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制造具有扭转的锁定部件边缘的机动车锁的方法

用于制造具有扭转的锁定部件边缘的机动车锁的方法

摘要

为使机动车锁(1)的两个锁定部件(30、31)之间、即锁定爪(5)与转动锁叉(2)之间出现的滑动摩擦最小化,有利的是,在制造过程中两个锁定部件(30、31)的不同的锁止面(12、13)一方面配备有具有直线槽纹(17)的冲制轮廓(14)且另一方面配备有下述冲制轮廓(11),该冲制轮廓的特征是,所具有的槽纹(18’、19’)设置为倾斜的。如此使锁定爪(5)上的锁止面(13)的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到达图3所示的位置,即:使整个锁定爪(5)绕其纵轴线(38)扭转。因此,在直线槽纹(17)与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之间实现了至少两个重叠点,所述重叠点确保了两个锁定部件(30、31)以减小的摩擦彼此接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15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72623.3

  • 发明设计人 T·班德尔;W·波利;T·瓦尔德曼;

    申请日2013-12-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吴鹏

  • 地址 德国海利根豪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33: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15

    授权

    授权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5B85/26 申请日:2013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锁的锁定部件(也就是锁定爪和转动 锁叉)的方法,其中,冲制出转动锁叉和锁定爪以得到竖直的或近似竖直 的边缘(或称为侧面),所述边缘具有在锁定爪和转动锁叉上的对应的锁 止面,接着在空出锁止面不包覆的情况下给转动锁叉和锁定爪配备包壳。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转动锁叉和在闭锁状态下锁定转动锁叉的锁定爪的 机动车锁,其中,两个锁定部件在冲制时产生的竖直边缘上具有对应的锁 止面和空出锁止面的包壳。

背景技术

原则上已知,在机动车行驶时出现的所谓的嘎吱噪声(其会出现在锁 弓腿与转动锁叉之间)以如下方式减小:使锁弓腿或者还有转动锁叉在二 者的接触区域中设有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有助于减小滑动摩擦。在此, 根据DE 10 2010 009 141 A1,在锁弓腿上在接触区域中加工出了倾斜于锁 弓腿纵轴线延伸的沟槽或相应的接片。沟槽或接片要如所述的那样减小已 知的嘎吱声。在该方案中并未注意到,在真正制造锁弓腿和尤其是锁定部 件即转动锁叉和锁定爪时,在对应的锁止面上存在促进嘎吱声产生的表面。 在冲制时在边缘表面上形成槽纹和沟纹,它们尤其会在锁定爪摆动离开时 彼此接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锁,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避 免了在机动车锁打开和关闭时在转动锁叉和锁定爪的运动中在其锁止面上 产生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下述方式完成,即:在冲制锁定部件之后, 锁定部件之一在下述区域内被扭转了预定角度,所述区域否则会与另一个 锁定部件的冲制轮廓由于相互平行延伸的槽纹而接合。

在一并未相应执行的制造方法中,在冲制时产生的、具有槽纹的冲制 轮廓如此与相邻的或对置的锁定部件的冲制轮廓接触,使得它们彼此接合 且锁定爪在转动锁叉上的移动变得困难或对所述移动产生不平稳的影响, 从而产生所述令人不适的噪声。这利用本发明由下述方式禁止,即:具有 这些槽纹的冲制轮廓现在不会彼此接合,因为扭转的锁定部件上的冲制轮 廓与未扭转的锁定部件仅在若干点具有重叠部,亦即在那里接触。需要克 服的滑动摩擦明显减小,但主要是可靠地禁止了冲制槽纹的相互接合。借 助于本发明,不仅使滑动摩擦最小化,而且同时还禁止了两个锁定部件的 钩连,从而这种机动车锁的运行明显更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锁定爪以其具有直线延伸的槽纹 的冲制轮廓本身扭转了预定角度,从而与另一个锁定部件的直线延伸的槽 纹相比,锁定爪冲制轮廓的槽纹倾斜地延伸。锁定爪是一种由于造型而能 简单地自身扭转的构件,从而相对于另一个锁定部件产生一种具有倾斜设 置的槽纹的冲制轮廓。

为了优化机动车锁的运行,本发明规定,所述锁定部件本身扭转了一 角度,该角度带来直线延伸的槽纹与倾斜设置的槽纹间的至少两个重叠部。 在具有两个这样的重叠部的情况下,即在两个彼此摩擦的锁定部件的接触 点的最终效果中,有效禁止了冲制槽纹的令人担忧的彼此接合,且确保了, 两个锁定部件能够以均匀地相互摩擦的方式摆动离开彼此。

