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本方法是按选择林地、整地设沟、选种取种、造林、幼林管护、成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步骤完成的。该造林方法简单、实用于大面积推广,是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绿色环保、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可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0525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61966.7

  • 发明设计人 姜宗庆;李成忠;汤庚国;

    申请日2015-09-07

  • 分类号A01G1/00;

  • 代理机构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楚云

  •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凤凰东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52: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23

    授权

    授权

  • 2016-0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黄秆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vivaxMcCluref.aureocaulis)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植物,散生型,秆呈独特的金黄色并间有粗细不等的深绿色条纹,色泽鲜艳,叶浓密青翠,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同时发笋旺盛,竹笋产量高,笋质鲜美,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是园林造景,城市绿化的优良竹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本发明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简单、实用于大面积推广,是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绿色环保、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可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1)选择林地

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2℃~18℃,绝对低温不低于-8℃,年降水量800mm~1200mm,

2)土壤条件

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为5.0~6.5的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设沟

1)整地挖穴

对栽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耕翻前,施好基肥,采用铺施,耕翻时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整地后挖穴,穴长80cm~100cm,宽40cm~70cm,深40cm~60cm,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2)设置排水沟

沟宽25cm,深30cm。

(3)选种取种

1)母竹

1~2年生、所连竹鞭具有5个以上侧芽、母竹秆径2.0cm~4.0cm,

2)挖掘

先确认母竹鞭的走向,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然后截断竹鞭,

3)留鞭

留来鞭10cm~15cm,去鞭20cm~30cm,

4)带土

土球直径30cm~40cm,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竹蔸,覆盖、洒水保湿,

5)留枝

去顶梢,保留4盘~6盘分枝。

(4)造林

1)时间

春季2至3月,秋季10月。

2)密度

每亩80株~100株。

(5)幼林管护

1)水分管理

覆土保墒。

2)施肥

①新竹长成后的6月份结合松土,将腐熟的有机肥撒于地表,深翻入土,

②竹林开始笋芽分化的9月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其中N:P:K=15:15:15;

③竹林处于生长期的12月份,先将有机肥料直接铺撒在竹林地表,翌年6月份深翻埋入地下,

④竹林出笋前的3月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其中N:P:K=15:15:15。

3)中耕除草

1年2次,5月至6月松土25cm~30cm,8月至9月松土15cm~20cm。

4)新竹留养

造林后3年内留养,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母竹。

5)补植

当成活率不足85%时及时补植。

(6)成林管理

1)留竹

出笋盛期开始留新竹,每年每亩200株~300株。

2)更新

竹株保留4年,5年以上老竹在5月~6月砍伐。

3)灌溉

连续干旱,及时灌溉。

4)覆土

1年2次,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5月~6月,深翻松土,深度25cm~30cm;第二次9月~10月,深度15cm~20cm。

5)施肥

1年4次,

①2月中旬,每亩施尿素30kg~50kg,

②3月~4月,笋穴施肥,每穴施尿素10g~20g,

③5月~6月,每亩施尿素30kg~50kg,腐熟厩肥2t~3t,垦翻入土20cm~25cm,

④9月~10月,每亩施尿素20kg~30kg,过磷酸钙10kg~20kg,厩肥2t~3t,垦翻入土15cm~20cm。

6)开花竹处理

及时去除开花竹,并增施氮肥,促进更新复壮。

(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竹毒蛾、竹煤污病和竹秆锈病。

1)竹毒蛾

①6月~7月人工刮卵灭茧;

②灯光诱杀;

③或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

2)竹煤污病

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保持竹林合理密度,通风透光。

3)竹秆锈病

①3月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周围竹青;

②5月~6月,每亩用粉锈宁150ml,250倍~500倍液喷雾竹秆。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简单、实用于大面积推广,是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绿色环保、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可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2、本发明从选择林地、整地设沟、选种取种、造林、幼林管护、成林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造林方法的实施,实现和达到了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绿色环保、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技术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1)选择林地

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12℃~18℃,绝对低温不低于-8℃,年降水量800mm~1200mm。

2)土壤条件

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1m以下,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丰富,pH值为5.0~6.5的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设沟

1)整地挖穴

对栽植地进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耕翻前,施好基肥,采用铺施,耕翻时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整地后挖穴,穴长80cm~100cm,宽40cm~70cm,深40cm~60cm,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2)设置排水沟

易积水地块开排水沟,沟宽25cm,深30cm。

(3)选种取种

1)母竹

1~2年生、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且所连竹鞭健壮并具有5个以上健壮侧芽的优良母竹,3年以上老龄竹或竹鞭颜色发黑不宜做母竹。母竹秆径2.0cm~4.0cm;

2)挖掘

先确认母竹鞭的走向,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然后截断竹鞭,挖母竹时不应损伤秆柄、侧芽、鞭根和竹根;

3)留鞭

留来鞭10cm~15cm,去鞭20cm~30cm;

4)带土

土球直径30cm~40cm,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竹蔸,并覆盖防晒防风,洒水保湿;

5)留枝

母竹挖起后,去顶梢,保留4盘~6盘分枝。

(4)造林

1)时间

春季2至3月,秋季10月,

2)密度

每亩80株~100株。

(5)幼林管护

1)水分管理

造林后应覆土保墒,天气干旱少雨时,及时浇灌;林地积水时及时排水;

2)施肥

①新竹长成后的6月份结合松土,将腐熟的有机肥撒于地表,深翻入土,

②竹林开始笋芽分化的9月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其中N:P:K=15:15:15;

③竹林处于生长期的12月份,先将有机肥料直接铺撒在竹林地表,翌年6月份深翻埋入地下,

④竹林出笋前的3月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其中N:P:K=15:15:15;

3)中耕除草

1年2次,5月至6月松土25cm~30cm,8月至9月松土15cm~20cm,直至竹林郁闭;中耕不能损伤竹鞭和鞭芽,杂草铺于地面或翻埋土中;

4)新竹留养

造林后3年内留养,遵循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小留大原则,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母竹,促使提早成林;

5)补植

当成活率不足85%时及时补植。

(6)成林管理

1)留竹

出笋盛期开始留新竹,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竹,每年每亩200株~300株;

2)更新

竹株保留4年,5年以上老竹在5月~6月砍伐;

3)灌溉

连续干旱,及时灌溉;

4)覆土

1年2次,结合施肥进行。第一次5月~6月,深翻松土,深度25cm~30cm;第二次9月~10月,深度15cm~20cm;

5)施肥

1年4次,

①2月中旬,每亩施尿素30kg~50kg,;

②3月~4月,笋穴施肥,挖笋后每穴施尿素10g~20g;

③5月~6月,每亩施尿素30kg~50kg,腐熟厩肥2t~3t,垦翻入土20cm~25cm;

④9月~10月,每亩施尿素20kg~30kg,过磷酸钙10kg~20kg,厩肥2t~3t,垦翻入土15cm~20cm;

6)开花竹处理

及时去除开花竹,并增施氮肥,促进更新复壮。

(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竹毒蛾、竹煤污病和竹秆锈病,

1)竹毒蛾

竹毒蛾在6月~7月人工刮卵灭茧、灯光诱杀或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雾防治;

2)竹煤污病

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保持竹林合理密度,通风透光,降低温度;

3)竹秆锈病

3月份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周围竹青,5月~6月,每亩用粉锈宁150ml,250倍~500倍液喷雾竹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该造林方法简单、实用于大面积推广,是一种成本低、管理方便、绿色环保、集绿化、美化,食用于一身,可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黄秆乌哺鸡竹的造林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