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制备而成:贯众5-15份,桑叶3-9份,菊花5-15份,升麻3-5份,连翘3-5份,青黛1-3份,白芨3-9份,珍珠1-3份,石膏5-15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配制而成,本发明制备的中药膏剂,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224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炜;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05684.8

  • 发明设计人 张炜;宋晓瑾;王翠霞;

    申请日2015-07-0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峰山路8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50: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7

    授权

    授权

  • 2015-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8 申请日:201507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痘(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及粘膜 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为特征,皮疹发展迅速,以躯干部位为多,全身症状轻微, 传染性强,常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小流行。

中医认为:水痘指因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发于肌表。外感风热毒邪,内有湿毒蕴 郁,内外相合,阻于肌肤,或相互接触,传染而发。轻证属风热犯表,重者为热毒炽盛。1. 风热犯表证候:发热轻微,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疹色淡红而润,疱浆清亮,点粒稀 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辨析:①辨证:本病以发热起水疱、 疱周有红晕、舌红苔白脉滑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内有湿热,复感风邪,内外相合阻于肌 肤,外不能透达,内不能排泄,而见周身起水疱;正邪相争则发热。舌红苔白,脉滑数为风 热湿阻之象。2.热毒炽盛证候:泛发水疱,水疱多而密集,或有大疱、血疱,或有水疱感染。 伴烦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苔干黄而厚,脉洪数。辨析:①辨证:本症以水疱密集,泛 发有大疱、血疱;或水疱感染;或痘色紫暗,疱液浑浊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内有湿热,外 感风热之毒,深入营血,以致血热毒盛,而见全身泛发水疱、大疱、血疱,壮热不退;热伤 阴津则烦渴,大便干,小便赤。舌红苔干黄而厚、脉洪数为血热毒盛之象。

目前,主要使用抗病毒方法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制备而成:

贯众5-15份,桑叶3-9份,菊花5-15份,升麻3-5份,连翘3-5份,青黛1-3份,白芨 3-9份,珍珠1-3份,石膏5-15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 数制备而成:

贯众10份,桑叶6份,菊花10份,升麻4份,连翘4份,青黛2份,白芨6份,珍珠 2份,石膏10份。

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种组分,粉碎成细末;

(2)加入100份水中,浸泡2小时;

(3)煮沸后浓缩至稀膏状,即成。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配制而成,组合物 中:贯众:清热解毒、杀虫、止血;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清热解 毒;三药共为君药;升麻: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疏散风热;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定惊;三药共为臣药;白芨:收敛止血、消肿 生肌;珍珠:收敛生肌、清肝除翳、镇心定惊;石膏:收敛生肌、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三 药共为佐药;九药合用,共奏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中药膏剂,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中药制剂,毒 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贯众5g,桑叶3g,菊花5g,升麻3g,连翘3g,青黛1g,白芨3g,珍珠1g,石膏5g。

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种组分,粉碎成细末;

(2)加入100g水中,浸泡2小时;

(3)煮沸后浓缩至稀膏状,即成。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贯众10g,桑叶6g,菊花10g,升麻4g,连翘4g,青黛2g,白芨6g,珍珠2g,石膏10g。

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种组分,粉碎成细末;

(2)加入100g水中,浸泡2小时;

(3)煮沸后浓缩至稀膏状,即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风热犯表型水痘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制备而成:

贯众15g,桑叶9g,菊花15g,升麻5g,连翘5g,青黛3g,白芨9g,珍珠3g,石膏15g。

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按量称取组合物中各种组分,粉碎成细末;

(2)加入100g水中,浸泡2小时;

(3)煮沸后浓缩至稀膏状,即成。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自2008年至2013年临床治疗风热犯表型水痘患者22例,临床报告如 下:

1、一般资料:22例患者中,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岁。

2、诊断标准

2.1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2日 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 出现后,很快变为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疤痕。

2.2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同时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并见。

2.3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风热犯表症候:发热轻微,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疹色淡红而润,疱浆清亮,点 粒稀疏,躯干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浮数或略数。

3、治疗方法:

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中药膏,涂抹在患处,每日两次,3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 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4.1痊愈: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水痘消失,肉眼判断恢复到与周围皮肤组织相同的健康 状态。

4.2好转:自觉症状消失,皮疹、水痘消失并结痂,但偶有局部轻度瘙痒。

4.3无效:诸症无改善。

5、2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中的要求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4个疗程,结果如 下:痊愈:16例,好转:6例,无效:0例,治疗期间,患者无不良反应。

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本发明的治疗原则下,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 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