为了实现至少两个重叠部,有利的是,在考虑锁定部件的厚度和槽纹 间距的情况下将扭转角度设定为5~15°。即使考虑到锁定爪例如是一种 金属板的情况,相应的扭转也可以利用相对较小的花费实现。这种仅略微 扭转的构件或锁定部件可以用在常见的机动车锁中,而不需要额外的重建 或改变。

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规定,两个锁定部件也就是转动锁叉和 锁定爪扭转到如下程度,使得锁定部件的彼此对置的锁止区域的槽纹具有 相应的重叠部或接触点,从而不会出现冲制槽纹的不利的彼此接合。当两 个锁定部件相应地扭转时,在两个锁定部件都扭转的情况下扭转的程度当 然小于例如仅锁定爪单独扭转的情况。然而,锁定爪的扭转明显比转动锁 叉的扭转更容易,即使转动锁叉仅须在小的区域中扭转,也就是说不是整 个转动锁叉都必须相应地被处理。

为了执行本方法,有利的是,一个锁定部件具有带有冲制轮廓的锁止 面,所述冲制轮廓的本身呈直线的槽纹由于该锁定部件的扭转而相对于另 一个锁定部件的直线延伸的槽纹倾斜地设置或起到倾斜设置的槽纹的作 用。借助于这样设计的锁定部件实现了,当锁定爪在转动锁叉上摆动以便 打开机动车锁或开始打开过程时,能够排除冲制槽纹的上述不利的彼此接 合。其中一个锁定部件保持不被处理,而使第二锁定部件——优选锁定 爪——具有下述形式,即在其锁止面上存在倾斜的槽纹,所述倾斜的槽纹 然后能与另一个锁定部件的直线延伸的槽纹有利地共同作用。

尤其有利的是,倾斜设置的槽纹形成在锁定爪的本身扭转的部分上。 锁定爪基本上是矩形的板材、尤其是金属板,所述板材可以整体扭转或在 子区域内扭转,以便因此产生倾斜的槽纹。因此建议,使锁定爪具有倾斜 的槽纹,而这种转动锁叉保持不被处理,即保持其直线延伸的槽纹。锁定 爪的前部部分也和锁定爪的锁止面一起扭转,然而这由于锁定爪的厚度而 对锁定爪在转动锁叉上的引导或支承来说不起作用。

进一步还要指出的是,锁定爪仅需扭转微小的量或角度,以便得到期 望的或极有利地倾斜槽纹。此外还可行的是,两个锁定部件即锁定爪和转 动锁叉方向相反地都扭转了相应较小的角度。由此同样也实现了,两个锁 定部件的冲制槽纹不是阻碍、而是确保了锁定爪在转动锁叉上的无瑕疵的 滑动。

除了使两个锁定部件扭转的可能方案外,还规定了以下可能方案,即: 使转动锁叉以在锁止面上在与锁定爪对置的区域中预先给定了相应的重叠 部的方式被扭转。即使这种转动锁叉不能或仅能以相应的花费整体扭转, 也可以把这种扭转限制在转动锁叉的相应的子区域上。

即使给出了例如锁定爪仅能够在子区域中扭转的可能方案,尤其有利 的是,锁定部件之一——优选锁定爪——围绕其纵轴线扭转。这意味着, 整个这种锁定爪扭转了预设的量,即使真正来说仅锁定爪的具有锁止面的 子区域必须真正地扭转成产生倾斜的槽纹。

本发明的突出之处尤其在于,利用所述额外的小的制造花费实现了一 种机动车锁,其中锁定爪和转动锁叉在锁止区域中、即在它们两个上下叠 置的区域中如此设计,使得明显减小目前为止的噪声负荷。这通过滑动摩 擦的减小、也就是通过直线槽纹与倾斜槽纹所形成的重叠部来实现。通过 所述重叠部还可以有利地不再出现最初直线延伸的槽纹间的彼此接合。对 于使锁定部件扭转而言,锁定爪尤其适合,这是因为锁定爪是近似呈矩形 的构件或板件。此外,为实现倾斜的槽纹,所述扭转仅需要超过一微小的 量。因此总体看来使这种机动车锁的运行变得容易和更安全并且使噪声负 荷明显减小。

附图说明

由下面对所属附图的描述得到本发明主题的其它细节和优点,所述附 图示出了优选的实施例连同必要的细节和单个部件。附图示出:

图1示出处于闭锁状态中的机动车锁的俯视图;

图2放大示出转动锁叉在其锁止面的区域内的边缘;

