 流转换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实例49包括实例28~48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在多个网络接口处从多 个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设备接收多个信号包括在嵌入式基站处从基站接收 串行化基带数据流;以及其中,把第一串行化基带数据流作为所述多个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加以传送。

实例50包括实例28~49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跨越第一多个数字通信 链路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相应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 线交换机包括跨越光缆把来自所述多个网络接口至少一个的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

实例51包括实例28~50任何之一的方法,其中,把来自分布式天线交换 机的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包括跨越光缆把聚合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远程天线单元。

实例52包括实例28~51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在远程天线单元处, 从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 处,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远程天线单元的聚合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在远程天线单元处,从聚合 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 行化数据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在 远程天线单元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三信号;以及把第 三信号从第一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设备。

实例53包括实例28~52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在远程天线单元处, 从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 处,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在远程天线单元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来自远程天线单元的聚合上 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把第二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中的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和所述 多个网络接口的至少两个网络接口之间的串行链路分隔器;在串行链路分隔 器处,从第二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串行链路分隔器通信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 第一网络接口;在第一网络接口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第 三信号;以及把第三信号从第一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第一 设备。

实例54包括实例28~53任何之一的方法,还包含:在远程天线单元处, 从所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接收第二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在远程天线单元 处,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插在远程天线单元和分布式天线交 换机之间的串行链路组合器;在串行链路组合器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与其它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把 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从串行链路组合器通信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在 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处,从聚合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上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从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通信到所述多个 网络接口的第一网络接口;在第一网络接口处,把第一上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转换为第三信号;以及把第三信号从第一网络接口通信到分布式天线系统 外部的第一设备。

实例55包括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含:多个网络接 口,将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每一个网络接口配置为从分布式天线系统外部的 多个设备之一接收信号,并且把所述信号转换为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串 行链路组合器,通过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把所述串行链路组合器可通 信地耦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两个网络接口,所述串行链路组合器配置为 跨越每一个相应的第一多个数字通信链路从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两个网络接 口接收两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串行链路组合器进一步配置为通过把来 自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时段映 射到第一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中的时段,把来自所述第一多个数字通 信链路的两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聚合为第一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通过第二数字通信链路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组合器的分布式天线交 换机,所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配置为从串行链路组合器接收第一聚合下行链 路串行化数据流;还通过第三数字通信链路把分布式天线交换机可通信地耦 合到所述多个网络接口的一个网络接口,所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配置为跨越 第三数字通信链路从第二网络接口接收第二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进一步配置为把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和第二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聚合为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过第四数字通信链路可 通信地耦合到分布式天线交换机的远程天线单元,而且还配置为跨越第四数 字通信链路接收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所述远程天线单元还配置 为从第二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第二 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第三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把具 有至少一个射频转换器的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把第一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第二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第三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 个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所述具有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的远程 天线单元配置为把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56包括实例55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其中,在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 数据流中交织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 流。

实例57包括实例55~56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还包含插在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和远程天线单元之间的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将所述串行链路同 时联播器配置为接收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 据流同时联播到所述远程天线单元和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其中,把第二远程 天线单元可通信地耦合到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把串行链路同时联播器配置 为从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抽取所述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 具有至少一个射频转换器的第二远程天线单元,将所述第二远程天线单元配 置为把至少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并且将至 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配置为把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 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实例58包括实例55~57任何之一的分布式天线系统,还包含插在分布式 天线交换机和远程天线单元之间的串行链路分隔器,将所述串行链路分隔器 配置为接收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聚合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 分隔为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并且把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串行 化数据流的每一个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通信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 其中,把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可通信地耦合 到串行链路分隔器,将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 配置为从所述第二多个下行链路数据流抽取至少一个相应于网络接口的下行 链路串行化数据流;以及把具有至少一个射频转换器的所述多个不同的远程 天线单元的每一个远程天线单元配置为把下行链路串行化数据流的至少一个 转换为至少一个射频频带,并且将至少一个射频收发器与天线对配置为把至 少一个射频频带中的信号传输到至少一个订户单元。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