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0-20份,艾叶15-25份,青黛5-15份,石斛3-8份,红花6-12份,槟榔7-16份,吴茱萸8-14份,薄荷2-8份,金银花15-25份,急性子5-9份,土蜂子2-4份,泥蛇1-3份,苦楝皮4-6份。本发明的中药药浴,其能够很好的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本发明具有疗效高,疗程短,见效快的优势,能基本控制病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406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力群;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07778.9

  • 发明设计人 马力群;

    申请日2015-07-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14: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84 授权公告日:20180807 终止日期:20190713 申请日:201507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8-07

    授权

    授权

  • 2015-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84 申请日:2015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原理编辑溶质转运1.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2.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3.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水的转运:1.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2.影响超滤的因素:(1)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2)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3)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4)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不同超滤系数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压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在现有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方法中,申请公布号CN 103893484 A(申请号201210210548.X)公开了一种治疗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症的中药药浴,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药浴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野葡萄藤6-9份、泡掌筒9-15份、花拐藤根10-15份、秋海棠根10-16份、铃兰3-9份、血风藤15-30份、金剪刀12-15份、藿香6-12份、凤尾蕉花30-60份。申请公布号CN 104666597 A(申请号20151007053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症的中药乳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配比而成:冲天果1-2份、白背枫2-3份、莲雾根3-5份、山乌桕根3-5份、螺厣草2-4份、上石田螺6-9份、地肤子3-5份、刺楸树根3-5份、艾叶3-5份、东风草3-5份、红头草3-5份、半边旗2-3份和黄楝树2-4份。

由此可见:中医药在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有的中药制备方法复杂,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以清热化湿、祛湿止痒为治疗原则,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0-20份,艾叶15-25份,青黛5-15份,石斛3-8份,红花6-12份,槟榔7-16份,吴茱萸8-14份,薄荷2-8份,金银花15-25份,急性子5-9份,土蜂子2-4份,泥蛇1-3份,苦楝皮4-6份。

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3-18份,艾叶18-23份,青黛8-13份,石斛4-7份,红花8-10份,槟榔10-13份,吴茱萸10-12份,薄荷4-6份,金银花18-23份,急性子6-8份,土蜂子2.5-3.5份,泥蛇1.5-2.5份,苦楝皮4.5-5.5份。

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更为优选的方案为,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地肤子15份,艾叶20份,青黛10份,石斛5.5份,红花9份,槟榔12份,吴茱萸11份,薄荷5份,金银花20份,急性子7份,土蜂子3份,泥蛇2份,苦楝皮5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3-6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15-25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80-12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30-40℃的温水浸泡2-4小时后,文火慢煎20-40分钟,转武火煎煮2-6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70-80℃,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5-15分钟,过200-24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4-5小时(优选的,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4.5小时)。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18-23分钟(优选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20分钟)。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细末过90-110目筛待用(优选的,细末过100目筛待用)。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加33-38℃的温水浸泡2.5-3.5小时(优选的加35℃的温水浸泡3小时)。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文火慢煎25-35分钟,转武火煎煮3-5分钟(优选文火慢煎30分钟,转武火煎煮4分钟)。

根据前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一边搅拌一边煎煮8-13分钟,过210-230目过滤网(优选的,一边搅拌一边煎煮10分钟,过220目过滤网)。

最佳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将温水置于浴缸内,加入本发明滤液,充分搅拌均匀,全身浸泡在浴缸内即可,一天使用一次。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主治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艾叶:辛,苦,温。归经归肝,脾,肾经。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青黛:又名青蛤粉,靛青花,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蓼科蓼属植物蓼蓝,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药性:本品为深蓝色的粉末,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味咸,性寒。成分:其主要成分有靛玉红,靛蓝。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溃疡,抗菌,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温毒斑疹,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状。

石斛: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槟榔:驱虫作用: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其驱虫性在临床上也得到研究证实。尤其对绦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槟榔碱类似烟碱样性质有关,可以使虫体的神经系统麻痹。一般认为槟榔对猪肉绦虫的作用最强,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也有作用。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拟副交感神经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能兴奋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氢溴酸槟榔碱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缩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可使冠状动脉收缩。抗病毒作用: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抗真菌作用:1∶3的槟榔煎液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尚含有缩合鞣质,脂肪及槟榔红色素等成分。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绦虫有较明显的致瘫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证明槟榔中含对人体致癌的物质。临床常用于虫症,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毒性: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

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4],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薄荷: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

金银花: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

急性子: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凤仙花的种子。药理:具有抗生育的作用,还具有抗过敏的作用,抗菌作用对子宫有刺激作用。药性:辛,微苦,温,小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行淤降气,软坚散结。

