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

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建筑及结构要求选定收柱下柱和收柱上柱;步骤二、根据构造要求选定固定连接件,并连接于收柱上柱上;步骤三、浇筑收柱下柱时待至收柱上柱标高时,将收柱上柱内插并浇筑;步骤四、收柱上柱中浇灌混凝土;步骤五、浇筑屋面斜梁,檐口梁,屋椽以及屋面板,并将收柱上柱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收分引起的构件刚度突变,局部构件抗震性能差等方面的不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3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12340.2

  • 发明设计人 吴琨;车顺利;马牧;贾俊明;

    申请日2015-06-0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景路中段9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45: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28

    授权

    授权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14 申请日:2015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9-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建筑是东方文化、华夏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具有极 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以往的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但随 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也逐渐运用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中。 但由于该种结构形式的传统建筑起步较晚,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及构造措施仍 存在不足或空缺。

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构件、节点等的外形需满足艺术造型的要求,使得 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构件、节点等尺寸与构造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与现代 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而目前国内外对传统风格建筑现代结构的相关节点研究基 本上仍是空白,现有规范也未有相关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 术中柱收分引起的构件刚度突变,局部构件抗震性能差等方面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置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建筑及结构要求选定收柱下柱和收柱上柱;

步骤二、根据构造要求选定固定连接件,并连接于收柱上柱上;

步骤三、浇筑收柱下柱时待至收柱上柱标高时,将收柱上柱内插并浇筑;

步骤四、收柱上柱中浇灌混凝土;

步骤五、浇筑屋面斜梁,檐口梁,屋椽以及屋面板,并将收柱上柱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斜梁,檐口梁构件作为联系横、 纵向柱的连接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件为短钢筋或者栓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满足传统建筑柱收分要求;

2、弥补了钢筋混凝土柱收分后抗震性能弱的缺点;

3、简化了柱收分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1-1剖面图;

图3是图1中2-2剖面图;

图4是图1中3-3剖面图。

图中,1.收柱下柱,2.收柱上柱,3.短钢筋(或栓钉),4.屋面斜梁,5. 檐口梁,6.屋椽,7.屋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图4所示,一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收分装 置,包括:一由收柱下柱1和收柱上柱2构成的结构柱,一嵌套设置于所述收 柱上柱内的柱体,所述柱体上端连接有屋面组件,

所述屋面组件包括一屋面板7,一设置于屋面板7一端的屋椽6,以及一 设置于屋面板下方的屋面斜梁4,所述柱体与屋面板连接处设置有檐口梁5。

其中柱体下端环绕设置有短钢筋或者栓钉3。

本发明的安装方法:

步骤一、按建筑及结构要求选定收柱下柱1和收柱上柱2;

步骤二、根据构造要求选定短钢筋或者栓钉3,并连接于收柱上柱2上;

步骤三、浇筑收柱下柱1时待至收柱上柱2标高时,将收柱上柱2内插并 浇筑;

步骤四、收柱上柱2中浇灌混凝土;

步骤五、浇筑屋面斜梁4,檐口梁5,屋椽6以及屋面板7(其中屋面斜梁 4,檐口梁5构件作为联系横、纵向柱的连接构件),并将收柱上柱2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效的满足传统建筑柱收分要求;弥补了钢 筋混凝土柱收分后抗震性能弱的缺点;简化了柱收分施工方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