图3放大示出在扭转状态中的锁定爪的锁止面;以及

图4以透视图示出具有特殊的边缘设计的转动锁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机动车锁1的俯视图,其中,围绕轴3运动的转动锁叉2包 围锁弓(或称为锁扣)7的锁弓腿9。在此亦即示出了相应的机动车锁1 的闭锁状态,其中转动锁叉2通过可围绕锁定爪轴6摆动的锁定爪5固定, 也就是说,机动车锁1仅当锁定爪5事先摆动离开(这通过此处未示出的 机动车门把手实现)时才可以再次打开。锁弓腿9在转动锁叉2上通过接 纳部4一直运动到深度底部27,并因此也保证了这里未示出的车门的闭锁 状态,其中,锁定部件30、31即锁定爪5和转动锁叉2是机动车门的部件, 而具有锁弓腿9的锁弓7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

锁定装置8的锁定部件30、31在优选多部分的冲制过程中由相应的板 材尤其是金属板制成,其中,在被包壳10空出的锁止面12、13上首先在 两个锁定部件30、31中使所述表面的特征在于冲制轮廓14。然而这种表 面设计在锁止面13的区域中以下述方式改变,即:通过构件(主要是锁定 爪5)的扭转将形成冲制轮廓11的槽纹18、19设置为倾斜的且在图3中 相应地标示为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该冲制轮廓11导致了锁定部件30、 31之间(即锁定爪5在转动锁叉2上)的有利得多的滑动摩擦,从而在此 不再会出现不利的噪声负荷。

并未特别强调的是,转动锁叉2和锁定爪5的边缘15、16配备有塑料 包壳10。因此,边缘15、16被这种包壳10包套,仅在锁止面12、13的 区域中以及接触面20的区域中不存在该包壳,从而在那里,特殊的表面结 构可以起作用,如从后面的附图中可得知的那样。所述表面结构确保噪声 最小化和滑动摩擦最小化,其中两者相互影响。

图2示出转动锁叉2上的锁止面12的区域,该锁止面在机动车锁1 打开和关闭时必须与锁定爪5上的锁止面13相对应。这意味着,这两个锁 定部件30、31在机动车锁1打开和关闭时在其锁止面12、13的区域中互 相摩擦,或者关于边缘15、16甚至彼此叠置地摩擦,这尤其在图2示出的 直线延伸的槽纹17的情况下当锁定爪5上的锁止面13也相同、即应具有 直线延伸的槽纹时会导致问题。然而如图2和图3的比较所示的,这一点 在这里通过把锁止面13的锁止轮廓设置为倾斜的来避免,其方式为:使整 个构件也就是锁定爪5扭转一定的角度。

图3示出,在此仍未达到最终状态,也就是说,锁定爪5必须进一步 扭转,以便确保,必须存在至少两个重叠部25。在此尤其是主锁止部22 的区域中的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导致了滑动摩擦以及所产生的摩擦噪 声的减小,这是因为如图3说明的,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仅在少数几 个点上具有重叠部25。在此还可以假定,由于锁定爪5围绕其纵轴线38 的扭转而导致的倾斜姿态/倾斜设置为约5~15°,以便保证所追求的两个 重叠部。重要的是要产生所述的重叠部25,以便通过这种方式方法不消极 影响锁定爪5在转动锁叉2上的运动,即所述运动均匀地进行且在此通过 减小滑动摩擦也如此减小了噪声,使得噪声不再表现为负荷。锁定爪5的 扭转部分用36表示,然而其中通常由于锁定爪5的整体设计而被证明有利 的是,整个构件本身如此扭转,使得在锁止面13上存在倾斜设置的槽纹 18'、19'。

通过图2和图3的比较,清楚地示出,在锁止面12碰到锁止面13即 对置的区域37上时,不会出现槽纹17、18和19的钩连。

图4示出转动锁叉2的透视图,所述转动锁叉可围绕此处未示出的轴 3摆动。在转动锁叉2摆动时,在图4中未示出的锁弓腿9被插入接纳部4 中或从接纳部被释放,从而机动车门可以打开或关闭并随后通过锁定爪5 锁定在闭锁位置中。在图4中可以看出,通过冲制转动锁叉2产生了可清 楚看到的边缘15,如前所述,该边缘的表面的特征在于锁止面12上的冲 制轮廓14。在图4中仅标出该冲制轮廓14。锁止面12标记出主锁止部22、 即一位置,在该位置中锁定爪5阻止处于闭锁位置中的转动锁叉2回摆。 于是如已经说过的,锁定爪5的锁止面13贴靠在转动锁叉2的锁止面12 上且二者能够以减小的摩擦在彼此上移动,而不出现不利的噪声,这是因 为转动锁叉2的直线槽纹17与锁定爪5的倾斜设置的槽纹18'、19'不会相 互钩连或卡锁住。

在接纳部4的深度底部27中可看到,此处存在与边缘15的其余表面 不同的表面,这尤其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即:在此不存在包壳10,且在此 插入了单独的部件,以便积极地影响转动锁叉2在锁弓腿9上的滑动作用。

所有所述特征、包括在附图中可单独得到的特征,可单独地和以组合 的方式视作对本发明是重要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