土蜂子:基原:为土蜂科土蜂属动物赤纹土蜂和胡蜂科胡蜂属动物环黄胡蜂的未成熟幼虫。药性:甘,凉,有毒。功用主治:祛风,止惊,解毒消肿。主治小儿惊风,风疹瘙痒,咽喉肿痛,痈肿,丹毒,产妇乳汁不下。宜忌:1.《本草经集注》:“畏黄芩,芍药,牡蛎。”2.《日华子》:“有食之者,须以冬瓜及哭荬,生姜,紫苏以制其毒。

泥蛇:基原:为游蛇科水蛇属动物中国水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成分:血清中含转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7 600。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止痒。主治皮肤瘙痒,湿疹,疥疮。

苦楝皮:又名楝木皮,楝树枝皮,为楝科楝属植物楝和川楝的树皮及根皮。药性:干皮呈不规则块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质韧,不易折断,无臭,味苦,性寒。成分:含有川楝素,苦楝萜醇内酯,苦楝酮,异川楝素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驱虫,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蛔虫病,风疹瘙痒,湿疮疥疮等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药浴在制备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中药药浴,其能够很好的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本发明具有疗效高,疗程短,见效快的优势,能基本控制病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0g):地肤子10份,艾叶15份,青黛5份,石斛3份,红花6份,槟榔7份,吴茱萸8份,薄荷2份,金银花15份,急性子5份,土蜂子2份,泥蛇1份,苦楝皮4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3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15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8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30℃的温水浸泡2小时后,文火慢煎20分钟,转武火煎煮2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70℃,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5分钟,过20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实施例2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5g):地肤子20份,艾叶25份,青黛15份,石斛8份,红花12份,槟榔16份,吴茱萸14份,薄荷8份,金银花25份,急性子9份,土蜂子4份,泥蛇3份,苦楝皮6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6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25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12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40℃的温水浸泡4小时后,文火慢煎40分钟,转武火煎煮6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80℃,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15分钟,过24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实施例3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15g):地肤子13份,艾叶18份,青黛8份,石斛4份,红花8份,槟榔10份,吴茱萸10份,薄荷4份,金银花18份,急性子6份,土蜂子2.5份,泥蛇1.5份,苦楝皮4.5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4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18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9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33℃的温水浸泡2.5小时后,文火慢煎25分钟,转武火煎煮3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73℃,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8分钟,过21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实施例4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20g):地肤子18份,艾叶23份,青黛13份,石斛7份,红花10份,槟榔13份,吴茱萸12份,薄荷6份,金银花23份,急性子8份,土蜂子3.5份,泥蛇2.5份,苦楝皮5.5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5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23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11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38℃的温水浸泡3.5小时后,文火慢煎35分钟,转武火煎煮5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78℃,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13分钟,过23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实施例5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每份取30g):地肤子15份,艾叶20份,青黛10份,石斛5.5份,红花9份,槟榔12份,吴茱萸11份,薄荷5份,金银花20份,急性子7份,土蜂子3份,泥蛇2份,苦楝皮5份。

上述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泥蛇切成段置于米酒中浸泡4.5小时,将蒸笼上铺设艾叶,把浸泡好的泥蛇放在艾叶上,蒸制20分钟,停火将艾叶和泥蛇晾凉、晒干、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地肤子、石斛、红花、吴茱萸和急性子用药捻子碾成细末,过100目筛待用;

(3)将槟榔、薄荷、金银花、土蜂子和苦楝皮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35℃的温水浸泡3小时后,文火慢煎30分钟,转武火煎煮4分钟,过滤,滤液待用;

(4)将步骤(3)所得滤液,加热到75℃,放入步骤(1)、(2)所得物和青黛,一边搅拌一边煎煮10分钟,过220目过滤网,滤液放凉装瓶即得。

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临床应用:2012年12月-2015年1月,在4所医院筛选200例患者,试验之前7天,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治疗组100人,对照组100人,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所得产品,对照组使用/使用其它药品。

使用方法为: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将温水置于浴缸内,加入本发明滤液,充分搅拌均匀,全身浸泡在浴缸内即可,一天使用一次。

疗效判定标准:有效:使用本品后,不适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无效:使用本中药药浴后,不适症状无明显变化,患者病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期间自感症状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疗效分析:给药组(本发明中药药浴)使用2天时大多数病人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患处明显感觉有好转,病人瘙痒减轻,用药4天时病人不适症状基本得到改善,用药6天时,患者的不适症状大部分消失,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对照组服药后疗效显著,但是停药后复发率高。

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药浴在一种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上,总有效率为99%,比对照组的有效率高出31%,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负担。本发明中药药浴见效快,能够达到迅速缓解病人痛苦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一种缓解血液透析后皮肤过敏、瘙痒的中药药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